貶值有助於出口。在金融危機背景下,國內很多出口小企業訂單大幅減少,而金融危機前它們又飽受人民幣升值之害,現在讓人民幣貶值,至少是有利於這些出口企業,讓他們不至於一下死太多。保證了企業不死 ,保證了就業,也算是促進內需。
一般情況是通貨膨脹,物價上漲,人民幣貶值。人民幣貶值分為對內貶值和在國際上對美元匯率。
貨幣價值表示為與外國貨幣的兌換能力,它具體反映在匯率的變動上,這時貨幣貶值就是指一單位本國貨幣兌換外國貨幣能力的降低,而本國貨幣對外匯價的下降。
匯率工具常用於調節一國國際收支失衡,各國政府都希望使用匯率工具使失衡的國際收支恢復平衡,特別是當一國國際收支出現逆差時,多使用本幣貶值的策略,希望通過本幣的貶值,一方面降低本國出口商品的外幣價格,增強本國出口商品在國際市場的價格競爭力,從而促進出口,增加出口額。
人民幣對內貶值意思是人民幣在國內購買力降低了。這意味著在國內人民幣越來越不值錢。物價穩定是宏觀經濟的四大目標之一。
這和中國的貨幣投放量有關,到2013年第一季度為止,廣義貨幣(M2)已經超過100萬億元,2002年年初為16萬億元,10多年中增長超過5倍。中國的貨幣總量與GDP之比已超過200%,中國的經濟總量為世界第二,而貨幣投放量位居世界第一。
貨幣數量與物價總水平有著水漲船高般的對應關系。但在實際當中,貨幣超發後,往往不是表現為市場上所有物品都同時、同比例地漲價,而是表現為有的商品漲價堪稱兇猛,有些會漲得相對平穩,有些則會呈價格下降的趨勢。
⑵ 人民幣在岸匯率下跌意味著什麼
意味著人民幣有貶值風險,人民貶值會導致國內通貨膨脹,物價飛漲;進出口版產業走低,人均消費水平和權消費能力降低,股市以及期貨市場波動。嚴重的話會導致全國經濟緊縮。
具體人民幣在案匯率可以看看2015中國經濟藍皮書。
通貨膨脹可以在網路看,這里就不具體說了。
不過都沒關系,黨和國家會出台相應政策避免災難發生的。
⑶ 離岸人民幣匯率跌破「7」大關口,對黃金期貨有什麼影響
隨著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日益完善和市場化程度的提高,人民幣匯率彈性也回會增強,對於是否破答「7」關口無需過度關注。目前,中國經濟運行平穩、國際收支平衡、金融風險可控,人民幣匯率指數穩定,相反美元指數仍有繼續下跌的空間,人民幣兌美元不存在貶值基礎,預計人民幣兌美元將繼續在合理均衡水平上雙向波動。 基本不會有影響
⑷ 人民幣貶值為什麼期貨暴跌
一、升值積累下來的調整壓力。
過去10餘年,人民幣兌美元一直升值,直到2014年1月到6:1才算止住升值的勢頭。事實上,在差不多的十年時間里,人民幣兌美元實際升值達30%至40%,如此升值本身就構成了人民幣的調整壓力。更何況,美元指數從2008年的70已升值到了2015年的100左右,7年時間有差不多40%的漲幅。在這么大漲幅的情況下,人民幣截止到2015年貶值之前還對美元升值了13%到16%,可想而知人民幣兌其它貨幣有多大的漲幅。在這種情況下,人民幣怎麼可能不積累下調整壓力呢?
二、經濟增長放緩帶來的貶值壓力。
我國經濟增長從之前的10%以上已經放緩至2015年的6.9%,有這么大的下降幅度,貨幣的強勁漲勢自然也就差不多該終結了,調整壓力自然就來了。所以,匯率在有了那麼大漲幅的情況下,再遇到經濟增速放緩,匯率必然有貶值壓力。
三、美聯儲加息預期。
美聯儲加息預期帶來了美元的升值預期,中國在經濟增速放緩、貨幣上漲幅度較大的情況下,有美元加息的帶動,貶值預期是必然存在的。
四、央行主動釋放下跌動能。
過去,人民幣積累了較大的下跌動能,這些動能由於過去人民幣存在匯率管制,漲跌幅限制控制的較死,人民幣當時的匯率政策更多地是以美元為貨幣錨所致。現在人民幣放款了波動幅度限制,同時央行不斷調低中間價,這也是中國央行主動釋放人民幣的貶值動能。
⑸ 期貨問題 求答案!!!.美國一企業計劃3個月後賣出歐元,因擔心匯率波動導致損失,不知如何是好
一種方法是買入歐元的看跌期權,這時候如果歐元匯率確實下跌了,那麼看跌期權生效,賣出歐元遭受的損失可以通過看跌期權賺回來。
還有一種方法是賣出三個月歐元的遠期或者期貨,提前鎖定一個滿意的匯率。這時候如果歐元匯率下跌,那麼在遠期或者期貨市場盈利,可以彌補賣出歐元的損失。
⑹ 人民幣匯率變動對期貨影響
反映貨幣比價的匯率變動會對貿易條件產生直接而重要的影響,人民幣匯率的變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減少貿易摩擦,改善貿易條件。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對貿易條件的變動具有重要影響,其總體貶值與貿易條件的惡化存在相關關系,同時實證顯示出口量的擴張加劇了貿易條件的惡化。
1、匯率變動對貿易條件影響的短期靜態分析
關於匯率變動對貿易條件的影響最常被引證運用的是馬歇爾-勒納條件的彈性分析法,該方法考察的是在匯率貶值情況下貿易條件是改善還是惡化。之所以用到彈性的概念,是由於貨幣貶值同時改變了以本幣或外幣表示的進出口商品的價格,而決定貿易條件改善與否取決於出口商品本幣(外幣)上升(下降)的幅度是大於還是小於進口商品價格上升(下降)的幅度。一國貨幣貶值,該國出口商品可以保持本幣價格不變,當然也可以上升。而進口商品由於貨幣貶值導致本幣價格上升、需求下降,國外出口商為了維持一定市場份額,使得本國進口商品的外幣價格有可能下降。用ηDX 、ηDM分別表示進出口需求的價格彈性,ηSX 、ηSM 分別表示進出口供給價格彈性,則在匯率貶值情況下有如下結論:
當ηSX ηSM >ηDX ηDM 時,匯率貶值惡化了一國的貿易條件;
當ηSX ηSM =ηDX ηDM 時,匯率貶值對貿易條件不起作用;
當ηSX ηSM <ηDX ηDM 時,匯率貶值改善了一國的貿易條件。
2、匯率變動對貿易條件影響的長期動態分析
除匯率變動的數量效應外,由於進出口商品需求價格彈性的不同,因而匯率的變動對貿易商品的進出口量將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加之勞動力工資及其他要素成本也因匯率的變動而發生變化,使得進出口商品的比較優勢同樣發生變化,綜合作用的結果將對進出口商品的結構產生影響。顯然這種影響因素較之不同的經濟發展階段、差異化的國內產業與對外貿易政策等決定因素而言,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強化貿易商品結構調整的效果,從長期看,可能有利於本國貿易商品結構及產業結構的調整與優化,有利於提升貿易及產業競爭力。考察單邊要素貿易條件(S),其計算公式為S =(Px / Pm )Zx ,Px 與Pm 同商品貿易條件,Zx 代表出口部門的生產率指數。由於企業力圖在匯率變動的環境中降低成本、提高生產率,從而增強競爭力,由此Zx 的值可以得到較大提高,即使商品貿易條件下降,但是單邊要素貿易條件依然可以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