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基金投資 > 華大基因基金信息

華大基因基金信息

發布時間:2023-07-31 13:23:34

Ⅰ 華大基因的簡介

華大基因自1999年成立以來,堅持「以任務帶學科、帶產業、帶人才」,先後完成了國際人類基因組計劃「中國部分」(1%,承擔其中絕大部分工作)、國際人類單體型圖計劃(10%)、第一個亞洲人基因組圖譜(「炎黃一號」)、水稻基因組計劃等多項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基因組研究工作,彰顯了世界領先的測序能力和生物信息分析能力,也奠定了中國在基因組學研究領域中的國際領先地位。同時,華大基因在全球范圍內與眾多學術機構和研發企業建立了廣泛的合作關系,致力於在人類健康服務事業和科技應用領域的發展。
華大基因已經形成了科學、技術、產業相互促進的發展模式,擁有一支世界一流水平的產學研隊伍,建立了核酸測序平台、蛋白質譜平台、細胞學平台、動物克隆平台、微生物平台、動物平台、海洋生物平台、信息技術平台,並作為核心單位參與國家基因庫的構建,成立了生育健康中心和臨床及醫學健康中心,進一步促進基因組學研究成果向人類健康服務、環境應用、生物育種等方面的應用轉化。
在未來的發展中,華大基因將依託先進的測序和檢測技術、高效的信息分析能力、豐富的生物資源、以多學科結合的新型生物科研體系為基礎,為全球的科研工作者提供創新型生物研究的科技服務,推動基因組學研究在相關領域的發展;真正做到科技惠民,為我國生物經濟產業的戰略發展奠定基礎。

Ⅱ 華大基因回應被實名舉報,系惡意誹謗!其資本版圖有多大

華大基因成立於 1999年,是全球最大的基因組學研發機構,原始創始人有汪健、楊煥明、劉斯齊。華大英文名稱是The Beijing Genomics Institute,簡稱BGI。華大BGI對於尋常百姓來說,是一個高深莫測的公司,原因在於他所從事的業務內容是看不見摸不著的。他是一家研究生命科學前沿的機構,涉及到人類、生物基因測序、基因編輯等領域。同時,他們還涉足醫學健康、資源保存、司法服務、醫療設備等領域。


Ⅲ 基因測序概念股龍頭有哪些

華大基因(300676):2013年3月,華大基因成功完成對美國上市公司CompleteGenomics的收購,實現了基因測序上版下游產業鏈的閉環。並於2015年 相繼推權出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高通量測序系統「超級測序儀」―Revolocity及桌面化測序系統BGISEQ-500。公司所處 的細分行業是基因組學,是研究生物基因組的組成,通過新型的基因測序儀分析生物樣本(組織、細胞、血液樣本等)的基因組信息,並將這些信息用於臨床醫學 診斷、個體化用葯指導、疾病發病機理研究、生命調控機制研究等領域。

貝瑞基因(000710):去年12月初,停牌6個月的*ST天 儀推出重組草案,欲斥資43億元購買北京貝瑞和康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簡稱"貝瑞和康")100%股權,此舉構成借殼上市。交易完成後,*ST天儀變身 為基因測序服務商,而貝瑞和康董事長高揚則將晉升為上市公司新任"掌門"。
達安基因(002030):主要業務為分子診斷技術及臨床檢驗試劑和儀器的研發、生產、銷售。2014年公司測序儀和無創產前產品就獲得了CFDA批准。近期其子公司取得了醫療器械注冊證。

Ⅳ 華大基因一年半估值縮水38億是怎麼回事

金陵晚報消息,作為基因領域的龍頭企業,深圳華大基因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華大基因)的招股書於3月14日晚間更新,並再度叩關A股。從相關數據看,雖然這家公司一度被VC、PE擠破門檻,但在後起之秀的追趕下,所謂「神一般存在」的評價已大打折扣。


《金證券》記者注意到,按照公司更新後的招股說明書,華大基因目前總股本3.6億股,公司擬募資17億元,發行股票數量不低於4000萬股。簡單測算,公司IPO募資計劃中的估值為42.5元/股,其目前總估值約為153億元。相比一年半以前,估值縮水38億元。

基因界的騰訊還是富士康?

