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合夥制私募股權投資基金收益分配模式介紹
1、根據對私募股權投資基金收益分配模式的確定依據的探討,目前PE行業基本上形成了以優先返還出資人全部出資和優先收益--GP激勵--按比例分配為順序的收益分配模式。
2、具體為:將投資退出的資金按照出資比例將出資優先返還給全部出資人,並按照8%年化復利優先向投資人分配(該分配原則系考慮資金佔用的利息,簡稱資金佔用費),以實現全部投資人出資的保值。
然後,按照 「追趕條款」,以在滿足LP投資保值的基礎上,對GP進行激勵。即,將對投資人的優先分配後的剩餘部分全部向GP分配或按比例在GP和全部投資人之間分配,直到GP所分部分與全部投資人累計所分部分的比例為1:4.然後,在這個分配基礎上還有剩餘的,就直接按照GP分配百分之二十,全部投資人分配百分之八十比例進行最後一輪分配。
二、私募股權投資基金收益分配模式的確定依據
1、有限合夥制私募股權投資基金的合夥人包括普通合夥人(GP)和有限合夥人(LP)。其中,GP是一般為基金管理公司,擁有專業的投資管理團隊,主要提供基金的投資和運作管理,並提供較小的出資。
2、而LP提供絕大部分的資金,且一般情況下並不參與基金的投資和運作管理。從盈利點看,GP主要通過提供良好的投資管理和決策,實現基金的盈利基礎上,獲得投資報酬;而LP則通過提供資金獲得投資回報(保值和增值)。
3、因此,私募股權投資基金收益分配模式的確定依據就是集中在:如何將GP和LP的利益有效捆綁在一起、如何對GP進行有效激勵、如何實現投資人資金保值增值願望。
⑵ 基金中的gp和lp是什麼
私募機構分為合夥和有限公司,兩者的產品運作時存在一定差異,了解私募基金中的gp和lp是什麼?是十分必要的。
基金中的強行調減什麼意思? 基金中的利益沖突怎麼防範?
一、GP
GP,為General Partnerships的英文簡稱,意為普通合夥,指的是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合夥人組成,各合夥人以自己個人的財產對合夥組織的債務承擔無限連帶責任。這是狹義的合夥。
舉個例子:現在投資公司A共有GP1, GP2, GP3, GP4四個普通合夥人,他們共同擁有投資公司A的100%股份。因此投資公司A整體的盈利,分紅虧損等都和他們直接相關。
普通合夥具有以下基本的法律特徵:
1. 依協議自願成立;
2. 共同出資、共享利潤;
3. 合夥經營,即全體合夥人共同經營,並具有同等地位,都是合夥組織的業主;
4. 合夥人以其個人財產對合夥組織債務承擔無限連帶責任。
二、LP
LP,為Limited Partnerships的英文簡稱,意為有限合夥,指的是至少有一名普通合夥人和一名負有限責任的合夥人組成,有限合夥人對合夥組織債務只以其出資為限承擔責任。
很多時候,一個項目需要投資上千萬乃至數個億的資金。(與此同時,大多數投資公司,旗下都會同時有著很多個不同領域不同行業的項目)。而投資公司的GP們並沒有如此多的金錢——或者他們為了分攤風險,因此不願意將那麼多的公司資金投資在一個項目上面。而這個世界上總有些人,他們有很多很多的現金,卻沒有好的投資方法——放在銀行吃利息在金融界可是個純粹的虧錢行為。於是乎,LP就此誕生了。(作者:吳澤泳 來源:知乎)
有限合夥具有以下基本的法律特徵:
1. 自願組成,但除協議外,還必須有符合法律規定的有限合夥章程,而且,該章程須經登記;
2. 有限合夥人與普通合夥人共同出資並分享利潤;
