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美國的共同基金跟中國國內的基金有沒有區別
從操作方式上沒有區別,
不過有於兩國的國情不同,投資的行業不同,
也存在一定的區別.
② 美國icii共同基金
美國共同基金在全球的發展趨勢
在全球市場中的呈主導地位
1924年,美國出現了第一隻共同基金——「Massachusetts投資者信託」,它最初的組合包含45隻股票,資產規模只有5萬美元。然而從1980年開始,隨著經濟的發展和股市的走強,美國共同基金經歷了爆炸性增長的黃金時期,20多年間,美國基金行業的資產凈值增長了25倍,基金數量增長了5.4倍。
在此期間,美國一直是世界上最大的共同基金市場,根據美國投資公司協會(ICI)的統計,截至2005年底,全球共同基金的資產總額已經達到17.8萬億美元,其中美國以8.9萬億的資產占據了全球共同基金市場50%的份額,歐洲市場以6萬億美元的資產僅次於美國,成為全球第二大共同基金市場。如果單以國家而言,盧森堡和法國分別以1.64萬億和1.36萬億美元分別位列全球共同基金第2和第3大國。亞洲及太平洋地區的國家占據了世界共同基金市場10%左右的份額,澳大利亞和日本的共同基金市場資產分別達到了0.7萬億和0.47萬億,是這個區域內最大的市場。
美國的共同基金份額一直占據著世界的主導地位,2001年以前,美國共同基金的市場份額接近60%,而2001年的「911事件」直接導致了美國股市的下跌,從而使美國共同基金市場份額也有所萎縮。雖然經歷三年的連續下降,美國共同基金市場份額仍然以50%的比例高居第一,目前這種下降的趨勢已基本得到扭轉。
美國基金管理公司發展趨勢
在共同基金剛興起的年代,基金的發起人數量非常有限,並且他們一般都以公募基金作為主要業務,而到目前,共同基金行業的格局已經完全不同以往了:金融咨詢公司、銀行、保險公司、證券經紀商以及其他金融服務公司都開始涉足共同基金這一領域,共同基金也僅僅是他們為了滿足投資者需求而提供的眾多金融產品中的一種。
從2005年底的情況來看,將近六成的共同基金都由金融咨詢公司所管理,而他們旗下的共同基金資產也達到總量的50%,其餘的一半則分別由銀行、保險公司、證券經紀公司以及海外發起人所控制。
美國的共同基金業的低進入門檻造就了不斷有新的發起人進入到行業中來,這些新鮮血液的加入使得整個行業一直處於相對激烈的競爭狀態下,並不因為行業已經成視邙降低競爭,1985年當時排名前25的共同基金當中,僅僅只有16家在2005年依然處於前25的位置,美國基金業競爭的激烈程度由此可見一斑。
這種持續的激烈競爭使得個別優質的基金公司很難實現行業的壟斷。根據Herfindahl-Hirschman指數的測度:美國基金業2005年的指數僅僅只有400,屬於非常分散行業,趨近於自由競爭,市場份額的變化也顯示了競爭的激烈,雖然排名前5基金的市場份額在這20年間幾乎沒有變化,但排名前10和25的基金市場份額都有一定程度的下降。
1、共同基金產品的總體趨勢
(1)能夠長期保持優秀投資業績的基金受到投資者的青睞。
投資業績始終是共同基金的核心競爭力之一,表現好的基金贏得投資者的貨幣「選票」,同時理性的投資者也十分關注優秀業績的持續性,因而他們對基金的通常考核標准都是10年期年化收益率,這樣可以防止基金的行為短期化。投資者對持續高收益的追逐,使得基金業的資產都集中於那些能夠長期保持超額業績的基金公司,歷史數據也證明了這一點,以2005年為例,46%的資產集中於10年收益率排名前25%的基金族中,37%的資產集中於排名25%-50%的基金族中,也就是說,長期排名靠前50%的基金獲得了3/4以上的資產。這一市場趨勢也促進了基金追求長期業績的良好競爭環境的逐步形成。