這固然與投資機構起初的盲目樂觀有關,但從財務數據看,華大基因的業績也並非外界想像中那麼光鮮。

招股說明書顯示,華大基因在2014年、2015年、2016年分別實現營業收入11.32億元、13.19億元以及17.11億元,凈利潤分別達到5852.98萬元、27205.52萬元和35001.75萬元。公司2015年凈利增長3.6倍,這是因為公司前身華大醫學於2014年12月啟動與華大科技的重組,華大控股、華大三生園將其持有的華大科技合計57.6225%的股權評估作價對華大醫學進行增資。

而根據此前公司披露的資料,2012-2014年,華大基因的營業收入分別為7.95億元、10.47億元、11.32億元,同期歸屬母公司的凈利潤分別為8173萬元、1.36億元、2812萬元,其中2014年凈利潤較上年下滑79.3%。對於如此大的業績波動,華大基因此前並未在招股書中解釋詳細原因。而在這次更新後的招股說明書中,2014年的凈利潤變成了5852.98萬元。

前述投資界人士推測,可能華大基因獨立發展的業績表現跟不上公司一路飆升的估值,控股股東才啟動了2014年底的重組。

追溯過往,2010年,華大從美國基因測序儀器公司illumina購入128台高通量測序儀,使其一舉成為全球最大的基因測序機構。2013年,華大完成對美國測序儀生產商CG的收購,從而具備二代基因測序儀的生產能力。

這也導致市場上一直有兩種聲音:一說華大基因是「騰訊」,有著強大的生物學領域創新技術;一說華大基因是「基因界的富士康」,一家基因測序的來料加工企業而已。

競爭對手正在謀求上市

近些年,基因市場被投資界熱捧,競爭程度也在加劇。

招股說明書顯示,在華大基因2016年銷售額排名前五的大客戶中,美年大健康位列第二大客戶,采購額5739.55萬元,佔比3.35%。作為國內最大的民營體檢機構之一,美年大健康對基因檢測服務有旺盛需求。然而,《金證券》記者注意到,美年大健康旗下已經自設基因檢測服務公司美因基因,並且已經在2016年11月順利融資1.67億元。

此外,華大基因收入來源最高的是生育健康類服務,2016年該板塊收入達9.29億元,佔比54.62%。而在生育健康類基因檢測服務中,貝瑞和康一直被視為華大基因有力的競爭對手。巧合的是,貝瑞和康也在謀求上市。據上市公司*ST天儀(原天興儀表)2017年3月9日發布的公告顯示,貝瑞和康2014年、2015年、2016年營業收入分別為3.34億元、4.46億元、9.22億元;2014年、2015年、2016年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分別為0.36億元、0.37億元、1.42億元。

可見,貝瑞和康2016年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比2015年增長285.63%。另外,在主要的生育健康類基因檢測服務方面,貝瑞和康9.22億元的營收已經接近華大基因的9.29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日前,證監會就華大基因《招股說明書》發出《問詢函》,總共提出了59個疑問要求華大基因解釋。證監會表示,華大基因歷史上重組較多,主要通過收購股權和資產的方式,將華大控股下屬一些板塊納入發行人體系。因此,證監會要求華大基因說明:是否在資產、人員、機構、財務、業務等方面是否均獨立於關聯方。

對於外界疑問,《金證券》記者曾多次致電公司披露的公開電話,始終無人接聽。截至發稿,記者傳送給公司郵箱的采訪提綱也無人回復。

Ⅳ 估值150億IPO這家公司為何與騰訊、華為並稱「深圳三寶」

【被譽為「國內基因測序龍頭」、「基因測序界的騰訊」的華大基因,今日正式過會,並有望在在一個月內登錄A股。】

備受投資界熱捧的華大基因要叩開二級市場的大門了。《21CBR》記者獲得證實,證監會將在今晚發布創業板發審委會議公告,華大基因已於今日下午正式過會。

深圳華大基因股份有限公司遞交的招股說明書顯示,公司擬在深交所創業板發行不低於4000萬股,籌資17.32億元,所募資金將用於精準醫學服務平台升級項目等5個項目建設。按照目前的發審節奏來看,華大基因有望在一個月內登陸A股。

華大基因的上市歷程頗有些一波三折。15-16年間,華大基因首次遞交IPO以中止審查告終,證監會顯示中止情形為:申請文件不齊備等導致審核程序無法繼續。

今年3月,華大基因再度沖擊IPO。公開信息顯示,華大基因的排隊序號一度在短時間內從第65位躍升至第27位。3月14日,證監會網站披露了華大基因更新後的招股書。

然而,當晚證監會下發的「59問」《反饋意見》引來外界議論紛紛。意見顯示,證監會就公司獨立性、同業競爭及多次重組等共計59個規范性和信息披露問題向華大基因作出詢問,上市進程因此再度擱置。


深圳國家基因庫

然而,前沿科研成果如何轉化為臨床可應用的基因檢測技術,並真正落地惠及民生,是基因產業在起跑階段的一大難題。以應用最為普及的產前基因檢測為例,目前國內單次檢測費用普遍仍在3000-5000元之間,且大多不在地方醫保體系內,價格仍是眾多中國普通家庭被拒之門外的現實理由。

前沿技術的快速奔跑需要極高的計算力支持,對後端的技術支撐也提出了要求。2015年10月,華大基因與阿里雲、英特爾聯合成立精準醫療開放雲平台,旨在加快基因測序的診斷和治療時間。高性能的計算平台和人工智慧底層技術加快了精準醫療的行業發展,但現階段長達數周的檢測和診斷時間並不能滿足行業以及後市場的需求。

