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泰集團是水泥股票。
公司名稱:吉林亞泰(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英文名稱:JilinYatai(Group)Co.,Ltd.
曾用名:吉林亞泰版->亞泰集權團->G亞泰
A股代碼:600881 A股簡稱:亞泰集團
證券類別:上交所主板A股 所屬行業:水泥建材
所屬板塊:水泥建材板塊,中證500板塊,上證380板塊,滬股通板塊,體育產業板塊,中超概念板塊,吉林板塊,參股金融板塊,參股券商板塊,社保重倉板塊,圖們江板塊,大訂單板塊,融資融券板塊。
㈡ 誰能提供長春亞泰集團的相關資料
亞泰集團是一家成長中的綜合類績優上市公司,以地產、水泥、證券為主業,並涉足煤炭、醫葯、商貿等領域。公司始創於1986年,正式組建於1993年,1995年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在各級政府的重點培育和社會各界的關心支持下,歷經二十多年的持續發展,成為在東北地區同行業居於領先地位、主業突出、緊密管理的大型企業集團。公司先後躋身「國家最大企業500強」、「國家首批循環經濟試點單位」和「國家重點支持的十二家大型水泥企業集團」之列,亞泰A股先後入選「滬深300指數股」、「上證180指數股」、「上證50指數股」、「上證公司治理指數股」和「深證巨潮100指數股」。
房地產業是亞泰集團的支柱產業之一,現已形成了集地產開發、建築施工、物業管理、房屋置換、裝飾裝潢和環境工程為一體,分工明確、優勢互補的產業鏈。龍頭企業——亞泰地產開發公司為吉林省本土最大的房地產商,具有國家房地產開發一級資質,開發項目涉及住宅地產、商業地產和旅遊地產等領域,累計開發交付使用面積近300萬平方米,先後入選「中國房地產上市公司十強」、「中國房地產百強企業」,其開發建設的亞泰花園居住區先後被評為「全國城市住宅物業管理示範小區」和「中國名盤」。 亞泰物業公司作為國家物業管理資質一級企業,現管理面積達200多萬平方米,供暖面積約170萬平方米,是吉林省物業管理行業唯一一家「全國用戶滿意服務單位」。
水泥產業是亞泰集團的另一支柱產業,現已形成集原材料供應、生產、銷售、服務於一體的產業鏈。亞泰集團是國家確定的重點支持的十二家大型水泥集團之一,位列第七。
目前,亞泰水泥產業擁有儲量為17.8億噸的四座高品位、高儲量的石灰石礦和七條國際先進的新型干法窯外分解熟料生產線。產品包括石灰石、水泥熟料、水泥、商品混凝土、水泥包裝製品六大類30多個品種。經過多年發展,亞泰水泥已確立了東北地區同行業的龍頭地位,熟料和水泥年生產能力達1700萬噸,是東北地區最大的水泥生產基地。經過多年培育,形成了「鼎鹿」牌、「天鵝」牌、「龍潭山」牌三大系列品牌產品,其中,「鼎鹿」 牌、「天鵝」牌水泥為國家免檢產品,「鼎鹿」商標被認定為「中國馳名商標」。完善的銷售網路覆蓋了東北三省一區。其龍頭企業——亞泰水泥雙陽公司為「國家環境友好企業」。 在引入戰略投資者方面,亞泰集團本著「相互尊重、相互平等、優勢互補、互惠共贏」的原則,與世界500強企業——CRH公司進行了多輪談判,在諸多關鍵問題上達成了共識,並於2008年1月正式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通過戰略合作,吸收借鑒CRH公司先進的經營理念、成熟的管理模式和先進的技術工藝,以及水泥產品的深加工能力,進一步延伸了亞泰集團水泥產業鏈,壯大了水泥產業,繼續保持了在全國水泥行業的領先地位。