(2)基金業資產向費率低的基金相對集中
ICI的報告指出共同基金的投資者多數投資於低費率的基金。這種傾向通過比較基金平均的費率水平與所有基金持有人實際支付的費率水平之間的差距可以看出:紅色折線為所有基金公司平均的費率水平,藍條表示所有基金持有人所實際支付的費率水平,它們之間存在較大的差距。這個差距產生的重要原因就是大多數投資者都將資金投資於費率更低的基金上,從而使實際費率水平低於基金公司所要求費率的平均水平。
對基金的資產分布的考察可以得到同樣的結論,長期以來,低於行業平均費率水平的基金控制了共同基金業85%以上的資金,這充分說明了投資人的對投資基金的價格敏感性。
正是基金投資者以「用腳投票」方式對共同基金業施加的巨大壓力,共同基金費率自1980年以來就一直呈下降趨勢。1980年,股票型共同基金投資者支付的平均費率水平為2.32%,但到2005年底,這個數字已經降低到了1.13%,債券型基金也同樣經歷著這樣的變化。在價格戰中,小規模基金明顯在成本上存在先天的劣勢,經營成本占資產凈值的比例要高於大規模基金,小規模基金為了吸引投資者,有很高比例的基金通過降低費率,以增強自身的競爭優勢,但是收取的管理費用卻不足以彌補經營成本,而且規模越小的基金越容易發生價格戰,這一趨勢也刺激了大量的小型基金進行合並,擴大自身規模來實現規模效益。
2、不同類型的基金產品的變動趨勢
(1)股票型基金
股票型基金的資金流入情況與股市走勢密切相關,得益於全球性的流動性充足,世界各地的股票市場從02年開始進入牛市,因而股票型基金近幾年了獲得大量的資金流入,在2005年,美國股票市場的平均漲幅為5%-7.5%,而同期除美國之外的世界股票指數獲得了15%的上漲,相對低迷的表現造成了資金流入情況相差懸殊,投資美國股票市場的基金獲得了310億美元的資金流入,而投資國外股票市場基金的資金流入則達到了創紀錄的1050億美元。
(2)債券型基金
與股票型基金不同,利率是影響債券基金資金流入的最重要變數,2001至2003年間不斷調低的利率使得債券基金獲得了較高收益,刺激了對債券基金的需求,但是從04年開始進入加息周期,利率的提高降低了債券的收益,引發了資金從債券基金中流出。雖然債券基金的收益不盡如人意,但是債券基金由於自身的固定收益和低風險特徵,在資產配置中的作用無可替代,因而仍然能夠獲得相當的資金流入。例如,由於養老基金對生命基金的認可,生命基金近年來大受歡迎,在05年增長了490億美元,而債券基金是生命基金資產配置中的重要部分,新增資金中的310億美元都用於投資債券基金。
(3)混合型基金
由於股票和債券的收益風險結構完全不同,而基金經理往往不可能是同時精於股票和債券投資,因而混合型基金中股票和債券這兩個組成部分,通常會是一強一弱。這導致混合型基金的業績一直差強人意。而理性的投資者更加傾向於分別投資於表現最佳的股票型基金和債券型基金,形成自己的混合型投資組合。由於這一理念的廣泛存在,混合型基金難以獲得投資者的青睞,一直處於美國基金市場的邊緣,根據這一情況,市場創新了混合組合基金(hybrid fund of funds),通過直接投資於混合組合基金,減少了投資者自己進行資產配置的繁瑣,因而受到投資者的追捧,市場對於混合組合基金的歡迎程度是混合型基金遠不能及的,2005年資產增長了710億美元。
③ 美國的共同基金有何特點
共同基金的特點
分散投資風險
共同基金的資產較一般投資人來得龐大,故足以將資金分散於不同的股票、甚至不同的投資工具中,以達到真正的風險分散,而不致因一支錯誤的選股,而產生重大的虧損。
專業操作管理
共同基金公司聘有專業基金經理人及研究團隊從事市場研究,對於國內、外的總體、個體投資環境,及個別公司狀況都有深入了解。而且,只要花少許的基金管理費就可享受到專家的服務,可以說是小額投資人的最佳福音。
