Ⅰ 母公司從孫公子取得的權益性投資收益是否需要繳納所得稅
不是免交,就是不在征稅范圍內,因為再徵收就是重復征稅,因為孫公司已經交過一次企業所得稅了。
Ⅱ 其他綜合收益屬於什麼類科目
其他綜合收益是2015年新增的一項會計科目,屬於所有者權益類(貸方表示增加,借方表示減少), 定義是企業根據企業會計准則規定未在損益中確認的各項利得和損失扣除所得稅影響後的凈額。
其他綜合收益在利潤表,資產負債表,所有者權益變動表上均能反映,它反映的主要是非日常經營活動形成的利得和損失,最終都會影響所有者權益。進入其他綜合收益體現的是謹慎性,這是由時間累計而得來的價值增值。
(2)子公司與母公司的權益性投資擴展閱讀
計算示例:
甲公司外幣業務採用交易日即期匯率折算,按月計算匯兌差額。購入境外股票1000股作為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核算,2015年12月1日,購買時每股2美金,購買日匯率1:6.2;2015年12月31日,該股票價格為每股2.5美金,當日即期匯率為1:6.15。
要求計算該投資的公允價值變動額、匯兌損失或收益、以及其他綜合收益入賬金額,並編制相關會計分錄。
該投資公允價值變動額=1000*(2.5-2)*6.15=3075(元)
形成匯兌損失=1000*2*(6.15-6.2)=-100(元)
其他綜合收益入賬金額=1000*2.5*6.15-1000*2*6.2=2975
借:可供出售金融資產 2975
貸:其他綜合收益 2975
Ⅲ 在全資子公司的情況下,抵消母公司取得的權益性投資收益時,萬分感謝您回答
D未分配利潤 E合並價差
Ⅳ 集團公司合並報表問題!
當然不是簡單的合並,這個一句話說不清楚,給你個模板吧,好好研究一下,但願能幫到你:
XX集團公司
二零XX年XXX月
合並報表抵銷分錄的編制方法
一、內部權益性投資及其收益的抵銷
(一)內部權益性投資的抵銷
1、抵銷分錄
借:實收資本
資本公積
盈餘公積
未分配利潤 (以上四項應等於子公司所有者權益合計)
合並價差 (借或貸、差額)
貸:長期股權投資 (母公司長期投資賬面值)
少數股東權益 (子公司所有者權益合計×少數股權%)
2、合並價差
(1)產生原因:由於母公司在證券市場上通過第三者取得子公司股份,支付給第三者的價款高於或低於發行該股份的發行價。
(2)合並價差的計算
合並價差=母公司內部權益性投資-被投資子公司所有者權益合計×母公司在子公司的投資比例=股權投資差額。
(3)報表列示:合並價差屬於「長期股權投資」項目的調整項目,在合並報表中應單獨列示於「長期股權投資」項下。
3、少數股東權益
(1)含義:反映除母公司以外的其他投資者在子公司中的權益,表示其他投資者在子公司所有者權益中所擁有的份額。
(2)少數股東權益的計算
少數股東權益=子公司所有者權益合計×(1-母公司在子公司持股比例)
(3)報表列示:在「負債」類項目與「所有者權益」類之間單列一類反映。
【例1】母公司擁有子公司80%的股份,年末母公司「長期股權投資—對子公司投資」帳面值為28000元,子公司所有者權益項目如下:實收資本 26000元、資本公積4000元、盈餘公積2000元、未分配利潤1000元。
借:實收資本 26000
資本公積 4000
盈餘公積 2000
未分配利潤 1000
合並價差 1600
貸:長期股權投資 28000
少數股東權益 6600
(二)內部權益性投資收益的抵銷
1、抵銷原理
(1)子公司本期凈利潤已包括在母公司的投資收益和少數股東本期收益,合並報表實質上是將子公司的本期凈利潤還原為收入、成本費用處理,那麼必須將對母公司的投資收益予以抵銷。
(2)因為採用權益法核算,子公司的期初未分配利潤已包括在母公司的長期股權投資及期初未分配利潤(或其他所有者權益)帳上,應予抵銷。
(3)由於合並利潤分配表是在整個企業集團的角度,反映對母公司股東的利潤分配情況,而子公司的利潤在母公司的投資收益及利潤分配中已有所反映,因此子公司的利潤分配各項目數額必須予以抵銷。
2、抵銷分錄及公式
∵子公司本期凈利潤+子公司年初未分配利潤=子公司本期已分配利潤+子公司年末未分配利潤
