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趙丹陽是什麼樣的人
趙丹陽 「私募教父」 趙丹陽畢業於廈門大學,獲系統工程學士學位。1994年出國,從事投資和貿易,1996年進入國內證券業,從事風險投資。後加盟國泰君安(香港)公司,負責管理客戶委託的資產。 2002年趙丹陽開始籌辦「赤子之心中國成長投資基金」,於2003年1月16日正式配售並開始投資運作。目前趙丹陽還擔任深國投·赤子之心(中國)集合資金信託投資顧問投資總監。 趙丹陽是「赤子之心中國成長投資基金(Pure Heart China Growth Investment Fund)」的創辦人,有「中國私募教父」之稱。近日,他以211萬零100美元競得與股神巴菲特(Warren Buffett)午餐機會。據美聯社報道,沃倫巴菲特今年的慈善午餐拍賣,由趙丹陽投得,成交價歷來最高。 懷疑一切 趙丹陽究竟是個怎樣的人呢? 他的大部分時間都花在調研上市公司上。他說過,自己是用懷疑一切的眼光來研究上市公司的財務報表,希望將紙面上的東西看透。上市公司真實的營運狀況、現金流和資本回報率是其關注的三大重點。 趙丹陽一密友告訴理財周報記者,「老趙以前開過公司,知道做實業很不容易,而且要和形形色色的騙子打交道。在他做投資之後,在判斷公司業績的真假方面,很有自己的一套。」這位密友就此回想了幾件事情。 「當年,老趙去銀廣夏調研,對方不讓進。他便去天津稅務局查看了銀廣夏每個月的用電額度。當他發現這么大一個公司每月用電額度僅上網路之時,便打道回府。從這一點,他就懷疑這是一家騙子公司。」該人士說。「老趙對判斷公司價值的工作做得非常細致:2001年,在決定是否要買某隻高速公路股票前,他親自到收費站蹲點,數車流量以便觀察這家上市公司的真實運營情況。」 東莞證券首席分析師李大霄與趙丹陽有過幾面之緣。李大霄認為,在大家紛紛建立信託的時候,趙丹陽卻清盤了旗下所有的A股信託,勇氣可嘉。現在對趙丹陽進行蓋棺定論為時尚早,他的未來仍然存在很大的可塑性。「今年A股的解禁股將佔2007年流通市值的35%,整體估值的下降是有很大可能的,看空也許是一種准確的預測。這個市場上,能生存下來的人各有特色:巴菲特這樣的價值投資者能生存,索羅斯這樣的頻繁操作者也能生存。趙丹陽未嘗不可。」 趙丹陽的第一封告知信: 親愛的投資者: 您好! 2007滴滴答答地從身邊滑過,時光飛逝。 對赤子之心的投資者而言,今年是艱苦的一年。同任何相關指數相比,我們都遠遠落後。在此,我們深表歉意。 赤子之心香港今年加權收益率約為13 %,同比恆生指數上升38.06%,國企指數上升54.32%;赤子之心香港過去五年累計升幅約為541%; 深國投赤子之心(中國)集合資金信託全年加權收益率約為48%,同比上證指數上升96.7%;過去四年累計升幅約371%; 深國投赤子之心投資哲學集合資金信託全年加權收益率為47.37%; 深國投赤子之心(中國)2期集合資金信託累計加權收益率約為22.12%; 平安PUREHEART中國成長一期集合資金信託累計加權收益率為49.25%; 平安PUREHEART中國成長二期集合資金信託累計加權收益率為24.54%。 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 時間拉回2002年,那時香港仍未走出97金融風暴的陰影,房地產和股市非常低迷。當時恆生指數在10000點左右,H股指數在2000點左右,我們在香港成立赤子之心中國成長基金。2003年初,基於中國的基本面,我們認為H股未來若干年有望挑戰10000點(見相關媒體報道),所有人都認為是笑談。 2004年初,大陸A股市場已經下跌了近三年,系統性風險已經釋放,我們和深國投合作成立赤子之心中國一期。2005年5月25日,A股1060點,同樣基於中國強勁的基本面,我們認為A股未來三到五年會達到3000到5000點(見相關媒體報道)。 2006年底,在致投資者信中,我們談到「充沛的流動性一次次把市場推向更高的位置。2007年我們最重要的事情依然是風險控制,在適當的時機有些估值偏高的股票,我們會考慮套現。」至今日,H股和A股都已越過我們所理解的范圍,我們在H股10000點,A股3500點實現了我們的收益。回頭看,我們過早地出局。指數的頂和底永遠是個謎。今天,就我們的投資能力,已找不到既符合我們投資標准又有足夠安全邊際的投資標的。未來一段時間,市場的強勁也許會持續很久,經過慎重考慮,並和兩個信託公司溝通後,赤子之心作為顧問的所有信託將盡快清盤。將投資款返還給投資者,便於投資者自由把握未來投資機會。 還有好多就不多說了.....
