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基金投資 > 科創板基金發行規模

科創板基金發行規模

發布時間:2023-08-31 13:14:52

① 什麼是科創板基金

科創板(Sci-Tech innovation board),英譯簡稱為STAR Market,是設立於上海證券交易所下的板塊,專也是獨立於現有主板市場的屬新設板塊,優先支持符合國家戰略,擁有關鍵核心技術,科技創新能力突出,主要依靠核心技術開展生產經營,具有穩定的商業模式,市場認可度高,社會形象良好,具有較強成長性的企業。
【風險揭示】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② 主板創業板中小板科創板的規模分別是多少

您好,主板最大,創業板中小板科創板都是一小類板塊。
主板市場也稱為一板市場,指傳統意義上的證券市場(通常指股票市場),是一個國家或地區證券發行、上市及交易的主要場所。中國大陸主板市場的公司在上交所和深交所兩個市場上市。上交所主板股票代碼以60開頭,而深交所主板股票代碼以000開頭。主板市場是資本市場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很大程度上能夠反映經濟發展狀況,有「國民經濟晴雨表」之稱。

主板市場上市門檻較高,對發行人的營業期限、股本大小、盈利水平、最低市值等方面都具有較高要求。通常能在主板上市的多為大型成熟企業,或處於某個行業的龍頭地位,具有較大的資本規模及穩定的盈利能力,例如工商銀行、中國人壽、中國石油等。

中小板是深交所為了鼓勵自主創新而專門設置的中小型公司聚集板塊,股票代碼以002開頭。在中小板上市的企業,行業地位雖然通常沒有主板上市企業那麼高,但其中部分企業成長性較強,上市後快速發展,一躍成為行業龍頭,市值也迅速攀升,例如海康威視。

中小板的整體設計原則可以概括為「兩個不變」和「四個獨立」。「兩個不變」是指中小企業板塊運行所遵循的法律、法規和部門規章,與主板市場相同,中小企業板塊的上市公司須符合主板市場的發行上市條件和信息披露要求。「四個獨立」是指小企業板塊是主板市場的組成部分,同時實行運行獨立、監察獨立、代碼獨立、指數獨立。

創業板市場又被稱為二板市場,是為具有高成長性的中小企業和高科技企業融資服務的資本市場。創業板市場是不同於主板市場的獨特的資本市場,具有前瞻性、高風險、監管要求嚴格以及明顯的高技術產業導向的特點。與主板市場相比,在創業板市場上市的企業規模較小、上市條件相對較低,中小企業更容易上市募集發展所需資金

科創板是我國首個實行注冊制的場內市場,主要服務於符合國家戰略、突破關鍵核心技術、市場認可度高的科技創新企業。科創板上市企業普遍具有技術新、研發投入規模大、盈利周期長、技術迭代快、盈利能力不穩定以及嚴重依賴核心項目、核心技術人員、少數供應商等特點,因此企業上市後的持續創新能力、主營業務發展的可持續性、公司收入及盈利水平等仍具有較大不確定性。另外,科創板競價交易的漲跌幅限制為20%,對於首次公開發行上市的股票,上市後前5個交易日不設置漲跌幅限制。

開戶萬一

③ 科創板開戶條件是什麼

1.資產要求:

開通許可權前20個交易日日均資產50萬元以上(含50萬),資產認定包括:A股賬戶、B股賬戶、封閉基金賬戶、開放式基金賬戶、OTC理財賬戶、衍生品合約賬戶、信用賬戶等賬戶內的資產凈值。(不含信用賬戶融入的資金及證券)

釋義:上述賬戶內的資產包括:客戶資金賬戶及證券賬戶下的資金余額、A股、B股、港股通、三板股票、債券、基金、理財產品及期權合約市值等(含限售股)。(信用賬戶融入的資金及證券不計算;B股、港股通股票市值按匯率折算成人民幣
如在T日申請開通許可權,則按T日之前(不含T日)的20日日均來計算資產是否符合條件。

2.交易經驗要求:交易經驗須超過2年(含2年)。(起算時點為投資者本人一碼通名下賬戶在滬深交易所和股轉系統發生首筆交易之日,以中登公司的數據為准)

3.通過科創板業務知識測評

4.適當性匹配要求:風險等級——中高風險、投資期限——短期、投資品種——權益類

5.普通賬戶和信用賬戶需分別開通科創板許可權。開通信用賬戶科創板許可權前,需先開通普通賬戶科創板許可權。

6.申請開通許可權時年齡不超過70周歲。(如超過70周歲但符合其他開通條件,可臨櫃辦理開通)

