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股指期貨基差問題
基差並不完全等同於持倉費用,但基差的變化受制於持倉費用。歸根到底,持倉費用反映的回是答期貨價格與現貨價格之間基本關系的本質特徵,基差是期貨價格與現貨價格之間實際運行變化的動態指標。雖然期貨價格與現貨價格的變動方向基本一致,但變動的幅度往往不同。所以,基差並不是一成不變的。隨著現貨價格和期貨價格持續不斷的變動,基差時而擴大,時而縮小,最終因現貨價格和期貨價格的趨同性,基差在期貨合約的交割月趨向於零。
如果在期貨建倉或軋平倉位時基差有所變化,那麼銀行進行期貨交易就可能產生一筆損失,減少交易者在現貨市場的收益。不過在一般情況下基差風險會小於現貨市場上的利率風險,也正因為如此,商業銀行和客戶才利用金融期貨交易來規避利率風險。
Ⅱ 股指期貨當月和下月之間的基差越來越小,為什麼
因為越來越多的投資資金從當月轉入下月,而資金周轉看的就是成本,臨近交割日,當月指數成交量下降,競價因素降低,更多的接近指數自身
Ⅲ 為什麼中國的股指期貨基差比美國大
朋友,不要動不動就拿外國的東西來比,我們自己的股票就按照自己的情況弄!
Ⅳ 股指期貨與現貨的價差是怎麼計算的
股指期貨的標的物是滬深300
現在有推出滬深300的指數,你拿期貨的合約 加減滬深300指數的數值就可以!
Ⅳ 大盤指數,股指期貨基差走勢圖表如何製作
軟體就有直接有基差標出來的,何必自己做圖.
Ⅵ 期指小課堂:從股指到期指,哪些因素主導了基差
影響股指期貨基差的因素是:
首先,從期貨定價的理論上來講,股指期貨的價格體現的是未來股指價格的現值,因此相當於現貨價格加上持倉成本再減去未來股票現貨的分紅收入。這樣基差就主要體現為3個方面:對未來股指漲跌的預期、持倉成本以及股票分紅。當市場對股指強烈看好時,基差就會受到一定程度的抬升;而持倉成本對於股指期貨也就相當於資金的成本,因此基差又受到利率因素的影響;最後,在每年夏天分紅季(5~8月),基差的貼水幅度會相對較深,這便是來自股息分紅的影響。
拋開理論來看,市場本身正向套利相對於反向套利更為便利等交易規則也是其中一大因素。正向期現套利時,只需持有股票現貨或股票型基金的同時做空股指期貨,但反向套利則需要通過融券的方式賣空股票現貨或股票ETF如滬深300ETF的同時做多股指期貨。由於市場上可融券賣出的滬深300ETF量相對有限,反向套利的力量本身就會弱於正向套利。除此之外,如流動性、保證金制度等因素也會影響基差的變動情況。
目前的股指期貨長期處在貼水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受到了投資者的影響。自股指期貨被限以來,市場上的投機者數量迅速減少,更多的是做套保的機構投資者。這些投資者大多持有股票現貨,通過做空股指期貨對現貨套保,鎖定價格,也因此壓低了股指期貨的價格。因此當股指期貨松綁消息出來後,市場也在預計股指期貨貼水收窄,尤其是對於遠月合約而言,目前的貼水幅度較大,流動性也不高,盡管目前的松綁尚未對遠月合約的基差構成明顯的推動因素,但隨著股指期貨的進一步松綁後,流動性的回升或將使其貼水進一步收窄。
Ⅶ (股指期貨套保中)什麼是基差率如何計算的
基差=現貨價格一期貨價格
基差是指某一時刻、同一地點、同一品種的現貨價與期貨價的差。由專於期貨價格屬和現貨價格都是波動的,在期貨合同的有效期內,基差也是波動的。基差的不確定性被稱為基差風險。利用期貨合約套期保值的目標便是使基差波動為零,期末基差與期初基差之間正的偏差使投資不僅可以保值還可以盈利;而負的偏差則為虧損,說明沒有完全實現套期保值。
Ⅷ 滬深300股指期貨無風險套利的原理和操作方法,就單賺基差的錢,緊急啊,求高人指點
原理:同物同價。到股指期貨交割日交割時,股指期貨的價格一定和滬深300指數內相等。
以正向套利為例:在交容割日之前股指期貨價格大幅高於滬深300指數時,做空股指期貨,同時做多滬深300指數,那麼基差對應的利潤就被鎖定,到交割日或交割日之前基差為0或者很小時,平掉期指的空單和指數的多單,就能無風險賺到相應利潤了。
做多滬深300指數,通常可以用滬深300ETF(159919),有的公司也會從滬深300成分股中選擇一籃子股票進行操作。
舉個實例:如果交割日前當月合約的股指期貨盤中價格為2350點,而當時滬深300指數為2320點,那麼就產生了30點的基差。如果這時候判斷基差較高值得套利單進場,那麼做空期指做多滬深300指數,就鎖定了30個點的基差。平倉條件出現時,將多空持倉都平掉,不考慮交易成本的話,就實現了30點*300元/點=9000元的無風險利潤。
Ⅸ 股指期貨基差的基差風險
在股指期貨交易中,由於現貨價格與期貨價格波動不一致、從而基差波動專不確定而導致的風險屬被稱為基差風險。如果基差朝著有利方向變化,則不僅可以取得較好的套期保值效果,而且還可以獲得額外的盈利;反之,不僅會影響套保效果,甚至還會蒙受損失。比如,在買入套期保值中,由於在套保結束時要買入現貨並賣出期貨合約,當基差變弱、即現貨價格相對更低而期貨價格相對更高時,投資者買低賣高就可能獲利。相反,如果此時是賣出套期保值,由於在套保結束時要賣出現貨並買入期貨合約,因此當基差變弱時,投資者賣低買高則可能虧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