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基金季報和年報披露,一般在什麼時候
一般是在每個季度結束後的一個月之內要求每個基金公司公布業績,但是每個公司公布的的時間不是統一的。
比方說一季報是要求在3月31號-4月31號之間公布,那麼有的基金公司會在4月1號,有的會在4月15號。半年報是在6月30號之後7月31號之前,年報是在12月31號之後1月31號之前。
1、基金季度報告:基金管理人應當在每個季度結束之日起十五個工作日內
編制完成基金季度報告,並將季度報告登載在指定報刊和網站上。
2、基金半年度報告:基金管理人應當在上半年結束之日起六十日內,編制完成基金半年度報告,並將半年度報告正文登載在網站上,將半年度報告摘要登載在指定報刊上。
3、基金年度報告:基金管理人應當在每年結束之日起九十日內,編制完成基金年度報告,並將年度報告正文登載於網站上,將年度報告摘要登載在指定報刊上.基金年度報告的財務會計報告應當經過審計。
(1)基金季報擴展閱讀
基金季報和年報披露值得關注的有四個內容:
1、主要財務指標和基金凈值表現:說得簡單點,就是「這個基金賺錢了嗎」,主要包括本期已實現收益、期末可分配利潤;基金過去三個月、半年、一年、成立以來的凈值表現;過去三年基金利潤分配(分紅)情況。
2、管理人報告:表現了這只基金的運作和展望。其中包括了基金投資策略和業績表現說明、對後市簡要展望、報告期內利潤分配情況等。
3、投資組合報告:這里是各類圖表的組合區,基本上以數據為主,展現的是「這只基金買了什麼」。一般來說季報只披露前十大重倉股,而年報和半年報中則披露全部持股情況,這也是市場參與者們最關心的一個內容。
4、開放式基金份額變動:就主要表現了這只基金的受歡迎程度,其中有報告期總申購份額、總贖回份額、期末基金份額總額。
Ⅱ 基金公司每年的業績公布是什麼時間,具體是日子,比如,季報,年報都是幾號公布
不怨天尤人,勇於承認錯誤 重大事件公布前可離場觀望 學會輟取意外之財 不把你的每一個基金都是有一個帳戶的,但是你的客戶號是只有一個唯一的。
Ⅲ 基金季度報告有哪些
1、投資組合是靈魂
投資組合是基金的靈魂,此話一點兒都不為過。對於基民來講,這是考察基金投資風格的重要依據。除了純債基金、一級債基和貨幣基金外,基金的季報都會披露占凈值前10名的重倉股和按行業分類的股票投資組合,我們可以從重倉股的行業上,大致判斷基金經理的投資偏好。例如,如果每季度的前10大重倉股都出現很多新面孔,則表明該基金調倉較為頻繁,基金經理比較偏好短線操作。
2、基金業績是門面
如果說投資組合是靈魂,那麼業績就是門面。擁有一張漂亮的臉蛋兒,擱誰看了心裡都舒坦。在季報中,我們可以重點關注基金凈值增長指標,包括凈值增長率和累計凈值增長率。如果要了解基金實際運作與業績基準的差異程度,還可以同業績比較基準進行比較,從而大致判斷基金的運作績效。
3、關注份額變化
有了靈魂,也有了門面,接下來就需要有忠實的粉絲了。關注基金份額的變化,可以讓我們了解基金是否受到投資者的青睞,如果份額變化較前幾期報告更加劇烈,意味著出現了較大規模的申購或贖回。另外,基金規模的過大或過小,對基金的流動性、投資風格等方面也會產生不利影響——規模太大的基金,往往「船大掉頭難」。另外,規模太小的迷你型基金,往往不受個人和機構投資者的青睞
Ⅳ 股票基金、債券基金和貨幣市場基金的定期報告(季報、半年報和年報)的內容有何異同
相對於日常的基金信息披露而言,基金季報、年報等定期財務報告在基金信息的版披露上更加
...
表現說明權」一欄,筆者看到了該股票型基金與上述債券型基金的兩份報告出現幾乎完全「雷同」的
...
你們不也是市場監督的一部分么?」同樣,如果基金公司過分注重商業性,而不注重產品基本
...
上一篇資訊:
易綱:中國經濟已觸底
二季度和下半年復甦加速
...