7.其他要求:客戶風險承受能力為非特別保護型,賬戶狀態正常且不存在異常情況。

④ 科創板做市商有哪些券商

據了解,這是繼2015年6月6日之後,上交所在科創板推出做市商做市後再次對科創板做市商准入進行調整。最新公布的科創板做市商名單顯示,共有138家私募機構申報為第二批科創板報價股票做市商。其中有77家私募機構參與了申報,同時這是首次有私募基金參與報價股票做成市商業務。值得一提的是,在7月29日發布之時就有消息傳出第二批科創板做市比例將高於第一批。


從首批做市商名單中看,共有16家私募機構申報了科創板股票,其中包括中證指數公司、元禾控股等知名私募。另外20家機構有產品參與科創板報價股票做市。首批科創板基金共有127隻,其中已上市的7隻產品均已通過公募基金業協會備案,而首批科創板基金的規模為217.82億元。其中首批5隻獲投的科創板基金總規模為21.97億元,平均每家投0.76億元。


科創板將在發行上市、交易、信息披露、退市等方面進行全方位改革。7月27日,上交所宣布將在已設立的6個科創板上市委員會的基礎上制定並公布《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股票交易特別規定》,並於8月1日起正式實施。根據《特別規定》,科創板將增加融券業務,並調整優化交易機制,引入做市商機制和投資者適當性管理等。業內人士認為,科創板新增「融資融券」交易機制,將有助於降低融資成本。此前融券余額佔比偏低被認為是導致融資融券交易成本較高的原因之一。


據市場消息稱,在科創板推出做市交易制度後,第二批科創板做市商的數量或將超過第一批。不過,在此之前,該消息已經得到市場相關人士的證實,不過目前還未得到上交所方面的證實。目前上交所正在積極推進相關工作,推動實現科創板股票做市業務機制有效運行。券商投行人士也表示,第二批科創板做市商將在證券公司數量上增加一倍以上,比例或會高於第一批。

⑤ 科創板歷史機遇就在眼前:首批科創50ETF聯接基金重磅開賣

科創板終於要走向國際了。全球第二大指數編制公司富時羅素最近宣布,將把11家科創板公司納入富時GEIS指數。這次納入預計將為11家科創板企業帶來約1億美元的增量投資資金。

就在外資准備落子科創板之際,本土機構也在加緊布局。

今日起,包括華夏科創50ETF聯接(A類011612;C類011613)在內的4隻科創50ETF基金隆重發行,發行規模上限50億元,採取「末日比例確認」來加以控制。

首批科創50ETF推出時火爆的認購場面彷彿還在昨天。當時4隻新基金短短一天便吸引到上千億資金認購,創下了股票ETF市場史無前例的熱銷場面,其中華夏科創50ETF認購規模最高,達450億元。

如今,這批科創50ETF的聯接基金再次同台比拼,我們不妨期待一下,看它們能夠帶來多大的驚喜。

科創板橫空出世

2019年,承載國人對科技強國的熱切期盼,肩負著引領經濟發展向創新驅動轉型的使命,科創板火速開板,定位於面向世界科技前沿、經濟主戰場以及國家重大需求的科技創新企業。

火線上陣的科創板開創了A股諸多先河:

比如,允許虧損企業上市;

允許特殊股權結構的企業上市;

首次為科創企業提供了包容性的、多通道的IPO標准;

首次採用新股上市頭5個交易日沒有漲跌幅的限制等交易制度。

科創板也不負眾望,設立以來,截至2021年2月10日,累計掛牌企業229家,募集資金超過3200億元;截至2021年2月19日,科創板總市值已接近3.7萬億元(數據來源:Wind)。

投資科創板的姿勢

由於施行注冊制,漲跌幅限制放寬等種種原因,科創板的風險系數較主板更高,因此對個人投資者設置了較高的門檻。

投資者需滿足20個交易日日均50萬證券投資,同時擁有兩年投資經驗等。如此苛刻的條件,基本把中小投資者攔在了科創板門外。

後來各家基金公司陸續推出了科創板主題基金,這一問題才迎刃而解。去年9月,華夏等4家基金公司推出了首批科創50ETF,更是把科創板帶入了指數化投資時代。

說起來,指數化投資與科創板投資也更加適配,理由在於:

