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基金投資 > 青海投資集團產量

青海投資集團產量

發布時間:2023-08-27 13:00:56

A. 青海財政概況

首頁 >> 統計公報 >> 年度統計公報 >> 地方年度統計公報 >> 正文

青海(2004年)

中國統計信息網 2005-03-07 16:40:25

2004年青海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青海省統計局

2005年3月2日

2004年,在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的正確領導下,我省各族人民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認真落實科學發展觀,大力推進西部大開發,緊緊圍繞「消除貧困、富民強省」和「深化改革、創新體制」兩大歷史任務,群策群力,開拓進取,保持了經濟社會持續快速協調健康發展的好勢頭,保持了各族人民群眾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不斷得到實惠的好勢頭,保持了社會穩定、各族人民團結和諧、積極奮進的好勢頭。

一、經濟總量和經濟結構

國民經濟持續快速發展。全省生產總值465.73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12.3%;人均生產總值突破1000美元,達到8606元人民幣,比上年增長11.2%。

結構調整取得積極進展。全省資源配置進一步優化,特色經濟發展活力旺盛,第二產業特別是工業的貢獻繼續增大,第一產業增加值57.81億元、第二產業增加值227.06億元、第三產業增加值180.86億元,分別比上年增長3.8% 、16.4% 、10.2%, 一、二、三產業增加值佔全省生產總值的比重分別由上年的13.0 :46.5 :40.5轉變為12.4 :48.8 :38.8;第二產業對經濟增長的拉動力繼續增強,工業化水平有新的提高。區域經濟結構調整向發揮優勢、突出特色推進,資源開發步伐加快,總體產出效益提升。落實深化改革、擴大開放的政策措施,所有制結構中非公有制經濟成分保持良好發展態勢,在國民經濟中的份額增加。

二、農業和畜牧業

全省「三農」工作力度加大,農牧業基礎地位得到進一步加強。制定和落實了「兩減免、三補貼」等七項支農惠農政策,以更有力、更直接、更有效的措施全面加強「三農」工作,實現了農牧業增產增效和農牧民增收。結構調整促進了特色種植養殖業、訂單和設施農牧業的發展,規模效益不斷上升;退耕還林還草和退牧還草工程穩步實施,資源開發與生態保護取得了新成效。

種植業獲得好收成。農作物種植結構進一步向銷路好、收益高的特色品種調整優化,總產量和畝產量均比上年提高。糧食種植面積24.47萬公頃(367.05萬畝),比上年減少1.3%;總產量88.47萬噸,比上年增產1.9%;畝產量由上年的233公斤提高到241公斤,增產3.4%。其中,特色作物馬鈴薯種植面積6.78萬公頃(101.70萬畝),比上年增長3.2%,總產量29.03萬噸,增產2.9%;豆類種植面積4.01萬公頃(60.15萬畝),比上年增長 1.0%,總產量 10.75萬噸,增產20.4%。油料種植面積15.98萬公頃(239.70萬畝),比上年增長5.1%,總產量28.89萬噸,增產10.3 %,畝產量由上年的115公斤提高到121公斤,增產5.2%。蔬菜種植面積2.51萬公頃(37.65萬畝),比上年增長3.9%,總產量78.44萬噸,增產1.7%。油料、馬鈴薯、蠶豆、葯材、花卉、蔬菜等特色經濟作物的種植比重上升。全年完成訂單農業面積3.3萬公頃(49.5萬畝),新增設施面積333公頃(4995畝)。無公害農產品示範區、標准化基地建設規模擴大,制種面積發展到2.1萬公頃(31.5萬畝)。

畜牧業產出效益提升。全省堅持合理利用優勢資源,培育產業化經營實體,增強輻射帶動能力;同時加快了西寧及海東良種肉羊、青南與環湖藏羊氂牛等7個優勢畜產品產業帶建設,實施了退牧還草、禁牧減畜工程,畜牧業發展水平不斷提高。全年草食牲畜出欄率達29.94%、商品率為24.49% ,分別比上年提高0.81和 0.75個百分點;年末草食牲畜存欄總數2216.54萬頭(只),比上年下降0.05%;全年肉類總產量24.80萬噸,比上年增長4.8 %,其中,牛肉產量7.29萬噸,增長2.8%,羊肉產量8.84萬噸,增長4.1%。羊毛產量1.77萬噸、牛奶產量22.75萬噸,分別比上年增長2.3%和2.8%。