2. 炒股好不好,現在炒股還賺錢嗎
只要符合開戶條件沒有被禁止進行股票交易,是可以在股票市場進行投資的。證券交專易所和監管部門並沒有對投屬資者的資金規模做出限制,只要資金來源合法合規,投資者想進行多大金額的股票投資都是可以的。所以,個人投資者是可以使用上億的資金進行股票投資的。
3. 穿越牛熊的投資智慧:超越人性電子書txt全集下載
穿越牛熊的投資智慧:超越人性 txt全集小說附件已上傳到網路網盤,點擊免費下載:
內容預覽:
穿越牛熊的投資智慧:超越人性 作者:李大霄 賈肖明
序一 投資是一場心態的修煉
父好書,在非常困難時期,也買。得家父身傳,不僅我喜買書,小女兒也漸有不眨眼購書之習。拜讀眾多好友所贈著作後,覺出書之人都乃高明之士並仰視之。但擅長數學的老姐曾出過較高深之書,卻遭遇盈虧艱難平衡之經歷,故我從未敢有此念。弟擅長攝影,從影集推論,反復說明出書之重要,倒是一直在鼓動我。
十多年前我在東莞說得多,寫得少。某次機緣巧合,在去貴州路上偶遇一大師,大師姓曾,點化鄙人著文之重要,並言大道至簡,越是深奧的道理越應用粗淺之比喻來詮釋。得大師點撥,有感而發不吐不快時,我開始寫些小文,並按大師指點試用比喻,用到得意之處不禁暗暗發笑。從事會計的妻子,每遇此怪狀,必加以控制將我拉回現實。
累累下來,竟也有數十萬字。然覺下筆之際,尚有一點激情,激情過後,卻難覓當時之感覺。沒有激情的書如同雞肋,又不想敗名,故一直沒有動手。後經肖明老弟數年來一直催促,才得以把平時尚留激情之文章集結起來,加以編輯整理後成冊,還望各位看官包涵。
文章要寫得高深還是顯淺?讓讀者高山仰止還是顧名就能思義?這是不同的思路。腦中印象深刻的是魯迅先生的教誨:把文章念給街坊老太,若懂則是好文章。何況我本就初學,所得甚少,高深不得。
有一個小理念:在社會中,如果對社會有益,就是有用之人;如果有損於社會,則是壞人;既無益又無損,則是無用之……
以上
4. 什麼是李大霄投資戰略
《李大霄·投復資戰略》是作者長制期分析的結果,用一句話說,它浸淫了幾十年的市場化,中國特色市場以及作者的品格盡在《李大霄·投資戰略》中。同樣重要的是,李大宵先生的分析邏輯與框架從未改變,資金流動性、估值、行業分析等等,並且要隨時根據市場變化更新變數與數據。說來容易做來難,大道至簡。一次分析錯誤,很多人會全盤推翻分析框架,甚至希望有神仙推薦股票,能夠幾十年如一日地堅持分析、檢驗自己的分析框架,這是平凡生活中的偉大。
5. 股指期貨與股票市場互動形勢下的操盤策略(求!!!!!好的話追加分)
股指期貨將使得中國股市在層次結構、投資者結構、動力結構等方面發生重大變革:
1:A股首次確立「完整市場」
4月8日,股指期貨啟動儀式牽引著市場人士的目光。金鵬期貨董事長常青對記者表示,「從啟動儀式的高規格看,股指期貨的推出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這預示著這一嶄新產品將對中國資本市場產生重大的影響和意義。」
北京一些券商和期貨機構在接受記者采訪時都認為,「由於股指期貨的推出,A股將首次確立一個完整意義上的股市。」
