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基金投資 > 中國對印度的投資

中國對印度的投資

發布時間:2020-12-21 09:59:43

『壹』 中國為何要對印度投資1000億美元,有這回事嗎

05年4月溫總理訪問印度,兩國宣布建立面向和平與繁榮的戰略合作夥伴關系,兩回國政治、經濟關系答進入了一個嶄新的發展階段,兩國總理於2010年12月發表聯合公報,建立戰略經濟對話機制,並確定2015年將雙邊貿易提升到1000億美元的目標。這就是投資1000億的來源,但是實際有沒有那麼多就不清楚了。

『貳』 中國和印度經濟增長比較

中國與印度既是鄰國,又是人口大國,目前是全球經濟增長最快的兩個國家,兩國國情有很多共同之處,兩國經濟發展模式為世界矚目。印度學術界愛把中國作為重要參照對象來研究印度經濟,我國學術界對中印綜合國力比較也情有獨鍾。現對比兩國經濟狀況,把兩國納入全球坐標中衡量,著重比較兩國國際競爭力與經濟全球化程度。 1 各自名義GDP和實際GDP的數據和比較 資本是經濟增長的基本要素,儲蓄與投資水平的高低直接關繫到經濟增長速度快慢。中國在1997—1999年期間國內總儲蓄佔GDP的比例為42.5%, 國內總投資占 GDP的比例是36.6%,印度同期分別是20.3%、23.9%。中國在1990-1999 年期間國內總投資年均增長率為12.8%,印度只有7.4%。1997年中國股票市場融資佔GDP的比例是22.9%,印度為33.7%,1999年中國股票市場融資達3307 億美元, 印度為 1846億美元。19 98年中國國內投資佔世界比重為17.59%,印度僅佔5.74%。1995 年中國資本市場佔世界比重只有0.2 4%,印度為0.71%,而 1998年中國上升到0 .840/o,印度則降至0.38%。1975年中國資本資源佔世界比重僅為1.73%,印度占 1.74%,1998年中國升至9.4%,印度為2.5%,1998年中國資本資源佔世界比重比印度要高3.8倍。2001年中國國內儲蓄率為3 8.9%,投資率為67.4%,印度分別為22. 4%、22.7%。可見,無論是國內儲蓄率或投資率,還是在世界資本資源中的地位,中國比印度高得多,這也是造成中印經濟增長速度差異的主要原因之一,印度資本市場歷史比中國早,但現在中國資本市場融資規模也超過了印度。 2 生活水平的比較 7月31日亞洲開發銀行公布《亞洲及太平洋地區國際比較方案:購買力平價計算的初步報告》,以人均「家庭實際最終消費」(afch)數據比較亞太地區23個經濟體人民的經濟福址與生活水平。香港、台灣、新加坡分列前三名,尼泊爾、孟加拉、寮國、柬埔寨和越南分列倒數一至五名,印度和蒙古與人均gdp超出其一倍的中國,榮列倒數第六、七、八名。而人均gdp低於中國的不丹、斯里蘭卡、菲律賓、印度尼西亞、巴基斯坦等國,其人民的經濟福址,平均生活水平均高於中國。 3 各自政策優缺點 人力資源發展 經濟增長的目的在於改善人類的生存環境,提高人類的生活質量,國際競爭力很大程度取決於一個國家人力資源的競爭,人們獲得教育的機會和能力在經濟增長過程中起著決定性作用。2001年中國總人口數量12.7億,印度為10.3億。1999年中國勞動力人口數(15--64歲)佔世界比重為22.4%,印度佔16.2%。我國人力資源比印度更具有競爭優勢。下面主要從教育水平與健康狀況來比較兩國人力資源發展。 人們技能與知識的提高依靠教育,以下根據世界銀行《人力資源發展報告》從 4個方面指標來衡量兩國教育水平。(1)教育費用。1995-1997年公共教育費用佔GDP 的比例中國為2.3%,印度3.2%,印度高於中國;公共教育費用占政府費用比例中國為12.2%,印度11.6%,我國略高。(2)教育比例。1994 —1997年學前教育, 小學中學占總教育比例中國69.6%,印度96%。(3)平均受教育年數。1999年中國 15 歲人口平均受教育年數7.11年,印度為5.06年。(4)識字率。1998 年中國成人識字率、青年識字率分別為82.8%、97.2%,印度相應為55.7%、70.9%。 健康衛生狀況關繫到人的生活質量,我們從7個方面數據進行比對。(1)健康費用。1990--1998年健康方面公共費用佔GOP的比例中國2.3%,印度僅0.6%。(2)獲得安全水源與擁有衛生設施人口。1990-1996 年中國獲得安全水源與擁有衛生設施人口分別為9 0%、21%,印度各為81%、16%,兩國衛生條件欠佳。(3)嬰兒死亡率。1998年中國每千人嬰兒死亡率為31,印度卻達70。(4)預期壽命。中國70.1歲,印度62.9歲。(5) 營養狀況。 1997 年每人每天攝入熱量與攝取蛋白質中國分別為 2897卡、78克,印度相應為2496卡、59克。(6)擁有醫生數。1992-1995年中國每10 萬人擁有醫生數115個,印度只有48個,中國比印度高2.3倍。(7)疾病情況。據聯合國艾滋病規劃暑(UNAIDS)《2002巴塞羅那報告》,2001 年中國成人感染 HIV / AIDS人數為85萬人,印度競達580萬人;成人患流行病比例中國0.1%,印度0.8%。 中國教育水平與健康狀況明顯好於印度,說明在人力資源發展方面中國取得了更大的成就 4 展望兩國未來經濟發展趨勢 中國與印度都建立起相對完整的國民經濟體系和產業經濟體系,通過比較兩國的產業結構構成,可發現兩國經濟發展的不同特點。1970年中國農業、工業與服務業佔GDP的比例分別為34%、38%與28%,印度則分別為45%、22%和33%,這一期間印度第一產業比重過大,第二產業比重太小,第三產業比重兩國接近。1998年中國農業、工業與服務業佔GDP的比例分別是18.4%, 48.7%、52.9%, 印度各占 29.S%、24.7%、45.9%,而世界產業構成為5%、34%、61%,我國第一、第二產業比例過高,第三產業比重太小,印度第一產業比例太大,第二產業比例過小,第三產業比重比我國大,但比世界水平低,兩國產業結構都存在不合理之處,都需進行產業結構調整。1990-2000年期間中國農業、工業、服務業年均增長率分別為4. 1%、13.5%、9%,印度相應為3%、6.7%、8%,從各產業發展速度看我國要快於印度,我國農業與工業總產值的規模也比印度大得多,對世界農業增長與工業增長的貢獻十分顯著。

