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基金投資 > 零利率對投資者的影響

零利率對投資者的影響

發布時間:2021-01-31 08:14:21

❶ 利率為零時對投資者決策的影響有哪些。比如投資者和銀行之間的關系還有選擇投資項目有哪些策略。希望能給

利率是資金價格來,零利自率資金價格被壓得極低,銀行存款會被大量轉移到其他投資方式上,銀行吸收存款難度上升,產生資金「脫媒」。對於項目公司和其他企業,融資成本降低,資金獲取渠道拓寬,借款需求增強。對於投資方,找資金變得容易,但面對融資項目,很難具有資金成本優勢。

❷ 零利率的決定因素

根據此模型,利率的決定取決於儲蓄供給、投資需要、貨幣供給、貨幣需求四個因素,導致儲蓄投資、貨幣供求變動的因素都將影響到利率水平。這種理論的特點是一般均衡分析。該理論在比較嚴密的理論框架下,把古典理論的商品市場均衡和凱恩斯理論的貨幣市場均衡有機的統一在一起。馬克思的利率決定理論是從利息的來源和實質的角度,考慮了制度因素在利率決定中的作用的利率理論,其理論核心是利率是由平均利潤率決定的。馬克思認為在資本主義制度下,利息是利潤的一部分,是剩餘價值的一種轉換形式。利息的獨立化,對於真正顯示資金使用者在再生產過程中所起的能動作用有積極意義。 如何解讀該指標:利率水平兌外匯匯率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利率是影響匯率最重要的因素。我們知道,匯率是兩個國家的貨幣之間的相對價格。和其他商品的定價機制一樣,它由外匯市場上的供求關系所決定。外匯是一種金融資產,人們持有它,是因為它能帶來資本的收益。人們在選擇是持有本國貨幣,還是持有某一種外國借幣時,首先也是考慮持有哪一種貨幣能夠給他帶來較大的收益.而各國貨幣的收益率首先是由其金融市場的利率來衡量的。某種貨幣的利率上升,則持有該種貨幣的利息收益增加,吸引投資者買人該種貨幣,因此,對該貨幣有利好(行情看好)支持;如果利率下降,持有該種貨幣的收益便會減少,該種貨幣的吸引力也就減弱了。因此,可以說「利率升,貨幣強;利率跌,貨幣弱」。

❸ 什麼是"負利率時代對於消費者和投資者各有什麼樣的影響

"負利率時代"通常是指銀行存款利率低於同期通貨膨脹率的時期。對於消費者和投資者來說,面臨通貨膨脹(貨幣貶值)的壓力,消費者購買力下降,投資者成本上升。

❹ 零利率的市場調節

從經濟學意義上講,在外匯市場均衡時,持有任何兩種貨幣所帶來的收益應該相等,這就是:Ri=Rj(利率平價條件)。這里,R代表收益率,i和j代表不同國家的貨幣。如果持有兩種貨幣所帶來的收益不等,則會產生套匯:買進A種外匯,而賣出B種外匯。這種套匯,不存在任何風險。因而一旦兩種貨幣的收益率不等時,套匯機制就會促使兩種貨幣的收益率相等,也就是說,不同國家貨幣的利率內在地存在著一種均等化傾向和趨勢,這是利率指標對外匯匯率走向影響的關鍵方面,也是我們解讀和把握利率指標的關鍵。例如,1987年8月後,隨著美元下跌,人們爭相購買英鎊這一高息貨幣,致使在很短的時間內英鎊匯率由1.65美元升至1.90美元,升幅近20%。為了限制英鎊升勢,在1988年5-6月間英國連續幾次調低利率,由年利10%降至7.5%,伴隨每次減息,英鎊都會下跌。但是由於英鎊貶值過快、通貨膨脹壓力增加,隨後英格蘭銀行被迫多次調高利率,便英鎊匯率又開始逐漸回升。
在開放經濟條件下,國際資本流動規模巨大,大大超過國際貿易額,表明金融全球化的極大發展。利率差異對匯率變動的影響比過去更為重要了。當一個國家緊縮信貸時,利率會上升,征國際市場上形成利率差異,將引起短期資金在國際間移動,資本一般總是從利率低的國家流向利率高的國家。這樣,如果一國的利率水平高於其他國家,就會吸引大量的資本流入,本國資金流出減少,導致國際市場上搶購這種貨幣;美國零利率意圖同時資本賬戶收支得到改善,本國貨幣匯價得到提高。反之,如果一國松動信貸時,利率下降,如果利率水平低於其他國家,則會造成資本大量流出,外國資本流人減少,資本賬戶收支惡化,同時外匯交易市場上就會拋售這種貨幣,引起匯率下跌。
在一般情況下,美國利率下跌,美元的走勢就疲軟;美國利率上升,美元走勢偏好。從美國國庫券(特別是長期國庫券)的價格變化動向,可以探尋出美國利率的動向,因而可以對預測美元走勢有所幫助。如果投資者認為美國通貨膨脹受到了控制,那麼在現有國庫券利息收益的吸引下,尤其是短期國庫券,便會受到投資者青睞,債券價格上揚。反之,如果投資者認為通貨膨脹將會加劇或惡化,那麼利率就可能上升以抑制通貨膨脹,債券的價格便會下跌。20世紀80年代前半期,美國在存在著大量的貿易逆差和巨額的財政赤字的情況下,美元依然堅挺,就是美國實行高利率政策,促使大量資本從日本和西歐流入美國的結果。美元的走勢,受利率因素的影響很大。

