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近年哪幾種基金比較穩定,收益好的
推薦余額寶貨幣基金:天弘基金。天弘基金共為投資者賺取收益230.22億元,居行業內第一;公司成立以來累容計為公募客戶創收超900億,在賺錢效應驅動下,截至2017年6月底,天弘基金旗下公募產品持有人已達3.75億戶,較去年底增加12.95%。
好的貨幣基金有廣發天天紅貨幣基金,華夏財富寶貨幣基金,南方現金增利貨幣基金,天弘增利寶貨幣基金,今年的年化收益可能在4%-5%左右;收益比活期和定期整存整取一、二、三年期利率都要高。
近幾年處於熊市,不宜申購股票或混合基金,容易被套。
㈡ 債券型基金近幾年的收益怎麼樣
債券來基金年收益一般一自般略高於銀行同期年利息,一般在5%左右。純債券基金的平均年收益率略高於1年期國債;業績較好的混合型債券基金的平均年收益超過10%
以銀行利息2.79%為基準。上浮50%-200%,大概在4%-9%之間,另外基金的年管理費在1.5%。實際收益為2.5%-7.5%之間。取中間平均數,5%。
債券基金投資方向都是一樣的,基本上都是投資國債,所以無論是風險還是收益差別都不大,可以選擇一些大型基金公司產品如華夏,博時,嘉實等。
㈢ 關於基金近幾年排名的問題
《福布斯》中文版本周發布了2011中國基金排行榜,納入計算的908隻公募基金和434隻非機構化私募信託產品中,共有50隻公募基金和20隻私募基金列入榜單。這是《福布斯》中文版第8次發布中國基金排行榜。排行榜顯示,偏股型基金中,國泰金鷹增長、大摩資源優選混合及華安寶利配置分別在股票型基金、激進配置型基金和標准混合型基金中拔得頭籌;債券類基金中,富國天利增長債券獲得第一;私募基金榜上,朱雀2期以3年63.18%的收益率名列榜首。。從今年的數據和排名結果看,居於領先位置的均為大中型基金管理公司,大公司占據人、財、市場口碑的先發優勢,這對小公司及後來者帶來嚴峻的考驗。值得關注的是,在偏股型基金經理45強中,華夏基金王亞偉以最近5年748.90%的總回報毫無懸念名列第一。而榜單前10強當中,來自陽光私募的基金經理占據7位,分別為孫建冬、田榮華、何震、馬宏、趙凱、張益馳、江暉。由於今年該榜單首次以近5年總回報為最重要的權重指標,因此對於基金管理人的投資能力提出了更高的標准。榜單顯示,鵬華普惠基金經理冀洪濤、鵬華價值優勢基金經理程世傑雙雙入圍。冀洪濤管理的基金普惠最近一年、三年、五年以及最高連續6月回報,分別為5.96%、55.97%、281.61%、124.34%,。程世傑管理的鵬華價值優勢基金最近一年、三年、五年以及最高連續6月回報,分別為6.52%、-3.8%、171.39%、100.1%。有業內人士分析,一家基金公司有多名基金經理入選,實際上反映出基金公司長期穩健的綜合投研實力。 長期走勢較好的股票型基金有華夏旗下的優勢、復興、廣發旗下的聚瑞、南方基金旗下的隆元、銀華旗下的富裕、優勢、優選等基金。可在投資中參考選擇。
㈣ 近幾年中,哪一年基金收益最高
招商銀行有代銷基金,您可以參考下招行五星之選基金(http://fund.cmbchina.com/FundPages/OpenFund/OpenFundFilter.aspx?Filter=00000050),溫馨提示:基金有風內險,投容資需謹慎。
㈤ 公募基金年度報告應披露近幾年的基金收益分配情況
基金年度報告應披露近3年每年的基金收益分配情況
㈥ 在五年之內查看基金近兩年的收益,跟現在兩年內的收益查看出來的結果怎麼不一樣
首先,范圍不同,五年前基金的初始發行的單位凈值和兩年前的單位凈值有差異,所以就是產生這樣的問題
㈦ 天天基金網 基金導購沒有近五年的收益選項
沒有,只有近3年的收益選項。
基金(Fund)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從廣義上說,基金是指為了某種目的而設立的具有一定數量的資金。主要包括信託投資基金、公積金、保險基金、退休基金,各種基金會的基金。人們平常所說的基金主要是指證券投資基金。
證券投資的分析方法主要有如下三種:基本分析法,技術分析法、演化分析法,其中基本分析主要應用於投資標的物的價值判斷和選擇上,技術分析和演化分析則主要應用於具體投資操作的時間和空間判斷上,作為提高證券投資分析有效性和可靠性的重要補充。
這種民間私下合夥投資的活動如果在出資人建立了完備的契約合同,就是私募基金(在我國已經獲得《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投資基金法》的監管和合法性支持,新《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投資基金法》於2013年6月1日已經正式實施)
如果這種合夥投資的活動經過國家證券行業管理部門(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的審批,允許這項活動的牽頭操作人向社會公開募集吸收投資者加入合夥出資,這就是發行公募基金,也就是大家常見的基金。
基金不僅可以投資證券,也可以投資企業和項目。基金管理公司通過發行基金單位,集中投資者的資金,由基金託管人(即具有資格的銀行)託管,由基金管理人管理和運用資金,從事股票、債券等金融工具投資,然後共擔投資風險、收益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