1、指數化投資可免去選個股的煩惱

科創板匯聚了尖端科技各個領域,這些領域個股研究門檻較高,普遍具有技術新等特徵,注冊制下,未來可能個股分化表現會日趨明顯,面臨優勝劣汰,導致股價波動。

而指數投資能分散風險,只需把握科創板大方向,看好科創板中長期投資價值,選擇相應的指數基金進行配置即可

2、分散化投資,分散個股風險

注冊制下,個股表現會越來越分化,單個科創板個股投資風險較高,投資者如果不慎踩雷個股可能會對整個組合凈值的產生比較大影響。

而指數投資的是一攬子股票,分散化投資,對普通投資者來說,是一種既能把握科創板趨勢性機遇,又能降低個股投資風險的投資方式。

這次推出的科創50ETF聯接基金,更是打通了場內和場外兩個市場,讓投資者無需股票賬戶,直接就可以在銀行、券商等場外渠道便利申贖交易,非常適合中小投資者布局科創板。

聯接基金通俗來說,就是目標ETF的復製版,它通常會把不低於基金資產凈值的90%的投資於場內目標ETF上,且因為對投資目標基金部分不收取管理費和託管費,整體費用相對較低。

科創50長期投資價值顯著

科創50指數是科創板首條指數,涵蓋中芯國際、金山辦公、瀾起科技、中微公司等眾多科創龍頭,作為優中選優的高成長指數,未來有望誕生一大批科創巨頭企業。

表:科創50指數十大權重樣本股

數據來源:Wind,2019.12.31-2021.2.19

華夏一騎絕塵

與首批科創50ETF一樣,4隻聯接基金會在今日同時發售,到底選哪只對大家來說也是一個傷腦筋的問題。

我們不妨從4隻科創50ETF當前運作情況來找點解題思路。

首批科創板ETF去年9月底完成募集,當時單只基金規模都在50億元左右。去年11月中旬,它們同時上市,經過兩個多月的運轉,已經出現分化。

但就規模而論,華夏科創50ETF已是一騎絕塵。據Wind數據,截至2021年2月19日,其資產凈值已增至144.27億,其餘三隻基金規模分別為55.45億元、40.58億元、37.94億元。

在持有人戶數和日均成交額方面,華夏科創50ETF也持續領先,迄今為止已經「圈粉」119萬(數據來源,上交所,截至2021/2/10)。對於聯接基金來說,標的ETF規模大、流動性強,更有利於更緊密跟蹤指數走勢。

華夏基金的領先優勢其實不難理解,人家本來就是ETF領域妥妥的老大。華夏是目前境內ETF管理規模最大的基金公司,也是業內首家權益類ETF管理規模超千億元的基金公司。截至2020年底,公司ETF總規模已經超過2200億元。

有華夏基金的金字招牌加持,加上前期科創50ETF積累的超高人氣,華夏科創50ETF聯接(A類011612;C類011613)不火都難,感興趣的朋友不妨早點下手。

⑥ 科創板股票網下初始發行比例

科創板公開發行後總股本超過4億股或者發行人尚未盈利的,網下初始發行比例不低於本次公開發行股票數量的80%;(2019年2月份前為70%)

⑦ 私募科創板網下打新門檻抬高: 兩年以上10億規模

科創板即將開啟,投資機構紛紛「磨刀霍霍」向「打新」。

實際上,由於ABC三類賬戶網下中簽比例存有差異,在科創板打新方面,相比公募基金(A類)而言,私募基金(C類)打新並不佔優勢,但私募機構熱情不減。

備戰策略

按照上述《辦法》的相關規定,符合一定條件的私募機構才能參與網下打新。比如,私募基金管理人管理總規模應連續兩個季度10億元以上,且管理的產品中至少有一隻存續期2年以上;申請注冊的私募基金產品規模應為6000萬元以上,且委託第三方託管人獨立託管基金資產。此外還包括網下投資者內控要求,以及違規處理辦法等。

目前,至少已有7隻帶有「科創」字樣的證券類私募基金成功備案。同時,不少私募機構都表示將積極參與科創板投資。但由於團隊背景、過往投研經歷的差異,各私募機構對於科創板打新的態度卻不盡相同。

作為較早完成備案的私募基金,深圳市優美利投資管理有限公司CEO賀然告訴記者,「我們的科創板基金,也是打算以一級市場的思路來進行投資,即對科技類企業進行估值和分析,做長線的價值投資。」

