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的資助體系
自然科學基金委根據科學發展趨勢和國家戰略需求設立相應的項目類型,從資助定位和管理特點出發,分為研究項目系列、人才項目系列和環境條件項目系列三大資助系列。 一、面上項目
面上項目是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數最多、學科覆蓋面最廣的一類項目資助類型,面上項目經費占各類項目資助總經費的45%以上。面上項目支持科技工作者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范圍內自由選題,開展創新性的科學研究。自然科學基金委每年發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指南》,提出資助范圍及申請注意事項等引導申請。
二、重點項目
重點項目支持科技工作者結合國家需求,把握世界科學前沿,針對中國已有較好基礎和積累的重要研究領域或新學科生長點開展深入、系統的創新性研究工作。重點項目體現有限目標、有限規模和重點突出的原則,給予較高強度的支持。每年確定受理申請的研究領域、發布指南引導申請。
三、重大項目
重大項目針對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亟待解決的重大科學問題,開展學科交叉和綜合性研究,一般由4~5個研究課題構成。重大項目按統一規劃,分批立項,指南引導,定向申請,同行評議,逐項論證,動態管理,專家驗收的方式組織實施。
四、重大研究計劃
重大研究計劃圍繞核心科學問題,整合和集成不同學科背景、不同學術思想和不同資助強度的項目,形成具有統一目標的項目群,實施相對長期的支持,促進學科交叉研究。在國家科技發展戰略框架體系下,與國家其他科技計劃形成銜接與互補關系,促進中國科技持續創新能力的提高。重大研究計劃的立項由委務會議在專家建議並充分論證的基礎上審定,立項之後設立專家指導組和聯合工作組,在分管委領導的直接指導下組織和管理重大研究計劃計劃的實施,面向全國公布指南,引導申請。
五、聯合基金項目
為促進知識創新與技術創新的銜接,引導多元投入,推動資源共享,促進多方合作,自然科學基金委與其他政府部門、企業、研究機構共同出資設立聯合基金或聯合資助項目,資助某些特定領域的基礎研究。聯合資助按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管理方式,面向全國,向社會公布指南,引導申請。
六、國際(地區)合作研究項目
為鼓勵廣大科學家廣泛參與國際合作與競爭,提高科技創新水平,自然科學基金委積極支持雙方共同投資進行的實質性合作研究,建立了多層次、多渠道、全方位的國際合作格局。鼓勵和支持科學家組織與實施重大的國際合作研究,有選擇地參與國際大型研究計劃和大科學工程的合作,努力加強雙邊和多邊協議下的合作研究,注重通過合作加快國內人才的培養和國外智力資源的利用,以促進基金項目的高質量完成,提高中國基礎研究的水平和在國際科技領域的顯示度。 ● 重大國際(地區)合作研究項目
● 雙邊(多邊)國際合作研究協議項目
● 海外及港澳學者合作研究項目
人才項目系列
一、青年科學基金
為促進青年科技工作者的成長,培養和造就具有發展潛力的優秀青年科技人才而設立該項基金。其定位是穩定青年科研隊伍,培育後繼人才,扶持獨立科研,激勵創新思維,不斷增強青年人才勇於創新的能力。申請者的年齡限定在男性35周歲以下,女性40周歲以下,。
二、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包括外籍)
為促進青年科學技術人才的成長,鼓勵和吸引海外學者和留學人員回國工作,加速培養造就一批進入世界科技前沿的優秀學術帶頭人,經國務院批准於1994年設立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該項基金資助國內及尚在境外即將回國工作的45周歲以下的優秀青年學者在中國內地從事自然科學基礎研究。2005年又啟動了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外籍)資助工作,其目的是為了充分發揮海外科技人才資源優勢,支持45歲以下具有較高學術水平和良好發展潛力的外籍華人青年學者全時全職在中國內地從事自然科學基礎研究。
三、創新研究群體科學基金
為穩定地支持基礎科學的前沿研究,營造有利於創新的環境,培養和造就具有創新能力的人才和群體而設立的創新研究群體科學基金。該基金資助國內以優秀科學家為學術帶頭人、中青年科學家為骨乾的研究群體,圍繞某一重要研究方向在國內進行基礎研究。受資助的創新研究群體應是長期合作中自然形成的研究整體,其學術水平在國內同行中具有一定優勢,研究工作取得突出成績,或活躍在某一基礎研究領域的前沿並具有明顯的創新潛力。
四、國家基礎科學人才培養基金
國家基礎科學人才培養基金主要用於支持國家理科基礎科學研究和教學人才培養基地(簡稱理科基地)的條件建設和本科生研究能力的提高,促進科學研究與教育的結合,培養基礎研究後備人才。主要包括:條件建設項目、本科生科研能力提高項目和生物學、地學野外實習基地建設與運行、骨幹教師培訓等,同時適當資助古生物,植物、動物分類等特殊學科點的人才培養工作。
五、地區科學基金
