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售時納稅,且可以扣減該投資的取得成本。單單公允價值上升,變不構成納內稅義務,但容是在會計處理上,根據所得稅費用准則的規定,應採用資產負債表債務法核算所得稅費用,故因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公難價值上升產生的應納稅暫時性差異,應確認遞延所得稅負債,並計入資本公積。
㈡ 甲公司2008年12月31日的資產、負債中,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賬面價值為120萬元,計稅
計稅基礎呢?
若賬面價值大於計稅基礎,確認遞延所得稅負債:
借:所得稅費用—版—遞權延所得睡費用
貸:遞延所得稅負債
若賬面價值小於計稅基礎,確認遞延所得稅資產:
借:遞延所得稅資產
貸:所得稅費用——遞延所得稅費用
㈢ 企業債務的利息允許從稅前利潤中扣除,從而可以抵免企業所得稅 這是為什麼謝謝大家
所得稅是對企業的利潤所得征稅,利潤的來源是企業收入與獲取收入所付出的成本費用的差額。企業債務所支付的利息是合法成本費用即財務費用,不是允許從稅前利潤扣除,而是計算稅前利潤必須的一項減少額,和管理費用一樣。
企業所得稅是對我國內資企業和經營單位的生產經營所得和其他所得徵收的一種稅,在計算所得稅前需要扣除企業實際發生的與取得收入有關的、合理的支出,包括成本、費用、稅金、損失和其他支出。
上述支出,必須與取得收入直接相關,同時,又必須是符合生產經營活動常規,應當計入當期損益或者有關資產成本的必要和正常的支出,所以企業債務的利息是允許從稅前利潤中扣除的。
之所以企業債務的利息允許從稅前利潤中扣除,是因為企業債務的利息計入財務費用,而財務費用屬於期間費用,企業的利潤=收入-成本-費用。所以減少應納稅所得額,繼而抵免了企業所得稅。
(3)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投資收益企業所得稅擴展閱讀:
扣除利息時需要注意的問題:
1、企業在生產經營活動中發生的合理的不需要資本化的借款費用,准予扣除。企業為購置、建造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和經過12個月以上的建造才能達到預定可銷售狀態的存貨發生借款的,在有關資產購置、建造期間發生的合理借款費用,應當作為資本性支出計入有關資產的成本,應當扣除。
2、非金融企業向金融企業借款的利息支出、金融企業的各項存款利息支出和同業拆借利息支出、企業經批准發行債券的利息支出可據實扣除。
3、非金融企業向非金融企業的借款的利息支出,不超過按照金融企業同期同類貸款利率計算的數額的部分可據實扣除,超過部分不允許扣除。
4、企業從其關聯方接受的債權性投資與權益性投資的比例超過規定標准而發生的利息支出,不得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
5、企業向自然人借款的利息支出在企業所得稅稅前的扣除條件:企業與個人之見的借貸是真實、合法、有效的,並且不具有非法集資目的或其他違反法律、法規的行為;企業與個人之間簽訂了借款合同。
㈣ 投資收益是否需交企業所得稅
不需要。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
第二十六條 企業的下列收入為免稅收入:
(一)國債利息收入;
(二)符合條件的居民企業之間的股息、紅利等權益性投資收益;
(三)在中國境內設立機構、場所的非居民企業從居民企業取得與該機構、場所有實際聯系的股息、紅利等權益性投資收益;
(四)符合條件的非營利組織的收入。
(4)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投資收益企業所得稅擴展閱讀: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
第八十三條企業所得稅法第二十六條第(二)項所稱符合條件的居民企業之間的股息、紅利等權益性投資收益,是指居民企業直接投資於其他居民企業取得的投資收益。
企業所得稅法第二十六條第(二)項和第(三)項所稱股息、紅利等權益性投資收益,不包括連續持有居民企業公開發行並上市流通的股票不足12個月取得的投資收益。
第八十四條企業所得稅法第二十六條第(四)項所稱符合條件的非營利組織,是指同時符合下列條件的組織:
(一)依法履行非營利組織登記手續;
(二)從事公益性或者非營利性活動;
(三)取得的收入除用於與該組織有關的、合理的支出外,全部用於登記核定或者章程規定的公益性或者非營利性事業;
(四)財產及其孳息不用於分配;
