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北交所基金配售比例是多少可以超售嗎
1.北交所基金配售比例最低不超過百分之七,不可以超售的。 匯添富:確認比例最小,約7%,募集額度最大,約71億左右; 華夏:公司跟投1000萬元不參與配售,配售比例較小,約14.5%,募集34.5億; 大成:第三,募集額約24.9102億元,確認比例約20.239986%; 廣發:第四,合計募集24億,配售比例約為20.66%; 嘉實:第五,預估配售比例約28.09%,約募集17.8億; 萬家:第六,合計募集13.88億,配售比例約36.02%。
2.每隻認購100元,最高確認金額不到40元,最低只有6.99元! 隨著北交所基金認購申請確認比例結果的公告相繼出爐,認購資金陸續退款到賬。 已有5隻北交所基金發布認購申請確認比例結果公告,匯添富北交所創新精選兩年定開混合基金的認購申請確認比例僅6.988564%,這也意味著首發當日該基金吸引了超70億資金追捧,易方達北交所精選基金認購申請確認比例也不到10%,認購資金超過50億元,是8隻北交所基金中,認購金額突破50億的兩只基金。
3.根據基金公告及退款情況綜合統計,8隻首批北交所基金合計吸金超過250億元。首批北交所基金公布配售比例結果最低配售比例不到7% 已有首批5隻北交所基金對外發布募集期認購申請確認比例的公告,公布發行情況。 據匯添富基金公告,匯添富北交所創新精選兩年定開混合基金募集規模上限為5億元募集規模上限為5億元。
4.2021年11月19日,募集規模已超過5億元。根據基金發售公告的有關規定,基金管理人將對2021年11月19日的認購申請採用「比例確認」的方式給予部分確認。匯添富北交所創新精選2021年11月19日的認購申請確認比例結果為6.988564%。
㈡ 科創戰略配售基金收益率最高有多少
據新華網消息,在投行「過年」的背後,以股權激勵為主的科創板戰略配售產品正在占據資管計劃的收益榜。數據顯示,截至目前,市場上券商資管計劃收益前20名中,科創板戰略配售產品占據13席,12款產品為上市公司高管或核心員工股權激勵資管計劃。
科技創新板戰略配售領漲。
數據顯示,截至目前,有數據統計的9757隻券商資管計劃中,今年以來共有3637隻產品收益率為正,其中收益率超過50%的有29隻。
在年內收益前20的榜單中,科創板有13隻戰略配售產品。其中,除「廣發池源美得信戰略配售1號」面向社會合格投資者外,其餘12款產品均為上市公司為其高管或核心員工定製的股權激勵產品。其中,國源證券為國盾量子定製的「國元科國盾員工參與科創板戰略配售」收益最為耀眼,年內回報率達1042.72%。
此外,特保生物、安吉科技、新麥醫療、百仁醫療、美德賽、奧特威、安恆信息等科技創新板公司的戰略配售資產管理計劃年內收益率翻倍。
「創富效應」顯而易見。
雖然科技創新板誕生不久,但這個板塊顯然已經成為新的「造富」試驗田。通過各種員工持股或股權激勵計劃,上市公司的很多核心人員通過公司上市一舉實現了身價暴漲。但是,並不是所有的科創板戰略配售都能成為「造富」的代名詞。例如,由於君實生物自科創板上市首日以來股價一路下跌,為其高管和核心員工戰略性配售的「國泰君安項峻科創板君實生物1號」年內收益率降至負值。
從各券商對科創板項目的保薦數量來看,CICC、中信建投、中信證券和華泰聯合顯然是最大贏家,保薦數量(按聯席保薦人分別計算)分別為17家、13家、11家和10家,合計佔比高達38%。同時,仍有20家券商僅成功保薦了1個科技創新板項目,呈現出明顯的兩級分化趨勢。
㈢ 如何挑選戰略配售基金
來源:維基揭秘
經過連續一周的瘋狂刷屏,萬眾期待的戰略配售基金終於在今天迎來盛大首發!
「基」不可失
首批戰略配售基金將優先向個人開放認購,每人限購50萬元!6月11日-6月15日僅個人投資者享有認購權!錯過這5天,想要再次申購就要等到6個月之後了!!
就產品本身而言,幾只戰略配售基金幾無差別,管理人也都是規模排名前10的頂尖基金公司,那該如何挑選呢?
