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基金投資 > 權益法投資上市

權益法投資上市

發布時間:2020-12-21 07:22:38

1. 問:持股比例為20%時用成本法還是權益法核算50%呢

企業完全控制子公司時也就是持股達到50%以上,使用成本法核算,企業持股低於20%,通常認為對子公司不具有重大影響和共同經營,也使用成本法核算,但是50%和20%並不是絕對數,要根據實際企業對子公司的控制力來進行判斷。

投資企業對被投資單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響的長期股權投資,應當採用權益法核算。

長期股權投資的成本法和權益法都有各自的優點以及缺點,關鍵還是要應用到正確的內容上。同時,成本法與權益法還能夠進行轉換,對此關於長期股權投資核算方法的轉換也是大家需要掌握住的重點內容。

一般採用大於50%的持股比例適用成本法,大於20%小於50%的持股比例適用權益法。

(1)權益法投資上市擴展閱讀

企業應運用成本法核算長期股權投資:

1、投資企業能夠對被投資單位實施控制的長期股權投資。

控制是指有權決定一個企業的財務和經營政策,並能據以從該企業的經營活動中獲取利益。控股合並的控制形成母子公司。

2、投資企業對被投資單位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響,並且在活躍市場中沒有報價、公允價值不能可靠計量的長期股權投資。

(1)共同控制,是指按照合同約定對某項經濟活動所共有的控制。共同控制與合營企業相聯系。

(2)重大影響,是指對一個企業的財務和經營政策有參與決策的權力。重大影響與聯營企業相聯系。

2. 投資非上市公司的股權投資按權益法確認的投資收益按照新的企業所得稅法是否作為收

. 投資非上市公司的抄股權投資,按權益法確認的投資收益,按照企業會計准則作為收入並入利潤。
但是在計算企業所得稅是予以剔除,不作為納稅所得額計算,不需要交納企業所得稅。
供參考。

3. 長期股權在投資成本法和權益法下,被投資單位確認派發現金股利和實現利潤時,分錄分別怎麼做為什麼

(1)成本法下,無論被投資單位是虧損還是盈利都不對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做調整。在宣回布分派股利時,確答認投資收益。
借:應收股利
貸:投資收益

(2)權益法下,應該根據被投資單位凈資產的變動調整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同時確定投資收益。比如:獲得長期股權投資後,被投資單位因為實現凈利潤,而導致凈資產增加,則做分錄:

借:長期股權投資——損益調整
借:投資收益

分派股利會導致凈資產減少,因此做分錄:

借:應收股利
貸:長期股權投資——損益調整

4. 採用權益法核算長期股權投資

甲公司的賬務處理:
投資時:借:長期股權投資——A公司 234
貸:銀行存款回 234
2007年盈利:借:長期股權投答資——公允價值變動 100(500*20%)
貸:公允價值變動損益 100
2008年虧損:借:公允價值變動損益 420(2000*21%)
貸:長期股權投資——公允價值變動 420
甲公司應收A公司長期應收款30萬元無任何清償計劃,甲公司按規定計提壞賬准備
2009年盈利:借:長期股權投資——公允價值變動 160(800*20%)
貸:公允價值變動損益 160

5. 權益法和成本法下確認投資收益的區別

區別一:適用范圍

成本法是兩頭,權益法是中間。

(5)權益法投資上市擴展閱讀:

轉權益法

成本法轉權益法企業的賬務處理:

企業的長期股權投資按對被投資單位投資比例或影響程度的不同,分別採用成本法和權益法核算。財務人員在進行會計核算時,遇到企業追加投資,核算方法由成本法轉為權益法,往往容易混淆權益法下的三級明細科目,不能提供正確的會計信息,且會影響經營成果的准確性。

本文以一個比較典型的例子,說明在此情況下,如何進行會計處理及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M公司於2004年3月1日以800萬元購入N公司股票,佔N公司實際發行在外股數的10%,M公司採用成本法核算。2004年5月1日,M公司收到N公司派發的現金股利30萬元。2004年3月1日,N公司所有者權益合計6200萬元。

2004年N公司實現凈利潤600萬元,其中3月~12月實現凈利潤500萬元。M公司於2005年4月1日以1425.5萬元購入N公司發行在外股數的15%,2005年5月1日M公司收到N公司派發的現金股利102萬元。2005年N公司實現凈利潤870萬元,其中1月~3月實現凈利潤170萬元,4月~12月實現凈利潤700萬元。股權投資差額按10年攤銷。

2004年3月1日投資時,M公司會計處理:

借:長期股權投資——N公司 8 000 000

貸:銀行存款 8 000 000.