Ⅳ 基金季度報告有哪些
基金管理人應當在每個季度結束之日起15個工作日內,編制完成基金季度報告,並將季度報告登載在指定報刊和網站上。基金合同生效不足2個月的,基金管理人可以不編制當期季度報告、半年度報告或者年度報告。
Ⅵ 季報對基金凈值有何影響
1、季報對基金凈抄值沒有任襲何影響,只是影響基金估值,而且季報只是基金前一個季度的情況的介紹。
2、基金單位凈值即每份基金單位的凈資產價值,等於基金的總資產減去總負債後的余額再除以基金全部發行的單位份額總數。開放式基金的申購和贖回都以這個價格進行。封閉式基金的交易價格是買賣行為發生時已確知的市場價格;與此不同,開放式基金的基金單位交易價格則取決於申購、贖回行為發生時尚未確知(但當日收市後即可計算並於下一交易日公告)的單位基金資產凈值。
Ⅶ 讀懂基金季報:哪些信息一定要看
首先看投資組合報告。基金的投資組合報告主要關注資產組合結構、倉位水平、行業配置或券種配置、前十大重倉股或前五大債券等幾個方面。以偏股型基金為例,資產組合結構揭示了權益類、固定收益、金融衍生品等資產占基金總資產的比重,通過考察各類資產持有比重的變動水平,可以了解到基金在大類資產配置上的特點;倉位方面,股票倉位水平的高低,可以讓投資者了解基金的大致風險水平,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基金對後市的看法;行業配置方面,可關注基金是否對於行業配置進行了大幅度的調整,增減行業是哪些,增減的方向反映出基金對於行業的預期態度;重倉股方面,可關注前十大重倉股占基金凈值的比重,進而了解基金持股是否分散,有些基金前十大重倉股占基金凈值佔比超過50%,如這類基金選股能力較好,容易取得較強勢的凈值表現,而有些基金持股相對分散,在市場疲弱的環境下能夠較好地控制下行風險。
其次看管理人報告。管理人報告主要關注投資策略和基金經理對後市的展望。基金管理人報告通常會對上季度行情進行總結,對基金上季度的投資運作進行分析,可以從中看出基金經理的投資思路、投資偏好等,這時投資者也可以了解到季度內投資策略是否發生了變化,以及變化背後的投資邏輯,與市場中大多數基金經理是否一致,對判斷基金未來的投資方式和業績表現都有所幫助。大多數基金經理會在季報披露時點及時更新其對後市的展望,基金投資者可以仔細閱讀這部分,藉以充分了解基金經理的最新看法和投資布局,結合自己對市場的判斷優選風格契合的基金產品。
第三看基金的份額變動情況。如果份額遭遇大額贖回,要分析是因為業績表現不好還是因為基金經理發生變化、抑或是業績好落袋為安的行為等,基金投資者應理性地看待基金份額的變動。穩定的基金規模有利於基金的操作,如果基金份額變動過於劇烈,則意味著出現了大規模的申購與贖回,對基金的投資風格、投資難度等都會存在不利影響,投資者需注意。
第四看基金的財務指標。基金財務指標著重關注期末基金資產凈值、本期已實現收益即可。本期已實現收益反映了基金未來一段時間的分紅潛力。此外,通過這一指標也可以考察基金的投資風格,如果本期已實現收益較低,說明基金管理人更傾向於買入並持有的投資策略,而如果本期已實現收益較高,有可能是該基金買賣操作比較頻繁造成的。
第五看基金凈值表現。基金凈值表現主要從凈值增長率、凈值增長率標准差、業績比較基準收益率、業績比較基準收益率標准差來體現。凈值增長率和增長率標准差分別從收益和風險的角度考察基金,因此是投資者需要重點關注的指標。凈值增長率描述了基金的收益能力,投資者通過凈值增長率可以看出基金本期的業績表現,如果是主動型基金,可以考察該基金是否超越了業績比較基準。
需要注意的是,基金季報披露的信息有一定的滯後性,除基金經理對後市的展望外,其餘數據均是季度末最後一天時點的投資組合情況,投資者在指導投資時要考慮季報數據的滯後性。
Ⅷ 如何看懂基金的季度報告
1、投資組合是靈魂
投資組合是基金的靈魂,此話一點兒都不為過。對於基民來講,這是考察基金投資風格的重要依據。除了純債基金、一級債基和貨幣基金外,基金的季報都會披露占凈值前10名的重倉股和按行業分類的股票投資組合,我們可以從重倉股的行業上,大致判斷基金經理的投資偏好。例如,如果每季度的前10大重倉股都出現很多新面孔,則表明該基金調倉較為頻繁,基金經理比較偏好短線操作。
2、基金業績是門面
如果說投資組合是靈魂,那麼業績就是門面。擁有一張漂亮的臉蛋兒,擱誰看了心裡都舒坦。在季報中,我們可以重點關注基金凈值增長指標,包括凈值增長率和累計凈值增長率。如果要了解基金實際運作與業績基準的差異程度,還可以同業績比較基準進行比較,從而大致判斷基金的運作績效。
3、關注份額變化
有了靈魂,也有了門面,接下來就需要有忠實的粉絲了。關注基金份額的變化,可以讓我們了解基金是否受到投資者的青睞,如果份額變化較前幾期報告更加劇烈,意味著出現了較大規模的申購或贖回。另外,基金規模的過大或過小,對基金的流動性、投資風格等方面也會產生不利影響——規模太大的基金,往往「船大掉頭難」。另外,規模太小的迷你型基金,往往不受個人和機構投資者的青睞。(來源:她理財)
Ⅸ 基金季度報告的主要內容包括
基金管理人應當在每個季度結束之日起15個工作日內,編制完成基金季度報告回,並將季度報答告登載在指定報刊和網站上。基金合同生效不足2個月的,基金管理人可以不編制當期季度報告、半年度報告或者年度報告。
季度報告:
基金合同生效不足2個月的,基金管理人可不編制當期季度報告。
1、基金概況。即基金的基本信息情況
2、主要財務指標和凈值表現。【本期利潤、本期凈收益、加權平均基金份額本期利潤、期末基金資產凈值和期末基金份額凈值】
3、管理人報告。【基金經理簡介、遵規守信情況說明、基金經理工作報告等】
4、投資組合報告。
5、開放式基金份額變動情況。
Ⅹ 地稅季報中有地稅地方各項基金申報表中各基金的計稅依據是什麼
1、營業稅
(1)計稅依據:營業收入。
(2)計算公式:應交營業稅=營業收入*營業稅稅率
2、城建稅
(1)計稅依據:營業稅。
(2)計算公式:應交城建稅=營業稅*城建稅稅率
3、教育費附加
(1)計稅依據:營業稅。
(2)計算公式:應交教育費附加=營業稅*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