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母基金的選擇方法
對於有收益補償措施的FOFs產品來說,補償方式並不相同,有的承諾以管理者自有份額資專產進行補償,如招商基金寶;有的承諾以自有份額收益進行補償,如光大陽光2號。還有的則承諾以管理費進行補償,如廣發增強型基金優選4號。一般來說,以自有份額資產進行補償的,券商承擔的責任最大,因此投資也更為穩妥更為抗跌,但與此同時,風險與收益並存,該類產品的投資收益也不及其他產品。
從投資風格來說,承諾了保障收益的產屬品相對激進些,一般來說,此類產品的實際收益率相對較高,如華泰紫金1號、國信金理財穩得收益。而只承諾保本的產品投資風格相對保守,因為只要投資本金不受損失,券商就可坐收管理費。 和基金類似,FOFs產品要收取一定的參與費、退出費、管理費、託管費。管理費、託管費和銷售服務費每日計提,已在凈值中扣除。此外,投資者需要支付參與費和退出費。有的理財產品不收取參與費,而退出費的高低一般與持有時間成反比,持有時間越短,退出費用越高。
與基金不同的是,大部分FOFs產品還設置了業績提成條款,當投資業績超過一定標准時,券商將提取部分超額收益作為報酬。業績提成比例的高低直接影響投資者獲得的收益。
⑵ 基金信息披露的禁止行為違規承諾收益或者承擔損失有哪些
基金是存在一定投資風險的金融產品,投資者應根據自己的收益偏好和風險承受能力,審慎選擇基金品種,即所謂「買者自慎」。如果基金信息披露中違規承諾收益或承擔損失,則將被視為對投資者的誘騙及進行不當競爭。
⑶ 為什麼私募基金不得承諾最低收益
中國證監會發布了來《私募源投資基金監督管理暫行辦法》明確私募基金募資規則:
不得向投資者承諾資本金不受損失或者承諾最低收益;要求對投資者的風險識別能力和風險承擔能力進行評估,並由投資者書面承諾符合合格投資者條件;
⑷ 有沒有承諾年5%純收益以上的基金呢
沒有人敢保證你買的基金一定能賺錢,他們只能告訴你最高的收益能到多少,更重要的一點他們沒有告訴你,基金和股票一樣是有風險的,如果遇到熊市,你不僅得不到收益,而且你還會賠本金
⑸ 私募基金管理人承諾最低收益的合同是否有效
你看看是不是他們的兜底回購,你是做的哪裡,我也在做
⑹ 基金投資的陷阱有哪些
陷阱1:「明星經理」掛帥成噱頭
基金發行時的擬任基金經理,大多都是由明星基金經理掛帥,但此後的業績卻讓人失望,這是咋回事呢? 2月25日,深圳一家基金公司旗下偏股基金上櫃發行,該基金最大的賣點是,將由2012年度偏股型基金業績冠軍領銜操盤。在此之前,滬上一家公司也剛剛推出的偏股型指數基金,由2012年度偏股型基金業績大黑馬擔任基金經理。
陷阱2:歷史業績成「金字招牌」
歷史業績真的代表一切嗎?就在今年發行新基金的深圳一家基金公司網站上,該公司對今年的投資情況避而不談,一味地稱旗下部分股票型基金2012年業績表現不俗,取得了多個業績第一。同樣,一家上海公司也有類似手法,炫耀著去年全年的業績排名。
陷阱3:「承諾收益」多是忽悠
前不久,有投資者收到簡訊稱:「某債券基金5.5%為穩定年化收益率,以基金管理費收入作保障。」我國現行《基金法》明確規定,基金管理人不得「向基金份額持有人違規承諾收益或者承擔損失」,這意味著,無論是產品說明書還是銷售宣傳材料,甚至與投資人口頭溝通,都不能承諾收益率。
對此,相關基金公司緊急辟謠,公司要求銷售人員按照法規和公司統一審定的基金宣傳口徑進行基金銷售,不得有承諾收益率的言行,也不存在具體的約定收益率。相關報道中的內容可能是個別代銷渠道的個別區域、分支機構的銷售人員錯誤理解和認識所發的簡訊內容。
陷阱4:短債基金年化收益率超10%
來自WIND資訊的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月25日,按照七日年化收益率 (以下簡稱「收益率」)計算,74隻短債基金「收益率」大幅上漲,目前最新平均「收益率」達到3.96%。就在上述統計中,有21隻短債基金最新收益率超過4%,最高甚至超過10%。其中,大成月添利理財B以12.41%的收益率,在上述所有基金中名列第一位,而其「孿生兄弟」大成月添利理財A,同期收益率也達到12.12%。緊隨其後的是南方理財60天B、南方理財60天A、南方理財14天B、民生加銀家盈7天B、南方理財14天A,這五隻基金的同期收益率分別為7.45%、7.15%、5.45%、5.26%、5.16%,同期收益率均在5%以上。
陷阱5:貨幣基金穩賺不賠
在大多數人的印象中,貨幣基金根本沒風險,怎麼會出現虧錢呢?日前,有投資者發現,用股票賬戶上的閑置資金通過券商在二級市場上買入某隻交易型貨幣基金19萬元,持有了三天,居然賬面上還虧損了130元,覺得實在納悶。
公開資料顯示,該基金是首隻上市交易型貨幣基金,投資者既可以通過場內申購、贖回基金份額,又可如同股票一樣在二級市場上買入、賣出基金份額。而貨幣基金並不投資股票,全部都是用來投資現金、通知存款、短期融資融券等,相當於高流動性的現金管理工具,幾乎沒有虧損的可能。那到底是什麼導致了上述虧損?