話不多說,下面就教你如何通過四大維度來進行選擇:
維度1:權益投資實力
作為體現基金公司主動投資管理能力的重要指標之一,權益投資對於評估基金公司整體實力來說參考意義極大。
以六家之一的匯添富為例,截止2017年末,匯添富旗下股票基金最近3年、5年的股票投資主動管理平均收益率分別為89.86%、184.98%,在前十大基金公司中均排名第1!
而且,2017年匯添富旗下產品當年合計盈利超過210億元,「為投資者賺錢」的能力在各大基金公司中也名列前茅!
維度2:新興行業投研實力
戰略配售基金主要以戰略投資者身份參與符合創新戰略的高新技術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投資,基金公司在這些領域的投研實力也值得關注。
仍以匯添富為例,這家基金公司這么多年,一直在集中布局、持續深耕大科技、大醫療等主題,投資研究范圍覆蓋全球。有業內最全、規模最大的醫葯投資產品線,從公募到專戶、從主動到被動、從國內到海外,一應俱全,業績表現也非常突出。隨便舉幾個例子:
匯添富醫療服務,規模超百億,業內規模最大的醫葯基金,今年以來累計收益26.13%,同類排名第1;
匯添富全球醫療,今年以來累計收益19.96%,全部QDII基金中排名第1;
匯添富全球移動互聯,今年以來累計收益12.86%,同類排名第三,去年成立以來累計回報58%,同類排名第1。
維度3:固定收益投資實力
除戰略配售股票外,戰略配售基金的其他資產為利率債、信用等級在AAA(含)以上的信用債以及貨幣市場工具等風險較低的金融品種。固定收益投資能力對於產品的收益也有直接影響。
雖然業內被稱為「選股專家」,匯添富固收方面的實力也相當突出。
以最能代表固定收益投資能力的避險策略基金為例,匯添富盈鑫保本、匯添富盈安保本、匯添富盈穩保本、匯添富保鑫保本四隻基金,2016年成立以來,雖歷經債市大跌調整,累計回報仍超7%,均位居同類前10,其中三隻基金位居同類前5。
維度4:基金投研陣容
對於戰略配售基金,各家基金公司都比較重視,像匯添富等還專門成立了專項投研小組。
由資深基金經理劉偉林親自擔綱,加上新興行業投資明星楊瑨、劉江,金牌固收投資老將何旻,橫跨內地、香港兩地的TMT及醫葯研究團隊傾力支持,共同打造出了一個超豪華投研支持團隊。
可謂集全公司之力,全力以赴支持這只戰略基金!
㈣ 什麼是基金配售比例怎麼確定它的高低
你好,我來好好給你講解下基金「比例配售」的概念,主要從如下三點講解:
那麼,假設基金募集期是10天,在募集的第10天,前9天的份額就都已經確認了,確認以後就不可以再改了。那麼第10天的募集結束以後,有可能三種情況:一是不夠規模,二是剛夠規模,三是超出規模。對於超出規模部分應該按照比例配售,但是因為前9天的份額都已經確認了,無法更改,那麼就對第10天募集的份額按照比例確認,這就死叫做末日比例配售。當然,如果是半天就賣完,一天就遠遠超出規模的基金來說,就不存在末日不末日了,一般都直接全部按照比例配售的。
好了,希望我的解說能夠讓你更加清晰明白,謝謝。
㈤ 螞蟻集團配售基金有哪些
科創50ETF首發結束不到24小時,又一類創新公募產品將要面市。9月22日深夜,華夏、易方達、鵬華、匯添富、中歐五家基金公司宣布旗下「創新未來18個月封閉運作混合型基金」獲批,9月25日首發。
5隻產品成立後將參與螞蟻集團股票戰略配售。
應答時間:2021-02-05,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平安銀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來看「平安銀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㈥ 配售比例高好還是低好
什麼樣的基金才是好基金?
需要注意的一點是,在基金裡面,收益高的≠優秀的,這是很多人選基金時很容易闖入的誤區。由於很多平台排名基金公司和產品是按收益率排序的,所以我們很容易找到一定時期內收益率高的基金,但是很難找到長期穩健的基金。數據太多了,眼花繚亂,不好甄別。即便找到了相對穩健的基金,但還是容易漏掉一個數據——就是「最大回撤」。
什麼叫最大回撤呢?就字解意,就是指基金虧得最多的時候是虧多少?
很久以前,小編曾經買過一隻基金,因為看到了它的廣告。買的時候是1.04多,買了之後就開始跌,一路不回頭地那個跌啊!最低的時候跌到三毛多不到四毛錢,那麼它的最大回撤就是60%多,將近70%。那這種基金就很可怕。這意味著100萬進去,最倒霉的時候虧得就剩30萬多點兒了。你想想,如果這是你的錢,你心裡急不急?——大多數人肯定會急吧!
