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格力大股東為何偏偏選新能源汽車
近日,長園集團發布公告稱,格力集團擬向公司全體股東發起部分要約,本次要約收購不以終止公司上市地位為目的。此次格力集團看上的長園集團,旗下有電動汽車相關材料、智能工廠裝備及智能電網設備三大業務板塊。2017年,長園集團共實現主營業務收入73.6億元,其中,這三大業務板塊分別佔比27.67%、33.02%和39.31%。
有數據顯示,格力集團去年營收約為1500億元,格力電器的營收為1482億元。也就是說,格力電器為格力集團貢獻了大部分營收。
「除去格力電器之外,目前格力集團基本就是一個控股公司,沒有實質性業務,而其也需要迅速開展新業務,降低對格力電器的依賴。」一位接近格力集團人士透露。
同時,長園集團方面給出的信息,也透露出格力集團對新能源業務的興趣。長園集團董秘倪昭華對外表示,格力集團要約收購長園集團,是因為看好公司三大業務板塊。對於雙方是否會共同聯手涉足汽車產業鏈,其並未正面回應。
來源:中國經濟網
2. 直擊格力股東大會,董明珠將再干三年,格力未來有何計劃
格力未來可能會把更多的業務放到儲能市場上,同時也會大力開辟傳統市場。
每當我們提到格力集團的時候,我們首先想到的就是格力集團的空調產品,格力集團在空調產品領域也確實有著一定的領先地位。隨著這個行業的不斷發展,我們發現格力在空調產品的領域基本上已經到了瓶頸。如果想要進一步突破的話,格力集團必須開啟新的賽道。
一、格力集團召開了股東大會。
在2022年的2月份,格力集團召開了股東大會,董明珠和諸多獨立董事先後發表了關於格力集團的演講。在董明珠演講的過程當中,董明珠表示會繼續拓展格力集團的業務,董明珠也重新當選為格力集團的董事長,這就意味著董明珠至少需要再干三年。
3. 董明珠:格力過去30年被空調綁架了,她在未來有何計劃
作為格力空調的創始人,董明珠認為,未來他會將企業做大做廣,將他的業務面拓展,不僅僅限於空調。
4. 格力電器拿下銀隆新能源控股權,董明珠之後會有何計劃
格力電器拿下銀隆新能源控股權,董明珠之後肯定安排了計劃。
新能源的購買從一定方面就說明了董明珠想要將自己的空調品牌推向國際化,並且讓自己的品牌能夠適應新時代的發展速度,從而不會被世界所淘汰,可以說這個行為可謂是用心良苦。
5. 又一個賈躍亭前有格力、後有美的,家電巨頭的百億造車夢
天下風雲出我輩,一入「汽車」歲月催。
回望過去,徐克經典電影《笑傲江湖》的這句詩,恰似家電企業涉入汽車領域近30年跌宕起伏命運的最佳注腳。
如今大家耳熟能詳的家電巨頭,諸如美的、格力、奧克斯等均曾試水造車,但大部分跨界者在短短三兩年便黯然離場,進入歷史的故紙堆。
去年底,黑電巨頭創維集團創始人黃宏生,開著他的「天美汽車」突然闖進跨界造車陣營。
前幾天,美的集團更是不惜重金,砸下7.4億收購合康新能,時隔近20年後,再次玩起了跨界造車。
巧合的是,就在昨日,國常會確定將新能源汽車購置補貼和免徵購置稅政策延長兩年,政策之下,新能源汽車或也將回暖。
如今,全球汽車產業幾乎停滯的當下,「砸錢」造車依然危險重重,它們到底是「不務正業」,還是另有算盤?
寶能貴州新能源生產基地,佔地2277畝(圖源:官網)
隨後,寶能按下拿地「加速鍵」,足跡遍布雲南、廣東、陝西、江蘇、貴州等省份。根據公開數據,寶能累計規劃汽車產能320萬輛、投資超2000億元、拿地14253畝。與觀致年銷6.32萬輛這一數字相比,寶能幾乎再造了50個觀致。
與寶能、恆大這種與汽車完全不沾邊的地產商相比,家電企業跨界造車,則有另外一層考量,或可藉此進入汽車供應鏈體系,擴大規模。
例如,美的與上汽通用安吉星達成國內首個智慧家居與車聯網應用戰略合作,將觸角伸向汽車互聯網;格力入股銀隆新能源,除了看中其在鈦酸鋰電池上的技術潛力,還想藉此正式進入汽車空調製造領域。
但即便是進入汽車供應鏈,也絕非易事。家電分析師梁振鵬在就格力造車一事時曾評價說,空調和汽車是完全不同的概念,格力擅長的空調技術,對於做新能源汽車幫助不大。
此外,格力目前所熟悉的產品和銷售流程與汽車行業也並不相同,進軍這一新領域風險依然很大。
造車是一個以技術、人才及規模效應著稱的傳統產業,資金只是其中一方面。與擁有動輒幾十年甚至上百年積淀的大牌車企相比,經驗懸殊太大。這也是為什麼跨界造車成功的少之又少的原因。
賈躍亭或許就是先例。
寫在最後
無論是出於利益,還是想在汽車供應鏈體系中分得一杯羹,造車「門外漢」們都已高調入局。
不過要牢記,想造車,首要前提必須是尊重造車客觀規律。「資本大鱷雖然資金雄厚,但很多時候會形成錢有了,人不行的局面。畢竟組織集成方面仍需要高手來處理。」汽車分析師鍾師說。
當然,夢想還是要有的,萬一實現了呢?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