談及打新,賀然表示,「相比打新紅包,我們更希望通過量化的篩選、數據測算,精準的發現企業價值。當然,如果有機會參與打新紅利,也不會錯過,畢竟要考慮基金凈值曲線。」

雷根資產總經理李金龍表示,目前在籌備科創板打新產品,未來打新的產品還是專注打新帶來的收益,有限度地參與企業上市後股價的博弈。他還提及,前期布局科創板主要以打新為主,後期也會布局一些科創板的量化策略,目前科創板的量化難點在於缺少歷史數據和合適的對沖工具。

談及私募打新產品與公募打新產品的差異,凱納資本創始合夥人陳曦指出,公募和私募最主要的區別在於做量化對沖策略的能力不同,私募做量化投資獲取超額收益的能力往往強於公募,所以在量化對沖作為底倉的網下打新產品中,私募的收益應該是高於公募基金的。

陳曦具體解釋道,「我們會通過基本面量化選股策略來選擇上交所的股票作為底倉,然後通過三個股指期貨(上證50、滬深300和中證500)對沖我們選股的大盤風險。預計這種量化對沖的方式下,底倉的收益在8%~15%之間,然後再通過科創板打新去疊加收益。目前,許多機構預測科創板打新的收益在6%~15%之間。因此,我們認為兩個策略疊加的收益有望達到20%以上。」

陳曦還指出,私募基金的優勢在於足夠靈活,雖然C類投資者,中簽率不如A類高,但是私募基金產品門檻也大幅降低,公募基金要2個億的成立門檻,雖然中簽率高,但是同時也可能被攤薄收益。而私募基金幾乎沒有門檻(1000萬元以上就可以成立),所以我們可以按照最小的打新市值要求去調整產品規模。另外,私募基金可以成立多隻產品同時參與網下打新。一旦打新沒有收益或者收益降低,私募基金可以隨時轉做其他策略。

打新挑戰

值得一提的是,科創板的交易制度較主板有所變化,這為期望通過打新獲取超額收益的投資者帶來了挑戰。

賀然認為,科創板交易規則更國際化、更先進,但私募參與科創板打新的確有難度,比如前5個交易日不設漲跌幅限制,虧損企業也能上市,這些都是挑戰。「不過就目前來看,公募基金能發出幾十隻來,投資者參與熱情也是很高的,所以我覺得前期這5個交易日,還是偏樂觀的,謹慎樂觀吧。」

「我們擅長以一級市場的策略來投資二級市場,所以對於我們來說,科創板也是很好的平台。」他進一步解釋道,以前在投資之前,需要見很多公司、跑很多地方,盡調的工作量非常大,現在可以直接在科創板這個平台上,去篩選企業,減輕了工作量。當然,這樣做的前提是,監管對科創板企業的信息審查非常到位。

基岩資本副總裁岑賽銦指出,科創板前5天不限制漲跌停,在節奏把握上無成法可依。另外,很多公司沒有利潤或者利潤很低,給這些企業估值有難度。「美國市場習慣炒沒利潤的企業,中國市場還沒有這個習慣或者先例。」

在陳曦看來,私募打新時需要重點防範的風險是如何確保底倉穩定的獲利。「所以我們通過量化對沖的方式,在保證行業中性,市值中性,貝塔中性上都做了非常嚴格的要求。在各類Barra風格上都沒有明顯的暴露。」他進一步解釋道。

他還談到,在科創板剛剛推出的階段,投資的難點是股票數量太少,比較難做增強收益。「根據交易規則來看,我覺得科創板的波動會較大,個股的波段擇時策略可能比較有效,同時高頻策略也會較為有效。」

此外,根據規定,科創板面向專業機構投資者的網下發行達到了至少70%(公開發行後總股本不超過4億股的)、80%(公開發行後總股本超過4億股或者發行人尚未盈利的)的比例,其中網下發行數量的50%會優先向A類和B類投資者(公募、社保基金、養老金、企業年金基金、保險資金等)配售。此前有媒體報道稱,部分私募機構可能會藉助公募(A類)通道參與線下打新以增加獲配額度。