❺ 為什麼美國實行零利率政策,可以提高國債收益

要理解這個問題必須要理解這些債券的理論才能明白:債券一般都是固定票面利率的,且債券的面值一般都是固定的,而市場利率的波動會導致債券價格的漲跌,由於債券其票面利率與面值一般都是固定的特殊性質,也就是說債券的未來最大收益是可預期的,這就會導致其市場利率上升,債券價格反而會下跌,市場利率下降,債券價格反而上漲(債券的現在價值是通過未來的現金流把市場利率進行一個貼現倒推出來的一個價值),故此市場利率與債券價格是成負相關的。
由於美國實行零利率政策,會導致市場對於固定收益產品的收益率處於一個低水平,若經濟不能明顯復甦,就會導致資金寧願持有國債也不願意投入其他領域,原因只是其他領域所獲得的收益未必會比國債高,且風險肯定比國債要大,在這種情況下會導致國債的到期收益率下降(注意這是到期收益率,即市場的現在價格所反映該債券在該價格下持有至到期的收益率),由於到期收益率的下降,會導致債券價格的上升,也就是說產生債券的利得收益,另外債券持有期間還有相應的利息收入,兩者加起來的收益才是債券持有期間收益率(指投資者在持有該債券期間的該債券年化的收益率),也就是說債券持有期間的收益率會由於各種因素的影響下會得到提高,而你投資的收益實際上就是看這個債券持有期間的收益率,故此才會有美國實行零利率政策可以提高國債收益的這個結論。

❻ 降息降准後對理財收益有什麼影響

降准對各類理財產生什麼影響?
首先,我們得知道,降准對銀行存款利率沒有直接影響,大部分銀行將維持不變。不過由於降准之後銀行上繳的存款准備金少了,可以利用的資金變多,等於資金面變寬松。雖然存款基準利率不變,但是銀行如果不差錢就可能降利率上浮幅度下調。
第二,大額存單利率不受影響。大額存單利率都與存款利率掛鉤,目前大額存單利率普遍較基準利率上浮40%,高起點、低利率早已遭受質疑,如果利率再下調,對投資者的吸引力將會變得更小。本次降准之後大額存單利率預計不會受到影響。
第三,本次降准將對銀行造成直接影響,銀行資金面逐漸寬松,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率也難以逃脫繼續下滑的命運,預計近期銀行理財市場整體收益率將跌破4%。
第四,理論上說,降准造成市場上流動資金增加,其中一部分將流入股市,有望刺激股指上漲。不過從去年數次降息後股市的表現來看,次日漲跌不一。近期股市動盪太大,有點不走尋常路的味道,未來走勢還要看整體經濟形勢,一次降准不可能左右股市的走向。
第五,P2P行業收益繼續回落。2013年P2P網貸行業開始迎來了高速發展時期,憑借著超高收益吸引了大批風險偏好者,收益率超過20%的平台比比皆是。不過高收益意味著高風險,近兩年P2P行業風險事件頻發,問題平台爆發式增長。降風險、降收益成了網貸行業的發展趨勢。今年以來P2P收益率直線下滑。市場利率下降,社會融資成本降低,P2P收益率仍有下跌空間。
央行為何這次只降准,沒降息?
回顧2015年,央行此前已降息5次、降准5次,存款准備金率由年初的20%降至17%,已屬罕見,為何趕在2016年第一季度又再次降准?其實就是:市場上流動的資金不夠用了。
那為什麼此次是降准而不是不降息呢?首先,降准能增加總體流動性,而降息則不能。
其次,降准仍有很大空間,而降息則空間不足。根據國際經驗,利差主導匯率走勢。中美利差持續收窄,人民幣貶值壓力仍存。
這些都促使央行釋放寬松空間,確保資本市場穩定。雖然降息比降准效果更快、更明顯,但在2015經歷了5次降息、一年期存款基準利率已降至1.5%的情況下,未來即便是零利率,我國最多也只有6次降息,顯然降息空間不大。與此相比,雖然2015經歷了5次降准,我國目前法定存款准備金率依然高達17.5%,而歷史上的最低值僅6%,這意味著降准空間依然巨大。因此,此次央行採取降准來釋放流動就再自然不過了。
降准為火熱的「樓市」添柴加火?
近日,周小川明確表示,中國個人住房貸款占銀行總貸款中的比重相對偏低,很多國家個人貸款,特別是住房貸款可能占總貸款的40%~50%,中國只有百分之十幾,「所以銀行系統也覺得個人住房抵押貸款還是相對比較安全的產品,有發展的機會」。他還說,適當下調首付比的審慎度空間還是夠的,適當降低一些個人住房抵押貸款,產生的壞賬比例仍舊明顯小於其他領域(比如企業的貸款和對開發商的貸款),所以個人住房抵押貸款仍舊是銀行比較偏愛的一個產品,銀行有意願發展。
周小川上述表態一出,立即被各方視為央行贊成適當給樓市加杠桿。
隨後,央行宣布降准,各方對降准給樓市帶來的影響幾乎是眾口一詞:利好。
國泰君安首席經濟學家林采宜就認為,降准對樓市有「火上澆油」的作用。海通證券也認為,降准或繼續助推地產泡沫。
興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分析指出,降准可能會給房地產提供進一步的催化劑,加快房地產去庫存。要從金融穩定的角度關注市場的長期平穩可持續。
來自:融360、和訊網、每日經濟新聞

