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基金投資 > 40歲後基金經理

40歲後基金經理

發布時間:2020-12-17 22:46:26

『壹』 40歲之後能幹什麼

四十歲之後能做的有財務,醫生,高管,寫書,老師,銷售,賣車,賣樓,賣保險,自己做生意等等不少可以乾的工作。

『貳』 外企40歲以後的人去哪兒了

您好
外企40歲以後的人出路有三:
1、當公司技術大牛,無可替代,不可或缺,能幹到退休,專前提是身屬體要健康哦!這種創業也可以。
2、走公司管理路線,這條有點難,就和武師一樣,文戲不行,武戲打不動了,走導演、製片路線?
3、另謀生路,那就看你還有啥能耐了?藝不壓身,趁著年輕,您了多學點別的技能吧。

『叄』 做基金經理需要什麼條件

首先,希望你是一個正直的人,如果當四下無人時你自己評價自己,還很難做到,那建議你慎重考慮你的這個職業方向。
其次,希望你是一個有責任心的人,該你負責的不推諉,同時能鼓勵團隊,激勵團隊,成為受人尊重的人,基金經理應該是一個受人尊重的職業,因為你在幫助別人讓他們有更多可能過上更好的生活。
再次,希望你是一個堅定的人,就是認定這個目標,一往無前的去努力實現達到。
接下來說的,都是技術層面的,大前提是到達羅馬的道路並不只有一條。
但有幾點在圈內是大概率性的公認條件:
1、學位總歸是門檻,也是展示。如果你是本科,那還很遠很遠,就要提高自己的學歷(而且,更為重要的是提高學力),現在搞股票研究的門檻基本都是名校碩士博士。
2、經驗,經驗,經驗!你不能偏離航道,一般,基金經理都有6-10年的證券或投資從業經驗。所以,耐心點,真的,耐心點。
3、始終要業績支撐。就是你不能有重大失誤,污點在你的職業生涯中是務必需要被杜絕的,就像銀行信貸如果有壞賬那就把這個人的聲譽破壞了。要有持續的業績來證明你的能力,這樣才會被基金公司看中。
4、知識要豐富,要豐富,要豐富。換句話說,最好啥都懂,哈哈哈,還有分析能力要強,人脈資源也不能差(哈哈哈,其實符合這些條件做什麼都行了吧)
其他:證書方面:證券從業——基金從業——期貨資格——CFA、FRM(CPA和律師可作為補充)
你基礎不錯啊,在正道上啊,可行路徑:行研——轉換為產品經理——基金經理助理——基金經理
未來在中國成為基金經理的機會當然多於在其他國家,認准就去努力。

『肆』 40歲以後除了創業,一般的人都在從事什麼工作

我感覺抄40歲以後除了創業你一般都是從事一些比較平穩的工作,就比如說在一個企業去當白領或者就是在一個國企去當一個職員,或者就是在政府去當一個公務員,這些都是一個比較穩定的職業,因為40歲之後你要為你自己負責,要為你的家庭負責。

『伍』 職場上40歲很容易有中年危機,做到哪些點,40歲後依然可以大有作為

人到中年,毫無激情,沒有一天想著工作,怎麼辦?同是中年的很多人無不是在拒絕工作又不得不硬著頭皮工作,比這更苦逼的是人到中年還要從頭再來。不止一次聽朋友抱怨:人都40多了,去公司面試,老闆經常會提及能不能從業務員開始。最近,身邊總有人抱怨:不行了,不行了。頭發掉得快謝頂了,中年危機是不是要來了。

在這個過程發現年齡並不是最大的問題,最大的問題是能力與崗位不符。10多家的offer只有少數企業是本著合作共贏的態度,大多數企業有點趁火打劫的意圖,你能力我們認同,就是工資只能給你業務員的待遇。還好那時有很多時間可以學習,用了7天參加新媒體課程,又參加了寫作訓練,恰巧我在培訓師沙龍多年等等綜合因素,使我收獲今天——社群運營。你的生命是讓步,還是繼續前行,只有你才能決定,打敗、淘汰你的不是別人,而是你放任自己隨波逐流

『陸』 40歲以後的職業生涯

確實,人事工作不像一些技術工作,屬於行政事務性工作。所以目前的工作回要做好,但不丟了自己答原先的專業,並保持對專業的鑽研,丟了很可惜,當然會有後面的憂患。如果沒有專業的一技之長,那就在公司里找一個你感興趣的專業,利用工作之便,留心、學習、熟悉,逐漸讓自己成為熟手、能手、創新手。考公務員是一條路,做其他技術工作有很多路,就看你想走那條路了,現在你還有選擇的時間。建議你對自己的職業有一個規劃,分析自己性格特點、長處短處,能和可能,觀察周圍「我的人脈」「我的條件」「我的圈子」。不要杞人憂天。有了人生目標,就有興趣和動力了。一般來說喜歡的事是最好的工作,但人長大了,不能僅憑興趣行事,能成事的適自己各個方面情況的,才是好的。患得患失挑來減去,時間錯過去了,你最後會知道,沒有那一項工作是能保障一個人一輩子的。