對此,李金龍則表示,不排除這個可能,因為公募的網下中簽率比私募要高,但同時也應考慮公募通道的具體情況,比如中簽率,規模,費用等因素。

陳曦則告訴記者,「我們目前正在跟公募基金探討合作的可能,目前還沒有特別明確的合作模式,我們也希望能夠找出一條既能保證量化對沖底倉收益較高,同時又能享受高中簽率的產品形式。」

但在賀然看來,私募借公募外衣參與打新,價值不大。因為私募基金是高端客戶認購的,而公募產品散戶認購比較多,可能體量比較大,繼而收益率可能就很低了。「我了解到,一些基金公司對於科創板產品的宣傳,接近於類固收產品,預計收益率一年8個點,我們不可能投他們(公募),從利率角度來說,不劃算。」他進一步解釋道。

(文章來源:中國經營網)

⑧ 科創版基金什麼時候上市

首批科創板基金在4月29日集中上市了,7隻科創板基金的募集規模均為10億元,總募集規模不超過70億元。這7隻科創板基金分別是南方科技創新混合、華夏科技創新混合、易方達科技創新混合、嘉實科技創新混合、工銀瑞信科技創新3年封閉混合、富國科技創新混合、匯添富科技創新混合。 更多關於科創版基金什麼時候上市,進入:https://m.abcgonglue.com/ask/9124811614921386.html?zd查看更多內容

⑨ 科創板開戶超過320萬了,你怎麼看

科創板開戶數量超300萬,這意味著市場上投資者對科創板的投資熱情高漲,近幾年來,A股表現並不盡如人意,許多投資者都是節節敗退,對於A股又愛又恨,離開不甘心讓大眾看到了希望。,守著看不到希望,此番科創板推出,讓投資者躍躍欲試,都希望在這個新的市場分得一桶金。

科創板作為一個試點推出的新市場,它的未來本身充滿不確定性,T+0的交易制度,首日不限漲跌以及較大的幅動,很可能會成為投機者的樂園,吸引林大批投資者躍躍欲試。科創板對標納斯達克,創業板未及預期,又推出了一個科創板,他的表現並不一定像大家想像的那麼美好。

科創板的企業大多都是高新 科技 型企業,這類企業本身處於發展中,產品研發周期長,研發費用高昂,短時間內水平弱,甚至不盈利,風險較高,適合長期投資。但是許多投資者投機熱情高漲,希望短期之內在科創板市場賺桶金,可能事與願違。

我是Roseview 財經 ,更多問題敬請關注,歡迎一起交流討論,希望對您有幫助。

大家好!我認為科創板相當於美國的納斯達克,在這里會誕生一大批的 科技 股,科創板開戶超320萬表明廣大投資者看好科創板看好中國股市的光明前景。

對於大盤而言我認為大批 科技 股的登陸上市後會讓上證的交易大大活躍,上證指數也會隨之大幅提高。

對於廣大投資者而言更是大利好,因為大批的 科技 股從中長期看肯定是具有相當廣闊前景的企業,那麼這批未來的績優股會給市場帶來大量可觀的紅利回報,那麼廣大投資者就會從中受益,長期來看這是利國利民的大好事。

其次從這些將要登陸科創板的企業來說現在可能並沒有較大的利潤產生,甚至有些可能還處在大量投入之時,那麼他的上市融資給他帶來的資金讓他能有更廣闊施展才華的空間,這對這些上市公司來說無異是雪中送炭的事。

以上是我對科創板踴躍開戶現象的個人見解,謝謝大家!祝大家投資順利!

主板市場走勢不太景氣,投資者自然就會想到科創板淘金,何況科創板不是一般的板塊,而是由高層推動的增量改革,是含著金鑰匙出生的,

科創板作為最新板塊,沒有 歷史 遺留問題,也沒有上檔套牢盤,剛開始階段,籌碼供應是稀缺的,資金是充裕的,市場預期會炒作,而且炒作較為厲害。因此吸引了市場大資金紛紛參與,

資金奔著打新股而去

不少資金參與科創板不是為了二級市場交易,而是為了打新,科創板因為實行投資者適格性制度,可參與投資者大規模降低,截止目前也只有320萬,與主板1.5億左右開戶數相比根本就不是一個數量級,新股中簽率大大提高,

華興源創網上發行最終中簽率為0.0599%,若個人投資者頂格申購獲得15個配號,那麼單個投資者的實際網上中簽率約為0.90%。這一中簽率,高於滬深主板、中小創新股中簽率整體水平。按照發行價24.26元/股的價格計算,投資者中一簽500股,對應市值為12130元。