❼ 中國若「零利率」會對經濟有何影響

目前中國經濟增長出現了放緩之勢,中國政府現正運用貨幣和財政政策全力保證7%左右的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目標。往績顯示,相關操作是可能讓中國在未來一段時期里具有完成預定目的能力的。
今年10月,中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同比上漲了1.3%;與半年期存款利率相若,一年期存款利率則為1.5%,考慮到通脹幅度,實際利率已經接近零利率了,但一些中國經濟學家還在希望或預期年內還會減息。
與此同時,由於產能過剩或需求不足,寬松貨幣政策的主要功能仍是促進投資,從而實現已設定的增長目標。基於此,中國政府加大了投資力度,導致10月份中國財政支出同比增長了36.1%,高於財政收入增速的四倍。
在另一方面,近年貨幣供應增速縱然「超標」,但與過去相比卻已有所放緩。例如,10月廣義貨幣(M2)余額同比增長13.5%;流通貨幣(M0)余額則同比增長3.8%。當月凈回籠現金1122億元人民幣。
在實際利率接近零的情況下,國內產能過剩和需求不足的情況並沒有明顯改善,利率下調的空間卻又越來越狹窄。
縱然利用超寬松貨幣政策來維持經濟增長在當今世界上屢見不鮮,以投資帶動的中國經濟卻必然面對投資的遞減效應。
中國可能成為首個把利率降至「零」的主要新興市場經濟體
眼下需要零息保七,若情況延續,明年或未來幾年若要保六點五料將生難。
花旗表示,明年的全球經濟前景正變得愈發黯淡:美國有可能陷入衰退,中國亦可能成為首個把利率降至「零」的主要新興市場經濟體。
花旗利率策略師在12月1日晚間發布的2016年前景展望報告中表示,隨著美國經濟在2008-09年危機之後第七年擴張,該國陷入衰退的概率將達到65%。債券收益率曲線快速趨平,甚至向倒掛發展,這是一個重要的警示信號。
「明年美國陷入衰退的累積概率達到65%,」花旗利率分析師在周二晚間發布的2016年前景展望報告中寫道。「收益率曲線倒掛可能會比大家的預期更早出現。」
花旗還稱,中國的通貨緊縮壓力和經濟增長下行風險,將迫使中國政府放鬆財政政策、讓人民幣貶值、也許還將成為首個把利率降至「零」的主要新興市場經濟體。
零利率時代或許將近一步刺激內需和消費,也將對中國人根深蒂固的儲蓄習慣提出挑戰。
倫敦經濟咨詢機構法托姆咨詢公司董事和聯合創始人的加拜伊(Gabay)認為中國這一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將硬著陸。加拜伊與同事估算,中國GDP增速可能事實上已經放緩至3%,遠低於國家統計局公布的三季度GDP增速6.9%,以及政府未來5年計劃的目標6.5%。
這將意味著中國央行最終被怕實施零利率並推行QE。政策制定者同時將實行寬松的財政政策,並推出扶植銀行業的政策。
中國央行如果實施了零利率,明年中國的利率將低於美聯儲基準利率,這是2001年以來從未出現過的。中國央行在一年之內已降息了6次,人民幣兌美元匯率8月下滑了3%。
加拜伊表示,中國央行將逐步實施零利率。當局需要讓人民幣繼續貶值以防止其進一步阻礙經濟發展。未來2年內人民幣或將將以每一季度貶值2-3%的速度,最終貶值25%。
加拜伊同時稱,如果中國現在不放手,未來經濟將受到更大打擊。
加拜伊悲觀論調的依據是,中國經濟與其他經濟體一樣,並沒有提振經濟的特效葯。中國應當像過去的英美一樣,直面其過重的債務負擔。
麥肯錫(McKinsey&Co.)統計數據顯示,截止至2014年上半年,中國政府、企業、家庭的債務總額相當於GDP的2.82倍。
加拜伊認為,在阻止資產價格泡沫破裂方面,他們並不比其他人有優勢。銀行不良貸款超過GDP的20%屬於危險水平,上世紀90年代日本經濟超過了這一水平,進入了長期通縮。中國未來的經濟情況可能會惡化。在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加拜伊以及法托姆咨詢公司已經多次下調了經濟預期。早在2014年,他們曾准確預測了歐洲央行將在2015年實施QE。
Fathom統計了亞洲之前的7次投資高峰,發現3年經濟放緩後就會出現泡沫破裂。
無獨有偶,瑞銀近日也發布研報,透露中國央行在2016年將近一步降准。
