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36位明星基金經理,業績到底有多牛
整理了36位在市場上得到認可的現任明星基金經理。下面的36位基金經理都是各家基金公司的「台柱子」。通過對其管理的基金、相應基金的 歷史 表現進行分析,挑選出我認為投資風格穩健,選股能力強、風險控制能力強的基金經理,後續會持續對文章進行更新,加入更多的優秀基金經理。
這36位明星基金經理分別是:(2020年7月,上證指數3200+時統計)
1.張坤(易方達中小盤混合,7.8年回報481%,平均年化25.3%)
2.蕭楠(易方達消費行業,7.8年回報346%,平均年化21.2%)
3.陳皓(易方達科翔混合,6.2年回報376%,平均年化28.5%)
4.謝治宇(興全合潤分級混合,7.5年回報508%,平均年化27.2%)
5.董承非(興全趨勢投資混合,6.7年回報273%,平均年化21.8%)
6.傅鵬博(興全 社會 責任混合,9.2年回報427%,平均年化20%)
7.周應波(中歐時代先鋒,4.7年回報218%,平均年化28%)
8.周蔚文(中歐新藍籌混合,9.2年回報392%,平均年化17%)
9.葛蘭(中歐醫療 健康 混合,3.8年回報210%,平均年化35%)
10.魏博(中歐盛世成長混合,7.3年回報392%,平均年化24.5%)
11.何帥(交銀阿爾法核心混合,4.8年回報206%,平均年化26%)
12.楊浩(交銀新生活力靈活配置,3.7年回報180%,平均年化32%)
13.王崇(交銀新成長混合,5.7年回報314%,平均年化22.1%)
14.朱少醒(富國天惠成長混合,14.7年回報1705%,平均年化21.8%)
15.畢天宇(富國高端製造行業,6.1年回報205%,平均年化20%)
16.傅友興(廣發穩健增長混合,5.6年回報155%,平均年化18%)
17.劉格菘(廣發雙擎升級混合,1.7年回報232%,平均年化105%)
18.劉彥春(景順長城鼎益混合,5年回報213%,平均年化25.5%)
19.余廣(景順長城核心競爭力混合,8.6年回報398%,平均年化20.5%)
20.雷鳴(匯添富成長焦點混合,6.3年回報346%,平均年化27%)
21.王栩(匯添富美麗30混合,7.1年回報254%,平均年化19.1%)
22.程洲(國泰聚信價值優勢混合,6.6年回報345%,平均年化25.5%)
23.周偉鋒(國泰價值經典混合,6.3年回報253%,平均年化22.1%)
24.張慧(華泰柏瑞創新升級混合,6.2年回報319%,平均年化26%)
25.方緯(華泰柏瑞價值增長混合,5.6年回報260%,平均年化25.9%)
26.陳一峰(安信價值精選股票,6.2年回報300%,平均年化25.1%)
27.楊明(華安策略優選混合,7.1年回報262%,平均年化20%)
28.孫偉(民生加銀策略精選,6年回報412%,平均年化31.2%)
29.張峰(農銀匯理行業領先混合,4.8年回報183%,平均年化24%)
30.梁浩(鵬華新興產業混合,9年回報369%,平均年化18.7%)
31.曲楊(前海開源滬深港優選,4.2年回報243%,平均年化33%)
32.杜猛(上投摩根新興動力混合,9年回報403%,平均年化19.9%)
33.馮明遠(信達澳銀新能源產業,3.7年回報212%,平均年化36%)
34.李曉星(銀華中小盤混合,5年回報180%,平均年化23%)
35.丘棟榮(匯豐晉信大盤A,3.6年回報200%,平均年化35.3%)
36.林鵬(東方紅睿豐混合,5.6年回報219%,平均年化22.5%)
② 最受機構投資者喜愛的公募基金經理,你怎能錯過
免責提示:
本文為個人學習整理筆記,所有材料來自公開信息,不作為任何投資建議。
上周在見識了朋友的「佛系定投」成功案例後,我對她定投的那隻雞(000850)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2014年11月26日出生,截至2017年底規模不算很大,只有4.74億元。神奇的是,從出生開始,這只雞的機構持有比例一直很高,有很長一段時間甚至超過了50%。
是什麼,讓它如此地被機構所喜愛?又是誰,會讓機構這么地信任?
