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證券公司行研員與量化投資發展更好
行研對學歷要求更高,券商行研名校碩士起步,廣發中信等大券商內基本都清北復交容研究生(宏觀和金工一般要求博士),新財富首席一年幾百萬還是有的,知名宏觀分析師如任澤平年薪可上千萬;量化交易魚龍混雜,資產規模幾十億的大私募做好了一年可以上千萬,但絕大多數都是幾千萬到一億的小私募,一年的收入不過十多二十萬,門檻相對低,風險大。
⑵ 量化投資有哪些優勢
量化投資就是藉助現代統計學、數學的方法,從海量歷史數據中尋找能夠帶來超額收益的多種「大概率」策略,並紀律嚴明地按照這些策略所構建的數量化模型來指導投資,力求取得穩定的、可持續的、高於平均的超額回報。量化投資屬主動投資范疇,本質是定性投資的數量化實踐,理論基礎均為市場的非有效性或弱有效性。
量化投資特點:
第一,投資視角更廣。藉助計算機高效、准確地處理海量信息,在全市場尋找更廣泛的投資機會。
第二,投資紀律性更強。嚴格執行數量化投資模型所給出的投資建議,克服人性的弱點。
第三,對歷史數據依賴性強。
量化投資策略有如下五大方面的優勢,最大的優勢就是風險管理更加精準,能夠提供超額的收益,主要包括紀律性、系統性、及時性、准確性、分散化等。
(1)紀律性:嚴格執行量化投資模型所給出的投資建議,而不是隨著投資者情緒的變化而隨意更改。紀律性的好處很多,可以克服人性的弱點,如貪婪、恐懼、僥幸心理,也可以克服認知偏差,行為金融理論在這方面有許多論述。
(2)系統性:量化投資的系統性特徵主要包括多層次的量化模型、多角度的觀察及海量數據的觀察等等。多層次模型主要包括大類資產配置模型、行業選擇模型、精選個股模型等等。多角度觀察主要包括對宏觀周期、市場結構、估值、成長、盈利質量、分析師盈利預測、市場情緒等多個角度的分析。
(3)及時性:及時快速地跟蹤市場變化,不斷發現能夠提供超額收益的新的統計模型,尋找新的交易機會。
(4)准確性:准確客觀評價交易機會,克服主觀情緒偏差,妥善運用套利的思想。量化投資正是在找估值窪地,通過全面、系統性的掃描捕捉錯誤定價、錯誤估值帶來的機會。與定性投資經理不同,量化投資經理大部分精力花在分析哪裡是估值窪地,哪一個品種被低估了,買入低估的,賣出高估的。
(5)分散化:在控制風險的條件下,充當准確實現分散化投資目標的工具。分散化也可以說量化投資是靠概率取勝。這表現為兩個方面,一是量化投資不斷的從歷史中挖掘有望在未來重復的歷史規律並且加以利用,這些歷史規律都是有較大概率獲勝的策略。二是依靠篩選出股票組合來取勝,而不是一個或幾個股票取勝,從投資組合理念來看也是捕獲大概率獲勝的股票,而不是押寶到單個股票上。
⑶ 什麼是量化投資
你好,量化投資,簡單地說就是利用數學、統計學、信息技術的量化投資方法來管理投資組合。
⑷ 量化投資和傳統投資的關系是怎樣的
微量網指出:1、量化投資與傳統投資的區別——正如西醫與中醫的差異
量化投資與傳統投資相比,就像中醫和西醫的差異。傳統投資更像中醫,更多地依靠經驗和感覺判斷病在哪裡;量化投資更像是西醫,依靠模型判斷。
模型對於定量投資基金經理的作用就像CT機對於醫生的作用。在每一天的投資運作之前,投資者會先用模型對整個市場進行一次全面的檢查和掃描,然後根據檢查和掃描結果做出投資決策。所以西醫傳入中國後,百年時間取代了中醫,成為主流的診斷方法,並不是因為西醫的水平高,而是因為西醫有各種儀器和數據,例如CT/X機等,能夠幫助醫生進行輔助決策,提高診治的成功率。
2、 量化投資的優勢
(1)克服人性的弱點。有別於傳統投資,量化投資在最大程度上避免了基金經理的情緒和主觀決策的干擾。