2004年5月1日M公司收到現金股利時,應沖減投資成本。

借:銀行存款300000

貸:投資收益300000.

2005年4月1日M公司追加投資後,佔N公司實際發行在外股數的25%,對N公司實行共同控制或具有重大影響,應採用權益法核算,並對原採用成本法核算的對N公司投資進行追溯調整,正確計算權益法下各三級賬戶金額,這是成本法轉權益法的關鍵環節。

追加投資前長期股權投資成本法下的投資成本=8000000-300000=7700000(元);

2004年投資時形成的股權投資差額=8000000-62000000×10%=1800000(元);

至2005年4月1日應攤銷股權投資差額=1800000÷10×13÷12=195000(元);攤銷時限10年,此時應攤銷13個月的差額,所以除以10年再除以12個月乘以13個月即該節點應攤銷的投資差額。

至2005年4月1日應確認N公司凈損益的份額=(5000000+1700000)×10%-195000=475000(元);

成本法轉為權益法的累積影響數=(5000000+1700000)×10%=670000(元),因以前年度損益類賬戶已結平,故應調整「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賬戶。

2005年4月1日長期股權投資權益法下的投資成本=8000000-300000-1800000=5900000(元)。

借:長期股權投資——N公司(投資成本)5900000

——N公司(損益調整)670000

——N公司(股權投資差額)1605000 (1800000-195000,剩餘未攤銷的股權投資差額)

貸:長期股權投資——N公司7700000

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475000.

2005年4月1日追加投資:

借:長期股權投資——N公司(投資成本)14255000

貸:銀行存款14255000

借:長期股權投資——N公司(投資成本)670000

貸:長期股權投資——N公司(損益調整)670000.

計算再次投資的股權投資差額,即新投資成本與應享有N公司所有者權益份額的差額=14255000-(62000000-300000÷10%+5000000+1700000)×15%=4400000(元)。

借:長期股權投資——N公司(股權投資差額)4400000

貸:長期股權投資——N公司(投資成本)4400000.

一般來說,投資企業按持股比例計算的屬於投資後被投資單位實現凈利潤應分得的現金股利,應沖減長期股權投資「損益調整」明細科目,但本例中因追溯調整產生的損益調整金額已轉入「投資成本」明細科目,故2005年5月1日M公司收到的現金股利全部沖減「投資成本」明細科目。

借:銀行存款1020000

貸:長期股權投資——N公司(投資成本)1020000.

2005年12月31日,M公司應享有的投資收益=7000000×25%=1750000(元)。

借:長期股權投資——N公司(損益調整)1750000

貸:投資收益——股權投資收益1750000.

長期股權投資因追溯調整而形成的股權投資差額與追加投資新產生的股權投資差額,應按次分別計算,分別攤銷。但新股權投資差額如金額不大,可以並入原股權投資差額一並攤銷。2005年12月31日,M公司應攤銷股權投資差額=1800000÷10×9÷12+4400000÷10×9÷12=465000(元)。

借:投資收益——股權投資差額攤銷465000

貸:長期股權投資——N公司(損益調整)465000.

6. 長期股權投資,權益法核算,被投資方股價上升,投資方要不要做會計處理

如果是長期股權投資採用權益法核算,被投資方股價上升,投資方是不需要做任何會計處理的。等到被投資方盈利時,按實現的凈損益調整投資賬面價值,同時確認投資收益:

借:長期股權投資—損益調整

貸:投資收益

長期股權投資的核算方法有兩種:一是成本法;二是權益法。

(1) 成本法核算的范圍

①企業能夠對被投資的單位實施控制的長期股權投資。即企業對子公司的長期股權投資。

②企業對被投資單位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響,且在活躍市場中沒有報價、公允價值不能可靠計量的長期股權投資。

