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AOT慈善幣
人們常把善與惡相連接,實際上,慈與善才是一對形影不離的兄弟。
慈善慈善,顧名思義,慈就是慈祥地,面帶微笑地去關愛他人:而善就是善良,用毫無任何索求的心理去幫助他人。所以,慈與善是相輔相成的,沒有慈就沒有善,同樣,沒有善也就沒有慈。它們並不像善惡那樣是你敵我友的對立面。總之,我們要善待「慈善」。
「條條大路通羅馬,路路終到慈善家」。各式各樣的慈善也要謹慎選擇,一定要選擇那些自己有能力去完成且完成後對自己,他人或社會有益的慈善。這樣才能使自身生命的意義不斷升華。要知道,做慈善事業就是把自己的一些東西奉獻給他人;而也有做「假慈善」的人,把他人的財物據為己有,這是極不道德的,此舉乃有百害而無一利。千萬不能讓自身價值因為「假慈善」而縮減!
慈善大致分為四種:一種慈善是「犧牲自己,奉獻他人」——這可說是稍有點「天真」,卻又是絕對無私奉獻的慈善,因為慈善最好在有餘力的情況下進行,何必把自己當成不再復生的「蠟炬」?一種慈善是「幫自己,也幫人」——最常見的慈善,這可算是生活中點滴的「慈善事業」吧:還有一種慈善是「成就自己誇功績,幫助他人又貶低」——這簡直就是恬不知恥!現在的諸多慈善人士中,有82%的人喜歡捐錢後與受幫助者合影,拍照也就算了,還非舉著紅包照!那笑容真是無法形容,那是多麼傷被救濟的同胞們的自尊心啊!而最後一種慈善自然是大慈善,「貢獻社會,成就自己」——這才是真正值得我們去推崇,去贊揚,去宣傳,去實踐的惠及千千萬萬群眾的大慈善呢!當然,一定不要被鮮花和掌聲的「潮水」沖垮你的虛榮心「堤壩」!至於像「活菩薩」這類詞,「只可出自別人口,不能用來自己誇」。
能說慈善是個人的事業嗎?不能!這是集體的目標!能說慈善事業只要有份愛心就夠了嗎?絕不能!因為,要想做慈善,要想做到「慈與善的最高境界」,就定不要做「心有餘而力不足」的人!
那麼,要怎樣做慈善才能達到最高境界呢?其實說簡單也不簡單,說難也不難。慈,用你忠實、廣闊、干凈的心;善,使你體貼、關愛、無窮的力。用這心,使那力,付出一切你能付出的「慈善」,就能成為人心的旗幟、民族的脊樑!
⑵ 佛教是騙子
孩子別犯傻,人應該學會變得聰明才是,就算你不信佛也沒有必要謗佛啊!你知道謗佛會得什麼果報嗎?你說佛是騙子,根據在哪裡?只是因為你的這一套自以為是的邏輯?還是佛陀騙了你的錢?這個世界有很多事情是不能問為什麼的,因為凡夫的智慧有限,不能一概加以解釋。有很多你看不到的東西並不一定是不存在的:風你看不到,味道你看不到,電話信號你看不到,白天的時候星星你也看不到…但你能說它們就是不存在的嗎?《金剛經》上說的很清楚,「佛是如語者,是實語者,是不妄語者…」,也就是說佛是不會說謊話的。如來者,即從如實之道而來、或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愛因斯坦比你聰明不?大科學家!連他都非常贊同佛教。所以說話要小心,不要亂起嗔恨,免得折了你的壽算。你要搞清楚地獄並不是佛陀建立的,而是人自己的業力感召,佛陀只是在救渡人,但是看見眾生下地獄也只有搖頭嘆息的份。善惡有果,陰陽有序,倘若人人不守法度,那誰來主持正義?陰曹地府也講法度啊,其實和陽間是一樣的,人間有法律和監獄,地府有律法和地獄,但地府要比人間嚴厲的多,也公正的多。佛教說的地獄不是為了嚇唬誰,而是說出了事實的真相,好教眾生知道後及時回頭。不明白你可以學,可以謙虛的向人請教,謙虛才能精進,才能免墮沉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