網下發行數量為2698.7萬股,假設平均分配新股,那麼1285個網下有效報價賬戶,平均每個賬戶可以獲得約2.1萬股的華興源創股票,即每個有效網下配售賬戶可獲得的新股市值約50萬元。

科創板雖然實行注冊制,放開新股發行價格,但是前面幾批打新還是無風險收益,第一批新股收益幾何?創業板第一批新股上漲100%以上,但科創板沒有大量散戶參與,獲得100%收益概率並不大,因為超過100%收益,對應的華興源創市盈率就高達80倍了。這種估值是很離譜的,50%收益較為合適。但如果市場預估19年中報收益超預期,華興源創收益也就會超預期,

根據精測電子市盈率,我認為給與華興源創相對於精測電子市盈率溢價50%以內較為合適,超過50%就是較為嚴重的泡沫。

估計華興源創上市之際,中報預告或者中報報告出來也未可知,因此准確定價要看中報數據。

就整體科創板新股而言,對於打新收益可以適當放低預期,我個人傾向於認為50%較為合適。

散戶不適宜參與科創板交易

散戶參與科創板,最好是建立在打新為主的交易策略上,不要貿然參與科創板二級市場交易,除非投資者認定科創板個股價值被低估,如果以主板的交易策略參與投機,是很有可能會被徹底搞垮的。

科創板不是散戶與大資金的博弈,而是機構與機構之間、機構與大戶之間。大戶與大戶之間博弈為主,因此不會貿然的展開互相廝殺。如果科創板個股沒有機構參與抄底建倉,只有中等資金量散戶參與建倉,在前五個交易沒有漲跌幅限制下,股價極有可能出現巨大波動,讓投資者將無法承受這樣的大波動。搞不好第一個交易大漲,第二個交易日就出現暴跌,這就不是10%問題了,有可能會吞沒第一天大部分漲幅,只有砸出投資價值來,機構大資金才會參與建倉,從中長線角度布局。或者才會有投機價值,吸引游資大佬參與炒作,我估計游資大佬炒作也會更加理性,畢竟要擔憂誰接盤問題,如果自己拉起股價,並沒有人接盤,反而迎來逢高賣盤,豈不是找死。

科創板相對主板會有流動性抑價

從我個人了解到一些有限信息看,一些大資金並不會參與二級市場的交易,更願意參與新股申購,一上市就會拋售籌碼。

因此不要想到320萬投資者參與科創板,科創板就可以帶來熱火朝天的炒作,不管新股漲幅多少,先買進再說,這可能就意味著買套。

320萬投資者從數據看,似乎不少,但與主板1.5億元投資者相比,簡直就是小菜一碟,不要寄望於新股總是能夠得到火爆的炒作,都可以虎口奪食,科創板沒有那麼容易。

從中長期趨勢看,科創板相對於主板大概率會出現一定的流動性抑價,雖然只是與溢價一字之差,但結果截然相反。新三板很多公司估值很低,就是缺少流動性的結果,科創板流動性好於新三板但弱於主板,估值水平介於兩者之間。

A股開戶的股民數量有一億多,所以開立科創板雖然有證券賬戶50萬元或以上資產的限制但符合人數的也有320多萬!

姑且不說這裡面有多少人是配資開戶,從一億多的基數裡面挑三百多萬不是什麼難事!好比如你身邊或許沒什麼千萬富翁,但從全國范圍內來還是有不少人!

對於科創板,市場基本形成了共識:早參與早賺錢,所以符合條件的開通科創板不在話下,不符合條件的也想盡各種辦法去開!大機會中也醞釀著高風險。科創板第一股的發行市盈率去到40倍,這比普通的A股是貴很多的。另外漲跌停板制度也跟A股不一樣,頭五天根本不設漲跌停板,之後幅度也放寬到20%!

這里還有一個數據是說276萬投資者全部參與打新,這裡面跟320萬戶的數量有所差異,應該是近期開設的賬戶沒來得及打新!6月29日在上海舉行的「2019年中國上市公司論壇」上,上海證券交易所副總經理劉逖表示, 隨著科創板第一隻新股「打新」進展推進,這幾天開通科創板交易許可權的投資者數量增加比較快、比較猛,目前符合適當性要求的投資者戶數約有320萬戶。

可以想像,等科創板正式開盤上市之後投資者看到有錢可賺的話開戶數量會繼續上漲!