(2)全面捕捉市場機會。量化投資藉助程序化的計算機模型,能夠跟蹤和發現大量人力不及的投資機會。
(3)分散投資,風險可控。量化基金的持股相對分散,風險相對可控,即「不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
⑸ 量化期權投資經理有前途嗎
量化投資這個東西比較小眾,據說國外是主流,不過這個說法最近我比較懷疑,因為好像大家對「量化交易」這個詞理解不太一樣,比如做市商,那可能都是通過程序來完成交易對沖,這個可能和我們說的量化交易不是一回事。
再說回來,目前股票量化很難做,因為不是T+0,期貨要好做不少,但是我知道的比較少人去做,而期權,目前國內商品期權和個股期權加在一起才4個品種(我假設你是做國內的交易,並且都是場內期權),從我實盤來看,商品期權的流通量還是很低,這就會導致你不斷撤單改價,也就會影響你的滑點,最終你交易下來,恐怕和你模擬的結果差別很大。
另外個問題是手續費,如果按照期權金的比例來算,期權的手續費真是相當高了,尤其是個股期權,所以這個會導致你短線模型基本沒法做。
但是從我個人來看,我認為期權是比較合適做量化交易的,這里涉及的因素比較多,遠遠比期貨股票復雜,這點來看是適合量化交易的,只是在這么小的水池裡,是不是要搞這么復雜,我就不好說了。
沒在證券公司干過,不知道一般是否有這種職業位置配置,所以上面我只能說說我對這個交易本身的看法了。
你要是有啥這方面的信息也希望分享一下,大家都了解了解。
⑹ 目前國內進行量化投資的個人多不多
近年來,隨著證券市場規模的不斷擴大,金融衍生產品不斷推出, 投資策略和盈利模式發生根本性改變,投資復雜程度日益提高,導致證券市場投資者的構成比例出現了相應的變化。專業投資管理人的佔比越來越大,且有加速之勢。另一方面,量化對沖投資策略以其中低風險穩定收益的特性,將成為機構投資者的主要投資方向之一。一、量化對沖業務特點及服務要求量化對沖是一項業務特點鮮明、極具專業性、配套服務要求高的業務,其業務特點表現為:(一) 投顧專業化水平高。量化對沖業務對管理人在數據挖掘、策略開發、程序化交易等IT 技術研發能力要求很高。根據海外經驗證明,從事量化對沖投資的管理人均為專業機構投資者,專業背景來自物理、數學、統計、計算機等領域的高端人才,需要具備量化投資模型的開發能力及持續的模型優化能力,具有一定的行業進入門檻。分支機構在識別和扶植量化對沖管理人方面也必須具備一定的鑒別能力,避免付出大量精力而收效甚微。(二) 量化對沖業務存在天然的地域分布。與公募基金公司布局相類似,目前主要的量化對沖管理人大都集中在上海、北京、深圳等幾大金融市場活躍區域,與公司各地區量化對沖業務發展不均衡的情況相吻合。(三) 產品風險相對較低。目前市場上的量化對沖產品多以市場中性策略為主,對沖證券市場系統性風險,相較於傳統方向型的權益類產品,在控制產品回撤和獲取穩定收益方面具備較大的優勢。隨著賣空機制的不斷完善,對沖策略將逐漸豐富,例如:統計套利、多空策略、配對交易等。(四) 業務落地要有專門的支持團隊。據近年來推廣量化對沖業務的實際操作經驗,在業務執行層面需要落地營業部協調的技術問題就很多,各營業部須配備專業的業務團隊進行支持,快速響應和解決存在的問題。實際情況是大部分營業部沒有足夠的人力、財力和物力,用於配臵專業的支持團隊。根據開展量化對沖業務的以上特點,對券商提出了較高的綜合服務要求:(一) IT 系統要求高。量化對沖業務模式對於IT 系統都具有極高要求,一方面體現在交易系統及行情數據響應速度穩定高效,另一方面體現在系統整合及開發易用性。(二) 策略研發需求高。