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傑斯
彼得·林奇(Peter Lynch)
本傑明·格雷厄姆
約翰`鄧普頓
約翰·版內夫(John Neff)
約翰·博格爾
麥克爾?普里權斯
朱利安?羅伯遜
馬克·墨比爾斯
香港著名投資人曹仁超
國內的王亞偉 羅偉廣
② 專業交易員和普通投資者的區別
沖---天-牛為您解答:這主要區別在交易的成熟性,心態的專業性、紀律性、交易的規范性、風險管理的專業性上的不同。
③ 投資者買賣股票都有交易席位和交易單元,那麼假日某個人買很多股票,會不會交易員互相泄露出去
個人買賣,是有限的
一個證券公司就有一個席位,交易量在聯交所能夠即時看得出該席位的交易情況,大戶在裡面都是微不足道的量。
真正的大鱷是私募基金的人。吃人不吐骨
④ 交易員最喜歡看的外匯雜志有哪些
最喜歡的這個不太清楚!我平常看的一本是《匯魂周刊》還有一本是《第一財經周刊》都還不錯。
⑤ 專業交易員和普通投資者的區別:速度,速度,速度
專業交易員與普通投資者區別很多!但從名字就是區別!
1、專業交易員專:是經過系統、專業的培訓屬,或者在正規的公司待過
普通的投資者:只要是個人有錢就能做
2、專業的交易員:交易員他們是以股市,市場為工作的,每天定時的上班,下班
普通的投資者:時間隨意,想投資就投資入股,不想就撤資休息
3、專業的交易員:他們的背後都是有一群大型的團隊互相合作,交流
普通的投資者:是孤單一人闖天下
4、專業的交易員:他們的薪資是定期發的
普通的投資者:盈利了就是發工資、賠錢了就是罰款
5、專業的交易員:通常都是很容易猝死的
普通的投資者通常都是投資失敗跳樓
6、專業的交易員:通常都是不太有錢的
普通的投資者:一個個都是膀大腰圓的
7、專業的交易員:喜歡看數據報表
普通的投資者喜歡看私募風雲網的老師講課
⑥ 交易員是用自己的錢投資嗎
交易員分很多種 機構投資者就是用機構的錢 個人投資者就是自己的錢 還有私募等等
⑦ 十大冠軍交易員是哪幾個人
馬蒂-舒華茲
他一共參加過10次的全美投資大賽中的四個月期交易競賽項目,獲得9次冠軍,平均投資回報率為210%,他賺到的錢幾乎是其他參賽者的總和。
麥可-馬可斯
1974年8月進入商品公司擔任交易員,公司給予3萬美元作為交易基金,大約十年後,這筆基金收益率約為二千五百倍,擴大為8000萬美元。他認為,交易最為重要的一項就是有耐性。
湯姆-包得文
他是交易者博覽會的聯合創始人,也擔任采訪行業頂尖交易員的工作。毫無疑問,他為交易者們接觸並測試最新軟體和策略提供了極佳的環境。
布魯斯-柯凡納
1978年至1988年,平均年回報率為87%,就是說當初你投資2000美元到他的基金,10年時間你的投資可以成長到200萬美元。他認為,交易最重要的就是風險控制。
理查-丹尼斯
於1960年代末期進入商品交易行業,剛開始幾年,經常把錢虧光。1970年之後,開始走向成功的道路,20年中,他把400美元變成一筆約為2億美元的財富。他認為交易最重要的就是平靜。
馬可-威斯坦
剛剛開始4年多的時間,虧錢簡直就像丟錢,一次次的虧光,一次次的重新存錢。經過 4年多時間的失敗經歷,開始走向成功的道路,一直保持極高比例的獲利率,一個知情人士透露,曾經觀看了他的100筆交易記錄,其中只有幾筆是虧損的。他認為交易最重要的就是時刻保持謹慎。
保羅-都德-瓊斯
1984年9月,瓊斯以150萬元美元創立了都德期貨基金,到了1988年10月,該基金已經成長到3億3000萬美元。他具有雙重的個性,在社交場合,相當隨和,是一位平易近人,謙謙有禮的紳士,在操盤時,下達命令彷彿是一位兇悍殘暴的長官。他認為,交易最為重要的就是自我約束和資金管理。
艾迪-塞柯塔