證券業是亞泰集團新興主業,控股企業——東北證券公司是東北地區最大的一家綜合類券商,也是中國證監會認定的規范類優質券商之一。2000年成立以來,東北證券公司先後承擔過10多家新股主承銷和10多家配股主承銷以及非公開發行的保薦機構,還承擔了30家新股或配股的副主承銷,並參與了180多家新股或配股的發行分銷工作。目前已累計為上市公司融資78億元,其中為吉林省內12家重點企業募集資金30多億元,投資銀行業務躋身全國同行業前20強。
公司現擁有46家營業部、19家服務部,已形成了「立足吉林、輻射全國」的營業網點布局。東北證券公司還於2006年啟動了借殼上市工作,2007年8月27日,東北證券公司經中國證監會批准,在深圳證券交易所成功掛牌上市,為未來的發展打下了良好基礎。通過亞泰集團的一系列資本運營和管理提升,東北證券公司產業規模和綜合實力得到了飛速提升,成為亞泰集團新的利潤增長點。此外,亞泰集團還通過資本運作,參股了吉林銀行,積極組建財務公司,進軍信託業,初步建立了以證券投資、銀行為主體的金融產業平台,實現了產業資本和金融資本的相互融合和優勢互補。
作為能源生產和供應基地,亞泰集團煤炭業現擁有可采儲量為5041萬噸的兩座長焰優質煤礦礦井,兩座礦井全部達產後,每年可產優質原煤100萬噸。
醫葯產業是亞泰集團培育的重點產業,現擁有生物製品、抗癌中葯、中成葯三個生產基地;葯品零售網路及一個研發中心,形成了集研發、生產、銷售、服務於一體的完整產業鏈,醫葯產業擁有百餘個葯品批准文號,初步形成了以參一膠囊、狂犬疫苗、速感寧為代表的抗癌中葯、生物製品、現代中成葯三大系列產品。其中,抗癌中葯—人參皂甙Rg3原料及成葯「參一膠囊」,各項技術指標均達到了國際領先水平,獲得了國家一類抗癌新葯證書。人參皂甙Rg3系列產品的開發還被國家確定為「中葯現代化、國際化重點項目」;另一研發項目——新型抗癌生物導彈也達到了國際領先水平,現已通過一期臨床實驗;此外,正在研發的維勒細胞流感疫苗也有望填補國內空白。醫葯流通龍頭企業——吉林大葯房現有200多家連鎖店和加盟店,覆蓋了吉林省各主要市縣,被評為「國家醫葯零售連鎖50強企業」和「全國百城萬店無假貨活動示範店」,還被吉林省政府指定為省內唯一一家「國家葯品儲備庫單位」。
商貿業作為亞泰集團的對外服務窗口,經營范圍涉及高檔百貨購物中心、大型超級市場及商務、度假休閑酒店等領域。網點遍布長春、北京和海口,亞泰集團商貿產業以其獨特的經營理念、周到的服務和優美的環境,成為了廣大消費者休閑、商旅、購物的最佳選擇。其中,亞泰富苑購物中心以其「青春、時尚」的品牌定位和特色服務,在長春現代百貨業中脫穎而出,被授予「全國商業服務業十佳企業」的稱號。亞泰超市是吉林省首家萬米大型超市,先後獲得了「全國百城萬店無假貨示範店」、「購物放心超市」等稱號,2006年,亞泰超市走進一汽社區,開設了第一家連鎖分店,向規模化連鎖經營的發展方向邁出了可喜的一步。
未來幾年,亞泰集團將圍繞「增效提速、做強主業」中心任務,著力優化資產結構、調整發展格局,加速地產、水泥、證券業發展,有序推進煤炭、醫葯、商貿業發展,不斷強化管理創新和資本運營,努力提高資產創利能力,增強行業影響力和市場競爭能力,推動公司經濟效益的整體提升,努力實現公司持續、快速、穩健發展。力爭到2010年,公司總資產超過200億元,主營業務收入超150億元,利潤總額達到20億元。地產、水泥產業繼續保持在全國同行業的領先地位,證券業進入中國證券行業十強,集團公司整體躋身國內大企業集團300強,成為東北地區最具競爭力、影響力的大型企業集團。
㈢ 如何對一隻股票進行正確估值