最佳節稅管道 (1) 國內基金: 股票型基金買賣價差產生獲利時,依現行法規得以免稅;至於基金配息給投資人時,若此配息的來源是投資標的所產生的,則需納入綜合所得稅,並可依儲蓄投資特別扣除額規定,享有二十七萬元的免稅額。
(2) 海外基金: 我國稅法目前采屬地主義,個人投資海外共同基金,無論是買賣價差所產生的資本利得或配息,皆不必納入個人所得中報稅,可以合法節稅。
變現性相當靈活
當投資人不想投資時,可隨時選擇退出,贖回國內債券基金的款項,可於申請贖回之次一營業日收到,國內股票型基金及海外基金約一周可拿到款項。不像其他的投資工具,有賣不出去的風險。
小額資金即可投資全球
共同基金是將投資分散於不同之標的,甚至不同的金融市場(區域、國家)。投資人最低只要三仟元(定時定額),就可分享到全球各地區經濟成長的成果。與其他投資工具比較,投資下限小了許多。
安全性高
共同基金是采保管與經營分開的原則。若基金公司或保管銀行不幸倒閉時,債權人不得對基金資產請求扣押或行使其他權利,投資人的權益不會因而受到影響。
④ 共同基金在國內外的發展
共同基金目前發展狀況
目前,美國封閉式共同基金大約只有500餘個,多為債券基金和國家基金,而開放式基金的數目則高達5000餘個,種類多種多樣。
美國一直是世界上最大的共同基金市場,根據美國投資公司協會(ICI)的統計,截至2005年底,全球共同基金的資產總額已經達到17。8萬億美元,其中美國以8。9萬億的資產占據了全球共同基金市場50%的份額。
美國的共同基金份額一直占據著世界的主導地位,2001年以前,美國共同基金的市場份額接近60%,而2001年的911事件直接導致了美國股市的下跌,從而使美國共同基金市場份額也有所萎縮。雖然經歷三年的連續下降,美國共同基金市場份額仍然以50%的比例高居第一,目前這種下降的趨勢已基本得到扭轉。
在共同基金剛興起的年代,基金的發起人數量非常有限,並且他們一般都以公募基金作為主要業務,而到目前,共同基金行業的格局已經完全不同以往了:金融咨詢公司、銀行、保險公司、證券經紀商以及其他金融服務公司都開始涉足共同基金這一領域,共同基金也僅僅是他們為了滿足投資者需求而提供的眾多金融產品中的一種。
新大陸之夢--基金在美國(十二)
從2005年底的情況來看,將近六成的共同基金都由金融咨詢公司所管理,而他們旗下的共同基金資產也達到總量的50%,其餘的一半則分別由銀行、保險公司、證券經紀公司以及海外發起人所控制。美國的共同基金業的低進入門檻造就了不斷有新的發起人進入到行業中來,這些新鮮血液的加入使得整個行業一直處於相對激烈的競爭狀態下,並不因為行業已經成視邙降低競爭,1985年當時排名前25的共同基金當中,僅僅只有16家在2005年依然處於前25的位置,美國基金業競爭的激烈程度由此可見一斑。 這種持續的激烈競爭使得個別優質的基金公司很難實現行業的壟斷。根據Herfindahl-Hirschman指數的測度:美國基金業2005年的指數僅僅只有400,屬於非常分散行業,趨近於自由競爭,市場份額的變化也顯示了競爭的激烈,雖然排名前5基金的市場份額在這20年間幾乎沒有變化,但排名前10和25的基金市場份額都有一定程度的下降。
新大陸之夢--基金在美國(十三)
投資者對持續高收益的追逐,使得基金業的資產都集中於那些能夠長期保持超額業績的基金公司,歷史數據也證明了這一點,以2005年為例,46%的資產集中於10年收益率排名前25%的基金族中,37%的資產集中於排名25%-50%的基金族中,也就是說,長期排名靠前50%的基金獲得了3/4以上的資產。這一市場趨勢也促進了基金追求長期業績的良好競爭環境的逐步形成。