退耕還林還草工程穩步實施。全年完成人工造林種草合格面積7.93 萬公頃(118.95萬畝),其中,造林面積5.24萬公頃(78.6萬畝)。退耕還林還草合格面積7.06 萬公頃(105.9萬畝),其中,退耕還林1.36萬公頃(20.4萬畝),退耕還草0.46萬公頃(6.9萬畝),荒山造林3.01萬公頃(45.2萬畝),荒山種草2.23萬公頃(33.5萬畝)。落實退牧還草任務,禁牧、休牧113.7萬公頃(1705萬畝)。

漁業資源合理保護工作加強。全年水產品產量0.11萬噸,比上年下降15.4%。

農田水利建設態勢看好。年末全省農田有效灌溉面積(水澆地面積)為18.03萬公頃(270.45萬畝);年內完成灌區續建配套與節水工程改善灌溉面積2.03萬公頃(30.4萬畝),新增有效灌溉面積0.14萬公頃(2.1萬畝)。解決了30.6萬人、185萬頭(只)牲畜的飲水困難。病險水庫除險加固及湟水河治理工程、牧區節水灌溉示範項目等農田水利基礎設施建設任務得到落實,農村牧區的生產生活條件繼續改善。

三、工業和建築業

全省國有經濟戰略性調整步伐加快,工業企業在深化改革、資本整合、園區建設、完善監管體制的過程中,生產保持高位運行,質量效益明顯提高。

工業生產快速增長。全省全部工業增加值達158.64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22.1%。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132.45億元,增長24.8%,其中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完成110.46億元,增長24.8%。按登記注冊類型分,規模以上股份制企業增加值104.55億元,增長25.3%;集體企業增加值1.32 億元,增長5.3%;外商及港澳台投資企業增加值3.96億元,增長48.9%。按輕重工業分,規模以上輕工業增加值8.46億元、重工業增加值123.99億元,分別比上年增長12.2%和 25.8 %。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2.41億元,比上年增長12.1%。規模以上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增加值10.26億元,比上年增長9.6%,有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增加值24.29億元,比上年增長33.7%,化學原料及化學製品製造業增加值13.52億元,比上年增長57.7%,交通運輸設備製造業增加值0.89億元,比上年增長46.8%。全年四大支柱產業創造增加值70.75億元,比上年增長34.9%,其中,石油和天然氣開采業24.81億元,增長15.1%,水力發電業10.34億元,增長66.8%,有色金屬業26.52億元,增長31.8%,鹽化工業9.08億元,增長84.3%。四大優勢產業創造增加值42.75億元,比上年增長24.5%,其中,冶金工業38.00億元,增長25.4%,醫葯製造業0.83億元,增長27.0%,畜產品加工業0.89億元,增長16.3%,建材工業3.03億元,增長17.7%。

適銷對路產品增加。全年生產原煤418.75萬噸,比上年增產31.4%;天燃氣18.35億立方米,增產17.8%;原油222.02萬噸,增產0.9%;發電量173.44億千瓦小時,增長30.2%,其中水電111.01億千瓦小時,增長60.2%;鋼47.23萬噸,減產1.0%;十種有色金屬60.66萬噸,增產39.1 %,其中鋁55.94萬噸,增產39.6%;水泥343萬噸,增產13.6%;硫酸6.48萬噸,增產18.5%;純鹼7.66萬噸,增產33.8%;燒鹼1.07萬噸,增產8.1%;化肥147.63萬噸,增產64.6%,其中鉀肥145.68萬噸,增產65.7%;中成葯433噸,增產48.9%;原鹽82.63萬噸,增產24.5%;輕革 13.41萬平方米,增產46.6%;乳製品1.06萬噸,增產3.3倍。

產銷銜接狀況良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產品銷售率達98.43%,比上年提高0.83個百分點。其中,輕工業產銷率為87.9%,下降7.1個百分點,重工業產銷率為99.2%,提高1.4個百分點;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產銷率達99.5%,提高1.8個百分點,大中型企業為99.1%,提高1.5個百分點。外商及港澳台企業產銷率達99.9 %。全年完成工業品出口交貨值17.87億元,比上年增長4倍。

