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海航酒店(集團)有限公司的國際化戰略
最近三年是海航酒店集團國際化業務發力期,唐拉雅秀品牌在國內發展日益壯大的同時,海航酒店集團瞄準國際市場。2011年,海航改擴建原布魯塞爾蘇德酒店,並更名為布魯塞爾唐拉雅秀酒店;2012年,海航酒店集團布局美洲第一家唐拉雅秀酒店——紐約唐拉雅秀酒店;2013年-2014年,海航酒店集團投資超過4億歐元陸續收購了歐洲第三大酒店集團——NH酒店集團股份,成為該集團第一大股東,並於2014年正式簽約在國內成立合資管理公司。2014年又收購南非一家酒店集團的部分股份。
NH酒店集團擁有酒店近400家,客房6萬余間,分布在全球22個國家,可以說,海航收購NH酒店集團這一行為,在2013年中國酒店甚至旅遊行業來看,都是一個大舉措。而由此,海航全力打造出豪華酒店領域主打「唐拉雅秀」系列品牌,精品酒店領域主打NH酒店品牌的嶄新品牌格局已初步形成。
海航酒店集團董事長兼CEO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指出海航酒店國際化戰略的初衷:「中國人正在走向國際,我們要讓遠在海外的中國同胞在異國他鄉能感受到祖國的氣息,讓中華民族品牌的酒店遍布全球。」
海航酒店集團的願景:「創建中華民族的世界級酒店集團,及世界級酒店品牌」。
海航酒店集團戰略規劃及目標:「布局全球,在所有海航通航的地區、所有華人商務及旅遊主要目的地都有海航的酒店;是華人境外首選酒店,並能成為中國國事出訪活動的首選酒店」。
2. 海航機場的發展前景
2007年海航機場集團旗下海航機場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成功引進境外戰略投資者太平洋投資基金和亞洲開發銀行,成為中外合資公司,實行國際化管理。
海航機場集團運用成熟的機場管理經驗,打造中國最富有成長性的大型機場管理集團,構建全國性的機場網路群;藉助資本市場,立志發展成為一家集機場投資、上市資本運作以及專業化機場管理等業務為一體的國際一流機場產業集團。
3. 分析海航集團的多元化戰略有何意義
重資本,輕管理;重收購,輕經營。 不知道怎樣評價海航集團所謂的多元化戰略,陳鋒和王建說
:在中國沒人懂海航。不過,看看海航現在幾大產業,五百多家公司的發展情況,一切就明白了!
4. 1.海航的發展戰略有何風險
財務杠桿過高。海航先後並購了酒店、金融等諸多產業,與主業關聯性不強,且佔用了大量的資金,而資金大部分來自銀行借款,是典型的杠桿收購,造成了大量的負債。然而,並購的份額並不足以使海航進入並購企業決策層,利潤回報率低,且無法充分的利用和整合並購資源,導致財務杠桿過高,資金期限匹配不合理,短期無法償還債務。
資產負債率過高。通過近年的資產負債表和利潤表可以看出,其資產負債率相比同行企業高出太多,已經出現現金流嚴重不足,無法及時償還債務的現象。企業的各項財務指標偏離,資產周轉效率低,運營能力下降,經營困難都是其財務風險的表現特徵。為了彌補損失,不得不以巨額杠桿再次融資確保公司正常運轉。
擴張速度過快。擴張速度過快首先沖擊的就是資金鏈,同時因諸多並購業務與主業無太大關聯性,同樣的投資決策和戰略去從事不同行業的業務,導致跨行業並購風險遠比同行業並購高。要多元化發展需要具備與之匹配的多元化戰略,海航在進行多元化戰略布局和優化方面存在較大的缺失。
內部控制不利。海航瘋狂擴張背後,導致負債率超高,面臨嚴重的財務風險,企業內部未能及時有效做出預警,並向決策者提供財務風險的評估和反饋,又無法通過內部控制體系及時化解,從如今的財務狀況正說明了其內控體系、內部流程優化的不利。
現有資源有效整合缺失。企業需要深入分析組織內部的資源配置與戰略的匹配性是否一致,並根據戰略需求及當前流程中所存在的問題,優化核心流程並配以相關資源,從而達到組織資源配置整體最優水平,實現對企業戰略的有效支撐。海航在快速擴張的同時未對現有資源及購入的資源進行有效整合,單純的資產增長未能對企業的良好經驗起到更好的作用。
大規模戰略重組計劃。發展之初,由於競爭中明顯處於弱勢,進行了一系列超越自身實力的大規模跨區域並購,以迅速拉升企業地位。但由於並購規模較大,使得海航欠下超過20億元的巨額債務,伴隨「非典」疫情對航空業產生的重創,行業迅速陷入冰凍期。
內部財務決策機制失靈。企業任何決策都應受到財務決策機制的指引,對高層管理者的行為也應進行有效監督和制約,來保證決策的科學性。而海航盲目開展投資並購等活動,財務風險概率大幅提高。
風險意識薄弱。由於海航資本結構不合理,多採取債務融資,而決策者未能充分意識到企業自身的資金實力和償債能力,沒有及時預測和評估資金使用的風險性,缺乏科學的預算管理,導致其價值損失急速擴大。
合理管控以降低財務風險
建立合理的資本結構。企業在資金融資渠道和方式上需要拓寬,對企業資金合理安排;可以從規模特點、不同發展階段,採取不同的融資選擇,以期降低成本,提高可持續發展能力。同時,增加資金收益,促進資本結構穩定,從自身的生產經營實際情況來合理安排資金管理,並進行制度和管理創新,降低風險,提高企業資金利用率和周轉率。
增加風險防範意識。企業要提高財務風險管理的效率,需要全員參與和支持,這樣企業的風險防範意識才能夠最大限度的發揮作用,企業設立的制度才有強有力的支撐點。企業由於層級結構復雜等原因會導致股權分權復雜,管理容易混亂,若上下級無法進行有效管理與協調,財務風險便有可能爆發。
加強宏觀環境分析。大型企業有著多元化、國際化的發展目標,無疑離不開對宏觀環境的分析,而很大程度上正是由於宏觀因素的影響會產生財務危機。因此,做好外部環境分析,及時找出不利於企業發展的因素,制定科學的防範措施和應對策略,減少外在環境給企業帶來的影響是企業可持續發展的首要工作。
無論企業規模如何,對財務風險都要足夠重視,並通過科學方法加以控制,提高企業財務風險意識,加強財務決策機制建設,提升企業戰略決策的有效性,以促進企業可持續發展。
5. 海航投資與海航集團有沒有關系的
有關系,海航投資是海航集團下屬的子公司
6. 海航求援2年花掉5600億,這兩年究竟是如何維持正常運轉
海航這兩年來都是通過賣海航旗下的很多資產甚至飛機來獲得正常運營的金錢的。除了這種倒賣來維持暫時的運營外還有其他的很多方面,但是並不能夠得到很多錢,所以海航的運營生存陷入非常困窘的境地。
03.海航集團向銀行大量貸款維持運營。
海航集團後來就是欠債非常多的狀態了,但是這都是因為前期為了運營而向銀行等各個方面貸款無數。所以貸款的資金也是海航集團能夠勉強運營兩年的一個很重要的方面。
航海集團這兩年來一直都嘗試通過自己的能力進行資金周轉實現自己的翻身。當然這到最後都還是沒有成功。不過現在換了領導,可能或許大概還有翻身的機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