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宏觀對沖和量化對沖有哪些區別
量化對沖策略通過程序化交易分散投資,通過對沖工具控制風險,持續獲得穩健收回益。從投資原理角度是相對理答想的投資策略。但目前股指期貨受限的現實情況,卻會導致量化對沖基金實際表現與理論存在差距,具體而言:
1、交易工具的缺失導致對沖不完全,例如小盤股對沖工具的缺失使得市場中性策略在2014年末出現凈值的劇烈波動;
2、交易策略突破了嚴格對沖的原理。例如基金經理加入對市場機會的主觀擇時或趨勢判斷,未嚴格執行100%對沖,留有一定的風險敞口;
3、模型實現層面或有缺陷。如編程語言、計算機硬體、數據處理等技術問題影響量化對沖策略的實現效果;
4、策略的執行可能受到監管政策、交易品種流動性和負基差等限制。
2. 微信上理財通的量化沖對基金是什麼現在買入如何
理財通上的量化對沖基金是一種可以通過對沖工具與量化建模手段,實現絕內對收益的基金類型容。這種基金不管市場行情是上漲還是下跌,都能夠通過多空對沖,獲得收益,而且投資范圍廣泛。這段時間市場行情比較動盪,買入量化對沖基金是比較穩健的投資方式,你可以買入試試。
3. 量化投資和對沖基金的區別
首先你要明確復定性分析和定製量分析的區別,定性分析舉個簡單的例子就是股票和債券的性質是不同的,A股票和B股票是不同的。A股票上午買和A股票下午買是不同的。這是從定性的角度來分析問題。但實際運用當中A股票和B股票又是有聯系的。而他們的關聯度如何去確定,那麼就引入定量分析整個概念了。一般來講,量化投資都是運用金融建模進行定量分析。其中運用最普遍的是對沖基金。
對沖基金意思是買一個標的物,然後再賣一個標的物。利用標的物與標的物之間的關聯性進行套利。而這種套利是需要精確的量化分析進行的。
所以說對沖基金主要運用量化投資這種方法。但量化投資不見得是對沖基金。
4. 今年買量化對沖基金靠譜嗎看收益情況挺不錯的樣子
今年整體行情不咋地,A股市場下跌了挺多的。而量化對沖基金採取了對沖的專手段,相當於屬在大跌的時候買了保險,所以能夠保全投資者的本金至少不虧。我前半年買了一個匯添富絕對收益就屬於這類的,現在開放期了,小賺一下下。考慮再投點同類的~
5. 量化對沖基金收益怎麼樣可以直接在理財平台比如理財通上買入的嗎
量化對沖基金與貨基、債基都屬於能夠保本的基金類型,風險相對較低,如果你不能夠接受大風險虧損的資金的話可以去買入,在收益比較穩定,也適合組合購買,可抵禦市場風險。
6. 如何選擇量化對沖基金
選擇對沖基金,考慮的是以下這些風險指標,事實上,從絕對收益來看,可能包含著多種信息,我們需要穿過業績迷霧,把最有價值的信息提煉出來,才能做出一個科學的選擇。
一、收益波動率最小的產品,才是首選產品
收益波動率是對收益變化幅度的測量。收益的波動率越大,說明基金承擔的風險越大。
我們不可盲目地去追買收益率最高的產品,因為當大盤下跌時,也許這個收益率奇高的基金往往會以更快的速度下跌,下跌的幅度比其業績比較基準可能大很多。投資者如果投資這種基金將會承擔比較高的風險。原因在於,在投資者需要資金而被迫贖回產品份額時,高波動率的產品意味著有較大的可能會以虧損「割肉」方式贖回。
如明汯CTA,自產品成立以來,歷經數次巨震行情考驗,沒受任何影響,一直保持平穩向上的走勢,每月正收益,月回撤為0。如下面的月凈值走勢圖,呈現出一條平滑向上的完美的凈值走勢直線。
二、回撤最小的產品,才是最佳產品。
最大回撤表示一隻產品在一段時間內資產凈值最大的下跌百分比。
這個指標的含義是這樣的:在選定周期內任一歷史時點往後推,產品凈值走到最低點時的收益率回撤幅度的最大值。最大回撤用來描述買入產品後可能出現的最糟糕的情況。最大回撤是一個重要的風險指標,對於對沖基金和數量化策略交易,該指標比波動率還重要。
不管怎麼定義,至少這兩點是目前的主流認識:
1.最大回撤越小越好;
2.回撤和風險成正比,回撤越大,風險越大,回撤越小,風險越小
從上表中,我們可以發現,創元渡沃一號嚴格控制住了風險,每周都是正收益,回撤幾乎為零。
三、夏普比率比較高的產品,才是最靠譜產品
夏普比率是由斯坦福大學的金融學教授William F.Sharpe於1966年發明,主要用於衡量共同基金的收益表現。目前已成為國際上用以衡量基金績效表現的最為常用的一個標准化指標。
夏普比率的計算方法為用每期的平均回報減去無風險回報率得到的差,再除以收益回報的標准差。它反映了單位風險基金凈值增長率超過無風險收益率的程度。如果夏普比率為正值,說明在衡量期內基金的平均凈值增長率超過了無風險利率,在以同期銀行存款利率作為無風險利率的情況下,說明投資基金比銀行存款要好。而夏普比率越高,說明基金單位風險所獲得的風險回報越高。
而無論是在國內還是國外,長期來看,比如至少一年期限,能實現靠譜比率超過2的投資業績,可持續性很高,難度也很大。投資者應該密切關注,這類能長期實現靠譜比率超過2的基金;我們不建議投資者投資任何靠譜比率低於0.5的基金。
7. 量化投資和對沖基金間的聯系和區別