經濟效益大幅度提高。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經濟效益綜合指數為170.51,比上年上升49.87點;全年實現利潤35億元,比上年增長1.96倍;虧損企業減虧額2.03億元,扭虧增盈取得顯著成效。

建築業生產不斷增長。全年建築業創造增加值68.42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4.4%。全省具有資質等級的建築企業 418個,比上年增長12.7%。其中,二級及以上企業113個,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99個。房屋建築施工面積447.09萬平方米,其中實行投標承包面積366.48萬平方米,佔82.0%。

四、固定資產投資

貫徹落實國家宏觀調控政策,積極調整投資方向,加快重點項目建設,全省固定資產投資繼續保持較快增長,經濟社會發展基礎進一步改善。

投資總量增加。全省完成固定資產投資318.06億元,比上年增長11.6%。按城鄉劃分:城鎮固定資產投資298.38億元,增長12.3%,農村固定資產投資19.68億元,增長1.4%。按計劃管理渠道劃分:基本建設投資206.46億元,增長8.7%;更新改造投資51.61元,增長25.9%;房地產開發投資26.24億元,增長17.6%,其它投資7.44億元,下降3.5%。按投資類型劃分:國有及國有控股投資233.26億元,增長2.8%;民間投資75.76億元,增長38.6%;港澳台及外商投資9.05億元,增長1.5倍;民間投資、港澳台及外商投資領域和規模繼續擴大。全省完成國債項目投資36.25億元。

投資結構進一步優化。全省用於優勢資源開發和經濟結構調整的項目投資增大,改善發展「瓶頸」的各項重點工程建設保持良好態勢。全年四大支柱產業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09.35億元,比上年增長65.4%,其中:石油和天然氣開采業投資28.78億元,增長50.8%;水力發電業投資46.01億元,增長1.22倍;鹽化工業投資13.20 億元,增長27.1%;有色金屬工業投資21.36億元,增長34.6%。四大優勢產業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4.62億元,比上年增長17.8%,其中:黑色金屬開采及加工業投資4.81億元,增長1.46倍;醫葯製造業投資5.14億元,增長1.63倍;畜產品加工業投資1.60億元,增長61.1%;建材工業投資3.07億元,下降59.1%。西寧至蘭州高速公路全線貫通,西寧至大通、西寧至塔爾寺高速公路等重點工程相繼建成,公伯峽水電站兩台機組並網發電。西寧南北過境公路、拉西瓦水電站、玉樹通電工程、青海鹼業90萬噸純鹼項目、西台鉀鋰硼綜合開發、西寧機場航站區擴建及一批煤炭、電力、交通、城鎮基礎設施項目進展順利。全省新增公路通車里程3682公里,其中高速公路53公里;新增電源裝機容量69.13萬千瓦。全年基本建設新上項目1417個、竣工項目1252個。一批重點項目開工投產,增加了經濟發展後勁。

五、國內貿易和市場物價

消費品市場繁榮活躍。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115.60億元,比上年增長12.6%。其中,國有經濟26.41億元,增長10.2%;集體經濟10.98億元,增長11.6%;個體經濟57.96億元,增長11.6%;私營經濟13.47億元,增長17.7%;其它經濟6.77億元,增長23.6%。按城鄉分:城市的消費品零售額74.95億元,增長13.3%;縣及縣以下(農村)的消費品零售額 40.65 億元,增長11.3%。按行業分:批發零售貿易業94.51億元,增長13.4%;餐飲業18.10億元,增長10.1%;其它行業2.99億元,增長5.1%。限額以上批發零售貿易企業零售額22.33億元,增長12.3%(批發企業年銷售額在2000萬元及以上、零售企業年零售額在500萬元及以上統稱為限額以上企業);其中,通信器材類零售額0.06億元,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類零售額2.38億元。

物價總水平上漲。全省居民消費價格上漲3.2%,其中,城市居民消費價格上升2.1%,農村居民消費價格上升5.5%。分類別看:食品價格上漲6.5%,其中糧食價格上漲13.9%、肉禽及其製品上漲13.9%、蛋上漲 18.9%、水產品上漲15.5%、鮮菜下降10.5%、鮮果下降3.2%;煙酒及用品價格上漲2.4%;衣著類價格上漲2.4%;家庭設備用品及維修服務類價格下降0.6%;醫療保健和個人用品價格上漲2.0%;交通和通訊類價格下降1.4%;娛樂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務類價格上漲2.6%;居住類價格上漲2.4%;服務價格上漲4.8%。商品零售價格上升2.6%;工業品出廠價格上升11.2%;原材料、燃料、動力購進價格上升8.5%;固定資產投資價格上升2.8%;農業生產資料價格上漲9.2%。西寧市區房地產價格水平上漲3.5%,其中,房屋銷售價格上升4.0%;土地交易價格上升6.1%;房產租賃價格上升0.4%。