能開科創板的都算股市裡相對有錢的人,整個市場有超過一個億的股民,320萬開戶只能說明絕大多數人的資產都低於50萬,這樣在申購新股的時候理論上會中簽率有極大的提高。不過前幾天已經開始科創板股票申購了,可結果好像中簽率還是很低,具體的情況我沒注意過,不過堅持申購我想一定會出現中簽率高的情況畢竟在同樣的狀況下,分母變小了。

不過真的在科創板能不能賺錢還真是不好說,波動率高是把雙刃劍,絕大多數人賠錢是股民的宿命!

開立科創板交易許可權的兩大基本條件就是「50+2」:證券賬戶50萬元或以上資產,2年或以上股票交易經驗。

在可投資標的有限的情況下,科創板企業上市後,一些股票或漲幅較大,但從 歷史 經驗來看,股價的波動會有逐步回歸的過程。

以創業板為例,創業板首批上市企業,首日平均漲幅106%,第二天由漲轉跌,個股平均跌幅為8.15%,28隻股票僅有2隻上漲,直至第五天,首批企業的平均漲幅為2.72%,創業板股價波動隨著時間推移趨於正常化。

一、開戶的散戶對於科創板的熱情還是很高的,一旦科創板開盤,資金將會分流,對目前的上交所主板、深交所主板、中小板和創業板形成資金抽離的壓力。

二、根據目前的申購新股配置市值要求,申購哪個市場的就得配置足夠的該證券市場上市交易的股票市值,因此,要申購科創板的股票,就必須擁有足夠的上交所股票市值而並非深交所的股票市值,這些買盤支撐並減緩了滬指下跌速率。

三、科創板由於受到投機熱錢高度的關注,尤其是IPO新股上市頭5天不設漲跌停板,之後日漲跌幅限制也放寬到20%的背景下,預計在初期很可能會掀起瘋狂的炒作。

四、雖然預計科創板初期的二級交易風險較高,但是對於一部分資金機構來說卻是一件多年難得一遇的大好投資和盈利機會,那就是「打新股」,賺取較低的IPO發行價格和二級市場在瘋狂炒作下產生的高溢價之間的價格差額收益。

很多朋友通過公募證券投資基金的通道,積極備戰科創板的首批打新。這些會在短期內帶來實實在在的購買滬市股票資金,尤其是股價波動風險較小,流動性較強的績效白馬股和大盤藍籌股。

這些打新機構,本質上還是薅羊毛的套利操作,大多數並不關心未來二級市場的表現好壞,只要能比發行價有較好的溢價就會果然地將網下配售來的新股拋售給二級市場上瘋搶股票的股民們。

創業板雖然前景光明,但是註定要跌宕起伏,打新雖好,注意泡沫,不然,一地雞毛額時候每個參與者都會很受傷。

據前段時間統計的數據顯示,目前A股市值超過50萬的自然人賬戶有300萬戶左右,再加上一些不滿足要求、通過其他途徑驗資之後開通科創板許可權的賬戶,總數超過320萬戶也算比較正常吧,說明大家對科創板還是非常期待的,當然,320萬戶相比於主板市場1.5億戶還是算很少的了,估計也有很多人在觀望吧,等科創板運行一段時間、趨於穩定之後,參與的人數可能會越來越多。

不過,從目前科創板的交易規則來說,我認為對於散戶而言,目前科創板只適合打新股,不適合做日常交易,科創板的前5個交易日不設漲跌幅限制,而且還是實行「T+1」,很顯然這兩個交易制度放在一起是不太合理的,對於散戶而言,可能會真的被機構「綁著打」,機構可以利用資金和籌碼優勢,盤中不斷反復震盪,誘導一些散戶買入,隨後再來一個大幅跳水,而「T+1」又不能當天賣出,一天下來可能就損失慘重,這種不對稱的交易制度設計,可能會助長科創板的投機炒作之風,其風險是顯而易見的,所以,我不建議大家去做科創板的日常交易,把科創板用來打新股還是可以的!

另外,如果你不能參與科創板, 不妨可以考慮買科創板主題的基金,和機構站在一起,如果機構爆炒科創板,你也可以從中分得一杯羹,何樂而不為?

