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基金投資 > 基金外扣法和內扣法的區別

基金外扣法和內扣法的區別

發布時間:2020-12-20 23:52:38

A. 請問一下內扣和外扣區別

計算方式來如下:內扣法自:申購費用=申購金額×申購費率,凈申購金額=申購金額-申購費用,申購份額=凈申購金額/當日基金份額凈值。外扣法:申購費用=申購金額-凈申購金額,凈申購金額=申購金額/(1+申購費率),申購份額=凈申購金額/申購當日基金份額凈值。 假設投資者擬投資10萬元申購某基金,申購費率為1.5%,基金單位凈值1.00元。 若按照內扣法計算,申購費用=申購金額×申購費率=100000×1.5%=1500元; 申購份額=(申購金額-申購費用)/基金單位凈值=(100000-1500)/1.00=98500份。 而若按照外扣法計算,凈申購金額=申購金額/(1+申購費率)= 100000/(1+1.5%)=98522.167元。申購費用=申購金額-凈申購金額=1477.84元; 申購份額=凈申購金額/申購當日基金份額凈值=98522.167/1.00=98522.167份。 其結果是:與採用內扣法相比,採用外扣法可以多得22份左右。

B. 我是剛開始買基金的,請問基金定投外扣內扣是什麼意思

1. 以前還有內扣法,現在沒有了,規定要用外扣法了。

2. 5月中旬以來,各基金公司相繼公告修改旗下基金申購費用,申購份額計算方法統一採用「外扣法」。

2007年3月,證監會基金部發出《關於統一規范證券投資基金認(申)購費用及認(申)購份額計算方法有關問題的通知》,並要求基金管理人應當在通知下發之日起在三個月內調整完畢。

以前,基民購買基金時,基金公司多採用「內扣法」。比如,用1萬元錢購買新基金,新基金1元錢一份,如果費率是1%,如果以「內扣法」計算認購到的基金份額,相應公式是:10000-10000x1%,1萬元錢可以購買的基金份額是9900份。採用外扣法,相應公式是:10000/(1+1%),同樣的1萬元錢,可以購買的基金份額是9900.9901份。照這樣計算,投資者每認購買100萬份1元新基金,就可以比以前節約近100元錢。

對於單個投資者來說,基金份額增加的並不多,或者說100萬元節省下100元絕對是九牛一毛,但對基金公司來說,如果是發行100億份新基金,就要比以前少收近100萬元的費用,這可不是個小數目。

據了解,國外基金業一般在計算基金認購或申購金額時,有外扣法和內扣法兩種方式。雖然採用外扣法影響的單位金額不大,但在同等金額條件下,投資者每次購得的基金份額將有所上升,可以更好地維護投資者利益。

「外扣法」:
凈申購金額=申購金額÷(1+申購費率)
申購費用=申購金額-凈申購金額
申購份額=凈申購金額÷T日基金份額凈值
例如:申購金額1萬元,申購費率0.6%,T日基金份額凈值1.1000。
凈申購金額=10000.00÷(1+0.6%)≈9940.36(元)
申購費用=10000.00-9940.36=59.64(元)
申購份額=9940.36÷1.1000≈9036.69(份)

「內扣法」:
申購費用=申購金額×申購費率
凈申購金額=申購金額-申購費用
申購份數=凈申購金額÷T 日基金份額凈值
例如:申購金額1萬元,申購費率0.6%,T日基金份額凈值1.1000。
申購費用=10000.00×0.6%=60.00(元)
凈申購金額=10000.00-60.00=9940.00(元)
申購份數=9940.00÷1.1000≈9036.36(份)