∴抵銷分錄:
借:投資收益(子公司本年凈利潤×母公司投資%)
少數股東損益(子公司本年凈利潤×(1-母%))
年初未分配利潤(子公司年初未分配利潤)
貸:提取盈餘公積 (子公司提取盈餘公積數)
應付利潤 (子公司應付利潤數)
未分配利潤 (子公司尚未分配利潤數)
說明:
(1)期初未分配利潤、提取盈餘公積、應付利潤、未分配利潤在子公司的利潤分配表中找。
(2)「投資收益」
A、在子公司「投資收益-對××子公司」項目中找。
B、計算得出。
3、 盈餘公積的調整
(1)原理
A、通過上述抵銷分錄,已將子公司本期計提的盈餘公積全部沖銷,但依據我國《公司法》有關規定,盈餘公積由單個公司按本期實現的稅後利潤計提。
B、通過調整提取盈餘公積的抵銷分錄後,合並資產負債表上的「盈餘公積」項目反映母公司盈餘公積帳面值和其在子公司提取盈餘公積中所佔的份額。
同時合並利潤分配表中,「提取盈餘公積」項目反映了母公司盈餘公積帳面值和其在子公司提取盈餘公積中所佔的份額。
C、調整分錄相當於將母公司一部分未分配利潤轉作盈餘公積,而不是將子公司未分配利潤轉作盈餘公積,因為子公司的未分配利潤已全部被抵銷了。
(2)調整分錄
A、調整當期盈餘公積
借:提取盈餘公積
貸:盈餘公積(子公司當年提取盈餘公積數×母%)
B、調整以前年度盈餘公積
借:年初未分配利潤
貸:盈餘公積 (到上年止子公司累計提取盈餘公積數×母%)
(三)內部權益性投資和投資收益的抵銷的綜合舉例
【例2】×1年母公司「長期股權投資-對A子公司投資「期初帳面值為45000元,佔A公司80%的股份,A公司期初帳面值如下:實收資本35000元、資本公積15000元,當年A公司實現凈利潤10000元,提取盈餘公積1000元,應付股東利潤2000元。
×2年A公司實現凈利潤10000元,提取盈餘公積1000元,應付股東利潤2000元。
×1年:
① 內部權益性投資的抵銷
借:實收資本 35000
資本公積 15000
盈餘公積 1000
未分配利潤 7000
合並價差 5000
貸: 長期股權投資 51400
少數股東權益 11600
說明:
A、「長期股權投資」期末數=45000+(10000×80%)-(2000×80%)=51400元。
B、「盈餘公積」期末數=1000元。 (子公司)
C、「未分配利潤」期末數=10000-1000-2000=7000元。
D、合並價差=51400-(35000+15000+1000+7000)×80%=5000元。
E、少數股東權益=(35000+15000+1000+7000)×20%=11600元。內部權益性投資的抵銷
②內部權益性投資收益的抵銷
借:投資收益8000
少數股東損益2000
貸:提取盈餘公積 1000
應付利潤 2000
未分配利潤 7000
③調整提取盈餘公積
借:提取盈餘公積 800
貸:盈餘公積 800
注意:子公司提取盈餘公積數×母公司投資比例。
×2年
① 內部權益性投資的抵銷
借:實收資本 35000
資本公積 15000
盈餘公積 2000
未分配利潤 14000
合並價差 5000
貸:長期股權投資 57800
少數股東權益 13200
說明:
A、「長期股權投資」期末數=51400+(10000×80%)-(2000×80%)=57800元。
B、「盈餘公積」期末數=1000+1000=2000元。(子公司)
C、「未分配利潤」期末數=7000+(10000-2000-2000)=14000元。
D、少數股東權益=11600+10000×(1-80%)-(2000×20%)=13200元。
E、合並價差=(57800+13200)-(35000+15000+2000+14000)=5000元。
②內部權益性投資收益的抵銷
借:年初未分配利潤 7000
投資收益8000
少數股東損益2000
貸:提取盈餘公積 1000
應付利潤 2000
未分配利潤 14000
③ 調整提取盈餘公積
借:提取盈餘公積 800
貸:盈餘公積 800
借:年初未分配利潤 800
貸:盈餘公積 800
特別注意:
A、 子公司提取盈餘公積數×母公司投資比例。
