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外商直接投資FDI 水平型和垂直型怎麼區分,有什麼不同
1、范圍不同:水平的就是投資和它在母國經營相同的產業,比如可口可樂在中國投資一家可樂生產企業。垂直就是投資和它在母國經營不同,但處於經營所在行業價值鏈上游或下游的企業,如麥當勞在中國投資農業,中國鋼鐵企業到國外收購鐵礦石企業等。
2、內容不同:水平型對外直接投資的一個重要原因是避開國際貿易壁壘(這里的貿易壁壘是廣義的,它包括關稅壁壘、跨國運輸成本等一切增加國際貿易成本的因素)。貿易壁壘越高,對外直接投資的可能性也就越大。反之,貿易壁壘越低,對外直接投資的動力也就越小。
而經濟全球化的發展使得這類跨國公司對外直接投資的動因逐步削弱。各國經濟正朝著國際一體化的方向發展,世界經濟的大統一使得國際貿易領域逐步實現自由化,各國紛紛開始降低關稅壁壘,從而使跨國直接投資繞開關稅壁壘的這一動力下降。
3、廣度不同:同時隨著技術日新月異的發展,跨國公司貿易的運輸成本也一路下降,至少運輸成本在公司產品總成本中所佔的相對比例較小,對跨國公司的生產地選擇影響有限。
可見,以上兩種因素的變化都對水平型直接投資的動因起著相反的解釋作用,此類跨國公司欲佔領我國市場,將會直接通過國際貿易的方式進入。
2. 外商直接投資與外商投資有區別嗎
一樓的說法很偏頗,不符合實際當中的概念。
外商投資企業不但包括專中外屬合資企業,還包括外商獨資企業,中外合作企業兩種形勢,只要在公司股權當中存在境外資本(包括港澳台),均屬於外商直接投資的范疇。
間接投資是指境外資本不在投資股份當中直接出現,而以融資、借貸等間接形勢,由一個中方機構或自然人出面作為直接投資人,而實際控制人則來自境外的投資方式(比如隱名投資)
3. 外商直接投資的劃分標准
(1)國際組織與機構標准
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認為:國際直接投資是指一國(或版地區)的居民實體與權另一國的企業建立長期關系,具有長期利益,並對之進行控制的投資。有股權資本、利潤再投資、企業內貸款三種方式。
IMF將其標準定為25%
(2)歐美標准
美國商務部:如果外國公司完全受美國公司控制,或50%以上的股份被一群相互沒有聯系的美國人擁有,或20%以上的股份被一群有組織的美國人擁有,則美國人對該公司的投資屬於國際直接投資。
(3)日本標准
日本官方對於直接投資的統計包括擁有股票份額、貸款、國外機構設置三個方面。將日本出資比例佔25%以上的投資或貸款作為對外直接投資。
4. 外商直接投資對我國的影響(利弊)
根據商務部12月日公布的外商投資數據,今年1至7月實際外商直接投資(FDI)下降20.35%,7月份下降35.71%。這是外商直接投資連續第10年出現負增長,也是自7月以來的最大跌幅。
今年1至7月,我國實際使用外資金額為483.68億美元,同比下降20.35%。全國新批外商投資企業12,264家,同比下降27.39%。
7月份,實際使用外資53.59億美元,同比下降35.71%。新批外商投資企業1845家,同比下降21.39%。但是,與其他國家相比,中國一直是外國直接投資流入量很大的國家。目前,全球外商直接投資正在下降,中國的下降幅度相對較小。
我國產業結構升級中產生的問題
(一)擴大了產業結構偏差。目前,外商對我國的直接投資集中於第二產業.尤其是工業部門.對第三產業的投資比重偏低,對第一產業的投資規模很小.加劇了我國產業結構的不合理。在第二產業內部.一方面外資主要投資於規模小、見效快風險小的輕工業和一般加工組裝企業.對重工業的投入相對薄弱.導致我國輕重工業發展不協調,不利於對產業結構升級空間的拓展。
另一方面,外資工業高度集中於製造業。而在製造業中又主要集中在加工工業.加快了我國工業結構高加工度化的進程。在第三產業結構中,外資過多地流向商業、房地產、金融保險業等利潤較高的產業,而流向通訊、交通運輸等基礎設施部門和科教文衛部門較少.對這些部門的產出比重變化還沒有起明顯作用
(二)形成壟斷,降低市場效率。隨著我國引進外商投資規模的不斷擴大.國內市場結構變化速度加快.外商投資企業的壟斷現象開始在部分行業中顯示出來。隨著國內體制改革不斷推進,中國市場經濟體制環境正在形成之中。外商在華獨資經營的環境明顯改善.不再依賴中方投資者與其合作以求適應傳統計劃經濟的許多特點。
(三)對我國的民族工業帶來壓力和阻力以市場控制為目的的FDI.對國內相關產業的發展會構成抑制的一面.表現在外商控股控市.對我國民族工業構成威脅。我國企業尤其是大量國有企業因機制障礙越來越難以適應競爭加劇的市場環境.從而受到外資的排擠。最終退出市場。
5. 固定資產投資包含外商直接投資嗎
固定資產投資資金來源:是指固定資產投資單位在本年內收到的可用於固定資產建造版和購置的各種權資金。包括上年末結余資金、本年資金來源小計和各項應付款。其中本年資金來源小計又分為國家預算內資金、國內貸款、債券、利用外資、自籌資金和其他資金來源六種。
利用外資指報告期收到的用於固定資產投資的國外資金(含設備、材料、技術在內),包括外商直接投資、對外借款、外商其他投資。
因此固定資產投資包含外商直接投資。
6. 什麼是外商直接投資
被過濾廣告什麼復是外商直接投制資?外商直接投資是什麼意思?