『叄』 中國與印度的經濟差異

中國與印度既是鄰國,又是人口大國,目前是全球經濟增長最快的兩個國家,兩國國情有很多共同之處,兩國經濟發展模式為世界矚目。印度學術界愛把中國作為重要參照對象來研究印度經濟,我國學術界對中印綜合國力比較也情有獨鍾。本文不僅對比兩國經濟狀況,還把兩國納入全球坐標中衡量,著重比較兩國國際競爭力與經濟全球化程度。基礎設施對發展中國家而言,基礎設施建設與經濟增長之間關系密切,我們選擇一些指標進行比對就會發現兩國的差距。據世界銀行數據,人均用電量,1997 年中國為714 KWH牗千瓦小時牘,印度僅次363 KWH 。在1998 年中國電力生產佔世界比重為8.2%,印度只佔3.47%。電力系統的損耗在1997 年中國8%,印度卻高達18%。中國在1998 年擁有電話主線70條,印度只有22條,1997 年中國電話裝機等待的時間不到一個月,印度需一年。印度公路狀況極差,缺少高速公路,港口與機場設施陳舊,交通運輸極端落後,能源嚴重短缺,尤其是石油,基礎設施的滯後影響了外國投資環境,嚴重製約了印度經濟的發展。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中國領先的優勢十分明顯。資本資源資本是經濟增長的基本要素,儲蓄與投資水平的高低直接關繫到經濟增長速度快慢。中國在1997-1999 年期間國內總儲蓄GDP的比例為42.5%,國內總投資佔GDP的比例是38.8 T ,印度同期分別是20.3%、23.9%。中國在1990-1999 年期間國內總投資年均增長率為12.8%,印度只有7.4%。1997 年中國股票市場融資佔GDP的比例是22.9%,印度為33.7%,1995 年中國資本市場佔世界比重只有0.24%,印度為0.71%,而1998 年中國上升到0.84%,印度降至0.38%。1975 年中國資本資源佔世界比重僅為1.73%,印度佔1.74%,1998 年中國升至9.4%,印度為2.5%,1998 年中國資本資源佔世界比重比印度要高3.8倍。2001 年中國國內儲蓄率為38.9%、投資率為37.4%,印度分別為22.4%、22.7%。可見,無論是國內儲蓄率或投資率,還是在世界資本資源中的地位,中國比印度高得多,這也是造成中印經濟增長速度差異的主要原因之一,印度資本市場歷史比中國早,但現在中國資本市場融資規模也超過了印度。經濟規模與發展水平G NP 牗國民生產總值牘、 GDP牗國內生產總值牘與G NI牗國民總收入牘是考察一個國家經濟整體實力的重要指標。首先,看GNP:據世界銀行《2000

