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交易模型即交易理論、交易方法,投資者構建一套完整的交易模型回需要經過以下幾個步驟答:
1、認清自己的投資偏好,是對自己的一個定位,投資者可以根據自己的性格特點和交易風格先把自己的交易流派區分清楚:趨勢交易者,短線交易者,日內交易者等。
2、在認清自己的投資偏好之後,選擇有針對性的技術指標進行學習,比如,對於趨勢交易者,可以學習均線理論,根據均線理論中多頭排列的特點進行買賣。
3、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需躬行,投資者可以先進行模擬操作,檢驗技術指標的正確性,對自己的交易方法進行總結,歸納出自己交易方法的框架和思路,如果發現自己以往的交易方法和自己的交易流派有沖突時最好重新總結歸納另一套方法。
4、模擬檢驗完成之後,進行實戰,在實戰中,投資者應嚴格按照交易模型執行。
B. 理財知識我們都懂,但為什麼還是賺不到錢
很多人都知道,投資理財先要學基礎知識。但是,有些從菜鳥升級為老鳥的朋友經常會問柏融小柏:理財知識我都學會了也搞懂了,但還是賺不到錢呢?
這裡面呢,可能是你的投資方法有問題,還有一個更大的可能是在投資的時候,你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
有句話不是說了嘛,投資是反人性的,或者說是洞悉人性的。而人往往都是感性動物,在投資的時候也不例外,心理情緒可能成為你投資失利的絆腳石。
今天,柏融小柏給大家分享一個有關投資心理學的理論,學會了這個理論,指不定在下次投資的時候,就能幫你賺到錢。
一、你需要知道的行為金融學
現代金融市場理論有三個關鍵性的假設:人是理性的、市場是有效的和市場價格是隨機遊走的。
然而在實際生活中,投資者做決策的時候往往不是理性的,而且投資市場上很多現象都是這些理論無法解釋的。
比如說羊群效應,也叫從眾效應,大部分投資者往往盲目地跟風買入或者賣出,就與人是理性的假設背道而馳。
由此,在金融界誕生了一門新學科叫做行為金融學,它從心理學的角度研究金融市場上投資者的行為預期,從而預測金融市場未來的走向和發展。
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的前景理論(Prospect Theory)就是行為金融學的經典理論之一。接下來,我就給大家簡單地概括一下。
前景理論主要涉及幾個點:
1、面對獲利的時候,人們偏向規避風險(確定效應)
簡單來講,在獲利的時候,面對一個確定的收益和賭一把的時候,人們往往會選擇確定的收益,而放棄賭一把,即使賭一把的數學期望較高。
舉個例子,現在有兩個選擇,選擇A是無風險獲得100塊錢,選擇B是80%機會獲得200塊錢,雖然B的期望值20080%=160比A大,但是一般人都會選擇A。這就是常見的「見好就收」、「落袋為安」的心理。
2、面對損失的時候,人們偏好風險
就是說面對虧損時候,人們往往會勇敢地賭一把,即使在理性人的角度來看,不賭的數學期望損失比較低。
舉個例子,現在有兩個選擇:選擇A是損失100,選擇B是80%的概率損失200,20%的概率不賠錢。一般人往往傾向於選擇B。
3、損失厭惡
人們面對損失和獲利的感覺是不一樣的,簡單地說,就是即使人面對同等的獲利和損失的時候,人們面對損失的痛苦往往大於獲得的快樂。
比如說,你虧100塊的痛苦往往比你獲取100塊的快樂要大,而且人往往對痛苦的記憶更加印象深刻。
4、迷戀小概率
一方面人們厭惡小概率的損失,例如我們買意外保險就是規避這種小概率的損失;另外一方面人們又熱衷小概率的獲利,例如買彩票。意外和彩票中獎往往是很小概率的事件,但是人們往往會為它們埋單。
5、參照依賴
就是說你對得失的判斷並不是絕對的,而是來自於與他人的比較。
比如說你和朋友去買彩票,本來你中了100塊很開心,但是你看朋友中了500塊,你可能就沒那麼開心;而如果你只中了90塊,而朋友一分錢也沒中,可能你會更開心。
簡單地來講,你衡量得失的標准不是絕對的,而是和旁人比較出來的。
再說一個例子吧,我爸爸的一個朋友經常說希望回到以前的日子,因為那個時候人人都一樣。潛台詞就是對現在的貧富差距不滿。
明明現在的物質條件比以前好得多,為什麼還會有這樣的希望?這個就是參照依賴的體現,人的得失衡量不是絕對的,而是和旁人比較出來的。
二、投資不賺錢可能是心理作祟
為什麼說前景理論可以解釋大家投資老是賺不了錢呢?結合上面5種心理,我們來分析一下。