外商直接投資」(ForeignDirectInvestments,簡稱FDI),指的是外國企業和經濟組織或個人(包括港澳台胞以及我國在境外注冊的企業)按照我國有關政策、法規、用現匯、實物、技術等在我省進內開辦外商獨資企業,與我省境內的企業或經濟組織共同舉辦中外合姿經營企業,使用經濟企業或合作開發資源的投資(包括外商投資收益的再投資),以及經政府有關部門批準的項目投資總額內企業從境外借入的資金。
來自www.fundfund.cn 詳文參考:http://www.fundfund.cn/news_2009130_37387.htm
7. 實際利用外資額與實際外商直接投資額是一樣的嗎
這兩個概念不一樣。
二者之間有一個外商間接投資的差額實際利用外資額概念要大於實際外商直接投資外商間接投資之的是外國投資者以股權、債券等形式參與公司的經營管理。
實際利用外資額是中國各級政府、部門、企業和其他經濟組織通過對外借款、吸收外商直接投資以及用其他方式籌措境外現匯、設備、技術等資源的過程中,根據投資協議(合同)實際執行的投資額。
外商直接投資是外國企業和經濟組織或個人(包括華僑、港澳台同胞以及中國在境外注冊的企業)按中國有關政策、法規,用現匯、實物、技術等在中國直接投資的行為。包括:在中國境內開辦外商獨資企業,與中國境內的企業或經濟組織共同舉辦中外合資經營企業、合作經營企業或合作開發資源的投資(包括外商投資收益的再投資),以及經政府有關部門批準的項目投資總額內企業從境外借入的資金。
(7)外商直接投資擴展閱讀:
外商直接投資對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對中國經濟增長和轉型升級、優化外貿結構、平衡國際收支和擴大就業均做出重要貢獻。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發布的《中國外商投資報告》(2018)顯示,外商投資企業以全國不到3%的數量,創造了全國近一半的對外貿易、1/4的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1/5的稅收收入。
在經濟增長效應方面,外商直接投資在資本形成、全要素生產率提高和產出增長上具有明顯的促進作用。大多數學者的研究支持外商直接投資促進東道國的經濟增長。
截止2018年底,我國外商直接投資企業累計達95萬家,實際利用外資累計超過2.1萬億美元,外商直接投資已經成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一支重要力量。圖1顯示了在1985-2016年外商在華直接投資及其增速。外商在華直接投資總額在逐年不斷增加,從1985年的19.6億美元增加到2016年的1260億美元,31年間增長約64倍。
8. 歷年 外商直接投資
單位:億美元
外商直接投資(實際利用的)
1983年 6.36
1984年 12.58
1985年 16.61
1986年 18.75
1987年 23.14
1988年 31.94
1989年 33.92
1990年 34.87
1991年 43.66
1992年 110.08
1993年 275.15
1994年 337.67
1995年 375.21
1996年 417.25
1997年 452.57
1998年 454.63
1999年 403.19
2000年 407.2
2001年 468.78
2002年 527.4
2003年 535.05
2004年 606.3
2005年 603.25
2006年 694.68
2007年 835.2(747.7)
(以上來自於國家統計局資料庫)
下面是商務部的數據 你可以看看 有月份的和全年的 不過貌似沒有表格
http://www.mofcom.gov.cn/static/column/tongjiziliao/v.html/1?966971413=283555381
我覺得我國78年才改革開放 所以剛開始那些年的FDI數據有可能不全 尤其是月份的 各個行業的數據 再說國內經濟統計的發展存在的問題也導致一些數據壓根沒有統計
你要的這些東西 雖然都是公開資料 但是整理比較費時 是要付費的 100分有什麼用啊
2008年FDI
月 FDI
1 112
2 69.28
3 92.86
4 76.03
5 77.61
6 96.1
7 83.36
8 70.08
9 66.02
10 57.22
11 53.22
12 59.78
9. 請問誰知道FDI(外商直接投資)對東道國和來源國的經濟各有什麼的影響
FDI對東道國的來經濟效應
1、資本源形成效應包括直接資本流入效應;間接示範效應。
2、產業結構優化效應
改變東道國的投資結構,改變了東道國的消費結構;對東道國居民的消費需求的引導作用
3、技術進步效應
直接的技術轉移,間接的技術擴散和外溢
4、對外貿易發展效應
外資企業直接出口產品;外資企業進入所引起的東道國當地企業增加出口
5、國際收支平衡效應
發展中東道國初期為正效應;長期負效應明顯
6、就業效應
總體表現為就業機會凈增加
FDI對投資母國的經濟效應:
產業結構優化效應
1、發達國家對發展中國家的垂直投資對投資國產業結構優化的正效應最大
2、技術進步效應
獲得東道國相關的先進技術
3、對外貿易效應
水平型是替代關系;垂直型是互補關系。
4、國際收支效應
短期負效應;長期正效應
5、就業效應
既有正效應又有負效應,二者相抵後,一般表現為正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