所以說收益率高的基金不一定是好基金,我們還需要看它的歷史最大回撤是多少?最倒霉的時候凈值是多少?這么倒霉的情況有幾次?凈值恢復分別用了多長時間?對於公募基金來說,這些信息在網上都能查到。雖說數據上可能有些許誤差,但這個誤差不會太大,用來參考是沒問題的。
如果是我選的話,股票型和混合型基金,假如它的歷史最大回撤超過20%,那我就要猶豫一下了。因為我們不可能知道公募基金這個回撤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得到這個答案的概率很低很低。所以就要結合其他的要素來看這只產品是否值得投資了?
舉例:(圖片來自天天基金網)
基金凈值對比圖(備註:對比僅為說明相對問題,不代表任何推薦和投資建議)
大家可以對比一下這兩個圖里的基金凈值走勢:
左邊的基金,最低掉到了6毛以下,最高也沒有超過1.2元。成立的時間也不短了,可以說業績很一般。
右邊的基金,凈值一直在1塊錢以上,就算回撤最大的時候也沒有低於1塊錢,最高還超過了2.5元。是不是感覺比左邊的好了很多?
而對於債券型和貨幣型的基金來說,它最好是不要有回撤。因為這兩種基金都是做利率市場的,本身風險比較低,尤其是貨幣基金。貨幣基金年收益比銀行定期存款要高一些,好處是存取方便,收益穩健;局限是增長比較慢。因為利率市場的收益肯定不像權益市場的收益那麼大開大合嘛。但是對應的貨幣基金,其風險也是最小的。小編多年來買貨幣基金,只有收益高與低的差別,沒有虧損的經歷。當然了,這不代表以後也不會虧,具體要看利率市場那時候的情況了。而債券基金就要看投的是什麼債了,對於投向國債的基金來說,跟貨幣基金也差不多,安全性高,風險低,收益穩健,增長比較緩慢,極少虧損。如果是投金融債和公司債的債券基金可能風險就會大一些了,那麼穩健性就會差一些。
比例配售
因為公募基金投資門檻比較低,普通老百姓都買得起,有錢人就更買得起了。所以公募基金一般規模都會比較大。老牌基金公司的好基金名號又比較響,經常一天就能賣個幾百億。如果有規模上限的基金,還很容易超過募集規模。這樣就存在一個比例配售的問題。比如去年科創板開板那會兒發的幾只科技創新類基金(不是科創板基金哈),都是一日售罄,而且都嚴重超過規模上限,配售比例都很低,有的還創造了當時最低配售比例的記錄。
什麼叫比例配售呢?比如一隻基金的規模上限是150億,結果一不小心就賣了300億。嚴重超規模,但是按照規定,只能保留150億啊。那就只留150億,剩下的150億按照原路徑返還給投資者。那確認誰的?返還誰的呢?公平起見,參與認購的人大家都有份,按比例給你配售。比如你當初認購了100萬,按比例50%配下來就是50萬,剩下的50萬返還給你。這就叫比例配售。配售的那個百分比就是配售比例。這是對於一日賣完或者全部按比例配售的情況而言。
也有末日比例配售。為什麼是末日呢?因為正常情況下,大多數基金募集通常有一個期限,比如五天、十天、二十天等等。而基金確認份額是T+1日確認。(備註:五天、十天、二十天、T+1日,都是指交易日,周末、公休日不算。本文無特別說明的「日」或「天」均指交易日。)意思就是周一買的基金,周二才會確認,周三才能看到。那麼假設基金募集期是10天,那在募集的第10天,前9天的份額就都已經確認了,確認以後就不可以更改了。那麼第10天的募集結束以後,有可能有三種情況。一種是不夠規模,一種是剛夠規模,一種就是超出規模。對於超出規模的部分也應該按比例配售。但是因為前9天的份額都已經確認了,無法更改。那麼就對第10天募集的份額按比例確認。這就是末日比例配售。
㈦ 螞蟻財富戰略配售出了什麼狀況
距離螞蟻集團上市的日期越來越近了。螞蟻計劃在明天(9月24日)通過港交所的聆訊,預計將於10月中下旬在「A+H」同步上市。
這次螞蟻IPO融資規模大約是2400億元,而螞蟻集團整體的估值也會達到1.7萬億元。如此大的IPO規模,存量的市場資金很難一口氣吞下,所以又該是戰略配售基金站出來發光發熱的時候了。
昨晚,螞蟻的招股說明書終於出爐,裡面就有介紹本次能參與戰略配售的基金情況,六隻戰略配售基金無一缺席。
數據來源:WIND 螞蟻IPO說明書