『肆』 到印度如何投資

你這投資說的太籠統了,
但是印度這地方有地方保護主義,尤其對中國,像是版華為,中興,印度政權府總是找出各種借口,間接阻止其發展的腳步,而且印度政府辦公效率極低,很大部分還停留在紙質辦公的階段,不像中國那樣對外國投資者有各種各樣的優惠,有時甚至刁難。
而且印度的官員們也很貪的,所以如果你真的打點好了一切,還是有很多投資能賺錢的,中印兩國有很多地方能互補,中國的製造業,印度的軟體業。補充一下,印度的儲蓄匯率一直就蠻高的,有錢的,光拿利息就能賺不少。
祝你成功。

『伍』 為什麼說中國對印度投資三千億是錯誤選擇

說錯誤的你腦子沒進水吧,印度正在發展期 人多 如果現在搶占市場未來收益大大的專,因為印度建屬設,鐵路,等設施落後人口又多這個可是機會 ,也也幫助緩解中國產能過生的鋼鐵,水泥行業,一定要學經濟學當初中國改革開放的時候的地皮開廠做房地產的看看他們可是富的漏油啊

『陸』 國人聽說要對印度投資1000億美金什麼反應

不知道,既然有投資,肯定有收益。

『柒』 中國投資印度公司的稅收政策

中國投資者涉及的最主要的兩種稅收如下:

·● 企業所得稅

居民企業應就其全內球收入在印度繳納企業所容得稅(除非有特定豁免)。非居民企業僅就來源於印度的所得以及在印度取得的所得在印度繳納企業所得稅。根據具體情況,某些所得可能被視為來源於印度的所得。從稅收角度來講,在印度注冊成立的公司為印度稅收居民企業;對於在印度境外注冊成立的外國公司,如果在所屬年度其實際管理地點位於印度,也屬於印度稅收居民企業。

截至目前,當地企業所得稅的稅率為25%。由於印度與我國簽署了避免雙重征稅協定,因此企業所得稅在印度繳足後回到我國無須再次支付。

·● GST消費稅(CGST,SGST和IGST)

GST全稱是Goods and Service Tax(消費及服務稅),類似於我國的增值稅。消費稅由中央政府和邦政府向貨物或服務供應商徵收,根據產品在印度各邦內部流轉或者跨邦流轉的不同,區分為CGST、SGST、IGST三類

『捌』 在中國投資好,還是在印度投資好

近年來政府鼓勵國人走出新加坡,不少商家也蠢蠢欲動。但是海外市場的選擇可不少,中國和印度是最常聽人們說起的,到底是中國好還是印度好?

在匯豐銀行主管工商業務部的高級副總裁楊毓文認為,選擇哪個海外市場,完全依據本身的行業性質,客戶在哪裡就應該往哪裡去。

她指出,除了中國和印度之外,鄰近的國家如馬來西亞、印尼、越南等,都是可以開拓的市場,商家在進軍海外市場時,應該先考慮本身的條件,以及客戶的條件。

以中國和印度為例,兩個都是擁有龐大人口的大國,但是兩個國家的經濟發展卻有著不同的強勢,中國傾向製造業而印度是資訊科技業。

楊毓文昨天在本報與匯豐聯辦的「進軍海外市場—中國與印度」座談會上,跟300名與會者分享了到海外投資的貼士。

她在回答提問時表示,雖然銀行能給予客戶個別市場的意見,但是她吁請商家多利用政府機構的資訊,例如新加坡國際企業發展局(IE)和標准、生產力與創新局(SPRING)便有許多適合中小型企業的配套。

她一再強調,商家找銀行融資其實不難,只要有一個具說服力的商業計劃,或是已經爭取到客戶即可;有了客戶商家可獲得應收賬款融資。

泰國村魚翅控股主席兼董事經理呂同順以及長成工程董事白連源,也在文華酒店舉行的這場座談會,分享了兩人在中國和印度的投資經驗。

呂同順

談投資中國經驗

泰國村魚翅在1999年於上海開設了第一間餐館,目前在中國有10間自營店和15間加盟店。泰國村選擇到中國大展拳腳的原因很簡單,因為中國的市場龐大。

關於中國這個13億人口的市場,呂同順分享了一個笑話:「如果你拿一個碗站在南京路的步行街,每個經過的人給你1分錢,站了一天你都會發達,因為每天平均有300萬到400萬人走過。」

在中國注冊公司只需要一個月左右,某些行業允許外商獨資,但是一些行業還是得跟當地公司合資。泰國村魚翅當年在中國登陸時,外資還不能獨自經營餐館,泰國村魚翅於是找了上海外經商貿屬下的一家公司合作,這些公司是專門成立來跟外資合作的。

獨資最為理想

呂同順強調,如果需要在中國尋找合作夥伴,除非跟對方的交情很好,否則最好是找官方的,並在合約上註明合作條款。即使是交情好,為了避免股東之間因為錢的問題翻臉,還是能免則免。