六、對外經濟貿易

全省對外經濟貿易工作力度進一步加大,招商引資和經貿交流活動富有成效,與東部地區的交流與協作取得新進展,對外經濟貿易發展成果豐碩。

進出口貿易躍上新台階。全年海關進出口總額5.76億美元,比上年增長69.7%。其中,出口額4.55億美元,增長66.0%,進口額1.21億美元,增長85.0 %。在出口額中,一般貿易出口2.60億美元,增長35.2%,加工貿易出口1.94億美元,增長1.4倍。出口市場主要是美國0.30億美元,中國香港0.51億美元,日本1.30億美元,韓國0.84億美元,俄羅斯0.01億美元。在進口額中,機電產品進口0.50億美元,增長1.82倍,高新技術產品進口0.12億美元,增長1.36倍。

招商引資數額增加。全年外商直接投資合同項目52 個,其中:農、林、牧、漁業6個,采礦業6個、製造業16個,電力、燃氣及水的生產和供應業5個,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3個,房地產業9個,居民服務和其它服務業3個。外商直接投資合同金額3.53億美元,其中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1.14億美元。外商直接投資實際使用金額2.25億美元,比上年增長33.0%。引進省外資金到位73.75億元,比上年增長30.8%。

七、交通、郵電和旅遊

交通運輸和郵電通信業服務於經濟社會發展的功能不斷增強。全年運輸和郵電業創造增加值36.65億元,比上年增長12.5%。

客貨運輸全面增長。全年交通運輸業共完成貨物周轉量 139.47 億噸公里,比上年增長9.1%。其中,鐵路84.86億噸公里,增長11.6%;公路45.31億噸公里,增長5.9%;民航0.04億噸公里,增長62.8%。全年完成貨運量6655.93萬噸,比上年增長9.2%。其中,鐵路1308萬噸,增長19.7%;公路5136萬噸,增長7.1%;民航0.23萬噸,增長53.3%。全年完成旅客周轉量45.12億人公里,比上年增長11.5%。其中,鐵路18.63億人公里,增長13.6%;公路23.20億人公里,增長6.7%;民航3.29億人公里,增長40.6%。全年客運量4600.9萬人,比上年增長7.2%。其中,鐵路385.5萬人,下降5.5%;公路4193.0萬人,增長8.3%;民航22.4 萬人,增長41.8 %。2004年底,全省公路通車總里程28059公里,增長15.1%,其中高速公路里程達171公里,增長44.9%。

郵電業務進一步擴大。全年郵電業務總量達26.39億元(2000年不變價),比上年增長23.4%。其中,郵政業務總量1.63億元,增長6.0%;電信業務總量24.76億元,增長24.5%。年末固定電話用戶92.98萬戶,比上年增長21.9%,其中:城市固定電話用戶76.28萬戶,增長17.8%,鄉村固定電話用戶16.70萬戶,增長45.2%。本年新增固定電話用戶16.72萬戶。年末行動電話用戶116.77萬戶,增長16.4%,其中本年新增行動電話用戶16.47萬戶。全省電話普及率上升到38.9%,互聯網用戶和網民俱增。

旅遊業發展加快。創建西寧優秀旅遊城市、全力打造「夏都」品牌,成功舉辦第三屆「環青海湖國際公路自行車賽」,「民族文化旅遊節」等旅遊宣傳活動豐富多彩,旅遊業發展形勢喜人。當年全省國內旅遊者509.23萬人次,比上年增長29.1%;國內旅遊收入19.49億元,比上年增長36.9%。接待境外入境遊客2.89萬人次,比上年增長63.3%,其中,外國人1.23萬人次,港、澳、台同胞1.66萬人次。國際旅遊外匯收入912萬美元,比上年增長93.2%。

八、財政、金融和保險

財政增收渠道不斷拓展,對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持力增加;金融和保險事業穩健發展,服務功能繼續完善。