地區科學基金主要是為了加強對部分邊遠地區、少數民族地區等科學研究基礎薄弱地區科技工作者的支持,穩定、吸引和培養這些地區的科技人才,扶植和凝聚優秀人才,支持他們潛心探索,為區域協調發展和國家創新體系建設服務。現面向的地區有內蒙古、寧夏、青海、新疆、西藏、廣西、海南、貴州、江西、雲南10個省、自治區和延邊朝鮮族自治州。 一、國際合作交流項目
國家合作交流項目為已經承擔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的科學家廣泛參與國際合作與交流營造良好環境和條件。目前,已與36個國家和地區的66個科學基金組織和研究機構建立了合作交流關系。努力在拓展合作渠道、合作途徑、資助機制等方面創造良好合作環境,主要包括以下類型:
● 一般國際(地區)合作研究項目
● 在華召開國際學術會議項目
● 留學人員短期回國工作講學專項
另外,2000年與德意志研究聯合會(DFG)聯合建立的中德科學中心為促進雙方在自然科學領域內開展合作與交流創造了有利條件。
二、科學儀器基礎研究專款項目
科學儀器基礎研究專款項目主要資助基礎科學前沿研究所急需的重要科學儀器或實驗裝置的創新性研製和改進,以及創新性科學儀器研製當中的基礎性科學問題的研究。
三、重點學術期刊專項
重點學術期刊專項著眼於建設具有國際品牌的中國學術期刊,提高中國學術期刊在國際上的影響力。該項目每逢偶數年份受理申請。
四、科普、青少年科技活動等專項
科普項目面向社會普及和傳播基礎研究成果,進一步增進公眾理解,提高科學素養;資助青少年科技活動旨在培養青少年的探索興趣和創新意識,營造良好的成長環境。
『貳』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科學基金項目管理辦法的申請評審
第四條 自然科學基金委根據基金發展規劃、學科發展戰略和基金資助工作評估報告,在廣泛聽取意見和專家評審組論證的基礎上制定年度項目指南。年度項目指南應當在接收項目申請起始之日30日前公布。
第五條 依託單位的科學技術人員具備下列條件的,可以申請青年基金項目:
(一)具有從事基礎研究的經歷;
(二)具有高級專業技術職務(職稱)或者具有博士學位,或者有2名與其研究領域相同、具有高級專業技術職務(職稱)的科學技術人員推薦;
(三)申請當年1月1日未滿35周歲。
從事基礎研究的科學技術人員具備前款規定的條件、無工作單位或者所在單位不是依託單位的,經與依託單位協商,並取得該依託單位的同意可以申請。依託單位應當將其視為本單位科學技術人員實施有效管理。
第六條下列科學技術人員不得申請青年基金項目:
(一)作為負責人正在承擔青年基金項目的;
(二)作為負責人承擔過青年基金項目的;
(三)正在攻讀研究生學位的。
前款第(三)項中在職攻讀博士研究生學位且符合第六條規定條件的,經過導師同意可以通過其受聘依託單位申請。
第七條申請青年基金項目的數量應當符合下列要求:
(一)作為申請人同年申請青年基金項目限為1項;
(二)具有高級專業技術職務(職稱)的人員,當年申請的青年基金項目數,與作為參與者正在承擔的青年基金項目數合計不得超過2項;
(三)具有高級專業技術職務(職稱)的人員,當年參與申請的青年基金項目數,與作為負責人或者參與者正在承擔的青年基金項目數合計不得超過2項;
(四)年度項目指南中對申請數量的限制。
第八條申請人應當是申請青年基金項目的實際負責人,限為1人。
參與者應當以青年為主體。參與者與申請人不是同一單位的,參與者所在單位視為合作研究單位,合作研究單位的數目不得超過2個。
青年基金項目研究期限一般為3年。
第九條申請人應當按照年度項目指南要求,通過依託單位提出書面申請。申請人應當對所提交的申請材料的真實性負責。
依託單位應當對申請材料的真實性和完整性進行審核,統一提交自然科學基金委。
申請人可以向自然科學基金委提供3名以內不適宜評審其項目申請的通訊評審專家名單。
第十條具有高級專業技術職務(職稱)的申請人或者參與者的單位有下列情況之一的,應當在申請時註明:
(一)同年申請或者參與申請各類項目的單位不一致的;
(二)與正在承擔的各類項目的單位不一致的。 第十一條自然科學基金委應當自項目申請截止之日起45日內完成對申請材料的初步審查。符合本辦法規定的,予以受理並公布申請人基本情況和依託單位名稱、申請項目名稱。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予受理,通過依託單位書面通知申請人,並說明理由:
(一)申請人不符合本辦法規定條件的;
(二)申請材料不符合年度項目指南要求的;
(三)未在規定期限內提交申請的;
(四)申請人、參與者在不得申請或者參與申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的處罰期內的;
(五)依託單位在不得作為依託單位的處罰期內的。
第十二條自然科學基金委負責組織同行專家對受理的項目申請進行評審。項目評審程序包括通訊評審和會議評審。
第十三條評審專家對項目申請應當從科學價值、創新性、社會影響以及研究方案的可行性等方面進行獨立判斷和評價,提出評審意見。
評審專家提出評審意見時還應當考慮申請人的創新潛力。
第十四條對於已受理的項目申請,自然科學基金委應當根據申請書內容和有關評審要求從同行專家庫中隨機選擇3名以上專家進行通訊評審。對內容相近的項目申請應當選擇同一組專家評審。
對於申請人提供的不適宜評審其項目申請的評審專家名單,自然科學基金委在選擇評審專家時應當根據實際情況予以考慮。
每份項目申請的有效評審意見不得少於3份。
第十五條通訊評審完成後,自然科學基金委應當組織專家對項目申請進行會議評審。會議評審專家應當來自專家評審組,必要時可以特邀其他專家參加會議評審。
