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看小時圖,一天有7小時左右交易時間,內盤期貨基本可以久拿,像螺紋鋼,白糖,橡膠這些,股指期貨就只能看分鍾圖,波動比較大
『貳』 做期貨日內交易,我看的是一分鍾線,感覺老是盯著盤,感覺好累呀,不知道其他大蝦是怎麼做的。
坦白講,做日內好累啊。我都建議客戶做中線的,因為中線才能賺錢,短線賺錢的都是絕頂高手,而且累得半死。所以建議樓主做中線趨勢吧。希望幫到樓主,謝謝。
『叄』 期貨日內短線操作看什麼指標最實用
在短線交易中,如何用一個技術指標來參考?
個人接觸期貨的朋友們比較多,接下來的分享以期貨為主進行,希望能夠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們首先交易者需要清楚技術指標是指那些呢?具體的說那些看得見的,就是K線,MA,MACD,KDJ等等等等,都是。那麼,K線是怎麼來的呢?四個數據,開盤價,收盤價,最高價,最低價,構成K線。
MA又是怎麼來的呢?首先先看定義:MA指標是英文(Moving average)的簡寫,叫移動平均線指標。計算方法就是求連續若干天的收盤價的算術平均。
通俗點來講就是:如果要五日均線值,那就把這五天的收盤價加在一起除以五。它比K線還簡單,它只有兩個量參與計算,收盤價和天數(時間)簡單吧?但絕不要輕視簡單,因為愈是簡單,愈是堅固!
總結下各個技術指標的優勢: 1、均線是中長期技術指標 2、均線粘合的時候要嚴密關注。3、均線反映市場心理和趨勢,甚至揭示買賣時機。4、K線不能長期過度偏離中長期均線,均線對它有引力作用。 5、各均線之間的組合關系、權重、斜率、速率是好大專題,值得好好研究。6、想用好均線,得多看圖,長時間看圖,仔細看圖,揣摩市場心理,除了這幾種技術指標之外還有一種在日內短線交易中比較有效的波段買賣點技術指標,在實際交易中,交易者可以藉助指標上的紫色趨勢線和黃色操盤線判斷多空,藉助紅色壓力線和白色支撐線尋找進場點位置,具體以熱卷1905合約3分鍾周期為例,希望我的分享能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們
歡迎做期貨的朋友關注我,網路上會經常分享期貨學習知識
如果你贊同我的分享請評論,點贊,支持,謝謝大家
最後感謝網路提供了這么好的交流平台,願期貨市場努力的你我都好
『肆』 期貨日內交易一般看的是日分時圖嗎謝謝
你好
可以看日內分時圖,也可以看五分鍾或者三分鍾K線圖結合均線或者MACD指標一起用。
希望能夠幫到你
祝生活愉快
『伍』 做期貨日內短線應該看幾分鍾線
採用什麼周期來做日內波段,主要跟自己要採用的技術策略有關。
先確定自己的盈回利期望值答,止損值;
然後根據自己採用的技術策略,計算採用這種技術策略所形成的高低點空間平均值,
這個平均值應該跟自己的盈利期望值,止損值想吻合。
如果平均值過大,那麼就要採用更大的K線周期,
如果平均值過小,就要採用更小的K線周期。
不合適的周期會造成買對方向卻過早離場,或買錯了造成止損過大的後果。
當然,簡單來講,不同品種的情況不同,一般日內都會有2-3次像樣的交易機會。如果你不是超短線交易愛好者。那麼5分鍾是不錯的選擇。股指的話甚至可以看到3分鍾或者1分鍾。當然日內整理行情就需要靠經驗把握了。
如果中短線,那麼1小時線搭配15分鍾是不錯的選擇。
『陸』 期貨做短線應該看幾分鍾的k線
15分鍾屬於日內短線交易,這當然是可以的,不過這一般是屬於資質專比較老一點的投資者做的,對屬於新手來說還是不建議的,短線是需要了解趨勢之後,不管在交易系統中還是指標上都有了一定的熟悉之後才會做的,也有一些是做超級短線的,就是幾分鍾一單的那種,不過普通的話還是做長線的話穩定一些,而且還是比較適合新手的。
日內的話有3分鍾,15分鍾,30分鍾,60分鍾的,只是時間越長趨勢會更好控制一些。
下圖就是日內趨勢圖;
3分鍾圖:開盤價在白線之下,白線之下做空。
15分鍾圖:價格在白線之下,白線之上就是止損的條件。
60分鍾圖:開盤價在白線之下,白線6105就是做止損的條件。
但是這幾個圖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做空。
不管是幾分鍾的圖都是可以的,只要指標好用,交易系統完整,都是沒問題的。
只是 我個人建議新手就還是不要做短線了,短線不好控制,比較不好盈利。你覺得呢?
對期貨感興趣的朋友們可以關注我,我會經常更新關於期貨的知識。
歡迎朋友們關注,點贊,轉發,留言,分享,謝謝!
『柒』 期貨日內交易螺紋看幾分鍾汮線設多少
看幾分鍾取決於你是做超短線、短線還是長線?超短線一般看1分鍾,短線5分鍾、30分鍾。長線就日線以上了
『捌』 如果只做期貨日內交易,看哪個時間段最好短時間段的k線及組合形態可靠度一樣嗎
我做日內,一般習慣先看整體的方向,通過周線月線來判斷大的方向,然後看好專120分鍾線,找到重要屬壓力支撐,判斷好日內的方向,也要看60分鍾,30分鍾,15分鍾,是不是到位。下單的時候通常看好3分鍾,5分鍾也到位了,就可以下,這樣下上去,通常正確率,也就是命中率要高很多。防止暴漲暴跌這個說起來比較困難,還是看個人的感覺,當你看的圖形多了,就明白了,做的時候就會小心了。這個是只看意會不可言傳的東西。操作觀點,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