B、 不要忘記調整以前年度盈餘公積。
二、內部應收應付帳款及壞帳准備的抵銷
(一)內部應收應付帳款的抵銷
借:應付帳款
貸:應收帳款
說明:這筆業務在以後年度無須編制遞延抵銷分錄。
(二)壞帳准備的抵銷
借:壞帳准備 (期末內部應收帳款計提的壞帳准備余額)
貸:管理費用 (借或貸、差額)
年初未分配利潤 (期初內部應收帳款計壞帳准備余額)
說明:本抵銷分錄公式適用於當年及以前年度壞帳准備的抵銷。
【例3】某集團公司自1991年開始用備抵法核算壞帳,且1991-1994年間內部未發生壞帳,有關資料如下:
年份 內部應收賬款年末余額 計提壞帳比例
1991 10000 5‰
1992 15000 5‰
1993 10000 3‰
1994 12000 3‰
1991年:
借:壞帳准備 50
貸:管理費用 50
1992年:
借:壞帳准備 75
貸:期初未分配利潤 50
管理費用 25
說明:
①壞帳准備=當年內部應收賬款年末余額×當年計提比例=15000×5‰=75元
②年初未分配利潤=上期期末內部應收賬款年末余額×上年計提比例=10000×5‰=50元
③管理費用為軋差數=75-50=25元。
1993年:
借:壞帳准備 30
管理費用 45
貸:期初未分配利潤 75
說明:
①壞帳准備=當年內部應收賬款年末余額×當年計提比例=10000×3‰=30元
②年初未分配利潤=上期期末內部應收賬款年末余額×上年計提比例=15000×5‰=75元
管理費用為軋差數=75-30=45元
1994年
借:壞帳准備 36
管理費用 6
貸:期初未分配利潤 30
說明:
①壞帳准備=當年內部應收賬款年末余額×當年計提比例=12000×3‰=36元
②年初未分配利潤=上期期末內部應收賬款年末余額×上年計提比例=10000×3‰=30元
③管理費用為軋差數=36-30=6元。
(三)其他債權債務的抵銷
1、內部應收票據與應付票據的抵銷
借:應付票據
貸:應收票據
2、內部預付賬款與預收賬款的抵銷
借:預收賬款
貸:預付賬款
3、內部應收股利與應付股利的抵銷
借:應付股利
貸:應收股利
4、內部其他應收款與其他應付款的抵銷
借:其他應付款
貸:其他應收款
注意:以上1—4項抵銷分錄每年年末應根據各帳戶余額編制,並非只編制發生當年。
5、內部銷售的抵銷
①內部購入當期全部實現銷售
借:產品銷售收入
貸:產品銷售成本
②內部購入當期部分實現銷售
借:產品銷售收入
貸:產品銷售成本
貸:存貨 (內部銷售形成期末存貨×銷售公司內部銷售毛利率)
③連續抵銷
A 抵銷上年度時,視同上年未形成銷售部分當年全部實現銷售。
借:期初未分配利潤
貸:存貨
B 抵銷當年分錄同上。
附:合並工作底稿表格
合並財務報表通俗理解 給大家分享! 不收藏 絕對吃大虧!
母公司和子公司之間發生的業務放在整個企業集團的角度看,實際相當於企業內部資產的轉移,沒有發生損益,而在各自的財務報表中分別確認了損益;在編制合並財務報表時應該編制調整分錄和抵銷分錄將有關項目的影響予以抵銷。
首先總結一下常見的母子公司之間的內部抵銷事項
(一)與母公司對子公司長期股權投資項目直接有關的抵銷處理
1、母公司對子公司長期股權投資項目與子公司所有者權益項目的調整和抵銷
2、母公司內部投資收益與子公司期初、期末未分配利潤及利潤分配項目的抵銷
(二)與企業集團內部債權債務項目有關的抵銷處理
1、內部債權債務的抵銷
應收賬款與應付賬款;應收票據與應付票據;預付賬款與預收賬款;
持有至到期投資與應付債券投資;其他應收款與其他應付款
2、內部利息收入與利息支出的抵銷
(三)與企業集團內部購銷業務有關的抵銷處理
1、內部商品交易:內部銷售收入與存貨中包括的未實現內部利潤的抵銷
2、內部固定資產交易:內部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原值和累計折舊、攤銷中包含的未實現內部利潤的抵銷
(四)與上述業務相關的減值准備的抵銷
因內部購銷和內部利潤導致壞賬准備、存貨、固定資產、無形資產、長期股權投資等計提減值准備的抵銷
下面分項目分析調整分錄的編制
一、內部投資的抵銷
