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私募公司實力排名(全球十大私募股權公司排名)
什麼是私募股權投資?
私募股權投資(PE)是指通過私募基金對非上市公司進行的權益性投資。在交易實施過程中,PE會附帶考慮將來的退出機制,即通過公司首次公開發行股票(IPO)、兼並與收購(M&A)或管理層回購(MBO)等方式退出獲利。簡單的講,PE投資就是PE投資者尋找優秀的高成長性的未上市公司,注資其中,獲得其一定比例的股份,推動公司發展、上市,此後通過轉讓股權獲利。
私募股權國際(PEI)的一份報告根據截至2020年6月1日的五年期間的私募股權籌資總額排名,對前300家公司進行了排名,並且用圖表闡述了這五年前前十名的變化(私信我們「排名」可以領取)。我們將在本文中列舉此次排名的前十位公司。
1. BlackStone
黑石集團
Blackstone是全球投資和顧問公司,致力於提供能夠為投資者、所投資公司,及整個社會創造持久價值的解決方案。Blackstone由Stephen A. Schwarzman先生(董事長兼CEO)和Peter G. Peterson 先生(於2008年作為高級主席退任)於1985年成立。目前,黑石集團擁有1,700名員工,在全球范圍內設有24個辦事處。
黑石集團憑借持有的各種基金,在全世界范圍內進行私募股權、房地產、信貸以及對沖基金投資,此外,黑石集團的獨立財務顧問業務為全球企業和政府客戶處理高度復雜和關鍵性的並購、改組、重組事宜。另外,黑石集團還向另類投資經理公司提供基金募集服務。2007年6月,Blackstone完成其首次公開發售,並在紐約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股票代號為BX。
自2009年以來,黑石集團完成了669筆投資,盡管多起最大的並購都與房地產行業有關,但黑石也已經開始進入其他行業,包括2017年以61億美元收購醫療服務商Team Health。
2018年初,該公司進行了又一個更大的動作:以170億美元收購湯姆森路透金融和風險部門55%的股權。這成為10年來黑石集團最大的一筆收購。
2. The Carlyle Group
凱雷投資集團
凱雷投資集團(NASDAQ上市,股票代號:CG)是一家全球性另類資產管理公司,資產管理規模為2,120億美元,擁有339個投資基金。
凱雷於 1987 年在美國華盛頓特區創立,目前已發展成為世界最大且最成功的投資公司之一,擁有 1,625 多位專業人員,在北美、南美、歐洲、中東、非洲、亞洲和澳大利亞設有 31個辦事處。
凱雷的投資人包括公共和私營退休基金、資產雄厚的個人和家庭、主權財富基金、工會和企業。凱雷憑借各類產品和地區專項基金,滿足世界最資深投資人的不斷變化的需求。
凱雷投資集團不斷尋求潛在的投資機會,並專注於投資最熟悉的行業,包括:航空、防務與政府服務、消費與零售、能源與電力、金融服務、醫葯保健、工業、基礎設施、房地產、科技與商業服務、電信與傳媒以及交通運輸等。
3. KKR
KKR集團
KKR創建於1976年5月1日,是直接投資領域的創始人,也是全球領先的直接投資管理公司。KKR以完成龐大而復雜的直接投資交易著稱,並一直致力於投資並支持在全球各行各業中占據領導地位的企業。
KKR在世界范圍內擁有一個匯集金融界、企業界精英的龐大資源網路,並一直注重通過充分利用KKR的全球資源幫助所投資企業提升運營管理水平,創造長遠企業價值。公司一貫以誠信、公平著稱,並長期保持著卓越的投資業績。
KKR的業務遍及全球,在紐約、華盛頓、舊金山、休斯敦、倫敦、巴黎、香港、北京、東京、悉尼、首爾和孟買等城市均設有辦事處。與此同時,公司致力於建立統一、團結的企業文化。
KKR專業的投資團隊以其豐富的投資經驗和管理專識,協助被投資公司的高級管理層策劃企業的長遠策略,以實現支撐戰略發展的最佳資本結構,為公司配備能夠提升其業務實力的全球性資源,並與公司管理團隊一道為股東創造價值。
4. TPG
德太資本
TPG Capital(前Texas Pacific Group)是一家私募投資公司,總部設在沃斯堡和舊金山,在全球設有17個辦事處。德克薩斯太平洋管理一系列基金,包括私募股權,風險投資,公開發行股票和債券投資資金。