「外扣法」比「內扣法」更符合投資者的利益。

C. 請問現在計算基金份額時候是採用外扣法還是內扣發或者什麼時候用外扣法,什麼時候用內扣法

現在基金申(認)購後,都按照內扣法計算份額,以前監管部門沒有明確規定時,一些基金產品採用外扣法,但現在已經統一採用內扣法了。

D. 內扣法外扣法

「外扣法」和來「內扣法」自都是計算基金申購費用和申購份額的計算方法,兩者的計算公式不同。

「外扣法」的具體計算公式如下:
凈申購金額=申購金額/( +申購費率)
申購費用=申購金額-凈申購金額
申購份額=凈申購金額/申購當日基金份額凈值。

之前一直使用的是「內扣法」,其計算公式為:
申購費用=申購金額×申購費率
凈申購金額=申購金額-申購費用
申購份額=凈申購金額/ T日基金份額凈值

根據證監會要求,基金公司今後將統一把內扣法改為外扣法。

E. 什麼是基金認購和申購中的外扣法、內扣法

現在基金的申(認)購弗用,不同的基金公司有兩種計算方法,即內版扣法和外扣法,從而權導致了申(認)購份額有兩種不同的計算結果,現分述如下(下述公式仍適應認購): 1、申購費用=申購金額×申購費率 申購份額=凈申購金額/基金份額凈值 =(申購金額-申購費用)/基金份額凈值 =申購金額×(1-申購費率)/基金份額凈值 2、申購費用=凈申購金額×申購費率 申購金額=凈申購金額+申購費用=凈申購金額(1+申購費率) ∴凈申購金額=申購金額/(1+申購費率) 申購份額=凈申購金額/基金份額凈值 =申購金額/(1+申購費率)/基金份額凈值 兩種不同方法的根本區別是第一種方法多收了申(認)購弗用,它是按申請金額收取,也就是申購弗也要交手續弗;而第二種方法是按凈申購金額收取,從而減少了手續弗,使投資者能多得份額。顯然第一種方法對投資者是不公平的,我早在新浪論壇上提出了看法,但現行法律尚無具體規定。據我查閱有關資料,一般走牛的公司採用第一種方法,例如最近發行的上投雙息、廣發策略優選等是採用第一種方法,而交銀穩健配置和湘財荷銀效率優選等是採用第二種方法。還是你的回答讓我徹底的明白了

F. 什麼是內扣法,什麼是外扣法,

內扣法是針對來認購金額,即投資源總額的。
認購費用= 認購金額×認購費率
凈認購金額=認購金額-認購費用
認購份額= 凈認購金額/ 基金單位面值

外扣法是針對實際認購金額,即凈投資額的。
凈認購金額=認購金額/(1+認購費率)
認購費用=凈認購金額×認購費率
認購份額=(認購金額-認購費用)/基金份額面值

外扣法比內扣法節省申購費用,也就是可以多得到一些份額,目前採取的是外扣法。
以基金凈值1元舉例,投入10000元:
內扣法的申購份額=(10000-10000*1.5%)/1=9850份
外扣法的申購份額=(10000/(1+1.5%))/1=9852.21份

G. 基金的外扣費和內扣費是什麼意思

證監會規范基金申購演算法 外扣法降低申購費用
中國證監會基金部日前下發通知要求基金公司和基金託管銀行修改基金認購、申購費用計算方法的消息昨(15)日得到證實,基金公司有關人士告訴記者,內扣法改為外扣法後,同等金額條件下,投資者購得的份額將會上升,相當於基金實際申購費率降低了。

證監會在通知中要求,為更好保護基金投資人的合法權益,根據《證券投資基金法》、《證券投資基金銷售管理辦法》、《證券投資基金運作管理辦法》等有關法律法規,統一規范基金認購費用及份額計算辦法,基金公司今後統一採取外扣法。

按照證監會要求,基金管理人應當在通知下發之日起,按照外扣法對所管理的基金認購費用及認購份額的計算方法進行調整,並在三個月內調整完畢。

記者了解到,一些基金公司目前已經開始著手修改,主要是對公司相關系統參數作出調整。另外,對基金合同、招募說明書等修改後還要進行公告。

據悉,在國外基金業,一般在計算基金認購金額時有外扣法和內扣法兩種,但因為外扣法用除法而內扣法用乘法,為了計算方便,國內基金公司系統大多採用內扣法的方式。

如果採用內扣法計算,認購1000份基金,認購費率為1%,認購金額公式為:1000-1000×1%=990元;而使用外扣法計算,認購金額公式為:1000/(1+1%)=990.099元。同等金額條件下,投資者購得的份額上升了,相當於基金實際申購費率降低了。

使用外扣法認購基金,投資者每認購100萬份可以省下近100元,如果有100億的發行規模,差額就近100萬。

有業內人士表示,以前一隻基金平均只發一二十億,差額只有幾十萬,現在基金發行動輒上百億,投資者相當於損失100萬元的差額。

另外,隨著去年以來基金的熱銷,一些基金的認購費率也悄悄上調至2%,但這也是法定費率上限的一半都不到。隨著基金凈值收益率的走高,基金的認購與申購費有望進入一個上調周期。那麼,不同的費用及份額計算方法,產生的差額更是巨大。因此,採用外扣法後,雖然影響單位金額不大,但其實是維護投資者利益的行為。