天才交易員,塞柯塔利用電腦交易系統為客戶和自己操作,在1972年至1988年期間,所獲得的投資回報率幾乎讓人難以置信,例如他的一位客戶投資了5000美元,到了1988年,資金增長為1250萬美元。他認為交易最重要的就是肯於改變自己,否則你永遠無法成功。
賴瑞-海特
海特成立了明德投資管理公司,根據統計,該公司的年投資回報率總是介於13%至60%之間,1981年4月份時,該公司的資金只有200萬美元,而到達 2005年,已經成長到8億美元。該公司最大的特色就是不在獲取最大的投資回報率,而是透過嚴格的風險控制,維持投資回報率的持續穩定增長。海特認為,交易最重要的就是遵循交易系統和風險控制。
埃里克-厄特利
他和Jeff Kohler一起創辦了一個博客。埃里克-厄特利在市場上有很豐富的經驗,他了解更大時間框的重要性,並且在交易中非常有耐心。這么多年來,我從他的教學中學到了非常多市場和宏觀經濟的知識。他對大時間框內的交易有獨到的見解。
⑧ 請問國內日內交易員,炒美股和炒A股的區別心態習慣上,有什麼不同現實點說,炒哪種股票好
這是兩種不同的概念。做美股交易員就是把股票交易當作了全身心投入的職業,甚至說事業來做,賺不到錢你就要承受壓力,當然做這行賺錢的概應該還是比A股強。基本不會賠錢,因為都是公司來承擔(實際上賠的也都是小錢)。做A股的話要你自己來出資,盈虧自負。何況A股限制多多,正常人基本做不到穩定的盈利。但是炒A股的話相對不那麼職業,即使是虧錢,但你不會損失大量的時間青春和機會成本。很難比較哪個更好,看你個人是怎麼想的了。單純在盈利難度的角度來講,美股還是比A股要厚道很多的。
A股投機性質很大,美股投資性質。雙方大監管力度與監管制度的完善完全不能比
1、投融資平台架構。美國擁有世界規模最大、結構最完善的多層次資本市場,不但為企業提供了一個多層次、多元化的融資渠道,同時也為投資者提供了一個組合投資、分散風險的投資平台。然而,中國資本市場體系卻是不健全、不完善的,有現貨市場,但衍生市場十分欠缺;有相對發展較快的場內市場,但場外市場規模狹小;中國股市、債市、基市規模仍很狹小。
2、上市公司質與量。這是A股和美股的區別最關鍵的一點,上市公司是股市的生命線。美國股市是一個開放的國際市場,美國不僅擁有世界大批一流的跨國公司,還有來自世界各地的優秀企業為其提供保質足量的上市資源。相反,我國A股市場只是一個封閉的市場,國內缺乏世界一流的知名企業,而且也不允許外國企業來上市,市場甚至非常害怕聽到「國際板」的聲音。
3、投資者結構。美國股市是一個典型的「機構市」,作為機構市的兩大支撐,美國共同基金凈資產高達14萬億美元,美國私人養老金總資產高達21萬億美元,後者超過美國股市總市值。更何況,美國股市作為一個開放的國際市場,它還擁有大量來自國外的投行及機構投資者。相反,中國股市是一個典型的「散戶市」。
4、退市機制。這是在分析A股和美股的區別時要注意的一點,眾所周知,美國退市制度的市場化程度極高,退市效率更高,尤其是1美元退市法則,它將誰該退市的「裁決權」完全交由市場及投資者。在中國,A股退市制度只有凈利潤退市標准一項,由於退市標准單一,而且凈利潤可操縱,因此,現行A股退市制度形同虛設,不僅導致垃圾股死不退市,而且垃圾股炒作成風,嚴重扭曲股價信號。
5、IPO體制。美國的注冊制充分發揮市場決定作用,IPO成敗主要在發行人與投資者之間進行博弈,政府絕對不會干預IPO定價和IPO節奏,充分滿足了企業的IPO需求以及投資者的投資需求。相反,中國A股的核准制過份強調行政審批與行政干預,並代替投資者判斷IPO公司的投資價值,而且直接干預IPO節奏,政府大包大攬不僅使得權力尋租與道德風險增大,IPO身價暴漲,而且使得市場投機更加猖獗,投資者似乎從不懂得何為用腳投票。
6、牛熊交替周期。正是由於中美兩國股市存在的上述重大差異,才直接導致了中美兩國股市牛熊交替的周期性差異之巨大:美國股市的運行周期一般表現為「慢牛短熊」;而中國股市的運行格局則一般表現為「快牛慢熊」,這是A股和美股的區別最大的不同點。
