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為什麼新東方優秀的老師不斷離職
因為考編實在太難。不是考編的題目有多難,而是指標實在太少,競爭太激烈了。據我校入職5年的地理老師說,全區每年大概也就3個左右的編制,但是考編的人不下200人,實在太難考了。
我來說說臨聘教師和在編教師待遇的差別。一個有編制的中學二級教師,在我市年收入不低於20萬。臨聘教師月收入一般在6000元左右,年收入也就7萬左右。和在編教師干著一樣的工作,收入卻不到在編二級教師的一半,心理如何能平衡。
就算能找到心理平衡,但是,在我市,年收入7萬真地生存得很艱難。買房就別想了,租個單間就得1000元。如果還有家人,要租個兩居室一般得要2500左右。去掉房租費,基本的生活開支,幾乎就沒有了可自由支配的金錢了。
如果臨聘教師大多能考到編制,那麼先忍受這幾年,多數年輕教師是可以做到的。問題是除了個別幸運兒,絕大所數臨聘教師都只能對著編制望洋興嘆。
年輕人遲早要結婚,組建家庭,臨聘教師的待遇無法支撐這一切。考編無望的年輕教師只有辭職,另謀生路。
江海志為此深感憂慮,如果臨聘教師編制問題不解決,等我們這些在編教師漸漸老去,漸漸退出教師隊伍時,還有人來接棒嗎?年輕教師是教師隊伍的未來,如果他們不能安心從教,多數辭職,那麼我們教師隊伍的未來在哪呢?
有時我也非常地困惑。既然學校缺老師,那就證明完全可以給他們編制。為何實際工作崗位不能和編制一一對應呢?為什麼十多年前,江海志工作的時候,人人都是在編在崗呢?為什麼今天,剛入職的青年教師幾乎人人都是臨聘呢?實在搞不懂編制的奧秘!
我渴望中小學沒有「考編」這回事,因為這件事大概也就存在了5年左右。
我明白,留不住青年教師,就留不住教育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