環視全球成熟的資本市場,一個完整意義上的股票市場,應包括一級市場、二級市場和風險管理市場,一級市場也就是股票發行市場,以實現籌資;二級市場也就是股票交易市場,以實現資產定價和資源的優化配置;風險管理市場也就是股指期貨市場,以實現股市風險的分割、轉移和再分配。這三個市場有機協調、相伴共生、功能互補,全球大多數股票市場都是由這三個市場組成。股指期貨市場以期貨交易方式復制了現貨交易,猶如給原本單軌運行的股票市場又鋪了另一條軌道,對維護股市穩定、健康、可持續發展具有積極作用。
長期以來,我國股票市場只有一級市場、二級市場,市場單邊運行,交易手段單一,缺乏股指期貨等對沖平衡機制,各類投資者只能通過高拋低吸、追漲殺跌來盈利,波段操作盛行,「投資策略同質化、長期資金短期化、機構操作散戶化」的傾向明顯,導致股市頻繁換手、估值不穩、寬幅震盪、超漲超跌。
中信證券在最新的專題研究中指出,A股市場發展到現階段推出股指期貨顯得相當必要。這有助於改變目前的「單邊市」,抑制市場的非理性上漲和下跌。在股市非理性上漲時,投資者的看空預期可以在期貨市場上實現,起到平抑股價的作用;在股市下跌時,將原本直接拋售股票、用腳投票的被動避險,變為買入期貨、積極保值的主動避險,降低對股市的沖擊影響;到了股市超跌時,又能通過期貨市場做多給予市場支撐。這種內在制衡機制有利於增強投資者信心,提高市場彈性,使市場能夠在日常波動中,釋放和化解風險,實現大盤均衡穩定。
「推出股指期貨,有助於一系列的金融產品創新,這使我國資本市場的產品結構趨於完善和豐富。」長城偉業期貨總經理袁小文表示,作為基礎性金融衍生品,股指期貨的上市將加速金融創新步伐,以後將有很多基於股指期貨的投資產品陸續推出,如保本型產品、絕對收益型產品、合成指數基金、收益掛鉤產品等風格各異的不同產品系列,不斷推動金融產品創新,為投資者提供更多投資選擇。
股指期貨的推出,也引起國際業界對中國股市未來功能的預期。
德意志銀行全球分析師高登表示,「從今年開始,中國股市的功能會從單一和單向的企業融資,向全方位優化配置社會金融資源的方向復歸,向調節社會資金流向、平衡投資與消費關系的方向復歸,向多渠道增加居民財產性收入,利用市場化方式調節財富分配的方向復歸。」
分析人士表示,中國股市目前規模巨大,有效賬戶已超過1.2億戶,影響人口很廣,加上老百姓的「養命錢」社保基金也早已入市,這需要一個風險管理工具規避可能產生的市場風險。有鑒於此,股指期貨在目前推出,才有了其標志性意義。
2:投資者結構將快速分化
市場預期,股指期貨的推出還將意味著投資者結構將快速分化。東證期貨總經理黨劍表示,「按照股指期貨投資者適當性要求,目前只有少數有條件的人能夠遊走於現貨與期貨兩個市場,大部分人只能參考股指期貨的動向在現貨市場進行操作。」
據了解,美國在1982年推出股指期貨後,股票市場投資者結構變化呈現加速度。機構投資者逐步代替個人投資者成為主導,其佔美國總股本的比重由1950年的7.2%上升到2002年的63%。而香港市場更是機構獨大,個人投資者比例較低。近20年來,由於機構投資者的壯大,美國和香港市場的共同點是市場、個股的波動相對小,個股交易活躍性低。
國內A股的二級市場投資者結構變化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2004年之前,個人投資者絕對主導。第二階段,2004—2007年,機構投資者迅速壯大,2005年基金一度占流通市值比重高達43%,價值投資大行其道。第三階段,2007年至今,2009年流通市值在指數變化不大的情況下突然暴漲,根據測算,當年新增的流通市值就高達5.96萬億,佔到流通市值的40%。
