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打算長期定投指數基金,請基金高手推薦兩個比較好的指數基金
富國創業板指數分級基金,銀華滬深300指數分級基金。理由:這兩只指數基專金的凈值達到屬1.5後會上折,增加你的基金份額,相當於分紅。而且你定投獲得的基金份額也會增多,方便你大額贖回。另外,創業板上半年號稱神創版,漲幅全球第一。富國創業板指數分級基金跟蹤創業板指數,收益自然很高。而銀華滬深300指數分級基金基金跟蹤的是滬深300指數,持有的都是優質龍頭股,收益也是十分樂觀的。你定投這兩只指數分級基金,一年至少可以賺20%。
Ⅱ 為啥都說指數型基金更適合定投
指數基金是指跟蹤某一指數的基金,用滬深300為例,滬深300指數裡面的樣本數是300隻股內票,所以滬深300指數基金就通容過購買這300隻股票,用來跟蹤指數。如果滬深整體行情好,滬深300指數基金就會上漲,如果整體行情跌,基金就會下跌,它與滬深300指數緊緊聯系在一起。所以說指數基金有著較少的人為干預,它跟著市場走,堵得是國運。
像指數基金這種波動比較大的基金,就非常適合用來定投了。
至於如何挑選指數基金?
1、選類型:綜合型指數基金覆蓋了各行各業,風險集中度比較低。行業型指數基金影響因素相對單一,風險集中。
所以相對行業型指數基金,推薦綜合型的指數基金。當然,一定要選行業指數基金的話,就選擇那些受經濟影響比較低的行業。
2、看時間:運作時間最好超過3年的,非定期開放的,可以隨時申贖的。
3、看基金錶現:選近一年平穩增長的,收益比較好的。
4、看基金經理:更換頻率(不要經常更換),因為指數基金是完全被動的,所以指數基金是不需要看最大回撤率了。
巴菲特多次忠告投資者:「一定要在自己的理解能力允許的范圍內投資。」
磨刀不誤砍柴工,投資之前先學習一下理財知識,了解清楚再進行投資更好。
Ⅲ 哪種指數基金適合長期定投
我們其實可以設身處地來思考一個命題:公司究竟怎樣才能賺錢?
首先我們的客戶得有需求,剛需或者是改善性需求。
其次我們的產品或者服務要能夠持續滿足他們的需求。
如果客戶的需求不穩定,我們就會飢一頓飽一頓。
比如很多券商,牛市的時候車水馬龍,熊市的時候門可羅雀,靠天吃飯非常嚴重。
那客戶需求穩定,我們就能賺錢了嗎?有時候也不一定。產品還要有足夠的壁壘。
因為產品是同質化的,如果我們的產品和別人家的產品其實沒什麼區別,最終競爭就會導致價格戰,將利潤空間吞噬掉。
例如智能手機行業,很多智能手機生產商都是微利。
客戶需求穩定,我們的產品也有別人模仿不了的優點,我們就一定能賺到錢了嗎?其實也不然。還要賺到錢就能揣到口袋裡,不用再花出去。
有的企業天生就需要再投入巨資用於維護以保證穩定的生產,賺到的錢如果不再投入,企業就經營不下去,這時候我們賺到的錢其實也不屬於自己。
例如某些高污染的重工業,不注重風控的金融業,運營商等,即使前期賺到大錢,後期也會再投入出去。
所以,市場需求穩定,企業有護城河,利潤率能夠保證,並且再投資需求小,只有容易形成這些條件的行業,才是男神行業,才能比較容易的賺錢。
消費行業和醫葯行業就是天生符合這些條件的男神行業!
02
消費行業
消費行業需求非常穩定,不管遇到什麼樣的經濟狀況,衣、食、住、行都是剛需中的剛需;而且消費企業一旦形成品牌價值,其實是可以獲得非常高的利潤率並且產生源源不斷現金流的,再投資需求也不大,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茅台,完全是坐地收錢啊!