看報表,或者直接看動態市盈率,不過一定要小心去看,提防因為變賣資產等因素令到業績大升減低市盈率這種股票,一定要選主營業務增長,業績提升,從而市盈率低的股票,最後還要分析未來三年業績是否有增長,包括行業、政策等因素,如果有資產注入能長期提升業績就最好不過了。
轉帖某人對兩只股票的估值分析:
關於東北證券與亞泰集團理性分析的合理價格
以PE為40計算:
東北證券合理價值:68元
計算方法:東北證券收益約10億元,以40倍PE計算,10*40=400億,總股本5.81億,對應股價就是400億/5.81億=68.85元/股
亞泰集團控股30.62%,東北證券占亞泰集團的市值則為:400億*30.62%=122億,加上亞泰集團自身價值(估計小於50億),122億+50億=172億,亞泰總股本為11.6億,對應合理股價為:172億/11.6億=15元,現在價格30多元,已是一倍之多,對應的PE同樣也是40的一倍多,也就是現在股價已到了80-90倍PE了,存在一定泡沫,這就是當東北證券復牌,它見光死的真正原因。
即使調高PE至50:
東北證券合理價值:86元
計算方法:東北證券收益約10億元,以50倍PE計算,10*50=500億,總股本5.81億,對應股價就是500億/5.81億=86元/股
亞泰集團控股30.62%,東北證券占亞泰集團的市值則為:500億*30.62%=150億,加上亞泰集團自身價值(估計小於50億),150億+50億=200億,亞泰總股本為11.6億,對應合理股價為:200億/11.6億=17元
綜合以上所述,亞泰集團即使被莊家適當拉高,我認為在沒有新的基本面改觀情況下,17元就是它的合理價格,不過亞泰集團是控股東北證券,可以合並報表,也相應可以提高它的價格,20元就是極限了,20元以上就會脫離了價值投資,屬於一些題材性的投機行為。大家可參照參股海通證券的股票看看,例如600826。
㈣ 宋尚龍的從業經歷
宋尚龍任吉林亞泰(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總裁,曾被評為吉林省、長春市傑出企業經營者、吉林省傑出企業家、吉林省優秀省管專家、吉林省勞動模範、吉林省優秀黨員,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1994年至1998年連續當選長春市人大代表,2002年11月當選吉林省人大代表。亞泰集團是東北地區水泥行業的龍頭企業,也是資本市場知名的上市公司之一。 宋尚龍同志帶領亞泰集團全體員工,經過十年的不懈努力,使亞泰集團成為橫跨房地產、水泥、醫葯、證券、商貿五大產業、主業突出、緊密管理的大型企業集團。」1998年,亞泰A股成功入選美國(道中88)指數成份股和「中國大陸100大上市企業」;1999年,亞泰集團被《證券時報》評為「中國資本市場二十家常青樹企業」之一;2000年,亞泰集團被吉林省政府評為「九五計劃省級突出貢獻企業」;2001年,又被國內權威證券機構評為「中國最具投資價值的100家上市公司」之一;2002年,亞泰A股首批入選上證180指數成份股,亞泰集團被評為「全國上市公司現代企業制度建設典型」;
2003年,亞泰集團在吉林省社會經濟綜合評價中各項指標均名列全省前茅。宋尚龍經過多年探索,總結出了「以計劃管理為基礎,效績考核為依據,審計為主,調研為輔」的「亞泰模式」,得到了中央電視台、新華社等媒體的廣泛宣傳和推廣,受到了社會各界的充分肯定。
與創業前的1986年相比,亞泰集團的總資產已由102萬元增至65億元,增長了6373倍;凈資產由40萬元增至23.35億元,增長了5838倍;年利潤由總額不足萬元增至1.5億元。組建以來,亞泰集團共累計交納各種稅費11億元;吸納就業人員13,000多人。
相繼建成了吉盛花園、亞泰廣場、亞泰桃花苑、亞泰杏花苑、亞泰豪苑、亞泰櫻花苑、亞泰桂花苑、梧桐公館等小區、