自然科學基金委應當根據通訊評審情況對項目申請排序和分類,供會議評審專家評審時參考,同時還應當向會議評審專家提供年度資助計劃、項目申請書和通訊評審意見等評審材料。
會議評審專家應當在充分考慮通訊評審意見和資助計劃的基礎上,對會議評審項目以無記名投票的方式表決,建議予以資助的項目應當以出席會議評審專家的過半數通過。
第十六條多數通訊評審專家認為不應當予以資助的項目,2名以上會議評審專家認為創新性強可以署名推薦。會議評審專家在充分聽取推薦意見的基礎上,應當以無記名投票的方式表決,建議予以資助的項目應當以出席會議評審專家的2/3以上的多數通過。
第十七條 自然科學基金委根據本辦法的規定和專家會議表決結果,決定予以資助的項目。
第十八條 自然科學基金委決定予以資助的,應當根據專家評審意見以及資助額度等及時製作資助通知書,書面通知依託單位和申請人,並公布申請人基本情況以及依託單位名稱、申請項目名稱、資助額度等;決定不予資助的,應當及時書面通知申請人和依託單位,並說明理由。
自然科學基金委應當整理專家評審意見,並向申請人和依託單位提供。
第十九條申請人對不予受理或者不予資助的決定不服的,可以自收到通知之日起15日內,向自然科學基金委提出書面復審申請。對評審專家的學術判斷有不同意見,不得作為提出復審申請的理由。
自然科學基金委應當按照有關規定對復審申請進行審查和處理。
第二十條青年基金項目評審執行自然科學基金委項目評審迴避與保密的有關規定。
『叄』 求翻譯: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基金資助項目是什麼意思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基金資助項目
Youth fund of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projects
『肆』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哪個更厲害更有水平 973、863計劃呢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更厲害,因為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按照資助類別可分為面上項目、內重點項目、重大項容目、重大研究計劃、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海外、港澳青年學者合作研究基金、創新研究群體科學基金、國家基礎科學人才培養基金、專項項目、聯合資助基金項目以及國際(地區)合作與交流項目等。
973、863是技術研發、創新資助,一般來說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更龐大。
實施973計劃主要任務包括:一是緊緊圍繞農業、能源、信息、資源環境、人口與健康、材料等領域國民經濟、社會發展和科技自身發展的重大科學問題,開展多學科綜合性研究,提供解決問題的理論依據和科學基礎。二是部署相關的、重要的、探索性強的前沿基礎研究。三是培養和造就適應21世紀發展需要的高科學素質、有創新能力的優秀人才。四是重點建設一批高水平、能承擔國家重點科技任務的科學研究基地,並形成若干跨學科的綜合科學研究中心。
「863」計劃選擇了生物、航天、信息、激光、自動化、能源、新材料等7個領域實施重點突破。1987年2月,「863計劃」正式組織實施。
『伍』 國家青年自然科學基金最高資助多少
2014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
面上項目資助60~95萬
青年科學基金項目23~27萬
『陸』 如何查詢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獲批項目
1、網路搜索「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管理信息系統」,並點擊進入官方網站。
『柒』 資助內別 國家自然基金是屬於縱向還是橫向
國家自然基金是縱向的
『捌』 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多少錢
在中南海的會議室里,李鵬總理和國務院的主要領導都在。大家有講中年知識分子版英年早逝、待遇太低的,有講人才權老化、後繼乏人的。輪到陳章良了,雖然只有短短的五分鍾,但他很珍惜這次機會。
「總理,現在大家都談人才『青黃不接』問題,其實我們有一支非常重要的青年留學生力量在國外。這批人經歷過坎坷,能吃苦,很珍惜讀大學的機會,恢復高考後,很多人都是插隊後考上的。現在,他們在國外應該剛好讀完學位,正面臨著是留是去的抉擇。在目前這種情況下,如果能把這批人吸引回國,非常重要。希望總理考慮一下,能否設立一個『總理基金』,每年拿出5000萬元吸引青年留學人員回國(當然了,也不一定都是回國人員,國內優秀的也可以)。每個學科每年給2個資助名額,每年100個,每人給50萬元科研經費。這樣連續10年到20年,如果那時中國能出諾貝爾獎的話,那一定是獲總理資助的人拿的。我聽說總理自己掌握一筆錢的審批權,能不能從『總理基金』中出這5000萬?」
1994年陳章良向李鵬總理提議成立基金,以吸引海外華人和中國留學者回國效力,振興中國的科學研究,其中基金也資助國內的優秀人才。
這就是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的由來!