瑞銀財富管理亞太區首席投資官TanMinLan在接受CNBC采訪時表示,中國房地產商發行的高收益美元債券就特別具有吸引力,年收益率高達8.3%。瑞銀目前管理著2萬億美元的資產。
Tan表示,美元債券的表現受到了中國政府自2015年中以來放鬆相關政策的刺激。中國政府在2015年中允許離岸房地產開放商在再按市場以較低的利率融資,以此刺激房地產開發商對其債務再融資,以此回購他們的美元債券。
Tan指出,「進一步推動房地產商美元債券表現的因素是中國未來進一步的寬松貨幣政策。」
瑞銀預計中國將在(創業合夥人,你們在靠什麼相處?)明年下調存款准備金率300-500個基點。
零利率真一無是處嗎?
商業見地網專欄作家吳東華認為,零利率是中國十三五規劃的火車頭,否則,中國經濟改革就會失靈。依據如下:
只有零利率,才能把54萬居民存款趕進股市,才能創造大牛市,才能拉動中國消費高增速,才是中國依靠消費拉動經濟的最大動力。
零利率會不會讓銀行業遭殃?吳東華認為不必擔憂,因為企業把銀行貸款高息貸款轉變成債券低息融資,銀行貸款數量下降,將來壞賬也會相應下降。
零利率讓中國資金參與一路一帶更有低成本競爭力,這對於中國企業參與海外投資、並購、擴張都是一個低成本的運營,利潤率自然上升,風險自然下降。
零利率讓企業貸款更加低成本,銀行通過輸出管理、指導、咨詢收取服務費,貸款基本上沒有錢可以賺了。企業的融資成本下降,有利於提升利潤。
央行只有把基準利率下調至零,才是人民幣基準利率市場化的環境誕生,才能推動基準利率的市場化,才能促進人民幣自由兌換。
只有零利率,才導致外資進入沒有套利空間,才可以保證人民幣匯率的平穩過度。
中國目前10.3萬億美元,十三五如果要想達到年均6.5%的經濟增速,就需要零利率,將到達14.2萬億美元左右,否則十三五年均經濟增速會在6%,將到達13.8萬億美元。很明顯,只有零利率政策才貢獻了3000億美元的經濟新增總量,整個十三五經濟新增總量是3.9萬億美元,年均增長7800億美元。
由於中國製造業依靠通過德國工業4.0效果有限,僅僅提升20%的效率,而使用機器人最多延長企業3年的壽命,還是要倒閉。很明顯,中國企業缺乏工匠思維,一下子做不到企業產品的精益求精,而且創新能力有限,所以,大量進口產品在所難免,老百姓大量消費進口產品,中國製造業加速衰退。
中國股市有可能成為20萬億美元市值的股市,與美(遇到這四個難回答的面試問題表怕,答案在這里)國並駕齊驅,成為全球股市雙雄。由於承諾2020年人民幣自由兌換,那麼,股市在2020年前必須對全球開放,那麼,央行現在應該拿出2萬億元人民幣進行抄底股市,減少持有美元外儲。
到2020年,這2萬億元人民幣股票有可能變成10萬億元人民幣股票市值了,如果當中對外開放,央行2萬億元股票投資有可能變成14萬億元人民幣的股票市值了。
央行可以把這樣一筆財富轉移給社保基金,大大緩解社保資金缺口。央行這樣做是一箭三雕,利於股市、利於消費、利於社保基金的缺口彌補。
那麼零利率對經濟有沒有害呢?瑞信董事總經理陶冬認為,有,而且很大。利率者,資金價格也。扭曲資金價格,勢必帶來資金供需的扭曲,長遠來看必然孕育金融危機。
在資金需求端,由於企業投資意欲低下、銀行惜貸,失衡以數量斷層的形式出現,用凱恩斯的語言就是流動性陷阱--當利率低到極低水平後,進一步降息未必能刺激投資。
零利率在資金供應端的沖擊更大。由於名義利率趨向於零,銀行儲蓄沒有了收益,零風險資產沒有了收益,這是儲蓄殺手。
儲蓄與投資,是一枚硬幣的兩面,構成現代資本主義的基石。儲蓄零收益,同時資本市場投機高收益,製造出一個劫貧濟富的經濟環境,長此以往中產階層消失,社會矛盾增加。
儲蓄零收益對中國這樣高儲蓄率的國家沖擊猶大,一方面退休人士現金流出現問題,另一方面資金攀爬風險曲線,財富在資產價格調整中(如今年的股災)被摧毀。
零利率對中國高儲蓄率高投資率的增長模式所帶來的長遠影響,恐怕要有若干年的時間才能看得清楚。
零利率可能製造出來的另一個震盪,在保險業和退休基金。這些行業的投資收益消失了,但是保費支出卻仍要不斷支付,部分保單甚至有目前看來不切實際的回報承諾。
盡管業界試圖轉向其它類固定收益類資產,長此以往保險基金、退休基金入不敷出必然發生,這個對社會所帶來的震撼恐怕比當年投資銀行出事更大,所誘發的金融系統風險更可怕。