㈤ 股票中水泥板塊怎麼樣
繼前期"五大"藍籌之後,近期市場走勢強勁的煤、有色金屬、水務、公用事業等新藍籌品種都是價值發掘的結果。按照價值投資理念的擇股原則,後市還有哪些板塊存在潛在投資機會呢?筆者認為,水泥板塊值得重點關注。
一、國民經濟快速增長使水泥板塊有望步有色金屬後塵,成為又一新藍籌品種。由於我國目前經濟增長主要由投資拉動,其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基礎產業將成為經濟增長最先和最大受益者。水泥作為國民經濟基礎產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該板塊後市同樣面臨經營業績改善機遇。實際上,今年以來,我國水泥行業已呈現出產銷兩旺的良好發展勢頭,虧損面不斷降低。從筆者對滬深20餘家水泥類上市公司統計情況看,水泥類上市公司今年三季度平均盈利已達到0.12元,而其去年全年經營業績為0.1元,業績增長明顯。
二、二級市場機遇孕育其中。
(一)絕對價格低廉。截至12月23日,20家水泥股雖然近期表現活躍,但目前絕對平均價格僅為7.30元,其中多數水泥類上市公司目前股價接近鋼鐵、石化等上市公司現行股價水平。鑒於水泥行業後市面臨業績復甦的可能,該板塊目前較低的市場價格為後市提供了較廣闊的揚升空間。根據統計,目前20隻水泥股中股價低於5元的主要有四川雙馬、祁連山、牡丹江等。
(二)有補漲要求。如前所述,在"五大"核心品種帶動下,兩市今年演繹了一波局部牛市行情,截至12月23日,上指較年初上漲了13%,而20隻水泥股除海螺水泥、冀東水泥漲幅較大外,多數漲幅較小,甚至為負上漲。從統計情況來看,在所統計的20家水泥類上市公司中,海螺水泥全年漲幅為85%,排名第一;冀東水泥漲幅為23.5%,名列第二;漲幅在10%以內有7家公司;有11家公司全年股價為負增長。綜合來看,20家水泥類上市公司全年平均漲幅為0.32%,遠遠低於大盤同期漲幅。由此可見,水泥板塊補漲要求強烈。就20家水泥股全年漲跌情況而言,巢東股份、獅頭股份、華新水泥等全年或近年跌幅較大,可關注該類個股後市補漲機會。
(三)整體市盈率雖然偏高,但部分水泥股投資價值已經顯現。若不考慮水泥板塊後市面臨較好的成長環境,目前20家水泥股平均市盈率為80.8倍。雖然整體市盈率偏高,但個別水泥類上市公司已具備一定投資價值。從統計情況來看,目前天山股份動態市盈率僅為14倍、西水股份動態市盈率為21倍,亞泰集團動態市盈率為27倍,投資價值盡顯,投資者可予以關注。
(四)行業並購提升重組想像空間。鑒於水泥行業地域性特徵,在行業面臨整體復甦的背景下,並購重組將是水泥行業的核心企業實現規模擴張、佔領市場的必然選擇。預計水泥行業優勢互補的並購活動將為該板塊提供較多資產重組想像空間,這從近期江西水泥較強的走勢中可見一斑。
㈥ 中國基建類基金值得投資嗎哪些基金值得關注
中國基建類的基金要不要投,應該說現在基建類的基金本身的估值是比較低的,它處在低區間,但是它低是一回事,能不能漲上去是另外一回事,只能說現在投你的成本會比較低,成本比較低也不代表你一定會賺錢。
因為只要是基建類的基金,他所涉及到的公司社交的行業就離不開一些中字頭開頭的企業,他們是主要的基建主力嘛。你們民間的一些基建公司是規模比較小的,這些公司本身的資產負債情況都並不是你想像那麼樂觀,只是因為它本身並不指望賺多少錢,所以也沒有出現崩塌的商業情況,但這些公司你指望它有特別高的利潤也是不太可能的。沒有足夠高的利潤,怎麼能把它估值推上去呢?而現在關於基建行業大的政策又是要求不斷變嚴,不怎麼重視利潤,那自然就不好投。