首先你要明確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的區別,定性分析舉個簡單的例子就是股票和回債券的性質是不同的,答A股票和B股票是不同的。A股票上午買和A股票下午買是不同的。這是從定性的角度來分析問題。但實際運用當中A股票和B股票又是有聯系的。而他們的關聯度如何去確定,那麼就引入定量分析整個概念了。一般來講,量化投資都是運用金融建模進行定量分析。其中運用最普遍的是對沖基金。
對沖基金意思是買一個標的物,然後再賣一個標的物。利用標的物與標的物之間的關聯性進行套利。而這種套利是需要精確的量化分析進行的。
所以說對沖基金主要運用量化投資這種方法。但量化投資不見得是對沖基金。
8. 量化投資和對沖基金的區別
量化投資
量化投資就是藉助現代統計學、數學的方法,從海量歷史數據中尋找能夠帶來超額收益的多種「大概率」策略,並紀律嚴明地按照這些策略所構建的數量化模型來指導投資,力求取得穩定的、可持續的超額回報。
量化投資就是將投資理念及策略通過具體指標、參數的設計為投資者針對以後的行情走向進行判斷,然後對影響股市漲跌的因素進行歸納,建立出一個模型,把這 個模型拿到當下行情進行檢測,如果這個模型能准確的反應出走勢,確保為投資者帶去優良的收益,那麼這個模型就值得投資者使用。相對於傳統投資方式來說,量 化投資具有快速高效性、客觀理性、收益與風險平衡和個股與組合平衡等四大特點。正是因為各個環節都要有不同的方法和量化模型來保證操作的可靠性,因此技術 方面也幾乎覆蓋了整個投資流程,從估值選股、資產配置到程序化交易與績效評估等,對操作人員的要求也是比較高的。
量化投資自身以及整個投資 行業的發展逐步產生共振。量化投資在海外的發展已有30多年的歷史,其投資業績穩定,市場規模和份額不斷擴大、得到了越來越多投資者認可。作為一個概念, 量化投資並不算新,國內投資者早有耳聞,以2010年股指期貨上市為轉折點,目前已經非常成熟。
量邦科技把人的投資思想規則化、模型化,基於金融 數據得出投資結論,並選用計算機去執行交易。原本用於自然科學研究的手段應用於投資實踐,就產生了投資科學。比如出現於上世紀80年代左右的阿爾法投資, 這種量化投資的主要工具是多因素模型,通過分析股價的驅動因素,合理配置權重,進行有益投資組合
對沖基金
對沖基金 (hedge fund),也稱避險基金或套利基金,是指由金融期貨(financial futures)和金融期權(financial option)等金融衍生工具(financial derivatives)與金融組織結合後以高風險投機為手段並以盈利為目的的金融基金。它是投資基金的一種形式,屬於免責市場(exempt market)產品。
對沖基金採用各種交易手段進行對沖、換位、套頭、套期來賺取巨額利潤。這些概念已經超出了傳統的防止風險、保障收益操作范疇。加之發起和設立對沖基金的法律門檻遠低於互惠基金,使之風險進一步加大。
隨著時間的推移,在金融市場上,部分基金組織利用金融衍生工具採取多種以盈利為目的投資策略,這些基金組織便被稱為對沖基金。對沖基金早已失去風險對沖 的內涵,相反的,現在人們普遍認為對沖基金實際是基於最新的投資理論和極其復雜的金融市場操作技巧,充分利用各種金融衍生產品的杠桿效用,承擔高風險、追 求高收益的投資模式。
總結
從海外經驗也可以看出,量化對沖、CTA策略及量化多策略產品在市場下跌中仍然能獲得較好的收益。量化對沖產品偏向市場中性策略,可以在A股市場下跌中實現對沖風險,獲取收益。
9. 如何選擇量化對沖基金
第一步:「收益風險比」最重要
投資虧損,是常有的事。相信和筆者一樣,在今年上半年大量持有股票資產的投資者就都會深有體會,別提了,說出來都是淚呀。短期虧損是不可避免的,重點是我們要做到大賺小賠,而不是小賺大賠,收益風險比就是不錯的衡量指標。
二步:實際預警線和止損線
很多的量化對沖產品都設立了預警線與止損線,這是一種風險防範措施。比如說如果是0.90預警、0.85止損的話,當產品發生虧損,凈值跌到0.90時,會提出預警,就需採取減倉策略。當跌至0.85時第三方風控公司會發布止損指令,強行賣出,防止虧損進一步擴大。
第三步:團隊穩定性
在選擇量化對沖私募基金的時候,投資團隊的穩定性是一個不得不考慮的因素。私募量化對沖產品和公募基金產品不一樣,私募量化對沖產品往往有封閉期至少是6個月,加上私募基金信息不如公募基金透明,即使投資團隊的核心成員離開,筆者也不一定會知道,即使知道了,有封閉期的情況下,筆者也無法賣出呀!
第四步:規模擴張
筆者對短期規模擴張太快的量化對沖基金是十分謹慎的,那麼如何知道筆者看好的量化對沖基金是否是短期規模擴張過快的量化對沖基金呢?
網路搜索,超過6條推廣的信息,說明短期過火
第五步:預期收益率
第一:未來究竟能獲得多少收益,這個誰也無法准確預測,這是我們需要認清的。
第二:不要過度迷信短期收益過大的品種,歷史收益不代表未來收益。
第三:如果銷售人員告訴筆者,保證會做到多少的收益,他家裡人都買了,他們公司的員工都在湊錢買劣後等等。筆者對此種營銷極為反感,會直接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