在美國的基金產業中,個人投資者占共同基金資產的大部分份額,機構占的共同基金資產的比重較小。在2005年末,個人持有共同基金資產77968億美元,占共同基金總資產的87.6%,機構持有11083億美元的共同基金資產,占共同基金總資產的12.4%。個人和機構的比例自2000年以來一直保持不變。就具體的各類基金而言,股票型、混合型以及債券基金個人和機構的比例一直很穩定,不過個人賬戶占貨幣市場基金資產的比重出現明顯的下降,由2000年的76.5%下降到2005年的69.33%,而機構賬戶占共同基金資產比重則明顯上升。
回顧美國基金業的發展歷史,我們可以看到美國基金業總是適應資本市場和基金發展的變化而不斷地進步:
●基金組織形式由封閉式轉向開放式;
●基金品種和投資目標由單一走向多樣化;
●基金市場的投資主體由單一的居民轉向與養老金等機構投資者並重;
●基金銷售由直接轉向依靠中介機構代理;基金的運做成本不斷下降;等等。
正是這種不斷創新求變的精神,才能使美國的基金規模在全球獨占鰲頭,並促進整個資本市場的發展,使美國資本市場成為全球的翹楚。
⑤ 美國的共同基金跟中國國內的基金有沒有區別
共同基金,是指基金公司依法設立,以發行股份方式募集資金,投資者作為基金公司股東專面目出現。它在結構屬上類似於一般股份公司,但本身不從事實際運作,而將資產委託給基金管理公司管理運作,同時委託其他金融機構代為保管基金資產。其設立的法律文件是基金公司章程及招募說明書。
⑥ 美國前十大基金公司是什麼
美國十大基金公司
1、富達投資(1萬億美元)
富達是全球最大的基金公司,它的分支機構遍布全球15個國家,管理的資產高達1萬億美元。
2、摩根士丹利
摩根士丹利是最早進入中國的投資銀行,主要投資領域是製造行業、食品行業、飲料行業、家居建材、房地產等等。
3、黑石集團(982億美元)
黑石集團也被稱為佰仕通集團,管理的總資產達到982億美元,是全球最大的獨立資產管理機構,也是美國規模最大的投資管理公司。
4、貝恩資本(650億美元)
貝恩資本是國際上最大的私人股權投資基金,一共管理的資金為650億美元。
5、KKR(835億美元)
KKR是美國十大基金公司排名中歷史最悠久的機構之一,早在1976年的時候就已經成立,總部在美國的紐約,業務遍布全球各地,2013年的時候管理的資產就達到835億美元。
6、高盛集團
在1869年的時候就已經成立,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投資銀行之一,主要投資的領域是銀行證券、石油、汽車、通訊等等,著名案例有聯想投資、美的、西部礦業等等。
7、德克薩斯太平洋集團
成立時間是1992年,是一家比較年輕的基金公司,但是管理的資產達到300多億美元,主要是在技術工業零售消費、航空金融服務、銀行業保健制葯等等領域投資,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私人股權投資公司,比較著名的投資案例四聯想集團、友友購物、華奧物種集團公司等等。
8、橡樹資本
這是家國際資產管理公司,成立於1995年,總部在美國的洛杉磯,2013年的時候管理資產達到800億美元,主要投資的策略是房地產、亞洲及新興市場股票、日本投資機會、電力基礎設施、不良債務、高息債券、可換股證券及次級債務等等,比較著名案例是澳門房地產。
9、凱雷投資集團
總部設在華盛頓的一家投資公司,在全球有1575個員工,擁有324個投資基金,也是比較早的進入中國的投資公司,在中國的主要投資基金有凱雷亞洲基金、凱雷亞洲增長基金、凱雷亞洲房地產基金等等,它的主要投資領域是IT服務軟體業、電信通訊網路、電子半導體晶元等等。
10、華平創業投資公司