財政收支增長較快。全省完成一般預算收入51.19億元,比上年增長17.2%,其中地方一般預算收入26.89億元,增長11.9% 。全年財政一般預算支出137.33億元,增長12.5%;其中,教育支出 15.37億元,增長21.7%;社會保障支出16.17億元,增長13.5%;林業支出和專項支出成倍增長。

金融保持平穩運行。年末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存款余額607.54億元,比年初增加63.18億元,其中,企業存款余額213.87億元、城鄉居民儲蓄存款余額303.76億元,分別比上年末增長7.9%和14.6%。人民幣儲蓄存款余額299.29億元,比上年末增長14.9%。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貸款余額621.92億元,比年初增加64.02億元。其中,短期貸款余額218.46 億元、中長期貸款余額386.93億元,分別比年初增長12.1%和13.0%。發放人民幣消費貸款20.82億元,比年初增長27.3%。

保險事業健康發展。全年獲得保費收入7.37億元,其中,壽險收入3.58億元,財產險收入 3.19億元,健康險和意外傷害險收入0.60億元。年內各類保險賠付額2.47億元,比上年增長28.4%,其中,壽險給付0.52億元、財產險賠款1.72億元,分別增長41.6%和31.3%,健康險和意外傷害險給付0.22億元,下降7.8%。

九、教育和科學技術

教育事業穩步發展。全省有研究生培訓單位6個,招生數320人,在學研究生618人,畢業生84人;普通高等教育院校9所,招生數0.95萬人、在校生2.95萬人、畢業生0.58萬人,分別比上年增長4.2%、12.8%、21.6% ;中等職業教育學校51所,招生數0.72萬人、在校生1.87萬人、畢業生0.55萬人,分別比上年增長1.6倍、80.3%、18.1%;普通高中143所,招生數3.48 萬人、在校生9.21萬人、畢業生2.07萬人,分別比上年增長6.2%、15.0%、17.6%;初中學校364所,招生數7.71萬人、在校生22.32萬人、畢業生6.31萬人;普通小學2995所,招生數9.91萬人,在校生51.26萬人,畢業生8.07萬人;特殊教育學校招生數338人,在校生2383人。幼兒園在園幼兒7.70萬人,比上年增加0.30 萬人。全省「普九」覆蓋率達83%,比上年提高3個百分點;掃盲工作獲國際掃盲獎「世宗國王獎」;高校布局和結構不斷優化。

科技創新能力進一步增強。全年研究與實驗發展(R&D)經費支出5758萬元,比上年增長49.5 %,其中基礎研究經費支出864萬元,增長1.5%。組織實施了223項科技項目,其中完成了6項重大科技攻關項目的社會招標。全省取得省部級以上科技成果122項,其中,基礎理論成果12項,應用技術成果94項,軟科學成果16 項。

全年專利申請124 件;授權專利70 件;簽訂技術合同327 項,成交金額1.28億元。全省共有產品檢測實驗室94個,法定計量技術機構12個,天氣雷達觀測站點4個,衛星雲圖接收站點10個,地震台站15 個,地震遙測台網4個。

十、文化、衛生和體育

文化事業日益繁榮。年末全省共有藝術表演團體14個;文化館43個,公共圖書館38個,博物館16個,檔案館56個;廣播電台4 座,中短波廣播發射台和轉播台8座,廣播綜合人口覆蓋率上升為86.4%;電視台8 座,電視綜合人口覆蓋率提高到92.0%,有線電視用戶27.40萬戶。全年報紙出版量3220萬份;期刊(雜志)出版量105萬冊,圖書出版量968萬冊(張)。

衛生事業發展加快。省、州、縣三級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體系基本建立,疾病預防控制體系和醫療救治體系建設積極推進,重大傳染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農牧區新型合作醫療制度試點工作已覆蓋農牧民200萬人,參合率達87%。年末全省擁有各類衛生機構5677 個,床位數1.65萬張,其中,醫院130個,床位數1.40萬張;鄉鎮衛生院405個,床位數 0.21萬張;城市社區衛生服務中心4 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防疫站)56個,衛生監督檢驗機構52個,婦幼保健院(所、站)18個。全部衛生技術人員2萬多人,其中,執業醫師和執業助理醫師 0.91萬人,注冊護士0.62 萬人。