❽ 美國零利率對中國有什麼影響

導致熱錢向中國流動,不好的預兆

❾ 利率下降對債券價格和收益率的影響對於債券持有者和想要投資債券的投資者的區別

利率下降,債券價格上升,收益率相應地下降。
對於債券的投資專者,價格上升,投資成本上升,收屬益率下降;
對於持有者,價格上升出現浮盈,如果賣出就實現了盈利;價格低時買入、價格高時賣出,賺取差價,債券持有者在持有期的收益率上升,並不是債券本身的收益率上升。

利率下降,對於還未投資的人來說是壞事,對持有者來說是好事。
債券牛市,是指債券價格上升,所以通常說的債券牛市,都發生在央行大幅降息的時候。

❿ 零利率時代的影響

聯邦基金越低,美國商業銀行和工商企業獲得的資金支付的利息成本越低,進而能刺激消費、投資和經濟。
但接近於零利率使美聯儲幾乎失去運用利率進行調控的手段。

閱讀全文

與零利率對投資者的影響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碳元科技投資 瀏覽:492
n派思股票 瀏覽:483
冠軍1號系統指標公式 瀏覽:924
黃金怎樣知道真假 瀏覽:37
手機換外匯嗎 瀏覽:126
鄭棉期貨網上開戶 瀏覽:741
20元歐元等於多少人民幣 瀏覽:560
160629基金還有可能再漲 瀏覽:775
中國三大貴金屬交易所 瀏覽:167
京能集團境內項目投資管理辦法 瀏覽:227
國內貴金屬整頓 瀏覽:212
歡樂頌2外匯 瀏覽:800
政府申請國家貸款 瀏覽:598
黃金投資收益率 瀏覽:866
12月6號美元兌人民幣 瀏覽:101
理財r0 瀏覽:70
600611大眾交通股票 瀏覽:257
歐式看漲期權價格計算 瀏覽:918
適合90後怎麼投資理財 瀏覽:218
混合型基金漲跌看什麼 瀏覽: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