3. 有限合夥人不參與經營;
4. 有限合夥人對合夥組織債務只以其出資為限承擔責任。
⑶ 基金分紅是什麼意思
基金分紅的意思是,基金將收益的一部分以現金形式派發給投資人。
基金公司有時強調基金分紅多,個人以為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1.基金分紅是傳統。如果基金公司不分紅,可能得不到投資新手的認可。部分投資新人認為基金分紅就是自己賺的,由此可以認為基金公司強調分紅是為了迎合不成熟的投資者。
2.基金分紅會讓基金凈值下降。很多投資新手認為基金凈值高,風險就會大,而凈值低的基金會有更多的上漲空間,此外凈值越高,購買的份額就越低。有投資經驗的投資者一般都知道基金凈值的高低和成立的時間、基金經理的管理能力密切相關,有時候恰恰是凈值高的基金才是好基金。
3.部分投資者認為基金分紅說明基金業績不錯。根據監管要求,基金分紅要滿足三個條件:一是基金當年的收益彌補以前年度虧損後,才能夠進行分配;二是基金收益分配後,單位凈值不能夠低於面值;三是基金投資當期,出現凈虧損則不能進行分配的。所以造成很多投資者認為只有賺了錢的基金才能分紅。
但其實有的基金就算發生虧損,也可能會積極分紅。這是為什麼呢?核心問題在於大家誤解了虧損的含義。投資者所理解的基金的盈虧是基金的賬面盈虧,都是凈值的漲跌。但是在監管政策當中,基金可供分配利潤是包括滾存的未分配利潤。如果基金有未分配利潤,加上當期實現的收益,就可以分紅,也就是說基金分紅並不意味著業績就好
基金分紅是基金公司為了減少持倉而做出的調整。不同的基金對於股票和債券的持倉比例是有要求的,比如股票型基金的股票持倉量不能低於80%。要放在牛市還好,但一旦遭遇熊市,80%以上的倉位意味著基金被高位套牢,在這種情形下如何合理地降低倉位?那就是降低分母,讓基金的總資金量降下來,持倉比例不變,持倉金額就變相下降了。而降低總資金量的方法就是分紅,賣出股票,把錢還給投資者。
綜上,基金分紅原因是多重的,可能是為了迎合投資新手來做營銷,也可能是為了降低倉位,讓投資者的錢落袋為安。基金分紅對投資者到底是好是壞呢?由第四點我們可以了解到基金分紅時,基金公司需要賣出股票,拿回現金,這本身可能就會影響基金的投資收益。如果投資者選擇紅利再投資,意味著基金經理在賣出股票給大家分紅之後可能又不得不將股票再買回來,這樣就平白增加了交易成本。
⑷ GP與LP收益分配的幾種典型方式
年度管理費,基數不同
股權基金計算年度管理費看似相近,都在2%-3%之間,但實際上並不相同。有的以實繳出資額作為計算基數,有的按認繳出資額計算,有的直接安排了各個年度的管理費點數,也有的更為復雜一些。以下是筆者比較了幾個知名基金關於管理費基數的規定。
基金具體約定評價A基金合夥企業每年按其總實繳出資額的2%向管理人支付管理費。
按實繳出資額繳納管理費在基金以ON-Call的募集機制下,在最初資金未全部到位之前,GP收取的管理費偏少,但在出資額全部投出去之後,GP收取的管理費偏高。
B基金甲方在前三年的委託期內,管理年費為委託資金總額的2.5%;第四年的管理年費為2%;後3年的管理年費為委託資金總額的1.5%。
這種約定考慮到了基金因對外逐步投資故在後期管理的資金將逐漸減少的因素。收取管理費的點數從2.5%逐步降低到1.5%。
C基金管理費用計提標准*2.5%/年,初始費用計提標准=認繳出資額;當有項目退出時,費用計提標准調整為:初始費用計提標准-退出項目的對應初始投資額
這種約定也考慮到了後期管理資金減少的因素,同時採用比較量化的方式計算後期實際管理資金的數量。