㈦ 作為投資者 如何檢查一個企業通過折舊調節利潤簡答題
作為投資者,可以通過檢查一個企業是否調整折舊的會計政策、是否調整折舊期限的會計估計等,檢查是否通過折舊調節利潤
擴展閱讀:
一、重資產企業通過調整折舊年限進行利潤修飾
2017年8月,亞泰集團發布了一則公告:《關於吉林亞泰(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所屬水泥生產行業子公司固定資產折舊年限會計估計變更的專項說明》。通過這個專項說明,可以了解到亞泰集團調整了折舊年限,並對當期利潤造成了重大影響,由於亞泰集團是重資產企業,據2016年年報,固定資產總額128億元,此次折舊年限調整,少提折舊5142萬元,相應的,在沒有任何經營改善的前提下,就能增加本年利潤5142萬元。
通過牧原股份連續五年的年報數據可以看出,該公司近年來尤其是2014年以來營收、利潤雙雙暴漲,並且分析機構對其未來的發展給出了比較好的預期。而累計折舊在效益如此可觀的情況下,並沒有同樣的增幅。
是為了在效益好的時候更早的攤銷掉固定資產,為企業的未來減負,所以才將折舊年限調低么?
這樣去理解牧原股份的動機確實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從其公告的數據來看:調整之後,對2017年的利潤影響只有262.13萬元,與牧原股份2016年年報中23億的凈利潤相比微不足道,調整折舊年限的做法豈不是多此一舉?
不妨假設一下,隨後的幾年內,牧原股份即將快速擴容增產,而這樣的會計估計變更,會對牧原股份未來的折舊、利潤產生重大影響—2017年牧原股份中報的固定資產總額較2016年年報增加了三分之一,達到82.3億。
三、綜合折舊率
除了發公告通過變更折舊年限來調整利潤,還有更多的企業選擇了「偷偷」調整折舊的方式,比如本文開始時筆者提到的操作,變更固定資產的分類,從而影響提取的折舊。這些五花八門的伎倆,投資者如何判斷呢?一個比較簡便的檢查手段就是「綜合折舊率」,通過計算當年提取的折舊總額和固定資產總額的比率(綜合折舊率),與以前年度進行對比,如果數值發生了重大偏差並且沒有合適理由的,通常可以認為是在折舊上做了手腳。
據Wind資訊終端提供的數據,A股上市公司中,2016年綜合折舊率較2015年變動超過30%的共有600餘家,這些公司中,除了發生大規模並購或重組的企業(因為並購時資產結構發生了重大變化,導致綜合折舊率變動),相當一部分上市公司在資產增加的情況下,綜合折舊率反而降低,這種企業通常是比較可疑的。
比如中化岩土2015年的綜合折舊率為3.13%,固定資產凈值6.4億。而在2016年的年報中,固定資產凈值增到9.6億,綜合折舊率卻降到了2.10%。固定資產增幅接近50%的情況下,2016年的折舊費用相對於2015年卻幾乎沒有變化(2015年折舊費為2008萬元,2016年折舊費為2011萬元),這樣的數據變化是值得玩味的。
我們無法肯定這些企業的財務人員一定作了假,但是數據說明了其折舊的處理是不正常的,投資者在分析基本面的時候,需要對這類企業戴上「有色眼鏡」來審查。
通過大數據篩選,除了ST類的上公司,創業板的綜合折舊率問題比較多,比如蒙草生態、蘇大維格、欣天科技、移為通信等均存在2016年年報較2015年年報綜合折舊率大幅下降的情況。這與創業板的上市條件相對寬松有關,部分事務所審計不嚴謹和監管機構的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導致了大量「修飾」過折舊的公司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