1.在市場不好的時候,無論你買基金還是買股票都是虧損,一旦發生虧損後,大多數人往往不會忍痛割肉,而是就抱著虧損股票或基金一動不動,幻想牛市會來你能解套。
這個就是典型的「面對損失的時候偏好風險」。在你面對損失的時候很痛苦,更願意選擇賭一把,並且你一廂情願地認為未來股價有可能變好。但其實從理性的角度來看希望渺茫。
我見過太多這樣的故事:
我的一個叔叔,在07年牛市的時候,很盲目地就入股市,18塊左右買了武鋼股份,之後一直熊市,他就不肯賣,一直很樂觀認為未來牛市股票肯定漲回來。
結果呢?15年牛市武鋼股份的最高價位是7.55塊,而現在是3.71塊。聽說他現在打算把這個股票當做女兒的一部分嫁妝。
這就是小白投資者堅信所謂的「長期持有」的下場,他們往往會這樣安慰自己,他們這個方法是「價值投資」。
我在這里重申一點,價值投資是你懂這個公司的價值才叫價值投資,並不是你為了掩蓋自己的錯誤,不想承認它,就辯稱自己是價值投資長期持有的擁護者。
2.在市場好的時候,人們又往往縮手縮腳,賺了一點錢就走了,然後你又妒忌還在市場里賺錢的朋友。
這個就是確定效應和參照依賴的體現。在牛市買過股票的人可能有這種感受,股票一直上漲,突然跌了一點忍不住就賣了,結果發現自己「賣飛了」,看到身邊沒賣的朋友還在賺錢,自己就陷入後悔郁悶之中。
3.市場好的時候,股票市場的板塊輪動特徵很明顯,你發現你買的股票不漲,朋友買的股票一直在漲,比較之下,你會覺得比自己虧錢還難受,這個就是參照依賴。
這時候你頭腦發熱,賣出了你的股票,買入了別的股票,卻發現自己賣出的股票竟然很快地漲了起來。接著,你開始抱怨說莊家玩弄了你。其實,壓根就不存在這個情況,只是你的心理在作怪。
三、投資要做理性人
上面說了這么多,大家可以對照自己面對投資獲利或虧損時的心態,看看是不是這樣。
在投資這條路上,很多人沒有輸給別人,而是輸給了自己。歸根結底,你賺不了錢的原因是你不是理性人。
在投資中你不僅要學會正確的理財理念和方法,還要不斷與自己感性的心理做斗爭,這需要長久的修煉。
其實,在柏融小柏看來也沒那麼復雜。對於普通投資者來講,市場好的時候買入,直至整個市場趨勢結束;市場壞的時候,等待合適的機會,在別的市場尋找機會。
還有再說一句吧,現在是全球化的時代,中國市場不好可能美國市場好,股市不好,那麼還有其他投資理財方法吶?機會總是有的,看你能不能發現。
C. 安全是跌出來的,風險是長出來的 怎麼理解
在對股票進行長線投資時,股票價格越低於其內在價值就越安全,購買該股票的風險系數就越小。
1、產業蕭條、短期的突發事件、企業結構改變等,常常導致某些股票產生恐慌情緒,股價大幅下挫,會出現優質公司股票價格大打折扣交易。
實際上,在這時買進績優的公司是較好的選擇。每當這種時候,產業經營全面遭受重挫,收益也大幅下降,其影響程度則依各個公司情況而異。可能導致嚴重虧損,也可能只微幅降低每股盈餘,復原期一般需要1~4年不等。雖然時間很長,卻是理想的進場時機,因為此時股票市場上股票價格嚴重偏離其內在價值。這時候,理智而聰明的散戶就會抓住機會,挑選那些股價低廉但質地優良的公司股票,大量買進,較長時間地持有,以等待產業蕭條期過去,企業恢復生氣和活力,股票價格上揚,大獲其利。
2、股市處於低迷之時。一方面,低迷的股市能夠降低價格;另一方面,低迷的股市也能幫助散戶用極具吸引力的價格獲得或增加成績優秀的公司的小部分股份;再者,此時企業回購股票的願望也更強烈,相對於股價上揚時,這種回購無疑也有益於股東。因此,長線持有的散戶能從低迷的股市中大獲其利。
股市裡也存在物極必反的道理,因此,按照這個理論,我們可以理性地在大漲後退出,在大跌後搶進。逆向思維,是股市中一個非常有用的思維。我們要知道,股市是反人性的。
D. 你認識的炒股的人後來都怎麼樣了呢
說起炒股來,我就是一肚子的苦水,炒股從開始進入股市到現在就沒有掙過錢,中間偶爾有過幾次的賺錢,但是到最後還是都賠了進去,從開始玩股票到現在已經有五六年了,我先說一下我的情況,然後在說一下我所知道的別的炒股人的情況。
E. 怎麼炒股啊
您需要先開通證券賬戶,交易日16點前開通的話,下一交易日可以交易股票。
如果您是專年滿18周歲且持有有屬效期內的二代居民身份證的個人投資者,可以通過互聯網自助開戶,您需要先准備好您本人的二代身份證以及同名銀行借記卡(存摺),通過券商官網或者手機應用商城下載開戶APP自助完成開戶手續,比如廣發證券的開戶APP為「廣發證券開戶」,您亦可直接下載交易APP「廣發證券易淘金」進行開戶與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