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從解決三農問題的角度 談談政府加大對農村和農業財政投資的必要性和重點
必要性:農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農業發展對我國國民經濟的重要意義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第一,農業生產為人們提供了基本的生存條件,為其他生存活動提供了物質基礎。第二,農業勞動生產率的提高是工業化的起點和基礎。第三,穩定農業是國民經濟持續穩定發展的重要因素。
重點:就發達國家的實踐看,農業發展的根本途徑是提高農業生產率,提高農業生產率的必要條件之一是增加對農業的資金投入。縱觀世界各國的經驗,財政對農業的投資規模和環節多以立法的形式規定,以確保農業的財政投入具有相對穩定性。財政對農業的投資范圍主要集中於以水利為核心的基礎設施建設、農業科研活動、農業推廣、農村教育和培訓等方面。
Ⅱ 政府對農業投資有何必要性
政府對農業投資必要性:
1農業是國民經濟的發展基礎,農業發展水平直接影響了國家經濟發展的方方面面,尤其是對中國這樣一個13億的人口大國來說,沒有農業的健康穩定發展,就不會有經濟的整體順利發展和社會的穩定,也必然會阻礙社會主義新農村在中國的早日建立。但是,由於農業是「投資拉動型」行業,也是高風險型「弱質行業」,因此,沒有政府財政的大量投資和支持,沒有財政投資效益的不斷提高,就不可能有中國農業的穩定、快速發展,也不可能實現中國的農業現代化和建立社會主義新農村。
2關於政府農業投資的理論依據,主要涉及國家干預經濟理論、公共選擇理論和舒爾茨農業經濟增長理論。這些理論從不同角度論證了政府幹預經濟和政府對農業投資的必要性,為進一步深入研究中國政府農業投資行為創造了理論前提。
3在凱恩斯主義誕生之前,經濟學界占支配地位的是自由主義,從薩伊到經濟學鼻祖亞當•斯密,從古典經濟學到邊際革命學派,大都堅持認為:市場機制是萬能的,可以調節經濟,實現資源的最優配置,「看不見的手」是實現個人利益和社會利益最大化的前提條件和根本保障。他們堅決反對政府幹預經濟,主張自由放任,認為政府只能充當「守夜人」。但是隨著資本主義在20世紀進入壟斷階段以後,特別是1929年在主要西方國家爆發的大規模經濟蕭條,使得人們對「市場萬能」論產生了懷疑。固然市場機制在解決經濟發展過程中的很多問題都是有效的,但市場不是惟一解決經濟發展問題的理想機制,市場機制有其自身的根本弱點和不能發揮作用的領域,即存在「市場失靈」。在資源貧乏,生產能力有限,市場產品供不應求的條件下,市場作用是很明顯的,其本身的缺陷是無法顯現,因此出現理論界的「市場萬能」論。但是當生產能力大幅度提高,市場供求狀況發生根本變化以後,市場本身難以解決嚴重生產過剩問題,從而爆發經濟危機甚至是大規模經濟蕭條,造成生產的大幅度下降資源的嚴重浪費,「市場失靈」凸現。
4 農產品屬於私人產品范疇,農產品市場也屬於競爭性市場,農業也就應該屬於競爭性行業。但由於農業生產活動具有一定程度的外部性,農產品也就具有一定程度的公共產品屬性和一定程度的非市場競爭性。農業公共產品又可分為「硬」的公共產品和「軟」的公共產品。「硬」的公共產品,如為農業生產服務的農村道路、農業灌溉工程、防護林建設、農業氣象服務以及農村教育、科研等。「軟」的公共產品包括農業信息、農業技術服務、技能培訓、公共秩序維護、制度安排以及政策等。
Ⅲ 財政對農業投入的意義是什麼
為了盡快有效地解決「三農」(農村、農業、農民)問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我國政府泌加大對農村和農業的財政投入。主要有四方面的意義:
(1)我國農村人口眾多,農村各項事業的發展相對落後。我國要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關在於解決「三農」問題,而解決這一問題的主要措施是加快農村城鎮化、農業產業化和增加民收入。可是,鑒於我國農村和農業的發展現狀,不加大政府的財政投入,上述措施就難以到實處。
(2)農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也是我國最亟待發展的產業。農業不僅為非農業部門提供勞力,提供食品和原料,而且農業還能夠擴大國內市場規模,農產品出口能夠賺取寶貴的外匯。
(3)農業部門生產率較低,自身難以產生足夠的積累。我國農業生產受自然條件制約,屬於「靠天吃飯」,再加上農產品附加價值不高,農業生產者的私人或集體資本積累緩慢,難吸引優質資源進入農業,甚至連農業自身的資源也會向收益率較高的其他行業轉移。
(4)許多農業投資項目只適於由政府來進行。如大型水庫和各種灌溉工程等,其特點是資量大,投資期限長,牽涉面廣,投資以後產生的效益不易分割,而且投資的成本及其效益間的關系不十分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