體育事業充滿生機。多巴國家高原體育訓練基地和「環青海湖民族體育圈」基礎設施建設進展順利,升級後的「環青海湖國際公路自行車賽」獲得圓滿成功。全年全省優秀運動隊中共有246人次參加了國內外比賽,17人次獲第一名,16人次獲第二名,22人次獲第三名,平世界記錄1項。體育對外交流繼續擴大,接待來青登山、探險、考察等人次增加。城鄉各地群眾性體育健身、體育競賽活動廣泛開展,成為社會生活中的一個亮點。

十一、環境保護

環境保護和生態建設全面推進。年末全省環境保護系統人員數為655人,比上年增長5.6%;各類環境檢測站20 個,比上年增加2個;擁有生態示範區建設試點地區和單位2 個;自然保護區 8 個,面積2060.83萬公頃(30912萬畝),佔全省土地總面積的28.53%;其中,國家級自然保護區5個,面積2052.25萬公頃(30784萬畝)。當年完成環境污染限期治理項目37 個,項目總投資2467萬元。城市污水集中處理率、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率得以提高,建成的煙塵控制區、環境雜訊達標區發揮作用良好。

十二、人口、人民生活和社會保障

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取得新成績。全省各地嚴格落實計劃生育政策,「少生快富」、「獎勵扶助」工程啟動實施,人口自然增長率為9.87‰,控制在10‰以內。年末全省總人口538.60萬人,其中:城鎮人口207.51萬人,城鎮人口比重提高到38.53%;鄉村人口331.09萬人。全省男性人口276.43萬人、女性人口262.17萬人,分別占總人口的51.32%和48.68 %。0―14歲人口125.60萬人、15―64歲人口381.30 萬人、65歲及以上人口31.70 萬人,分別占總人口的23.32%、70.79%、5.89%。全年出生人口8.75萬人,出生率為16.32‰,比上年下降0.62個千分點;全年死亡人口3.46萬人,死亡率為6.45‰,比上年上升0.36個千分點;全年凈增人口4.80萬人,比上年少增0.4萬人。

勞動就業工作成績顯著。年末全省就業人員達293.26 萬人,其中城鎮就業人員94.12萬人,比上年增加3.80萬人,增長4.2%。全年安置國有企業下崗職工再就業1.08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為3.9%。

城鄉居民生活繼續改善。全省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319.67元,比上年增長8.7%;農牧民人均純收入2004.59元,比上年增長10.3%。城鄉居民恩格爾系數分別由上年的36.8%、49.1%下降為35.7%、48.5%,生活質量進一步提高。在39個縣的179個貧困村整體推進扶貧開發,11.5萬貧困人口的溫飽問題得到解決。

社會保障力度全面加大。年末參加養老保險人數58.5萬人,比上年增長3.5%,其中,職工42.0萬人,離退休人員16.5萬人,分別增長3.7%和3.1%。參加失業保險人數 33.1萬人,領取失業保險金人數2.1 萬人。參加醫療保險人數60.1萬人,比上年增長7.7%,其中,職工40.6萬人、退休人員19.5萬人。國有企業下崗職工進入再就業服務中心的2.0萬人;城鎮居民得到政府最低生活保障的20.1萬人。啟動實施工傷保險,參保人數達16萬人。全年投入救災救濟資金1.25億元,對102萬災民進行了救濟。建立農村牧區特困人口救助制度,對20.75萬特困人口實施了基本生活和大病救助。各項社會福利業、各種社區服務業健康發展。

B. 青海最好的國企是哪個

要看從哪個角度去定位「最好企業」,從不同角度排列名單如下,希望可以給予幫助。
一、2010年度青海省財政支柱企業名單(10戶)
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青海油田分公司
青海鹽湖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黃河上游水電開發有限責任公司
青海慶華礦冶煤化集團有限公司
青海省電力公司
青海省投資集團有限公司
西部礦業集團有限公司
中國煙草總公司青海省公司
西寧特殊鋼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義馬煤業集團青海義海能源有限責任公司

二、2010年度青海省上繳稅收大戶企業名單(11戶)
青海威斯特銅業有限責任公司
青海互助青稞酒有限公司
中國鋁業股份有限公司青海分公司
格爾木藏格鉀肥有限公司
中國移動通信集團青海有限公司
青海焦煤產業(集團)有限公司
國家開發銀行股份有限公司青海省分行
青海大柴旦礦業有限公司
青海省奧凱煤業發展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青海銷售分公司
中國建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青海省分行