(一)母公司的長期股權投資與子公司所有者權益的抵銷
1、對子公司的個別財務報表進行調整
長期股權投資有兩種類型,同一控制下企業合並取得的子公司和非同一控制下企業合並取得的子公司。
對於第一種情況不需要將子公司的個別財務報表調整為公允價值反映的財務報表,只需要抵銷內部交易對合並財務報表的影響即可。
對於第二種情況即非同一控制下企業合並取得的子公司應該以購買日的公允價值為基礎,按權益法調整對子公司的長期股權投資。
調整步驟包括:
(1)以合並日為基礎確認被合並方資產負債公允價值和合並商譽。
注意調整賬面價值與公允價值的差額
(2)按權益法對被投資方凈利潤作出調整,按調整後的凈利潤確認成本法與權益法的投資收益差額
借:長期股權投資
貸:投資收益
(3)收到現金股利
借:投資收益
貸:長期股權投資
(4)子公司除凈損益外的所有者權益的其他變動
借(或貸):長期股權投資
貸(或借):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
2、長期股權投資與子公司所有者權益的抵銷處理
從企業集團整體來看,母公司對子公司的長期股權投資相當於母公司將資本劃撥下屬核算單位,不引起集團資產、負債和所有者權益的增減變動。
對於母公司而言,一方面反映為其他資產的減少(比如銀行存款)一方面反映為長期股權投資的增加,簡化的會計分錄就是:
借:長期股權投資
貸:銀行存款
對於子公司而言,一方面增加資產、一方面作為實收資本,在存續期間還涉及股東權益的增減變動,簡化的會計分錄是:
借:銀行存款
貸:所有者權益(股本、資本公積、盈餘公積、未分配利潤)
因此,要抵銷母、子公司有關長期股權投資這一事項的影響,只需要
借:子公司所有者權益
貸:長期股權投資
這樣處理,有兩個問題:
(1)母公司對子公司的控股不一定是100%,假設擁有子公司80%的股權,即子公司所有者權益中20%部分不是屬於母公司,上述這一會計分錄肯定不平,補上 「少數股東權益」即可。分錄變成:
借:子公司所有者權益
貸:母公司長期股權投資
少數股東權益
(2)商譽的問題。在初始投資時,母公司的長期股權投資初始成本不一定與應享有的被投資單位可辨認凈資產的公允價值份額一致,如果母公司長期股權投資初始成本大,前期處理是視同商譽,不作調整;如果母公司長期投資初始成本小,其差額作為營業外收入處理。
由於商譽摻和進來,上面的分錄又不平了,貸方金額比借方金額會大,借方將初始確認的商譽添上即可。
分錄就變成:
借:子公司所有者權益
商 譽
貸:母公司長期股權投資
少數股東權益
需要說明的是,注會考試教材中的商譽是按年底母公司長期股權投資經調整後的金額和它應享有的子公司經調整後所有者權益中所佔份額擠出來的,實際上不用這么復雜,按初始投資時的商譽計算結果一樣。
長期股權投資與子公司所有者權益的抵銷處理
借:股本
資本公積—年初
—本年
盈餘公積—年初
—本年
未分配利潤—年末
商 譽
貸:長期股權投資
少數股東權益
說明:所有者權益分年初、本年單列,是為了編制所有者權益變動表的需要,實際年初+本年數就是年末數。
(二)母公司投資收益與子公司利潤分配的抵銷
子公司持續經營過程中的利潤按持股比例計算就形成母公司的投資收益。如果將母子公司作為一個整體來看,就沒有所謂的投資收益,而應將子公司的營業收入、營業成本和期間費用視為母公司的營業收入、營業成本和期間費用來看。所以在編制合並會計報表時,應該將對子公司長期股權投資的投資收益予以抵銷。
從子公司角度看,本年實現利潤有三個去向:提取盈餘公積、對所有者的分配、未分配利潤,這三個部分也要予以抵銷。
抵銷分錄為:
借:投資收益
貸:提取盈餘公積
對所有者的分配
未分配利潤
和前面所涉及的問題一樣,利潤中還有少數股東應享有的部分,借方加上「少數股東權益」;其次,為編制所有者權益變動表,未分配利潤應該分解為「年末」、「年初」,也可以看做是對長期股權投資與子公司所有者權益的抵銷分錄的說明。
調整之後的分錄變為:
借:投資收益
少數股東權益
未分配利潤—年初
貸:提取盈餘公積
對所有者的分配
未分配利潤—年末
其次,連續編制合並財務報表情況下,應怎樣編制調整分錄?