對華大及其衍生出的眾多「華小」而言,未來能跑的多快並非單由自身決定,仍要依賴政策傾斜、相關行業協同推進以及受眾的廣泛接納。此番上市成功或將加大中國在基因測序產業鏈的話語權,但華大與「華小」們的前路依舊任重道遠。

Ⅵ 華大基因是不是中國科研機構排行榜前五這類資訊在哪些生物論壇有介紹

近期,自然出版集團(NPG-日本知名橫跨科學和醫學領域的雜志出版商)發布了名為《自然出版指數2010中國》(Nature
Publishing
Index
2010
China)的報告,該報告對中國科研機構及城市進行了排名統計,其中深圳華大基因研究院名列2010中國科研機構第四,深圳名列2010中國科研城市第六。在生物幫可了解最新國內外生物動態、科研資訊、產業資訊,觀點評論和訪問生物名人博客等。 作為一家致力於公益性研究的科研單位--深圳華大基因研究院(簡稱華大基因),先後完成了國際人類基因組計劃「中國部分」水稻基因組計劃、家蠶基因組計劃、抗SARS研究、炎黃一號、國際千人基因組計劃、大熊貓基因組計劃等多項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科研工作。多年來,華大基因在科研方面取得了很多讓人矚目的成果,獲此殊榮乃實至名歸。可
參考:IT
can
help
you.Click
www.bio1000.com/zt/focus/bgi.html
Sign
in
account.
目前,華大基因正在以高通量測序為代表的生物技術和以高性能計算為主體的信息技術相融合,廣泛應用於醫葯健康、現代農業及新生物能源等高速發展的市場。作為華大基因最核心的IT合作夥伴--榮之聯是一家國內領先的數據中心解決方案和服務提供商,在雲計算技術上榮之聯走的是行業雲計算的模式,緊貼特定行業的需求,開發滿足行業客戶需求的雲計算架構。華大基因和榮之聯共同開發的生物雲無疑能極大地助益華大基因的科研進展和市場推廣。 華大基因長期專注在生物科技的研究項目上,並不斷嘗試新的研發和運營模式,這次榮登排行榜僅僅是華大基因科研道路上的一個里程碑,而與榮之聯合作的「生物雲」落地將是華大基因新的助推器。我們相信,在科學研究和科技應用的道路上,華大基因必將會從一個輝煌邁向另一個輝煌!

Ⅶ 華大基因 BGI 的英文全稱是什麼

Beijing Genomics institution。

華大基因來是一個專門從事生源命科學的科技前沿機構。以學、研、用為主的科研方式。涉及人類、醫學、農業、畜牧、瀕危動物保護等分子遺傳層面的科技研究。

華大基因為消除人類病痛、經濟危機、國家災難、瀕危動物保護、縮小貧富差距等方面提供分子遺傳層面的技術支持。華大基因有科教、科研、科普、科用四大支柱,1999年9月9日,隨著"國際人類基因組計劃1% 項目"的正式啟動,北京華大基因研究中心在北京正式成立。

(7)華大基因基金信息擴展閱讀:

華大基因自1999年成立以來,足跡遍布全球五十多個國家,業務覆蓋了科技、健康、農業等多個領域,致力於為全球夥伴提供先進的測序服務。

根據業務需要,華大基因在全球分布四大片區,分別為中國內地、亞太、南北美、歐非,除在主要城市設立分部外,還有多個業務中心、代表處,各片區依託華大基因先進的測序和檢測技術、高效的信息分析能力、豐富的生物資源、多學科結合的生物科研體系,為當地的科研工作者提供創新性生物研究服務,為當地民眾提供生物科技在醫療、農業、環境等領域的應用服務。

閱讀全文

與華大基因基金信息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000858上市當時收盤價格 瀏覽:83
諾亞財富派理財可靠嗎 瀏覽:27
中國銀行個人留學貸款 瀏覽:528
什麼是非融資性 瀏覽:5
如何確定股票發行數量和價格 瀏覽:365
貸款違約金擔保人出么 瀏覽:203
1比索摺合人民幣多少 瀏覽:946
163406基金凈值今日凈值 瀏覽:327
九號理財 瀏覽:952
金條銀行價格 瀏覽:297
五線開花9期貨揭秘與實戰PDF 瀏覽:505
包裝貸款怎麼樣 瀏覽:896
理財直融查詢 瀏覽:525
國海證券金貝殼理財版 瀏覽:969
滴滴現在期權價格 瀏覽:712
首汽約車股票 瀏覽:490
A輪融資9億 瀏覽:765
優化營商環境企業融資 瀏覽:344
錢多多是中糧期貨 瀏覽:281
債券融資組 瀏覽:8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