『柒』 那些將近40歲都沒有成為管理層的人,後來過得怎麼樣呢

大學剛畢業時新入職了一家公司,基層員工有一位近40的老員工,叫阿伊,阿伊大學畢業以來,在公司已經工作了10幾年了。

我們的崗位是基層財務人員,她跟我們做同樣的事情,主要與客人對賬,整理資料等簡單的工作。我們的上司是個30多歲的女人,比阿伊少一點,但是脾氣十分火爆,動不動就喜歡批評下屬。

有一次,阿伊與客人對錯了一筆數,上司絲毫不顧是否老員工,開會時對阿尹當眾批評。我們以為阿伊會自持是老員工當眾頂撞,誰知阿伊完全沒有,她賠笑地點點頭,向上司道歉。

會議結束後,阿伊躲到洗手間失聲痛哭。

年輕的我不諳世道,安慰她的同時,忍不住為她抱不平:「要我是你,我就反駁她了,人又不是神,是人都有錯的。」

阿伊只是心酸地回答一句:「我跟你們不一樣,我上有老下有少,而且年齡到了,我又只會做基層性工作,出去找工作也難的。」

職場是殘酷和現實的,最好奮斗的年齡段應該是2,30歲的年齡。這個年齡瑣事比較少,有用不完的精力,很適合奮斗。如果到40歲還是基層,可能身心上就懈怠,要奮起直追實在有難度,只能做被管理層受氣了。

1.認清自己

表姐是做HR的,當她聽到我說起3.40歲還做不了管理層的恐慌後,她覺得很幼稚。

「並不一定要成為管理層,你還可以成為某方面的專家,一樣會受人敬重。」她說道。

表姐說,其實當管理層是需要一定的管理能力的,並不是人人都能當,你要認清自己有沒有具有管理才能。

管理才能包括:

溝通能力。為了了解組織內部員工互動的狀況,傾聽職員心聲,一個管理者需要具備良好的溝通能力,其中又以「善於傾聽」最為重要。惟有如此,才不至於讓下屬離心離德,或者不敢提出建設性的提議與需求,而管理者也可藉由下屬的認同感、理解程度及共鳴,得知自己的溝通技巧是否成功。

協調能力。管理者應該要能敏銳地覺察部屬的情緒,並且建立疏通、宣洩的管道,切勿等到對立加深、矛盾擴大後,才急於著手處理與排解。此外,管理者對於情節嚴重的沖突,或者可能會擴大對立面的矛盾事件,更要果決地加以排解。即使在狀況不明、是非不清的時候,也應即時採取降溫、冷卻的手段,並且在了解情況後,立刻以妥善、有效的策略化解沖突。只要把握消除矛盾的先發權和主動權,任何形式的對立都能迎刃而解。

規劃與統整能力。管理者的規劃能力,並非著眼於短期的策略規劃,而是長期計劃的制定。換言之,卓越的管理者必須深謀遠慮、有遠見,不能目光如豆,只看得見現在而看不到未來,而且要適時讓員工了解公司的遠景,才不會讓員工迷失方向。特別是進行決策規劃時,更要能妥善運用統整能力,有效地利用部屬的智慧與既有的資源,避免人力浪費。

決策與執行能力。在民主時代,雖然有許多事情以集體決策為宜,但是管理者仍經常須獨立決策,包括分派工作、人力協調、化解員工紛爭等等,這都往往考驗著管理者的決斷能力。

培訓能力。管理者必然渴望擁有一個實力堅強的工作團隊,因此,培養優秀人才,也就成為管理者的重要任務。

統馭能力。有句話是這樣說的:「一個領袖不會去建立一個企業,但是他會建立一個組織來建立企業。」根據這種說法,當一個管理者的先決條件,就是要有能力建立團隊,才能進一步建構企業。但無論管理者的角色再怎麼復雜多變,贏得員工的信任都是首要的條件。

2.專業技術人員不比管理者差

表姐說,專業的技術人員並不比管理人員差的。

一部分人對學術是真心熱愛,覺得一輩子做技術是個很快樂的事。待遇方面,管理者和優秀的技術人員差不多。

公司地位誰輕誰重都說不定。每次看我們領導去找專家時看到人家在看報紙,一句也不敢說,且不說人家專家也沒耽誤工作,關鍵是離開人家確實就沒辦法了,咋整。

我恍然大悟,表姐笑笑說:「不過,認清自己以後,最重要是努力在當下,與時俱進改進自己,從現在開始努力,不然就是像阿伊一樣,既不是專家,也不是管理者,隨時都有可能被淘汰。「

