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基金投資 > A股為什麼更適合做量化投資

A股為什麼更適合做量化投資

發布時間:2020-12-22 19:37:39

❶ A股到底能不能做股票量化投資

從市場機制上來看,90年上交所正式成立,到92年正式向境外發行股票,再到2005年的股權分置回改革,至今也就是答短短的20年,而05年股改後才使得A股貼上了真正意義上的」現代資本市場「的標簽。
在經歷了08年金融危機和15年股災後,到現在IPO重啟,A股可以說是經歷了比較大的成長。但是策略管理人和投資人還是面對著一些非常重要的機制性問題:
1. 市場上全流動股票還是較少
2. 做空成本過高
3. 退市機制不足
4. 國有控股股票佔比高
5. 無法方便的進行T+0交易
紙面上跑的好的策略,實際操作中都會有較大的代價。比如短期市場反轉這種多空年化收益22%,聽起來又高大上的策略。

❷ A股到底能不能做股票量化投資

A股到底不能做股票量化投資

只能做投機

抓住買賣點操作

❸ 「固收+」策略到底加了什麼

「固收+」中的固收,指的是確定性的,幾乎不承擔風險的債券資產。對於公募基版金來說,應該包括利率債權(主要指國債、地方政府債券、政策性金融債和央行票據)和中高等級信用債,按照目前的市場水平,這部分的年化收益大概在3%左右。

而「+」,既是+收益,也是+風險,根據風險度量的不同,可以有兩個層面:

首先是債券投資層面,固收策略三板斧,通過信用挖掘和適當下沉找到信用債中的寶藏;通過久期調節做做波段;通過杠桿套一點票息利差。雖然這都屬於債券投資策略,但也都「+」了風險,所以也算「+」的部分。

跳出債券投資,可以增厚組合投資收益的風險資產或策略有,股票、股指期貨、國債期貨、打新、定增、可轉債等等。

除了傳統的「固收+」,還有一些泛絕對收益策略,比如大類資產配置策略、量化對沖及CTA等。

總結下來,「固收+」的「固收」好比「安全盾」,為組合取得固定收益的「打底基本盤」,而「+」則更像「沖鋒刀」,用優質的風險資產及配置策略「提鮮加料」,二者相輔相成,相得益彰。

在保持流動性與穩定性的前提下,「+」到什麼程度,就完全看基金管理團隊的實力了。

❹ 量化基金大面積虧損 量化策略在A股失效了嗎 投資理財

暫時失效了

閱讀全文

與A股為什麼更適合做量化投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理財保險的意義與功用 瀏覽:533
黃金藤價格價格 瀏覽:503
85港幣摺合人民幣是多少人民幣 瀏覽:505
江蘇八方貴金屬軟體下載 瀏覽:344
證監會首批批准證券投資機構 瀏覽:928
趨勢投資利潤回吐 瀏覽:593
益民集團產業投資 瀏覽:398
平安綜合理財 瀏覽:461
不良貸款不良資產 瀏覽:307
如何用100萬來投資理財 瀏覽:793
縣域理財 瀏覽:425
理財王冠 瀏覽:623
理財客戶細分 瀏覽:16
st興業股票 瀏覽:136
怎麼購買印度基金 瀏覽:876
證券投資基金運作費用 瀏覽:84
企業如何通過基金融資 瀏覽:570
項目融資的結構 瀏覽:379
融資33 瀏覽:370
拆借信託 瀏覽:4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