陷阱6:短債基金好於貨幣基金
一段沉寂之後,短債基金風聲再起。日前,融通基金發布公告,旗下融通7天理財基金正式發行,而交銀60天理財也面世發售。就在去年,短債基金的風頭幾乎無人能敵。其中,工銀7天理財債基的首發規模接近400億元,匯添富理財30天債券A則以215.37億元的首發規模,排名緊隨其後。
陷阱7:基金分紅越多越好
以「持續分紅」著稱的滬上一家基金再次發布分紅公告,旗下混合基金繼去年分紅三次之後,這只2011年底成立一年多來的偏股基金已迎來第4次分紅,分紅速度刷新近年來成立的同類產品。年前另一隻基金成立5個月即首次分紅。
誠然,「有紅可分」證明了基金公司的投資能力,「有紅願分」則體現了持有人利益優先及對基金契約的尊重。但是,基金真的分紅越多越好嗎?其實,這種情況只有在中國市場比較多見,很多投資者願意落袋為安,這與國內市場波動大也有關系。其實,基金業績好壞與分紅沒有直接關系,就以A股基金來看,華夏大盤、華夏復興、基金興華等堅持封閉式操作的基金,長期業績表現優異。
陷阱8:買凈值低的基金劃算
買股票看估值,買基金看啥呢?基金凈值越便宜越好?實際上,恐高心理是典型的基金投資錯誤理念之一,這在當前市場中普遍存在。基金的單位凈值代表的是基金所持有的一籃子股票的單位價值。不過,基金凈值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會反映出,該基金投資收益能力的強弱。
陷阱9:分級基金看上去很美
分級基金不錯,尤其是A類沒有風險,還能每年拿到很高的約定收益。事實上,分級基金真的沒有看上去那麼美。就在去年,由於股市連續下挫,有的分級基金就觸發了「份額折算」條款。
當時,根據合同約定,北京一家基金於8月31日辦理不定期份額折算業務。這樣的結果就是,你賬戶中可能多出部分高風險基金份額,而市場如果還在下挫,那你的損失就會很大。
陷阱10:QDII基金都需要配置
「為了分散單一市場風險,你肯定需要配置QDII基金。」對於銷售人員的這句話,很多投資者幾乎耳熟能詳。但是,你真的需要配置QDII基金嗎?QDII基金,簡單來說,就是去投資海外市場的基金。相比把錢只投放在A股一個市場里而論,QDII基金的分散定位就很有吸引力。
對此,投資者需要考慮兩點:首先,QDII大多也是偏股基金,投資風險並不低,尤其很多是投資貴金屬、房地產、油氣的主題基金,其單邊上漲下跌的特點更明確,業績波動性更大;其次,是很多投資者要量力而行,並不是所有人都要配置QDII才能分散風險,其實偏股基金、債券基金、貨幣基金的搭配,已經有效分散了你的風險。
⑺ 購買私募股權投資基金,第三方承諾收益合法嗎
私募抄,既然稱之為襲私募,就不能公開進行募資活動。根據國家發展和改革委《關於加強創業投資企業備案管理嚴格規范創業投資企業募資行為的通知》,私募股權基金募資時如果承諾最低回報或者發布廣告等公開募資是不允許的。
⑻ 為什麼基金管理人不得向基金份額持有人違規承諾收益或者承擔損失
向基金份額持有人違規承諾收益或者承擔損失,這看起來是保障了回持有人利益,其實不然。答因為如果承諾收益或承擔損失,最終肯定不是個人承擔,而是公司承擔。公司承擔,以現在基金公司現狀,一家中等基金公司管理規模大約在100-300億之間,普遍的注冊資本也不過2億左右。如果說承諾收益了,按100億計算,承擔虧損2%這家公司就得關門了。如果說這家公司規模300億,100億的那隻虧了,公司要關門了,那對另外200億的管理人是不是很不公平?這是一個方面,另一個方面,從歷史沿革來看,違規承諾收益,存在變成公司變相向持有人進行融資的風險。你這么理解,我發了100億產品,給你4%的收益,我把這錢通過其他方式套出來,給我自己用,那是不是變成了我向你借錢給我自己用么?
目前,對於保護持有人利益,增強投資者信心的問題,證監會允許的是採用變通的方法,比如允許基金公司拿自有資金作為產品的安全墊(或說劣後)。也就是如果產品虧了,先虧基金公司那部分自有資金,直到虧完。
⑼ 證券公司銷售私募基金,中途承諾保本保息,到期虧損證券公司要管嗎
證券公司銷售的基金沒有承諾保本保息的,如果你有證據證明證券公司承諾了,那麼虧損應該要證券公司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