『捌』 我今年剛過40歲,想問下是不是正好可以買中歐預見養老2035目標基金呢

首先,你需要了解養老目標基金的典型特徵,具體如下:
l 基金名稱中的年份即對應退休年份,並上下兼容5年
l 隨著年齡變化,自動調整資產配置比例
l 年紀輕,股票比例高,年紀大,股票比例低
我們根據特徵來逐一匹配下,這只基金對應的退休年份2035年,倒推下來就是今年43歲的人,上下兼容5年,正好覆蓋你40歲。
另外,從另外兩個特徵可以看到,這只基金最大特色就是省心,它是貫穿個人一生的資產配置方案,會隨著你的年齡增加而不斷動態調整組合的配置,降低偏股資產,來匹配當前年齡的風險承受能力!因此,我建議你以定投的方式買入,之後就不用管了,基金經理會自動幫你打理,到退休的時候再取出來吧。
除了養老目標基金,中歐基金去年還在其官方app中歐錢滾滾上線了一站式養老投資服務——水滴養老。該功能與中歐預見養老2035共用演算法模型和基金篩選池,是中歐布局養老投資的先行者,在上線不到1年便獲得了由證券時報頒發的「智能投顧新銳榜」獎項。
「水滴養老」突破了養老目標基金對年齡的限制,你可以在功能界面輸入自己的關鍵信息(年齡、地區、薪資收入等),就能測算你未來退休收入的一個領取情況,與此同時還會生成屬於你的養老投資組合,倉位配置直觀透明,推薦自己去體驗,很實用。

『玖』 做基金經理要什麼條件

基金經理也會分公募基金經理和私募基金經理,

像公募基金經理來回講,一般都會是名校的研答究生起步(比如北大、清華、交大等),背景來講一般都會是復合背景,純金融背景當基金經理一般比較難,也會有一些純理工背景的基金經理存在。

工作經驗方面,一般會是研究員出身的比較多,而且是要那種非常優秀的研究員才可以,他們也會組織競聘去選擇基金經理。

私募基金經理一般都是著重看實戰經驗,私募牌照放開後,很多自認為炒股水平比較高的人都自立門戶當私募基金經理了,但從整體的門檻來比較,還是公募基金經理的門檻高,而私募基金相對一般。

第一,要有金融知識做底子,也是專業性的工作要求;

第二,相當出眾的情商和溝通技巧,快速識人察言觀色。

第三,增長性的人脈圈。

第四,強大的抗壓能力和豁的出去的身體,干銷售靠業績吃飯的人,一定是要用身體換錢的,一定要捨得,但還不是說捨得就一定能換的來。

『拾』 最優秀基金經理前30名

最優秀基金經理前30名分別是:

王崇、林鵬、丘棟榮、劉彥春、張坤、雷鳴、謝治宇、蕭楠、周蔚文、趙曉東、史博、劉蘇、馮波、曹名長、楊明、傅友興、饒曉鵬、桂躍強、伍旋、王克玉、王君正、楊鑫鑫、程洲、蔡目榮、董承非、朱少醒、蔡向陽、張慧、楊銳文。

這是通過對過去5年(2014年11月12日至2019年11月12日)的偏股型基金業績的統計,篩選出了業績最優秀的前30名基金經理。

(10)40歲後基金經理擴展閱讀

據悉,此次評選最賺錢基金經理標准頗多:專業的教育背景、深厚的研究功底和良好的道德水準是現代優秀基金經理必備的基本條件,而過往可資考鑒的管理經驗是對其從優秀到卓越的預判。

從基金經理的任職年限看,50強基金經理的人均任職為6.8年。其中5-8年從業經驗的有41名,少壯派占據多數。10年以上從業者僅有王亞偉、石波、尚志民、肖華四人。其中最年輕者為榜單第37位管理南方成份精選和封閉式基金天元的基金經理陳鍵,以34歲入圍;年齡最大者為陽光私募尚誠的掌門人肖華,今年46歲。

閱讀全文

與40歲後基金經理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理財保險的意義與功用 瀏覽:533
黃金藤價格價格 瀏覽:503
85港幣摺合人民幣是多少人民幣 瀏覽:505
江蘇八方貴金屬軟體下載 瀏覽:344
證監會首批批准證券投資機構 瀏覽:928
趨勢投資利潤回吐 瀏覽:593
益民集團產業投資 瀏覽:398
平安綜合理財 瀏覽:461
不良貸款不良資產 瀏覽:307
如何用100萬來投資理財 瀏覽:793
縣域理財 瀏覽:425
理財王冠 瀏覽:623
理財客戶細分 瀏覽:16
st興業股票 瀏覽:136
怎麼購買印度基金 瀏覽:876
證券投資基金運作費用 瀏覽:84
企業如何通過基金融資 瀏覽:570
項目融資的結構 瀏覽:379
融資33 瀏覽:370
拆借信託 瀏覽:4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