TPG Capital是一家美國投資公司,也是全球最大的私募股權投資公司之一,專注於杠桿收購,成長資本和杠桿式資產重組。
TPG還管理專門從事增長資本,風險投資,公眾股權和債務投資的投資基金。公司投資各種行業,包括消費/零售,媒體和電信,工業,技術,旅遊/休閑和醫療保健。
TPG Capital於1992年由David Bonderman,James Coulter和William S. Price III共同創立。自成立以來,公司已在超過18個私募股權基金中籌集超過500億美元。
TPG總部位於德克薩斯州沃斯堡和加利福尼亞州舊金山。公司在歐洲,亞洲,澳大利亞和北美其他地區設有辦事處。
TPG Capital前身為德克薩斯太平洋集團,總資產為750億美元。
5. Warburg Pincus
華平投資集團
華平投資(簡稱華平,英文名稱 Warburg Pincus)是一家全球領先的私募股權投資公司,專注於增長型投資。成立50 多年來, 華平一直採取獨樹一幟的投資戰略,與企業家和一流的管理團隊合作,投資於成長型企業。
華平推動了美國私募股權行業的興起,並且一直是全球私募股權投資業的先驅,在中國、印度、新興歐洲國家和巴西等新興市場經濟體更是碩果累累。
華平幾十年來一直採取深入行業的投資方法,專注消費、工業和服務、能源、金融服務、醫療保健以及技術、媒體和電信等行業。
華平的投資策略的特點在於:行業精英加本地市場經驗、靈活投資於企業的各個發展階段、長線投資、聯手世界一流的管理團隊,保持華平內部、華平與被投公司、以及華平與其有限合夥人的利益協調一致。
華平管理超過440億美元的資產,涵蓋各行各業,遍布全球各地。華平已募集了17支私募股權基金,在40個國家的852家企業中累計投資了680多億美元。華平總部位於紐約,在阿姆斯特丹、北京、法蘭克福、香港、倫敦、盧森堡、模里西斯、孟買、舊金山、聖保羅和上海設有分支機構。
6. NB Alternatives
路博邁國際資產管理公司
Neuberger Berman (下稱「路博邁」) 是一家老牌的國際資產管理公司。公司創始人之一 Neuberger 在大蕭條前夕進入華爾街,1939與 Robert Berman 聯合創立了路博邁,直到1999年公司上市後才正式退休。Neuberger 在路博邁的60年成果非凡,被稱為美國共同基金之父。
2003年,雷曼兄弟作價26.3億美元收購了路博邁 。雷曼破產後,路博邁通過員工發起的股份收購計劃退市,成為一家獨立的公司,並延續至今。
Neuberger Berman Group LLC的總資產管理規模為3560億美元,其中包括890億美元的另類投資,其中私人股權是其中的一部分。加上承諾,替代方案的總金額增加到980億美元。
Neuberger Berman引用了30多年的另類投資經驗,在全球七個地區僱用了160多名專業人員。
7. CVC Capital Partners
CVC資本
CVC成立於1981年,在全球擁有21個分支機構,遍布亞洲、歐洲、美洲。截止2013年,CVC的管理資本量超過500.00億美元。投資者投資於CVC所管理的封閉式投資基金當中,年期通常長達十年或以上。CVC代表全球300多家企業、政府機構和私人投資者進行資本投資。多年來,CVC募集金額超過710億美元(包括CVC Credit Partners)。在私募股權業務當中,公司會通過這些基金收購歐洲、亞洲和北美企業的控股權益或重要的少數股東權益。並透過與公司管理層建立合作夥伴關系買入公司,從而推動公司發展以及創造可持續性長遠價值的各項計劃。
CVC亞太投資是1999年由花旗銀行與CVC Capital Partners共同於中國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的專注於在亞太區進行的投資基金管理顧問公司,由花旗銀行和CVC Capital Partners共同成立。除了花旗銀行以外,一些養老金基金也是亞太企業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的投資方。