三、2010年度青海省上繳稅收先進企業名單(33戶)
青海中信國安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青海黃河水電再生鋁業有限公司
青海互助金圓水泥有限公司
青海正維實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青海鹼業有限公司
青海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西寧國美電器有限公司
青海青藏鐵路多元投資中心
中國水利水電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
青海煤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中國工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青海省分行
青海物通(集團)實業有限公司
青海興青集團天峻能源有限公司
中國電信股份有限公司青海分公司
青海昆源礦業有限公司
西寧偉業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
中國農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青海省分行
青海瀚海集團有限公司
青海省鹽業股份有限公司
青海華電大通發電有限公司
中國銀行股份有限公司青海省分行
亞洲硅業(青海)有限公司
西寧中油燃氣有限責任公司
青海中航資源有限公司
青海西旺實業(集團)有限公司
青海祁連山水泥有限公司
青海省物資產業集團總公司
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西北銷售青藏分公司
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青海省分公司
青海制葯廠有限公司
青海潔神裝備製造集團有限公司
民和祁連山水泥有限公司
青海華鼎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C. 青海省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的公司簡介

青海省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是1993年經青海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的國有獨資公司,注冊資本為10億元人民幣。按照青海省國有資產產權結構調整的安排和部署,青海省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決定將我司作為引進外資增資擴股、整體改制的試點單位,按照《中外合資企業法》和《外國投資者並購企業暫行規定》,引進外資增資擴股,設立中外合資企業,實現股權結構多元化。2005年6月15日,青海省政府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按照《關於青海省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增資擴股的出資決定》精神,聯合兩家境外戰略投資者對我司進行了增資擴股。2006年4月28日,國家商務部批准了我司設立中外合資企業的合同和章程,並於5月13日頒發了批准證書。合資公司已於2006年5月24日辦理了工商登記注冊手續。合資後公司名稱仍為青海省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主要經營范圍:國資委授權經營的國有資產,以產權為紐帶進行資本運營,對投資項目作為業主成員進行全過程管理,辦理設備租賃、資金籌措、融通業務,項目、債權和股權投資,貸款擔保、託管、投資咨詢,工業生產資料(國家專項規定的除外)銷售,房地產開發,投資領域主要涉及發電、有色金屬冶煉、礦產資源開發、旅遊資源開發、金融等行業。 我司所屬的金鼎擔保公司、昆侖租賃公司,開展貸款擔保及經營租賃業務,有力的保證了我司在上述領域投資和項目建設的資金需求。

D. 青海省國資委有哪些下屬企業

青海省國資委沒有直屬企業,只有監管企業。目前共16戶。
1、西部礦業集團有專限公司
2、青海省投資集屬團有限公司
3、青海鹽湖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4、西寧特殊鋼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5、青海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6、青海省國有資產投資管理有限公司
7、青海省水利水電(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8、青海省公路橋梁工程集團有限公司
9、青海省三江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10、青海省能源發展(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11、青海創安有限公司
12、青海省物資產業集團總公司
13、青海省汽車運輸集團有限公司
14、青海機電國有控股公司
15、青海金訶藏醫葯集團有限公司
16、深圳青鵬集團有限公司

閱讀全文

與青海投資集團產量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000858上市當時收盤價格 瀏覽:83
諾亞財富派理財可靠嗎 瀏覽:27
中國銀行個人留學貸款 瀏覽:528
什麼是非融資性 瀏覽:5
如何確定股票發行數量和價格 瀏覽:365
貸款違約金擔保人出么 瀏覽:203
1比索摺合人民幣多少 瀏覽:946
163406基金凈值今日凈值 瀏覽:327
九號理財 瀏覽:952
金條銀行價格 瀏覽:297
五線開花9期貨揭秘與實戰PDF 瀏覽:505
包裝貸款怎麼樣 瀏覽:896
理財直融查詢 瀏覽:525
國海證券金貝殼理財版 瀏覽:969
滴滴現在期權價格 瀏覽:712
首汽約車股票 瀏覽:490
A輪融資9億 瀏覽:765
優化營商環境企業融資 瀏覽:344
錢多多是中糧期貨 瀏覽:281
債券融資組 瀏覽:8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