假如2007年某集團公司編制了涉及長期股權投資的合並財務報表,這一事件是連續的,2008年連續編制合並財務報表。2007年編制合並報表時根據調整分錄把涉及項目的期末余額都進行了調整;2008年編制的合並財務報表是根據2008年母公司、子公司的單獨財務報表編制的,它們的期初數並沒有根據2007年編制合並報表時的調整數進行調整,也就是說我們得到的資料中2008年期初數和2007年期末數是不一致的,那麼在編制報表前應該把它們調整一致。
怎麼調呢?
很簡單。把2007年的調整分錄照抄下來,只是將涉及利潤的部分替換為「未分配利潤—年初」。這樣調整後的期初、期末余額是一致的,再根據本年發生的事項做正常的調整分錄即可。
三、存貨內部交易的抵銷
這里討論的問題是買賣雙方都將交易資產視為存貨的情況。
(一)當年購入的情況
例:母公司將成本為80萬元的存貨出售給子公司,價格100萬元。母公司確認收入100萬元、成本80萬元,子公司確認存貨100萬元。但站在集團整體角度,集團內部企業之間的商品購銷活動相當於企業內部的物資調撥活動,不應該確認收入、成本,也不能確認存貨價值中虛增的20萬元,虛增的20萬元實質是「存貨價值中包含的未實現內部損益」。
抵銷分錄:
借:營業收入
貸:營業成本
存貨
有幾個變化的情形:
1.如果子公司將存貨以110萬元的價格將存貨全部銷售出去,有人可能認為,存貨價值中包含的未實現內部損益已經通過銷售行為實現了,應該不用編制抵銷分錄,實際情況如何呢?我們來分別看母、子公司的業務分錄:
對於母公司:
借:銀行存款 100
貸:營業收入 100
借:營業成本 80
貸:存貨 80
對於子公司:
借:存貨 100
貸:銀行存款 100
借:銀行存款 110
貸:營業收入 110
借:營業成本 100
貸:存貨 100
將上述分錄匯總,我們可以看到營業收入為210萬元、營業成本為180萬元,雖然實現的利潤仍然是30萬元,但收入、成本與事實不符,多確認了100萬元,應該編制的抵銷分錄:
借:營業收入 100
貸:營業成本 100
2.如果當年購入的存貨留一部分賣一部分呢?
首先假定全部出售:
借:營業收入
貸:營業成本
再對留存存貨的虛增價值進行抵銷
借:營業成本
貸:存貨
(二)連續編制合並報表的情況
上期編制合並財務報表時抵銷的內部購進存貨中包含的未實現內部銷售損益,對本期的期初未分配利潤產生影響。在連續編制合並財務報表時,首先應該將上期抵銷的存貨價值中包含的未實現內部損益對本期期初未分配利潤的影響予以抵銷,調整本期期初未分配利潤的金額;然後再對本期內部購進存貨進行抵銷處理。
1.將上期抵銷的存貨價值中包含的未實現內部銷售損益對本期期初未分配利潤的影響進行抵銷。
借:未分配利潤—年初 (期初存貨中包含的未實現損益)
貸:存 貨
2.本期發生的內部購銷活動:
借:營業收入
貸:營業成本
3.期末內部購銷的存貨中包含的未實現內部銷售損益予以抵銷
借:營業成本
貸:存貨
(三)考慮所得稅的影響
站在集團整體角度,沒有實現銷售收入,銷售方因銷售收入繳納的所得稅在未來期間可以抵減,應該作為一項遞延所得稅資產。編制合並財務報表的分錄是:
借:遞延所得稅資產
貸:所得稅費用
如果是連續編制合並財務報表,期初應該調整未分配利潤,分錄是:
借:遞延所得稅資產
貸:未分配利潤—年初
(四)考慮存貨跌價准備
個別財務報表的存貨跌價准備是站在個別公司角度認定應提或應沖額,在編制合並財務報表時應該站在整體的角度再認定,兩個數額比較,再來確定應該補提還是應該沖減的數額。
借:存貨—存貨跌價准備
貸:資產減值損失
如果涉及所得稅問題,應該相應將個別公司確認的遞延所得稅資產或負債進行調整。
借:所得稅費用
貸:遞延所得稅資產
要明白子公司和母公司兩種角度的思路轉換。比如說對於子公司來說,一項內部交易存貨的入賬價值為100,從母公司角度,真實成本為80,如果可變現凈值為60,那麼從子公司角度應該計提減值=100-60=40,母公司角度應該計提減值=80-60=20,所以合並報表就應把多計提的減值=40-20=20轉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