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中國目前三大基金管理公司是誰
中國目前三大基金管理公司:
1、憑借余額寶的持續大幅擴容,天弘基金繼回續穩定公募規模首位答。
天弘基金管理21隻基金,基金規模6685.90億元,排名榜首,可謂是一枝獨秀。
2、華夏基金管理基金公司4104.04億元排名第二,與第一名差距較大。
3、易方達基金公司,以3596.99億元排名第三。
4、工銀瑞信和嘉實基金居第四和第五。
⑵ 華夏基金的總經理是誰
滕天鳴
任職日期2012年5月9日
過往從業經歷:1998年11月加入華夏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曾任公司總經理助理、機構理財部總經理等,現任公司副總經理。
學歷、學位:碩士
⑶ 滕天鳴的滕天鳴的無米之炊
2012年初,華夏基金在基金行業率先實施了全員降薪。華夏基金有關負責人公開表示,在營業收入下降、股東對利潤要求的背景下,華夏基金希望通過降低人力資源成本,繼續保持在投資研究、客戶服務、平台建設等方面的投入,繼續保持華夏基金在投資和服務方面的水準。
華夏基金管理公募基金資產在2000億元左右。到2012年中,多年蟬聯行業資產規模「老大」的華夏基金雖然仍居「老大」位置,但是,其後基金公司如易方達和嘉實的資產規模與華夏的差距在急劇縮小。
一位業內人士分析認為,對於滕天鳴而言,他面臨的首要問題或挑戰是:如何將華夏基金公司的規模優勢加以穩定並繼續保持下去。
據華夏基金公司的一位董事會成員透露,新一屆華夏基金董事會對管理層沒有資產規模方面的具體目標要求。
「基金管理公司都比較透明。現在公司產品線在豐富,營銷能力進一步提升,這些都是按著以前既定的方針在做。滕總把以前的事情繼續落實、穩定,再做些發揮就可以了。」上述獨立董事說,「在目前大的市場格局下,基金公司的股東對管理層的要求可能還不是利潤增長不增長,應該是先穩定吧。」
由於市場因素和銷售費用等成本因素,導致基金公司的運營壓力加大。華夏基金的凈利潤連年下滑。這對華夏基金的中長期發展帶來影響。
中信證券年報披露信息顯示,2008年至2011年間,華夏獲得的凈利潤分別為12.24億元、11.08億元、10.06億元和6.67億元。
滕天鳴在公開撰文中也承認,「現在大家普遍遇到的困難是基金管理公司綜合實力弱,財務能力下降明顯。」
滕天鳴認為,華夏基金設想的發展方向多數為中長期的業務機會。為了抓住這些機會,華夏在人員、產品、基礎設施等方面需要做一些中長期的投入。然而,過去很長時間,一方面基金管理公司不靠資本金經營,另一方面股東追求分紅,每年留存收益也很少。如果僅靠微薄的資本金,中長期投入無法保障,國際業務開拓、基礎設施建設、人才儲備等工作捉襟見肘,成立專業子公司、推出發起式基金等創新項目投入難以開展。
⑷ 滕天鳴的性格爭議,正式離職
據理財周報記者了解,滕天鳴的性格在華夏基金內部頗具爭議。有人認為其管理細致到位,也有人認為其獨斷專行、難有大作為。
關於滕天鳴離職的傳言認為,滕天鳴在華夏工作多年,自華夏證券東四營業部時期一直追隨范勇宏,深得范信任和倚重。既然范勇宏淡出了華夏基金,滕天鳴離開華夏基金也就順理成章。
滕天鳴於1998年11月加入華夏基金公司,曾任機構理財部總經理、公司總經理助理、公司副總經理等。滕天鳴是於1998年跟隨范勇宏進入華夏基金公司的「老華夏人」。
滕天鳴任職華夏基金總經理期間,華夏基金發布公告稱,原總經理范勇宏因「個人原因」離任,由副總經理滕天鳴代理總經理。彼時,關於滕天鳴代理總經理可能只是一種過渡性安排的猜測,就在基金圈內流傳。
但當時業界流傳的說法是,滕天鳴與中信證券的約定是干滿一屆,也就是三年為期。
2014年8月,華夏基金低調發布公告稱,公司總經理滕天鳴已正式離職,目前將由華夏基金董事長楊明輝暫時代理總經理一職。
作為范勇宏的「嫡系」,滕天鳴與大股東中信證券之間始終難以真正跨過「信任」的那道鴻溝。與此同時,滕天鳴和其他華夏基金高管的工作也不好做。最近兩年,華夏基金投研隊伍中多達12位基金經理離開;今年初,華夏基金坐了整整7年的行業龍頭寶座,也被天弘基金以余額寶的優勢趕超。
面對滕天鳴的離職,有業內同行感慨:「滕能堅持這么久真的不容易。因為滕在任的這兩年多時間,華夏基金留下的人並沒有消極怠工,在互聯網金融等領域還有所突破,依然保持著行業內領先的規模。」
華夏基金公告稱,總經理滕天鳴因個人原因離任,並不轉任公司其他崗位。而業界傳聞,在滕離職後,原證監會國際部副主任湯曉東或將通過中信集團,被委派為新的華夏基金總經理。湯曉東曾任證監會基金部副主任,為證監會2009年從華爾街引進的金融高級人才。消息稱,湯曉東或最先出任華夏基金督察長一職進行過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