(2)權益法核算的范圍

①企業對被投資單位具有共同控制的長期股權投資。即企業對其合營企業的長期股權投資。

②企業對被投資單位具有重大影響(占股權的20%-50%)的長期股權投資。即企業對其聯營企業的長期股權投資。

(6)權益法投資上市擴展閱讀:

長期股權投資權益法的賬務處理。

(一)採用權益法核算時,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余額應根據享有被投資單位所有者權益份額的變動,對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余額進行調整。

(二)股權持有期間,企業應於每個會計期末,按照應享有或應分擔的被投資單位當年實現的凈利潤或凈虧損的份額,調整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余額。如被投資單位實現凈利潤,企業應按應事有的份額,借記本科目,貸記「投資收益」科目。

如被投資單位發生凈虧損,則應作相反分錄,但以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余額減記至零為限。被投資單位宣告分派現金股利或利潤,企業按持股比例計算應享有的份額,借記「應收股息」科目,貸記本科目;實際分得現金股利或利潤時,借記「銀行存款」科目,貸記「應收股息」科目。

7. 權益法下的長期股權投資,被投資單位實現凈利潤時該做如何會計處理

1、這是按權益法來計算的被投資單位獲利的時候已經做了投資收益了,被投內資單位分配股利是獲利容中的一部分所以不需要再做投資收益。

2、而這部分的股利對投資單位來說即是長期投資所得相當於從銀行里拿出了錢而不僅僅是記在賬上獲得的錢記應收股利。

8. A企業持有某上市公司股權30%的股票,採用權益法對長期股權投資進行核算。2017年年末該上市公司實現凈利潤

(1)實現凈來利潤時:
確認的投資收益自=9000*30%=2700萬元
宣告股利分配時,應沖減投資收益的金額=600萬元,
2017年由於凈利潤和股利分配確認的投資收益=2700-600=2100萬元
(2)宣告分派現金股利,資產不變(應收股利增加600萬元、長期股權投資減少600萬元),負債和所有者權益也不變。

9. 權益法核算的投資收益需要納稅調整嗎

權益法核算的投資收益需要納稅調整。稅法上不承認會計核算的權益法,所以需要按照稅法規定予以調整。

一般成本法的計提分錄是:

借:資產減值損失 ;

貸:長期股權投資減值准備 。

但是減值准備這個科目是不會減少「長期股權投資」這個科目的余額的,影響的只是凈值。

類似固定資產「累計折舊」和「固定資產原值」的關系。

而權益法下:

通常是直接通過投資收益來體現減值的:

分錄為: ;

借:投資收益 ;

貸:長期股權投資——損益調整 。

故而,直接減少了長期股權投資的科目余額,所以需要調整。

(9)權益法投資上市擴展閱讀

《企業會計准則第2號——長期股權投資》第八條規定,投資企業對被投資單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響的長期股權投資,應當按照本准則第九條至第十三條規定,採用權益法核算。

第十條規定,投資企業取得長期股權投資後,應當按照應享有或應分擔的被投資單位實現的凈損益的份額,確認投資損益並調整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投資企業按照被投資單位宣告分派的利潤或現金股利計算應分得的部分,相應減少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

根據上述規定,企業所得稅法中關於股息、利息收入確認時間為被投資企業股東會或股東大會作出利潤分配或轉股決定的日期;與會計上按權益法確認投資損益的規定是不同的。

閱讀全文

與權益法投資上市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bf一款神奇的游戲理財 瀏覽:11
招商融資發布會 瀏覽:20
租賃表外融資 瀏覽:575
中國股票價格為什麼高 瀏覽:803
適合20歲怎麼理財 瀏覽:83
理財保險的意義與功用 瀏覽:533
黃金藤價格價格 瀏覽:503
85港幣摺合人民幣是多少人民幣 瀏覽:505
江蘇八方貴金屬軟體下載 瀏覽:344
證監會首批批准證券投資機構 瀏覽:928
趨勢投資利潤回吐 瀏覽:593
益民集團產業投資 瀏覽:398
平安綜合理財 瀏覽:461
不良貸款不良資產 瀏覽:307
如何用100萬來投資理財 瀏覽:793
縣域理財 瀏覽:425
理財王冠 瀏覽:623
理財客戶細分 瀏覽:16
st興業股票 瀏覽:136
怎麼購買印度基金 瀏覽:8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