於是,我發現了一個神奇的基金經理。
基金經理丘棟榮,現年34歲(還長得挺帥)。他手上管理著三隻基金(匯豐晉信大盤A、匯豐晉信雙核策略A和C),數據都很漂亮。
綜覽過去三年的整體投資表現,用一句話來總結就是,牛市漲得比別人多,熊市跌得比別人少。
而無論是哪只雞,機構投資比例都特別高。尤其是000849:
我看到的時候都驚呆了。
眾所周知,機構資金的投資,一定是有專業團隊先期調研,在確認大概率賺錢的情況下,機構資金才會選擇投資。一隻79億規模的基金,機構持股比例80%意味著有63億的機構資金選擇信任基金經理。而在基金規模連年上漲的情況下,機構投資比例都沒怎麼變動,意味著是有越來越多的機構資金青睞他。
這么厲害的基金經理我今天才遇見?!
我去找了丘棟榮的訪談來看。發現他確實與眾不同。
丘棟榮在傳統的「PB-ROE」(市凈率-凈資產回報率)模型的基礎上,自創了一套被稱為「特別到無法評價」的投資方法。
怎麼說呢?
首 先,他推崇價值投資。但是,他又不排斥垃圾股。更准確地說,他追求「 性價比 」。在丘棟榮最新的訪談中他提到,白酒股確實穩,也符合價值投資的理念,但他不會投,因為隱含回報率不高(簡單來說就是價格太貴了)。
其 次,丘棟榮認為投資賺的就是「不確定性定價」。
這個厲害了。
一般我們會認為,投資要選擇贏面大的資產,就是賺錢的把握要相對大一點的。但是丘棟榮認為,如果一項資產賺錢確定性高,很有可能市場已經給了充分的溢價。
而 市場往往會高估確定性,低估不確定性 。
所以,丘棟榮會偏好不確定性大的資產,用量化模型去計算風險概率,如果一樣資產風險高,但是給的隱含回報大,並且發生的最大損失可承擔,他很大可能會選擇。
舉個例子。資產A有1%的可能性可以賺一個億,有99%的概率會虧100萬;資產B有90%的概率可以賺100萬,10%的概率會虧10萬。那麼資產A和B,丘棟榮會選擇A——因為,如果投資成功,那麼回報非常大;而如果投資失敗,損失也不大。
所謂「進可攻,退可守」。
朋友評價丘棟榮是「風險偏好高,很敢」,看完訪談後,我覺得丘棟榮的高風險偏好其實帶著很精明的價格計算,他願意承擔風險,但這個風險要承擔得「值得」。
丘棟榮手上的三隻基金,匯豐晉信大盤沒什麼分紅習慣,雙核策略倒是連續三年准時分紅。
雙核策略分了A和C兩只基金,策略、操盤、凈值什麼的都一樣,不一樣的是費率規則。兩只基金的費率規則整理如下,申購費率那塊,不同的平台有不同的優惠,所以A的申購費率可能會比標注的更低。
選擇主動管理型基金,其實就是在選基金管理人。
目前看來,丘棟榮經理的做法令人驚艷。而據他的周邊人評價,他是個性格很平穩的人,沒什麼太大的變化。從訪談上看,他的思維很像查理·芒格,不推崇個人主義,不打造明星形象,邊界意識清晰。於是,新一年我開始定投他的基金。
當然,過去的業績不代表未來業績的可持續性,未來表現如何,不好說。主動管理型基金也難以判斷低估高估區域,所以,如果決定定投他,沒太必要去擇時。
佛系定投嘛,看好一隻雞,設定好規則,然後該幹嘛幹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