『玖』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不予資助項目的專家評審意見在哪裡查看啊
將通過信件書面通知申請人和依託單位,並說明理由。
依據《國家自然科學回基金條例》答第十七條規定:基金管理機構根據本條例的規定和專家提出的評審意見,決定予以資助的研究項目。基金管理機構不得以與評審專家有不同的學術觀點為由否定專家的評審意見。
基金管理機構決定予以資助的,應當及時書面通知申請人和依託單位,並公布申請人基本情況以及依託單位名稱、申請基金資助項目名稱、擬資助的經費數額等;決定不予資助的,應當及時書面通知申請人和依託單位,並說明理由。基金管理機構應當整理專家評審意見,並向申請人提供。
(9)青年基金資助率擴展閱讀: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的相關要求規定:
1、自然科學基金委應當整理專家通訊評審意見向申請人提供,申請人可以就評審專家的評審工作向自然科學基金委提出書面意見或建議。
2、自然科學基金委應當通過評審專家履職情況調查等方式建立評審專家監督的制度。自然科學基金委應當公布專門的舉報電話和舉報信箱等聯系方式,接受科學界和社會公眾對評審專家違反《條例》和本辦法規定行為的舉報。
『拾』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的主持項目
自然科學基金按照資助類別可分為面上項目、重點項目、重大項目、重大研究計劃、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海外、港澳青年學者合作研究基金、創新研究群體科學基金、國家基礎科學人才培養基金、專項項目、聯合資助基金項目以及國際(地區)合作與交流項目等。通過亞類說明、附註說明還可將一些資助類別進一步細化。所有這些資助類別各有側重,相互補充,共同構成當前的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體系。
在2006年集中受理期間,自然科學基金委受理各類項目63330項,比上一年同期增加了20.3%,其中面上項目申請(包括聯合資助項目)共計59079項,同比增長20.1%。批准資助10362項,同比增長13.73%。平均資助強度為26.15萬元/項;比上一年有所提高。受理重點項目申請(包括聯合資助項目)1539項,批准資助284項,平均資助強度160.24萬元/項。 面上項目是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體系中的主要部分,包括自由申請、青年科學基金和地區科學基金3個亞
類,其資助經費占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總經費的60%以上,2006年達71.89%,主要支持科技工作者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范圍內自由選題,開展創新性的科學研究,資助期限一般為3年。申請書正文部分需按照面上項目撰寫提綱及要求撰寫。
青年科學基金項目的申請量連續保持高速增長,占面上項目申請量的比例從2001年的14.5%增加到2006年的22.6%,而自由申請項目的比例則從2001年的81.3%減少到2006年的73%,地區科學基金的申請量一直在3%-5%之間。說明基礎研究的青年隊伍步入快速增長期,自然科學基金委對青年科學基金支持的力度也在逐年加大,在獲得資助的面上項目中,青年科學基金所佔比例從2001年的16.5%增加到2006年的23.7%,而且,青年科學基金的資助率要高於自由申請的資助率。各科學部在介紹面上項目的同時,也將涉及科學部總體概況、申請注意事項和重點資助方向等方面的內容。 是自然科學基金委資助格局中的另一重要部分,主要由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含外籍)、海外青年學者合作研究基金、香港、澳門青年學者合作研究基金、創新研究群體科學基金和國家基礎科學人才培養基金組成,包括:
國家傑出青年基金
國家傑出青年基金(外籍)
海外青年學者合作研究基金
香港、澳門青年學者合作研究基金
創新研究群體科學基金
國家基礎科學人才培養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