國際市場的歷程表明,機構投資者的機會就在於股指期貨出來之後,有一個對沖系統性風險的工具,另外一個股指期貨的高風險性也使得一些個人投資者規避三舍,這就給了機構投資者更大的發展空間,但是機構投資者在初期肯定也有一個市場流動性是逐步參與的過程。
「機構投資者也可能會因為流動性不太好,參與的力度可能開始不夠大,但是隨著過程的逐漸深入,應該會有更多的機構投資者參與,所以這個過程不會很長。」野村證券分析師劉聰表示。
機構表示,股指期貨推出後,會讓各類機構投資者陸續加入這個市場。未來三年,中國股市的機構投資者份額會上升到50%。
對於投資者結構的未來變化,市場人士同時表示,股指期貨有兩面性,有為促進社會財富合理分配的一面。尤其當社保基金之類的機構通過合適途徑參與其間,有為一般老百姓增加社會保障財富的一面。也有在制度不完備的情況下,被金融大鱷用於高杠桿投機、掠奪社會財富的一面。為此,完善制度,從嚴執法,就不只是市場問題了,更與社會公平、公正高度相關。
3:股市驅動力將有結構性變化
「中國股市將逐步由政策主導轉向市場力和政策力並驅的動力結構,股指期貨將在其中發揮重大作用。」德意志銀行全球分析師高登表示。
近20年A股的發展軌跡表明,政策調控歷來與中國股市相伴而行,政策因素明顯影響了國內股市的運行規律。同時,另一個值得注意的現象是我國股市自建立以來基本上可以分為兩個階段,1994年以前和1994年以後。以上海市場為例,在1994年以前,股市設立之初波動幅度相當大,而且不規則。
1994年以後,股市明顯呈一個上升通道,1994年以後的幾次政策集中出台期造成了股指一直在這一上升通道內運行。而且「519行情」的啟動也正處於上證指數的關鍵點位1044點和上升通道的下軌線附近的交匯處。總體來看,諸多政策的出台使得大盤得以沿一個特定范圍穩定、持續地上揚,而不是超越預期的暴漲暴跌。
雖然近年來我國政府部門一直都在淡化A股市場是政策市的形象,甚至在涉及各方利益得失的新股發行環節取消了「窗口指導」,而實行新股市場化發行,但政策市的身影一直在投資者腦中:每一輪政策利好的釋放,往往能點燃市場熱情、引發投資的熱潮。
「目前,當上證指數始終在3000點附近徘徊不前時,投資者對貨幣政策的任何風吹草動也變得異常敏感,股市也往往會來個急轉直下。而股指期貨的正式登場,有望改變這種現狀。」國貿期貨總經理董曉亮表示。
目前,全球股指期貨發展已走過1/4世紀的歷程。美歐、日本、新加坡、韓國及我國香港、台灣等地區目前都有股指期貨交易。從世界各個資本市場運行來看,股指期貨推出後股市政策干預性將有所降低。此外,作為配置和化解風險的市場,股指期貨還將成為資本市場的「均衡力量」。
英大證券研究所所長李大霄表示:股指期貨的推出完善了做空機制,看空、做空與看多、做多的機構對決將鮮明體現,而政策干預的減少,將使得A股市場最終向其合理估值運行
6. 李大霄說的黑五類是哪些
黑五類股指小盤股、次新股、垃圾股、題材股和偽成長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