消費行業的整體表現非常棒,我們用數據說話,
以中證行業指數為例,中證800行業指數由中證800指數樣本股中的十大行業股票組成,代表A股市場80%以上的市值,是衡量A股行業表現的最佳指數,其中就包含了醫葯和消費,
03
醫葯行業
醫葯行業需求同樣非常旺盛和穩定,日常生活中我們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會偶爾有點小感冒啥的,感觸最深的就是優質醫療資源的嚴重匱乏,無論何時醫院總是摩肩擦踵,一號難求;在目前出生率下降、人口老齡化日益加深的背景下,老百姓對醫療資源的消費需求將更加迫切,國民經濟的發展對醫療保健的消費能力也將大幅提升。
而且醫葯行業對研發、創新等具有較高行業壁壘,相比其它行業具有天然的護城河優勢,能產生源源不斷的凈利潤。
Ⅳ 指數基金定投,本金准備多少比較合適
對於普通基金來說,它屬於細水流長型投資產品,需要通過時間的積累來穩步成長。所以用來投資基金的資金,一定是生活開銷和保障外的資金。
我們一定要把「保障,現金,儲蓄,增值」四個資金功能區做好,切忌把應急金拿去儲蓄增值,也不應該把儲蓄的錢拿去增值。
2、看時間:運作時間最好超過3年的,非定期開放的,可以隨時申贖的。
3、看基金錶現:選近一年平穩增長的,收益比較好的。
4、看基金經理:更換頻率(不要經常更換),因為指數基金是完全被動的,所以指數基金是不需要看最大回撤率了。
巴菲特多次忠告投資者:「一定要在自己的理解能力允許的范圍內投資。」
磨刀不誤砍柴工,投資之前先學習一下理財知識,了解清楚再進行投資更好。
Ⅳ 推薦幾個值得定投的指數基金
定投有很多的好處。
第一,我們不需要很多錢也可以開始定投。定投指數基金的門檻是很低的,大多數指數基金都只要百元左右就可以開始定投。相比銀行理財的 5 萬元門檻、房地產的幾十萬元門檻,都要低很多。而且指數基金還能提供更好的長期收益。
第二,定投對投資時機要求也不高。每個月只需要在固定的時間里去投資就可以。定投是選擇一個固定的時間點來投資,並不需要我們費心費力去選擇投資的時間,甚至可以做好定投計劃自動執行(限場外)。
注意:只要是定期買入指數基金,這種方式就算是定投的。可以是手動定期買入,也可以是簽訂自動定投的協議來自動定投。兩種方式都是定投。像場內的指數基金,都是沒有自動定投功能的,需要我們手動買入來實現定投。
而且定投一個很大的優勢是可以避免主觀情緒的干擾。許多情況下,當指數基金進入低估的時候,也正是市場處於熊市的時候。面對下跌,我們應該做到堅持投資,定投可以幫助我們養成這種紀律性,避免主觀情緒的干擾。
第三,定投可以分攤成本,化腐朽為神奇。
例如,去市場上買蘋果,貴的時候 10 元一斤,便宜的時候 5 元一斤。我們每次買 10 元的蘋果,貴的時候能買 1 斤,便宜的時候能買兩斤,這樣算下來,平均 6.7 元一斤。
定投可以自動地讓我們在便宜的時候多買一些,如果便宜的時間越長,我們就可以把成本攤得更低。
2.適合定投的四類投資者
有四類人群,都是很適合用定投的方式來進行投資的。分別是上班族、大忙人、低風險投資者和為未來規劃者。
第一,最典型的就是上班族。定投,可以說是為上班族量身定做的。上班族可以每個月收獲一定的工資收入,這些收入的結余部分可以定期投入到指數基金上,獲取更高的收益。國家讓上班族用定投的方式繳納社保和養老保險,其實就是因為這個方法特別適合上班族。
第二,定投適合大忙人。定投不需要盯盤,每個月只需要在固定的某一天,抽出幾分鍾判斷一下是否值得投資即可。甚至可以設置自動定投,連理都不用理,隔一段時間查看下收益即可。當然,配合我們前面章節中所介紹的定投策略,需要在每月定投的時候先判斷下,當前情況下指數基金是否仍然值得繼續投資,只有在值得投資的情況下,我們才繼續定投,所以最好是手動操作。
第三,定投可以降低風險。股票基金波動性比較強,如果一次性買入,很可能遭遇大幅暴跌。例如之前介紹過的上證綜指,暴漲暴跌很嚴重。但是定投可以通過分批買入的方式來降低風險,如果買在了相對高點,之後的定投會把我們的買入成本降低下來。因此,定投非常適合追求穩健的投資者。
Ⅵ 指數基金定投那麼好,那買哪些基金比較好
指數基金是指跟蹤某一指數的基金,用滬深300為例,滬深300指數裡面的樣本數是300隻股票,回所以滬深300指數基金答就通過購買這300隻股票,用來跟蹤指數。如果滬深整體行情好,滬深300指數基金就會上漲,如果整體行情跌,基金就會下跌,它與滬深300指數緊緊聯系在一起。所以說指數基金有著較少的人為干預,它跟著市場走,堵得是國運。
像指數基金這種波動比較大的基金,就非常適合用來定投了。
至於如何挑選指數基金?
1、選類型:綜合型指數基金覆蓋了各行各業,風險集中度比較低。行業型指數基金影響因素相對單一,風險集中。
所以相對行業型指數基金,推薦綜合型的指數基金。當然,一定要選行業指數基金的話,就選擇那些受經濟影響比較低的行業。
2、看時間:運作時間最好超過3年的,非定期開放的,可以隨時申贖的。
3、看基金錶現:選近一年平穩增長的,收益比較好的。
4、看基金經理:更換頻率(不要經常更換),因為指數基金是完全被動的,所以指數基金是不需要看最大回撤率了。
巴菲特多次忠告投資者:「一定要在自己的理解能力允許的范圍內投資。」
磨刀不誤砍柴工,投資之前先學習一下理財知識,了解清楚再進行投資更好。
Ⅶ 為什麼說做定投最好選指數基金
如果你只是簡來單的源選一隻滬深300指數ETF聯接基金做定投,至少能夠跑贏70%左右的基金,個別時候跑贏90%的主動型管理基金都有可能。
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有幾個方面。
第一,指數型基金被動模擬指數,不需要基金經理額外分析,管理費用更低。
第二,主動型管理的基金受基金經理個人因素影響太大,而基金經理又是個流動性很大的職業。每次更換基金經理,就算投資水平沒下降,總要根據新經理的喜好調倉換股,增加不必要的損失。而指數選擇成份股的標准一旦設置好了,很少會變。
第三,某隻股票或者某個行業,都有可能長期衰退下去。但是指數不會。指數會根據市場變化,調出交易冷清,被市場拋棄的股票,調入交易活躍、有代表性的新鮮血液,一直保持這樣的新陳代謝。
總之,無論今日話題指數基金定投總能獲得超過市場上大多數基金的收益。如果你有信心能夠選出來市場上最好的20%或者30%的主動型管理基金,可以花費時間做選擇。如果沒有,傻傻的選一隻滬深300指數ETF聯接基金做定投,也可以取得不錯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