CVC亞太投資管理的私募基金為CVC Capital Partners Asia I和CVC Capital Partners Asia II。
8. EQT
殷拓集團
殷拓集團(EQT)是國際投資巨頭銀瑞達公司(Investor AB)進行私募股權投資的載體之一。
銀瑞達總部設在瑞典的銀瑞達公司是一家在全球均設有分支機構的工業控股公司,涉足中國市場的時間可以追溯到一個多世紀前。銀瑞達目前是北歐地區最大的實業控股公司,是多家頂尖跨國企業的主要股東,旗下包括ABB、愛立信(Ericsson)和伊萊克斯(Electrolux)等多家世界五百強公司。
銀瑞達的投資領域主要包括美國、北歐和亞洲的非上市公司。截止2006年12月31日,銀瑞達的總資產凈值達160多億歐元。
9. Advent International
安宏資本
安宏資本(Advent International)成立於1984年,總部位於美國波士頓。自成立以來,該機構在40個國家完成了超過330項私募股權交易。截至2017年9月30日,公司資產管理規模達430億美元。
在過去10年中,Advent在大型並購基金募集方面可以說是四處逢源,順風順水:2008年第六期基金募集66億歐元(104億美元);2012年第七期基金募集85億歐元(108億美元);2016年第八期基金募集120億歐元(130億美元)。
Advent主要關注醫療、B2C、商業、金融、通信和工業部門投資。自2009年以來,該公司平均每年有超過30起投資,包括對Worldpay(聯合貝恩資本)和TransUnion(聯合GS Capital Partners)的數十億美元收購。
2013年,該機構在中國上海成立辦公室,近幾年在中國市場的表現也比較活躍。
10. Vista Equity Partners
Vista Equity Partners私募公司
Vista在2017年格外引人注目,因為該機構在本年度5月募集了一隻110億美元的基金。與其在三年前募集的58億美元基金相比,募資額度翻了一倍。
Vista自成立以來累計募資超過310億美元,投資數量超過300起。該機構一直專注於企業管理軟體和大數據行業投資,在該領域已經是一家不容忽視的投資力量。
平均而言,自2009年以來,該公司每年完成的投資不足25起,但10億美元級的交易近年來越來越頻繁:2014到2017年間共完成11起10億美元級交易,而在2009年至2013年間,此等規模的交易只有3起。
Ⅱ 養老院十大排行榜
養老院十大排行榜:
一、泰康之家
泰康之家是泰康健投旗下專注養老康復實體建設運營和創新服務的專業品牌,培信成立於2009年,泰康保險集團旗下,集養老/醫療/高品質墓園/高端商業不動產領域於一體的醫養產業卓越品牌,專注養老康復實體的建設與運營。
泰康聚焦老年全生命鏈產業,專注養老康復實體的建設與運營,首創虛擬保險產品與實體醫養服務的跨界整合,引領國人養老觀念和生活方式的變革。
二、親和源
親和源老年公寓有12幢多層電梯住宅樓組成,共設838套居室,可供1600位左右的老人居住。配套設施齊全,基礎設施完備,環境優雅舒適,交通方便快捷。
區別於傳統意義上的養老院,成為一個不脫離社會,既相對獨立又不乏開放的老年生活社區。
其地理位置坐落於上海浦東新區康橋鎮上,整個社區全部採用無障礙化設計。
周邊設施包括有功能多樣的老年商業街,有理發店、小超市、小飯店,配餐中心。同時擁有健康會所、生活廣場、室內游泳池、水療、美容美發廳、洗浴中心、超市、菜市場、咖啡吧、網吧、影視廳、老年大學等,一應俱全。
社區內有與曙光醫院(三級甲等)對接,並以老年專科為特色的頤養院。並配有班車專大病患者送往市區曙光醫院治療。
三、凱健Kaijian
凱健Kaijian,來自美國的養老品牌,由美國養老集團Emeritu及CPM共同創建,打造了適合中國老人的新養老模式。上海凱健華展養老院有限公司希望成為一個讓家人放心、讓老人舒心的高品質專業照護機構。
四、誠和敬
誠和敬是北京市國有資產經營有限責任公司全額出資設立的致力於發展老齡產業的專業平台,公司成立於2012年8月。
為貫徹十八大提出的「病有所醫,老有所養」的精神,落實市政府「9064」養老規劃,北京國資公司將養老產業列為十二五期間重點發展的新型戰略產業。