他認為,如果可能的話,獨資還是最為理想。

他也建議有意投資中國的商家,不要投入太多資金,投資額越少越好,因為資金進去容易出來比較難。他建議有意到中國開店的商家不要太急進,不要一次過就把所有的資金投入,而應該先從一間店開始,賺了錢之後把資金投入第二間店。

泰國村魚翅在中國一些城市是個知名品牌,呂同順提醒商家如果已經有了商標,在中國注冊時,需要一並連中文商標一起注冊,否則一旦被盜用而鬧上法庭可能得花上好長的時間解決。

到中國投資還要留意南方與北方的消費文化差異,以餐飲業為例子,呂同順說:「北方人很豪爽,請吃飯要點很多的菜,冷盤20道、熱菜30道。有一個笑話,在北方開餐館,只要前面三道菜做得好就可以,因為三道菜之後他們就已經喝酒喝得不知道在吃些什麼了。」

南方就沒有這樣的消費習慣。一名出席者留意到,泰國村魚翅在廣東沒有設店,呂同順解釋,那是因為廣東太接近香港,早20年前就已經接觸到魚翅,而且廣東的餐飲業競爭很激烈,因此很難賣到高價,同樣的一頓飯在廣東只需要500元,但是在北方能賣到5000元,「所以奉勸一句,餐飲不要去廣東搞,太過競爭了,生存的幾率很低。」

而從新加坡委派管理人員掌管中國業務對呂同順來說是個傷腦筋的問題。

「中國太有吸引力了,如果選已婚的去而不讓他帶太太孩子過去,可能不到一年半載就鬧到家破人亡。如果讓他把太太孩子帶去,這會增加公司的成本。一般上我們會挑未婚的過去,我們會跟他簽兩年的合約,但是約滿後他們也不回來了,因為他們在中國娶了太太落定生根了。」

白連源

談投資印度經驗

建築公司長成工程是在2002年開始在印度經商。白連源對印度最深刻的印像,要算是文化上的差異了——不單是新加坡跟印度的文化不同,甚至在印度境內,毗鄰的州跟州之間也有文化差距。

「我們有中元節,印度也有鬼節。在真奈,鬼節在7月中到8月中,但是在班加羅爾,鬼節提前了一個月。在真奈,星期二和星期六是不吉利的,找不到人簽約和開工。而在海德拉巴,不吉利的日子是星期二和星期四。」

他表示,在印度經商不能把許多事情當作理所當然的,他就試過接了一單工程後發現工地沒有水供,「在新加坡,我們只要一通電話就能把水接上,但是在那裡,我們需要自己打井取地下水。」

「在印度投資,我們要把整個思想轉換,不要以自己國家的觀點做事情。我們的起點要重新定義——我們不是從新加坡來投資,我們是在印度投資。」

在印度注冊一家外資公司需要6到12個月,但是商機出現時是沒有辦法等的,白連源透露,一個做法是利用當地人的名字注冊公司承接工程,然後再向有關部門申請收購這家公司。但是這種做法有它的風險,工程收到的錢會進入這間當地人注冊的公司,對方到時可能不會把錢還給你。

白連源形容印度的稅務是很復雜的,他笑言自己在印度三年都還沒弄清楚。他表示,在印度不同的州從事不同的行業,所繳交的稅率都不一樣,他告訴與會者:「如果要找稅務專家幫忙,不要只找一家,因為十家都會給你不同的答案。」

他補充,印度有很多稅款需要預付,意味商家還沒有收到錢就得先付出一筆錢給當地政府。除了需要預付稅款之外,還得預付款項給供應商,因此在印度投資,流動資金的安排需要特別留意

『玖』 中國在印度在投資企業有哪些

石油天然氣行業
新合資公司初步命名為「中印能源公司」,在百慕大注冊。GAIL公司表示,新公司將主要致力於壓縮天然氣的業務
電信設備
中興通訊和摩托羅拉
集裝箱碼頭開發建設
香港和記黃埔

閱讀全文

與中國對印度的投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理財保險的意義與功用 瀏覽:533
黃金藤價格價格 瀏覽:503
85港幣摺合人民幣是多少人民幣 瀏覽:505
江蘇八方貴金屬軟體下載 瀏覽:344
證監會首批批准證券投資機構 瀏覽:928
趨勢投資利潤回吐 瀏覽:593
益民集團產業投資 瀏覽:398
平安綜合理財 瀏覽:461
不良貸款不良資產 瀏覽:307
如何用100萬來投資理財 瀏覽:793
縣域理財 瀏覽:425
理財王冠 瀏覽:623
理財客戶細分 瀏覽:16
st興業股票 瀏覽:136
怎麼購買印度基金 瀏覽:876
證券投資基金運作費用 瀏覽:84
企業如何通過基金融資 瀏覽:570
項目融資的結構 瀏覽:379
融資33 瀏覽:370
拆借信託 瀏覽:4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