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前兩天網上購買了《聰明的投資者》,這本書值得一看嗎
未讀過此書的投資者一定得好好讀一讀,讀過的還需反復閱讀。
按照勞倫斯.科明漢姆的劃分,世界上存在五種投資模式:第一種是價值投資,依靠對公司財務分析尋找市場價格低於其內在價值的股票。以格雷厄姆、巴菲特為代表。第二種是增長投資,投資者尋找那些經營收益能夠保證公司內在價值迅速增長的公司,以菲利普.費舍爾和彼得.林奇為代表。第三種是指數投資,通過購買股票來復制市場指數,以約翰.伯格為主。第四種是技術投資,採用各種圖表來收集市場的行為,為此來顯示投資者預期是上升還是下降,市場趨勢如何,以威廉.奧尼爾為代表。第五種是組合投資,試圖建立一個多元化的投資組合來管控風險,這種策略始於普林斯頓大學教授伯頓.莫卡爾的《華爾街漫步》。
其中,科明漢姆將技術分析劃入了投資模式的一種:技術投資派。他認為技術投資人士並不關心價值,只關心價格。但顯然威廉.奧尼爾不僅僅關心價格,他很強調基本面的分析。
實際上技術分析分支出兩個不同的流派,一個是基本不關心企業基本面問題,一個是試圖將兩者結合起來,後者更派生出所謂的「動力交易」(有些叫動量投資模型)(momentum trading)。
科明漢姆認為價值投資是一種思維方式,其特徵是習慣性的將股票價格與背後公司業務的價值聯系起來。價值投資與所謂增長投資之間根本不存在天然的差異,兩者是密不可分的整體。
價值投資在1929年之前已經得到很多投資者的實踐了,但在此之前,世界股市的主流還是投機,投資者甚少對公司價值和股票價格之間的聯系感興趣。價值投資真正的確立就是格雷厄姆主要著作:《聰明的投資者》和《證券分析》(順便哀悼一下證券分析中文版序言作者王益同志)。其中前者是投資策略描述,後者是具體技術實現。因此,對於投資者而言,第一本的重要性可想而知。另外兩個基石,一個是約翰.威廉姆斯的企業價值評估理論,一個是菲利普.費舍爾發現的成長股理念。
這本書,盡管已經看過很多遍,但仍然值得再次閱讀一次。我認為必讀的經典,一定是這樣的:經典作品;作者長期從事投資、投機(至少30年以上),並且善始善終,最終獲得較大財富;具有獨立的投資理念;或者在數據分析和事實描述方面有獨到性和客觀性。
你的認可是我解答的動力,請採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