誠和敬公司作為投資平台,秉承國資公司「社會效益為首,經濟效益為本」的經營理念,致力於開創中國養老的新模式,建設老年產業品牌,推動老年社區、老年護理康復中心、居家養老服務機構等養老服務設施的建設。
目前,誠和敬參股了英智康復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與國際著名的養老管理公司日本木下集團(KINOSHITA)合資成立了專業養老運營管理公司厚樂居。
同時還與美國老年社區AmericanSeniorCommunities(ASC)進行深入合作打造養老運營公司美瑞山,誠和敬將引進國外先進的人文管理理念及成熟的運營經驗,結合本土優質的醫療康復能力,為老人提供機構康復、養老及社區康復護理照料的專業服務。
五、樂成養老
樂成老年事業投資有限公司(簡稱樂成養老)是樂成集團有限公司的全資子公司,成立於2007年,主營業務是投資、建設、運營連鎖型養老服務設施,為老年人提供高品質照護和生活服務,是中國養老行業的專業服務提供商。
樂成養老是國內最早研究中國養老市場、論證中國社會化養老模式、從事專業養老服務的民營企業之一。
樂成養老投資與服務布局覆蓋了北京、浙江、海南等地區,旗下擁則埋有北京雙井恭和苑、海南海口恭和苑、浙江慈溪恭和苑、北京朝陽恭和老年公寓等運營項目,居國內領先地位。
同時,還關注養老護理人才培訓、老年用品研發等多個產業領域,提供面向現代養老產業鏈的整體解決方案。
六、日月星
日月星,中國連鎖品牌,由上海日月星養老集團(配盯輪愛以德)創辦的非營利性社會養老連鎖機構。
日月星連鎖養老院設有內科、外科、中醫科、,為入住老人提供給葯、輸液、注射、供養、導尿、灌腸、鼻飼、褥瘡護理等。
日月星養老院並且建立120聯動,免費為來人建立健康檔案,定期體檢。進行疾病動態觀察和健康檢測,協助進行專家會診。
七、歐葆庭ORPEA
歐葆庭ORPEA,成立於1989年法國,專注於為身體和精神存在不同程度失能情況的人群提供關鍵的護理/照料/服務。
歐葆庭的養老和醫療機構之使命是為身體和精神存在不同程度失能情況的人群提供關鍵的護理、照料和服務,奉行尊重每個人的人格尊嚴和個性化需求的理念,維護和恢復他們的生命質量。
八、椿萱茂
椿萱茂,創建於2012年,遠洋集團旗下,高品質養老服務品牌,面向全齡老年群體,以給予長輩持續照料為己任。
椿萱茂在不同的城市,不同的區域,均塑造一種家庭和社區的氛圍,滿足每位長輩對於家庭與親情的需求。
同時在各城市均採用國際養老服務理念及標准,保證各地長者均享受到高品質的專業服務,成為引領各城市高端養老服務水平的標桿。
九、燕達YANDA
燕達YANDA,為了不斷提高健康城各項目的管理水平和醫療水平,對引進的各級管理人員和醫護人員,通過燕達醫護培訓學院崗前培訓實行持證上崗。
通過相互交流和聘請相關專家的方式,還要對健康城管理人員和醫護人員每年開展兩次(每次十天以上)的培訓,對健康城的專家教授和高管人員,通過開展國際相關專業的交流,實現進一步提高相關專業的目的。
十、雍柏薈
雍柏薈,成立於2012年,知名養老護理品牌,美資居養護理型養老中心,專注於老年護養的國際化機構。
它把適合老人護養的居家模式(HouseholdModel)引進中國,結合本土文化,大幅提高中國老人的護養水平及生活質量,同時啟動整個養老產業鏈在中國的高速發展。
Ⅲ 養老產業公司前十名
1.泰康之家(北京)投資有限公司
2.北京光大匯晨養老服務有限公司
3.無錫九如城養老產業發展有限公司
4.遠洋養老運營管理有限公司
5.親和源集團有限公司
6.綠城養老服務集團有限公司
7.北京誠和敬投資有限責任公司
8.湖南普親老齡產業發展有限公司
9.樂成老年事業投資有限公司
10.上海佰仁健康產業有限公司
(3)上海天畢弗養老投資有限公司擴展閱讀:
養生養老產業是根據2017年中國人口老齡化的發展趨勢而發展的產業。老年階段是養生的一個重要時期,老年人養生有非常明顯的特殊性;「養老」 不僅僅是將老年人當做照顧的對象,更重要的是充分發掘老年人的內在養生需求,建立老年人養生養老服務體系。
2012年全國老齡工作會議指出,截至2011年底,全國60歲以上老年人口達到1.85 億,占總人口13.7%。
預計到「十二五」期末,全國老年人口將增加4300多萬,達到2.21億,屆時80歲及以上的高齡老人將達到2400萬,65歲 以上空巢老人將超過5100萬,養老產業任重道遠。
