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昂山家族是中國的朋友還是敵人
昂山家族是中國的朋友還是敵人?
近期一條新聞迅速搶占輿論焦點:應中國共產黨邀請,由主席昂山素季率領的緬甸全國民主聯盟代表團將於6月10日至14日訪華。對此,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洪磊5日在北京舉行的例行記者會上進一步介紹說,這是中緬黨際交往中的一次重要訪問,中國黨和國家領導人將會見緬方代表團
當昂山素季出現媒體報端時,往往有一個身份,那就是昂山將軍的之女。那麼昂山是誰呢?緬甸獨立運動領袖、將軍,緬甸共產黨創始人之一,著名民族英雄。那麼近期中國媒體贊譽有加的昂山家族,是中國的老朋友嗎?
昂山與共產主義:緬甸的馬克思主義者?
昂山1936年2月與吳努一起領導學生罷課。緬甸民族主義政黨德欽黨支持仰光大學學生反對殖民主義教育的罷課運動,並吸收昂山、吳努等學生領袖加入組織。次年,一些領導成員成立「紅龍書社」,出版《紅龍新聞》、《新緬甸》等刊物,傳播馬克思主義。1938年該黨黨內開始分化,代表右傾勢力的德欽巴盛等人被開除出黨。同年11月,該黨組織2000多名油田罷工者向仰光進軍,同時發動各地群眾舉行聲援示威,掀起全民族反英斗爭高潮。1939年昂山被選為總書記。
昂山與日本:緬甸版的汪精衛?
1940年,昂山為反抗英國統治而尋求外國的支持,最終選擇與日本合作。日本協助他建立了緬甸獨立軍。在昂山所領導的緬甸獨立軍協助下,日軍長驅直入,於1942年3月8日,順利攻克了首都仰光。
同年3月至8月間,昂山武裝又協助日軍擊敗了中國遠征軍的進攻。不熟悉緬甸地形的中國遠征軍損失慘重,昂山對待中國戰俘手段殘忍,1500名中國遠征軍傷員,不願受被俘虜之辱,慨然於1942年5月21日凌晨集體引火自焚,含恨而終。
1942年7月27日,日軍在基本佔領緬甸全境後,解散15000人緬甸獨立軍,組建了規模3000人」緬甸自衛軍「(BDA),昂山任總司令。1943年3月,昂山被日軍提升為少將——「昂山將軍」頭銜由此得名,赴東京拜見日本天皇,被日本天皇授予三級日升勛章,並出任傀儡政府國防部長。
昂山抗日:緬甸的國父?
1944年8月昂山見日本敗局已定,其又秘密成立反法西斯聯盟,任主席。1945年3月率緬甸國防軍倒戈進攻日軍,直至日本投降。1945年12月1日,昂山組織了人民同志軍,任總司令;1946年1月,在反法西斯同盟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上,該同盟改名為反西斯人民自由同盟,昂山再次當選為主席。1947年4月9日,在建國議會選舉中,昂山以反法西斯人民自由同盟的候選人的身份,在仰光選區參選,無競爭對手,當選為議員;就制定緬甸聯邦憲法提出了一些基本原則。1947年7月19日,昂山等6人在部長會議室舉行會議時,被緬甸愛國黨主席吳素所派殺手刺殺。
昂山素季:曾經是中國朋友的敵人
1962年3月2日,緬甸軍隊領導人奈溫將軍發動了軍事政變,推翻了先前的民選政府,緬甸從此進入軍政府獨裁時期。在此後的幾十年裡,緬甸在世界上極端孤立,只有中國一直在提供大量的援助和投資,助其度過了難關。
1990年緬甸迎來短暫的民主曙光,昂山素季帶領全國民主聯盟贏得大選的勝利,但選舉結果被軍政府作廢。其後21年間她被軍政府斷斷續續軟禁於其寓所中長達15年。昂山素季在1990年獲得薩哈羅夫獎,翌年獲得諾貝爾和平獎。
作為中國朋友——緬甸軍政府的政治對手,昂山素季自然在中國不受歡迎。華人演員楊紫瓊主演、根據昂山素季經歷改編的電影《昂山素季》在中國遭到全免費封殺。
突然訪華:中國緬甸政策的改變?
曾經在軍政府獨裁時期,中國在緬甸的投資一家獨大,2010年更創造了83億美元的歷史新高。自2010年底緬甸民主化以來,中國被批準的投資額一落千丈,2013年更減少到2000萬美元左右。中國在緬甸投資銳減的原因是游戲規則變了。在民主化之前,緬甸面對西方的制裁毫無選擇,不得不依靠中國;在民主化後,各國紛紛伸出橄欖枝,緬甸多方下注尋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就成了本能的選擇。而且在民主化之後,緬甸官方不可能繼續一言堂,至少需要在形式上得聆聽民意。而中國企業的一些經營手法,很容易授人以柄。
在這種背景下,中國邀請昂山素季訪華自然有情可原,是否說明,中國越來越懂得如何適應民主潮流,與民主國家的各種勢力打交道,已獲得中國最大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