(五)按照登記核定或者章程規定,該組織注銷後的剩餘財產用於公益性或者非營利性目的,或者由登記管理機關轉贈給與該組織性質、宗旨相同的組織,並向社會公告;
(六)投入人對投入該組織的財產不保留或者享有任何財產權利;
(七)工作人員工資福利開支控制在規定的比例內,不變相分配該組織的財產。
前款規定的非營利組織的認定管理辦法由國務院財政、稅務主管部門會同國務院有關部門制定。
㈤ 交易性金融資產變動收益要交企業所得稅嗎
1、根據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的規定,在計稅時,持有期間所確認的公允價值變動損益不予考慮,只有在實際處置時,所取得的價款在扣除其歷史成本後才計入處置期間的應納稅所得額。
2、交易性金融資產的計稅基礎為歷史成本,企業在持有交易性金融資產期間因其公允價值變動會產生暫時性差異,只有在實際處置時,該差異才會轉回。即持有交易性金融資產期間產生的公允價值變動損益,為應納稅暫時性差異或可抵扣暫時性差異,應按適用的企業所得稅稅率計算的所得稅費用,借記或貸記「所得稅費用」科目,貸記「遞延所得稅負債」科目或借記「遞延所得稅資產」科目。
所以,不能扣除,要交企業所得稅。
一、定義:
企業所得稅,是指對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企業(居民企業及非居民企業)和其他取得收入的組織以其生產經營所得為課稅對象所徵收的一種所得稅。作為企業所得稅納稅人,應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繳納企業所得稅。但個人獨資企業及合夥企業除外。
二、納稅人:
1、即所有實行獨立經濟核算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內資企業或其他組織,包括以下6類:
國有企業、集體企業、私營企業、聯營企業、股份制企業、有生產經營所得和其他所得的其他組織。
2、個人獨資企業、合夥企業不使用本法,這兩類企業徵收個人所得稅即可,避免重復征稅。
三、征稅對象:
1、企業所得稅的征稅對象是納稅人取得的所得。包括銷售貨物所得、提供勞務所得、轉讓財產所得、股息紅利所得、利息所得、租金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接受捐贈所得和其他所得。
2、居民企業應當就其來源於中國境內、境外的所得繳納企業所得稅。
㈥ 公司凈利潤為700萬,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公允價值上升計入資本公積200萬,公司所得稅稅率是25%
700+150=850,綜合收益總額=凈利潤+其他綜合收益。為什麼加150呢,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升專值,借:可屬供出售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 200
貸: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 200;然後確認遞延所得稅負債(因為升值了,資產價值大於計稅基礎,稅法不承認公允價值變動),借: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 50
貸:遞延所得稅負債 50。
希望能幫到你!
㈦ 甲公司2014年利潤總額為950萬,應納稅所得額為1000萬,可供出售金融資產股票公允價值上升20
950-(1000*0.25)+200*(1-0.25)=850
㈧ 在計算企業所得稅中,交易性金融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是否可以扣除
根據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的規定,在計稅時,持有期間所確認的公允價值變內動損益不予考慮,只有在實容際處置時,所取得的價款在扣除其歷史成本後才計入處置期間的應納稅所得額。交易性金融資產的計稅基礎為歷史成本,企業在持有交易性金融資產期間因其公允價值變動會產生暫時性差異,只有在實際處置時,該差異才會轉回。即持有交易性金融資產期間產生的公允價值變動損益,為應納稅暫時性差異或可抵扣暫時性差異,應按適用的企業所得稅稅率計算的所得稅費用,借記或貸記「所得稅費用」科目,貸記「遞延所得稅負債」科目或借記「遞延所得稅資產」科目。
所以,不能扣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