在美國十大基金公司排名中,華平在1966年成立於美國紐約,在1994年的時候就已經開始在中國投資,比如58同城、神州租車、紅星美凱龍等等都有華平的投資,它管理的資產為440億美元,比較專注於消費、工業和服務、能源、金融服務、醫療保健以及技術、媒體和電信等等,著名案例有浙大網路、亞洲醫葯網等等。
⑦ 美國共同基金 a b c 什麼意思
後綴為A類的基金有這三類情況:
1、代表前端收取申購費,即申購時收取申購費;
或者,代表有申購費,可能為前端或後端(申購時、或者贖回時收取申購費)。比如華安穩定收益A、工銀信用純債債券A。
2、貨幣基金A類:
申購門檻低的,一般低於50萬或者500萬,屬於A類;比如華夏現金增利A。
3、分級基金A類份額,也稱分級低風險份額;比如軍工A、證券A。
這類基金無法單獨申購,只能在二級市場購買,或者申購分級母基金後拆分為A、B類。
後綴為B類的基金也有三類情況:
1、代表後端收費方式,即在投資者贖回時收取後端申購費用,持有時間越長,申購費用越少。目前後端收費的模式比較少見,比如華夏債券AB、大成債券AB,其中B類就是後端收費。
2、指申購時不收取認購、申購費用,而是從該類別基金資產中計提銷售服務費的份額類別。目前大部分B類基金屬於這種模式。比如華安穩定收益B、工銀瑞信絕對收益B。
3、貨幣基金B類:
申購門檻比較高,一般至少50萬元,更高者上億元,比如華夏現金增利B。
4、分級基金B類份額,也稱分級高風險份額;比如軍工B、證券B。
這類基金無法單獨申購,只能在二級市場購買,或者申購分級母基金後拆分為A、B類。
哪些基金後綴帶C?
1、不收取前/後端申購費用、贖回費用,而是從本類別基金資產中計提銷售服務費,比如華夏債券C。(該類別收費方式與後綴帶B第二種情況相似。)
2、貨幣基金:
第一類情況:申購門檻比較高,與某些貨基金B類相似。比如中加貨幣C(這類情況一般沒有設B類份額)
第二種情況:C類為新增基金份額,通過公司直銷平台或者指定平台申購。有些基金在新增C類份額的同時,也增加D類份額,其中,C類申購門檻較低,D類申購門檻高。
⑧ 美國的共同基金就是相當於我國的證券投資基金是嗎
是的,證券投資基金在美國稱為「共同基金」,英國和我國香港特別行政區稱為「單位信託基金」,日本和我國台灣地區則稱「證券投資信託基金」。
⑨ 如何購買美國共同基金
來四種常見的共同基金自
美國最常見的共同基金有四種:股票基金、債券基金、混合基金以及貨幣市場基金。
購買共同基金的份額很方便,投資者(退休基金計劃以外的投資者)既可以通過專業投資人員(如經紀人、理財分析員、銀行代表和保險代理人)購買基金,也可以根據投資者自己的研究和了解,直接購買。專業投資人員向投資者提供服務,包括:分析客戶需求和目標,推薦適合的基金品種。他們從事這些服務需要有所補償,一般以服務費用的形式從基金資產中扣除。分散化投資基金經理往往投資多個股票,以謀求組合的分散。分散的投資組合有利於減少風險(組合中的某些股票價格的上漲,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某些股票價格的下跌)。一般投資者通常很難構建一個與共同基金一樣分散化的投資組合。共同基金為一般的投資者提供了一個只有大機構才能做到的分散化的、專家管理的投資組合的投資機會。
⑩ 美國共同基金和私募基金中後台都外包么
是的。招募說明書是一樣的,只是說明書中的募集對象不一樣,公募基金中招募說明版書中的這一條是公開權招募,所有符合法律規定的人群均為募集對象,而私募基金這一條應指明明確的發行人群,即特定對象。其它的都是一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