⑨ 無交易員和有交易員模式的區別
有交易員模式通常被稱Dealing Desk,簡稱DD,意思就是有處理的經紀商平台,又叫做市商(Market Maker)簡稱MM。在有交易員模式下,交易者即投資者下達交易指令到外匯交易平台,交易平台收到投資者的交易指令後會把指令分類分發給平台下的交易員進行交易,然而這種交易並不是真正的市場進行的。
例如一位投資者想買入美元,該模式下,交易員會拿出自己平台的美元賣給這位投資者,而非市場上的美元,反之亦然。所以會出現投資者買入和賣出價與銀行業交易市場的實際價格不一樣的現象,也直接造成了投資者的每筆交易都是與經紀商平台之間的「對賭」現象。因為投資者所持有的貨幣來自於經紀商,經紀商必定會與投資者做相反的交易,結果無非就是投資者盈利,經紀商虧損,或是投資者虧損。交易商盈利。這就是許多人詬病做市商的主要原因之一。
但是存在即為合理,這種有交易員模式是經外匯紀商最初的形態,隨著外匯經紀商不斷加劇的競爭,在自由競爭下,有交易員模式的做市商為了招攬更多客戶,會不得不再價格上妥協,基本接近銀行同業市場的價格。
需要值得注意的是,該模式下,由於經紀商的利益與投資者利益完全相反,一些不合規的經紀商會延遲部分投資者的交易單,造成滑點、反復詢價等問題。另外,這種有交易員的模式風險是比較大的,如果投資者交易的經紀商平台資質不合規或者資金實力薄弱,一旦出現大規模的虧損,很容易造成經紀商跑路或者經紀商破產的結局。
無交易員模式則被稱為No Dealing Desk,簡稱NDD,即沒有交易員處理的平台。在無交易員模式下,外匯經紀商的利益不再與投資者直接掛鉤,投資者下達的交易指令會直接反饋到銀行、投資公司、投資基金等同業市場。而經紀商在中間起到一個中介橋梁的作用,通過收取傭金或者依靠點差來盈利。相對於有交易員模式,該模式下的投資者很少出現重新報價、訂單延遲等情況。
無交易員模式又分為兩種,一種為STP模式,另一種為ECN模式。STP模式全程為Straight Through Processing,意思為直通式處理。STP模式會將投資者的訂單直接轉達至銀行等同業市場,投資者可以根據市場價格自由進行交易,是最典型的無交易員模式。STP模式ECN模式全稱為Electronic Communications Network,即電子通訊網路,該模式下投資者的訂單不僅可以發送到銀行同業市場,還可以進行投資者之間的訂單交互。因為ECN會集中銀行、經紀商等各大同業市場和其他投資者的報價在系統上,投資者可以在系統上觀察各大訂單的詳細狀況,並以此為依據下單,所以ECN模式被稱為最透明的模式。值得一提的是ECN模式下,由於價格直接反映在系統上供投資者參考,很難像STP模式那樣通過點差來獲取利益,所以ECN模式的經紀商會對投資者收取一定的傭金。
另外,市場上還有一種STP+做市商的模式,該模式下一些比較大的訂單會直接通過STP模式,而一些比較小的訂單則會被經紀商截取使用做市商模式。這種模式需要投資者警惕,因為許多經紀商會聲稱採用無交易員模式,但實際上在會在背後通過謹慎操作與投資者暗地進行對賭。
從公平、透明程方面來看,無交易員模式優於有交易員模式,ECN模式優於STP模式,當然不同經紀商會有不同的體驗效果,正規的做市商或者STP模式同樣可以為投資者進行有效公平的交易。關鍵在於所選擇的經紀商是否合法正規,選擇的模式是否符合自己的投資習慣,這些都是值得注意的。
⑩ 我以後想當交易員,職業投資者之類的,就是投資股票,黃金白銀之類的職業,大學選什麼專業對以後比較有幫
科班在這個市場上死得是最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