不過我在下一頁還看到,這次參與戰略配售的還有五隻「創新未來」基金。從名字上看,比3年封閉運作的戰略配售基金好一些,它們只需要鎖定18個月(一年半)。
數據來源:WIND 螞蟻IPO說明書
從倉位限制來看,創新未來基金比戰略配售基金也更好。戰略配售基金的倉位限制是0%-100%,而創新未來基金的倉位限制是60%-100%。
戰略配售基金經常被人噴的點是,於2018年7月成立,當時雖然不是大熊市末期但也算是中期。理論上,這個時候成立的股票類基金,投資回報率是非常高的,相當於抄底。但戰略配售基金一直留著現金准備參與配售,80%-90%倉位買債券,導致六隻基金無一例外全部踏空了這波行情。
㈧ 為何科創板基金銷售會如此火爆
那麼為什麼科創板基金這么火爆呢?三個原因:
一、
大家對科創板開板後的表現預期比較樂觀
,畢竟科創板是新東西,總有人要當第一個吃螃蟹的人,而越是新奇的東西,大家期望越高。因而都想試水一下科創板基金,看看能不能分一杯羹。
大家對科創板開板後的表現預期比較樂觀
二、想直接進入科創板門檻比較高,需要資具備2年投資經驗,以及50萬元的資產,按照媒體披露的數據,達到開通科創板條件的股民只有大概300萬人,那麼很多無法開通科創板許可權的投資者,只能
借道基金來投資科創板
。
借道基金來投資科創板
三、
首批科創板基金一共只有7隻
,所謂物以稀為貴。目前中國有公募基金產品3000多隻,而第一批獲得審批的科創板方向投資基金僅有7隻,因而造成大量資金沒有選擇的餘地,只能選擇購買這七隻,造成銷售火爆,認購金額遠超募集上限。
首批科創板基金一共只有7隻
㈨ 北交所基金配售比例
匯添富北交所創新精選2021年11月19日的認購申請確認比例結果為6.988564%。
1、據匯添富基金公告,匯添富北交所創新精選兩年定開混合基金募集規模上限為5億元募集規模上限為5億元。截至2021年11月19日,募集規模已超過5億元。根據基金發售公告的有關規定,基金管理人將對2021年11月19日的認購申請採用「比例確認」的方式給予部分確認。匯添富北交所創新精選2021年11月19日的認購申請確認比例結果為6.988564%。
2、華夏、廣發、南方、萬家旗下北交所基金有效認購申請確認分別是14.243962%、20.666261%、28.220475%、36.018318%,對應的首發認購資金分別為35.10億元、24.19億元、17.72億元、13.88億元。
3、易方達北交所精選兩年定開混合2021年11月19日有效認購申請確認比例為9.938681%,這也意味著,限額5億發行的易方達北交所精選基金,當日合計認購資金達到50.31億元。
(9)創新基金配售擴展閱讀:
一、北交所有哪些基金:
二零二一年十一月十六日,南方、嘉實、大成、廣發、匯添富、易方達、萬家等8家公募都發布了關於旗下北交所主題基金的招募說明書和份額發售公告:每隻產品5億元限購上限,總計40億元限額上限。
1、從發售時間來看:
5家公司旗下的北交所主題基金發行日期為11月19日至25日,分別是易方達、華夏、嘉實、萬家、大成,募集期一共是5個工作日。
3家公司旗下的北交所主題基金發行日期為11月19日至12月2日,分別是廣發、匯添富、南方,募集期一共是10個工作日。
2、從基金產品的設計情況看:
這批北交所主題基金產品均為「兩年定期開放」或「兩年持有期」的模式,投資的范圍也基本相似。在基金的封閉期內,股票資產佔比為60%至100%,其中港股不超過股票資產的20%,基金投資於北交所股票的比例不低於非現金基金資產的80%,每個封閉期結束前的兩個月至開放期結束後兩個月內不受上述比例限制。
3、從投資范圍看:
這批北交所主題基金設置的投資范圍基本上差不多,都可以參與北交所上市股票的戰略配售,也可以用打新、定增和二級市場買賣等方式參與北交所的投資。
4、從風險收益特徵看:
這批北交所主題基金都是混合型的基金,潛在的風險收益會較低於一般股票型基金,但會高於債券型基金和貨幣基金。部分基金將產品的風險等級定為R4(中高風險)級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