2012年的普遍養老觀念是把養老當做一個生命末端治理,將養老等同於臨終關懷。
而北京養生文化創意產業協會以中華養生文化智慧的眼光對老年人養生有全面深刻的認識,認為老年階段是養生的一個重要時期,老年人養生有非常明顯的特殊性;
「養老」 不僅僅是將老年人當做照顧的對象,更重要的是充分發掘老年人的內在養生需求,建立老年人養生養老服務體系。
2012年4月8日,北京養生文化創意產業協會、中國養生服務產業聯盟在北京太申祥和山莊正式成立養生養老專業委員會。
來自北京養生文化創意產業協會、中國老年學會、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北京發改委、科技部、北京中葯研究所等各界專家學者以及太申祥和山莊的領導參加了論壇。
太申祥和山莊在養生養老服務模式方面,做了一些探索並取得了一些的成功經驗,這與北京養生文化創意產業協會提出的養生養老理念十分契合。
為了進一步探索 推廣養生養老服務體系,發展養生養老服務產業,雙方共同合作創立「北京養生文化創意產業協會養生養老專業委員會」。
與會嘉賓對專業委員會的成立表示熱烈祝賀,從不同角度闡述了建立養生養老體系的重要意義,對專業委員會的工作給予了很高的期望,並表示今後願意與專業委員會緊密合作,共同促進養生養老事業發展。
Ⅳ 中國十大旅居養老公司
1、 浙江山嶼海旅遊發展股份有限公司
2、 海南頤養公社健康養老管理有限公司
3、 上海大羊數據技術有限公司
4、 萬謙養老運營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5、 五指山仁商基業有限公司
6、 北京康富美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7、 廣州市聚樂養老服務有限公司
8、 山東慧濟國際養老服務有限公司
9、 樂成老年事業投資有限公司
10、 湖南普親老齡產業發展有限公司
拓展資料:
根據國內企業參與住宅養老產業的方式不同,國內住宅養老模式可分為基地連鎖模式、住宅聯盟模式和分時度假模式三種。
1、基地連鎖模式:自建住宅基地,重資產涉足住宅養老產業。基地連鎖模式是企業以聯盟酒店服務基地和管理式公寓服務基地為切入點,介入居家養老。這是基鏈的一種拓展形式,完成整體運營,以統一的商業模式、全包服務和高性價比的度假養老產品贏得客戶。海南金鹿居度假村集團屬於基地連鎖模式。集團於2010年4月在海南海口成立,2015年9月在新三板掛牌,公司形成以海南島精品酒店、度假公寓為主的生活生活服務基地。目前擁有3個駐地基地和31個合作基地,覆蓋海南、廣西、四川、重慶、貴州等12個省20個城市。
2、旅居聯盟模式:建立旅居基地聯盟,打造移動老人之家。旅居聯盟模式實現了養老產業的聚集效應。聯盟成員包括遍布全國的優質旅居產品,可有效帶動養老產業融合發展。旅居和養老企業可以在自由基地的基礎上建立旅居基地聯盟。頤和園屬於養老機構合作的同居聯盟模式。成立於2009年,為老年人提供全方位的機構養老服務。目前已建立四個養老基地:頤和園嘉興鄉嘉當養老中心、廣西頤和園巴馬康養養老基地、頤和園千島湖橋西養老中心、杭州頤和園千島湖療養院,基地,旅遊基地聯盟成立,覆蓋哈爾濱、大連、北戴河、珠海、深圳、廈門、瓊海等16個度假旅遊基地。還推出東南亞休閑旅遊、東京、濟州島、柬埔寨、泰國等基地。
3、分時度假模式:以資本形式入駐,專注交換居住度假和游樂養老。分時度假模式是企業聯動多個生活基地,打造生活度假替代平台。是一種老年人分時度假模式,結合房地產、酒店、旅遊和養老,跨界融合共享,擴大資源邊際效用,贏得長期客戶。這種模式更注重度假產品的設計,融合酒店、度假、醫療等行業。上海海泉養老屬於分時度假模式。集團於2008年進入養老產業,2014年進入上海市場,形成了以定製化養老服務為平台,延伸文化和社會養老、滯留等養老服務的多元化服務集團公司。通過自建、合作的寄宿基地開展寄宿養老服務。目前基地分布在海南、浙江、重慶、貴州、北京、河南、內蒙古、山東、澳大利亞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