H. 外扣法和內扣法的區別

「內扣法」一般在銀行實際收到投資款時直接扣除手續費;「外扣法」是指銀行收到外匯款時以收到金額入賬,手續費另外扣除。

外扣法的申購費用是收取真正用來買基金的那部分費用的申購費。內扣法的申購費用則是收取總的申購金額的申購費。所以內扣法比外扣法收的費用多。

「外扣法」和「內扣法」都是計算基金申購費用和申購份額的計算方法,兩者的計算公式不同。「外扣法」的具體計算公式如下:凈申購金額=申購金額/(1+申購費率);申購費用=申購金額-凈申購金額;申購份額=凈申購金額/申購當日基金份額凈值。

而之前一直使用的是「內扣法」,其計算公式為:申購費用=申購金額×申購費率;凈申購金額=申購金額—申購費用;申購份額=凈申購金額/ T日基金份額凈值」。

(8)基金外扣法和內扣法的區別擴展閱讀:

計算公式:

凈認購金額=認購金額/(1+認購費率)

認購費用= 認購金額-凈認購金額

認購份額=(凈認購金額+認購利息)/基金份額初始面值

認購利息=認購天數×活期利息

申購金額包括申購費用和凈申購金額,相關公式如下:

凈申購金額=申購金額/(1+申購費率)

申購費用=申購金額-凈申購金額

申購份額=凈申購金額/申購當日基金份額凈值

基民購買基金時,基金公司多採用「外扣法」。

比如,用1萬元錢購買新基金,新基金1元錢一份,如果費率是1%。

如果以「內扣法」計算認購到的基金份額,相應公式是:10000-10000x1%,1萬元錢可以購買的基金份額是9900份。

I. 申購基金時,申購費採用外扣法與內扣法有什麼不一樣求詳解

你好,樓上的答的抄不準確。 2007年以後,根襲據正監會規定,基金申購統一採用外扣法,而不是大多。

外扣法能夠保護基金持有人利益。申購1000元基金,如果費率是1.5%
不同計算方法,凈申購額分別為985.22元和985元,別小看只有0.22元,如果你是大額申購就會有幾百甚至千元的差別

手續費按外扣法計算方法:手續費=1000元-1000元/(1+1.5%)=14.78元
按內扣法計算方法:手續費=1000元*1.5%=15元

外扣法並不能直接幫助投資者省錢,你買一萬元並不能只出9千多元,還是要出1萬,但是外扣法能使你多買一些份額。

J. 哪位給介紹一下基金申購的外扣法和內扣法

外扣法是針對認購金額,即投資總額的。認購金額包括認購費用和凈認專購金額,公式如下(單個屬基金的具體收費方式及費率標准以其《發售公告》和《招募說明書》的相關規定為准):

認購費用= 認購金額×認購費率
凈認購金額=認購金額-認購費用
認購份額= 凈認購金額/ 基金單位面值

內扣法是針對實際認購金額,即凈投資額的。公式如下(單個基金的具體收費方式及費率標准以其《發售公告》和《招募說明書》的相關規定為准):

凈認購金額=認購金額/(1+認購費率)
認購費用=凈認購金額×認購費率
認購份額=(認購金額-認購費用)/基金份額面值
2007年3月15日發布: 日前,中國證監會基金部給所有基金管理公司和基金託管銀行下發通知,要求修改有關基金認購、申購費用的計算方法,根據這個通知要求,基金公司今後統一採取外扣法。
購買基金的費用採用外扣法意味著投資者用同樣的錢,購買的基金份額將會比內扣法方式購買的多。
<br>
<br>例如:內扣法的申購份額=(15000-15000*1.5%)/1.52=9720.39份
<br> 外扣法的申購份額=(15000/(1+1.5%))/1.52=9722.58份

閱讀全文

與基金外扣法和內扣法的區別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遺產信託基金 瀏覽:67
安徽和生投資 瀏覽:823
股指期貨對應基金 瀏覽:89
股票里做t是什麼意思 瀏覽:968
玩股票資金怎麼籌 瀏覽:49
銀行貸款日利息怎麼算 瀏覽:211
什麼是互聯網基金產品 瀏覽:688
私募基金的主要策略 瀏覽:211
外匯Ham 瀏覽:178
錢吧理財 瀏覽:684
中郵穩定收益A基金 瀏覽:851
企業投資管理辦法 瀏覽:388
外匯什麼指標最准 瀏覽:291
招商銀行滬深300理財怎麼樣 瀏覽:967
投融資會上的講話 瀏覽:45
富國互聯科技股票基金封閉期 瀏覽:120
bf一款神奇的游戲理財 瀏覽:11
招商融資發布會 瀏覽:20
租賃表外融資 瀏覽:575
中國股票價格為什麼高 瀏覽: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