D基金投資期內,有限合夥按其總認繳出資額的2.5%/年支付管理費,投資期後,按有限合夥持有項目的取得成本總額的2.5%/年支付管理費,但最低不低於1000萬元。
在一定的投資期內按固定的比例收取管理費,超過投資期後則根據項目對應的投資成本收取管理費。也考慮到了後期管理資金減少的因素,以及管理資金規模與實際投資成本的差異。
管理分紅,方式不同
q 第一種方式:整體分配,先回本再分利
私募股權基金投資的項目不可能個個盈利。盈利的項目若先行按「二八」原則分配,如遇到項目虧損則可能導致某個項目的投資本金無法全部收回。為了確保分配給GP的投資收益為凈盈利,許多基金約定投資本金必須先回收,確實有了盈利才能分配給GP管理分紅。這種分配方式也稱「先回本再分利」,這種分配方式更為傾向保護LP的利益。在此種情形下GP盈利的周期顯然要推遲了。
例如某有限合夥協議就利潤分配約定如下:「在經營期限內應先回收本金,也即普通合夥人在基金全部回收實際出資額(本金)之後方可提取管理績效分成。也即當基金實際取得的現金收入超過基金實際出資額(本金)後,普通合夥人有權按照下列計算方式參與分配投資項目增值部分純利作為其業績獎勵:
期內業績獎勵 = 基金純利 X 20%
基金純利= 基金現金收入-基金實繳出資額」
q 第二種方式:按單個項目分配,預留保證金
按單個投資項目分配,同時GP將其取得的管理分紅的部分預留在股權基金中作為保證金,在其他項目虧損時用於回撥補虧,也是股權基金中一種比較常見的分配方式。預留作為保證金一般占管理分紅的40-50%。
例如:某有限合夥協議約定:「當某個投資項目實現退出,且該項目收入超過項目成本×(1+8%×該項目的投資年數)時,即對超出部分的20%計提為對普通合夥人的業績獎勵,其中50%部分可以予以實際分配,另外50%作為風險准備金留存於本企業並專戶管理,在合夥企業存續期滿時用於業績獎勵清算的差額補償。」
q 第三種方式:按單個項目,並核算單個項目成本
也有個別基金按單個項目分配,但同時核算並扣除單個項目的投資本金、管理成本和之前虧損項目確認的本金虧損部分。
例如某有限合夥協議約定,「對於基金可分配資金中的項目投資收入,應扣除i基金已退出項目的投資本金中按出資比例計算由該有限合夥人承擔的份額;ii此前普通合夥人已經確認的基金持有的虧損項目投資本金損失中按出資比例計算由該有限合夥人承擔的份額;iii該有限合夥人實際出資額中分攤到該項目的管理費用。然後,20%分配給普通合夥人,80%在有限合夥人之間按實際出資比例分配。」
⑸ 基金分紅是什麼有哪些分紅方式
基金分紅是指基金以現金方式或再投資的形式發給基金投資者的一部分收益,這一部分收益是原始基金單位凈值的一部分,實質上所分的是持有人自己的錢。這里的基金主要是指證券投資基金。基金紅利主要有兩種方式,一種是現金紅利,另一種是紅利再投。一般來說,兩種分紅方式各有好壞,要害在於基金持有人從哪個方面考慮問題。看好後期市場再選紅利,因為基金的默認紅利方式是現金紅利,假如要再選紅利,首先要做的是修改紅利模式。
很多用戶會發現自己買了這么多年的基金從來沒有分紅,甚至懷疑基金分紅具有欺騙性。基金在當年的收入彌補了當年的虧損後,剩餘部分可以進行分紅;基金收益的分配,每一基金份額的凈值不得低於票面價值;基金投資當年如果出現凈虧損,那麼當年就不會進行分紅。這里的關鍵信息是,基金的凈值與股息無關。例如,2021年某基金的凈值漲幅較大,但對於基金收入這一數字僅為賬面上的,沒有什麼實際增長,因此該基金的凈值較高不一定也不會分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