隨著金融創新工具的不斷推出,量化對沖管理人只有具備持續策略開發和策略優化的能力才能取得穩定、優秀的投資業績,需要我公司提供強大的策略研究以及策略交流等支持。(三) 產品設計和發行要求高。量化對沖業務發展的必由之路, 是以產品化的模式實現規模效益擴大生產力,投資管理人需要券商提供SPV 設計(如信託、公募、資管等法律結構安排)、提供產品結構設計、風險控制、後台運營和營銷組織等全方位的一攬子配套服務, 與證券公司在產品設計的專業能力、統一營銷的組織能力和整合公司總部資源能力相匹配。二、量化對沖業務的發展現狀
(一) 投資管理人或直接投資者專業化水平參差不齊
目前,市場上量化對沖投資管理人按專業水平大致分為三大類:
第一類:專業水準極高的管理人或投資人,擁有多年的投資經驗,擁有自主開發的量化交易系統,有專門的策略研究團隊,有實盤過往業績表現,有持續的生存能力。此類管理人既有自學成才的,也有從 海歸加盟的,來自成熟市場有經驗的管理人在逐步增加;
第二類:正在成長過程中的管理人或投資人。此類管理人有較好的國內證券市場投資經驗和過往業績,學習能力強,應變能力強,正在成為量化對沖業務的新生力量;
第三類:專業能力欠缺,只有願望,沒有專業支撐,被動依賴技術平台而操作的管理人或是直接投資人,對量化對沖業務一知半解甚至完全不懂,根據策略交易系統發出信號被動投資,預計此類管理人 (投資人)難以應對市場變化,很快就會因束手無策而離開市場。
(二) 從券商或營業部提供的服務支持來看,專業化水準和服務支持能力也參差不齊。
主要分為三類:
第一類:由專業的團隊支撐,有系統的技術支持、策略支持和服務支持;
第二類:正在起步階段的券商,但他們也有可能後發制人,定位精準,整合資源,成為量化對沖市場的主力服務機構;
第三類:沒有能力支持量化對沖業務。既無技術支持,也無專業服務團隊,更談不上策略支持。業務發展處於自生自滅的狀態,業務也處於很大的波動中。
⑺ 為什麼量化投資策略回測收益那麼高,那不是沒人虧錢了
回測數據不等於未來行情,未來的行情是不可預測的,回測數據考慮的是復利收益,現實中能有幾人能把資金一直放在裡面的
⑻ 量化投資好做嗎,這份工作有多難
比較專業,還需專業人士來做。
⑼ 量化投資 cfa有沒有用
對投資行業薪酬狀況的調查表明,僱主願意為擁有年或以上工作經驗CFA持證人提供高額獎金。同行業,CFA持證人比非持證人收入高24%。如果不談工作經驗,CFA持證人於非持證人的薪酬差距將更大,CFA持證人的薪資高於非持證人54%。
CFA就業最多的世界著名機構包括:高盛、摩根斯坦利、J.P摩根、花旗、穆迪、德意志銀行、巴克萊銀行、瑞士信貸和瑞銀、普華永道、國內頭牌投行如中金、中信、銀河證券、國泰君安、廣發證券、華泰證券、光大證券、國信證券、中銀國際證券等。2010年新被提升的5大行的高管新秀清一色是CFA持證人,CFA在中國已成為勝任能力的考量標准。
CFA的就業前景--鑒於CFA考試的正規性、專業性和權威性,其資格證書在全球金融領域內受到廣泛的認可,被稱為「第2護照」和「華爾街通行證」成為銀行、投資、證券、保險、咨詢行業的從業通行證。
CFA職業方向包括投行經理,基金經理、財務經理、項目總監、行政總裁、資金分析高管、資金管理總監、審計項目經理、首席執行官、稅務經理、融資經理、總出納、財務總監、財務結算高級經理、投資分析高級經理、財務會計主管、財務結算高級經理證券分析師、財務總監、投資顧問、投資銀行家、交易員等,同樣薪酬也很可觀。美國CFA的年薪40萬美元以上,在香港年薪30萬美元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