以上是我的個人觀點,僅供參考,歡迎大家留言討論~~

科創板還是萬眾矚目的,開戶人數都超過320萬了,我我們應該從以下幾方面來去感受:

1.科創板作為我們這一屆政府搞的創新試點,主流都認為會受到重大扶持,扶持力度啊,肯定是持續不斷的,那麼板塊一開,估計前半年或一年,整體板塊都會普遍上漲。在這些共識下,開戶肯定非常踴躍積極,畢竟想賺錢是大家共同的想法吧。

2.科創板的規則發生了重大變化,看上去好像跟過去對好公司的判斷有所不同,但確實同美國納斯達克越來越相像。鼓勵創新鼓勵創造,在這種情況下,可能會出現一些成長非常迅速的龍頭公司,如果擁有這些公司的股票,那可能有非常高的投資回報。

3.在目前強監管的情況下,其實很多A股上市公司都處於風險之中,有可能分分鍾都出黑天鵝事件,導致投資發生巨大虧損。但是科創板是一個新開的板塊,所有上市公司都是新公司,也沒有 歷史 包袱,而且剛剛被中介機構嚴密的審查過。在這種情況下遇到大風險的可能性不大。那麼風險有限而收益無限,誰不願意參與呢?

4.整體中國股市,去年下半年大家認為會有一波牛市,但是到現在還沒有形成。這種對趨勢的判斷大部分還沒有改變,認為還是會有一波牛市。所以目前還是有很多人積極踴躍投入股票市場,而新興的科創板,那肯定是焦點中的焦點。

整體我建議大家能參與還是要去參與。科創板50萬的門檻,還有320萬人成功開戶,更別說現在科創板基金火爆的不得了,也說明了中國中產階級手頭還是有很多閑置資金需要理財的,另外也說明市場沒有太多可以能控住風險的產品,在這種情況下還不如自己上去炒股票呢。

6月29日在上海舉行的「2019年中國上市公司論壇」上,上海證券交易所副總經理劉逖表示,隨著科創板第一隻新股「打新」進展推進,這幾天開通科創板交易許可權的投資者數量增加比較快、比較猛,目前符合適當性要求的投資者戶數約有320萬戶。

而對於科創板的第一隻新股來說,並沒有我們當時現象的那樣,會有一個較高的中簽概率,目前依然是一個0.06%的中簽率,其實和主板相差的並不多,可見,對於科創板的上市,大家還是抱有著積極參與的態度。甚至誰都想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其實對於科創板的開通門檻來說,50萬是有些高的,前期也統計了,可以開通科創板的散戶佔比不到3%。而如今的320萬的開戶量,對於1.4億的投資者來說,其實也只不過是2.3%左右。

所以,整體來看,目前能夠開通科創板,和以及開通科創板的投資者依然還是小眾群體,但是隨著未來科創板的上市,甚至是科創板可能帶來的賺錢效應,我覺得會有更多的投資者參與其中。

但是真的能否在科創板上獲得一個不錯的收益?這其實才是大家所關心的問題!還是那句話,謹慎看待,不要以為換了一個板塊就可以賺到錢,因為對於目前科創板的規則來看,對於散戶還是極其不友好的,更多的是風險大於機會!

開通的投資者也應該適當參與,不可過分的投機博弈!

以前是慢慢套你,逗你玩,目前是快速套你,不讓你有喘氣的機會,大多數人虧錢是真理,不會都盈利,這樣一想,不寒而慄,別的板塊主力使用的是三八大蓋。科創板使用的是重機槍。看看這些人哭

閱讀全文

與科創板基金發行規模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000858上市當時收盤價格 瀏覽:83
諾亞財富派理財可靠嗎 瀏覽:27
中國銀行個人留學貸款 瀏覽:528
什麼是非融資性 瀏覽:5
如何確定股票發行數量和價格 瀏覽:365
貸款違約金擔保人出么 瀏覽:203
1比索摺合人民幣多少 瀏覽:946
163406基金凈值今日凈值 瀏覽:327
九號理財 瀏覽:952
金條銀行價格 瀏覽:297
五線開花9期貨揭秘與實戰PDF 瀏覽:505
包裝貸款怎麼樣 瀏覽:896
理財直融查詢 瀏覽:525
國海證券金貝殼理財版 瀏覽:969
滴滴現在期權價格 瀏覽:712
首汽約車股票 瀏覽:490
A輪融資9億 瀏覽:765
優化營商環境企業融資 瀏覽:344
錢多多是中糧期貨 瀏覽:281
債券融資組 瀏覽:8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