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2013年中國對東盟直接投資總額是多少
有抄700億美元:
中國商務部副襲部長高燕23日在北京透露,東盟已成為繼中國香港、英屬維爾京群島、開曼群島之後,中國對外直接投資的第四大經濟體。截至2013年6月底,中國共在東盟設立直接投資企業近2500家,僱用當地雇員近12萬人。
高燕是在當日舉行的「中國—東盟建立戰略夥伴關系十周年」新聞發布會上作出上述表述的。數據顯示,2002年底,中國與東盟雙向投資額累計為301億美元。十年來,雙向投資新增額超過700億美元,累計達1007億美元,其中東盟國家來華投資771億美元。目前,中國已成為東盟第四大外資來源地,東盟為中國第三大外資來源地。
據介紹,截至2013年6月底,中國對東盟國家直接投資累計近300億美元,約佔中國對外直接投資的5.1%,主要集中在電力生產、商務服務、批發零售、製造、采礦、金融等領域。東盟已經超過澳大利亞、美國、俄羅斯等國家,成為中國對外直接投資的第四大經濟體。截至目前,中國企業在東盟共僱用當地雇員近12萬人。
❷ (26分) 材料一:2009年8月15日,第八次中國—東盟經貿部長會議在泰國曼谷舉行。商務部陳德銘部長與東盟
(1)必要性:①是中國與東盟各國共同應對當前金融危機的需要。②是生產社會化特專別是經濟全球屬化客觀要求。③是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內在要求。④是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必要條件。
重要性:①可以營造更加穩定、開放的投資環境,互通有無,調劑餘缺民,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②可以為雙方企業創造更多的投資和貿易機會,節約社會勞動,取得較好的經濟效益,實現互利共贏。③有利於增強本國的經濟實力,促進國內企業不斷更新技術,提高產品的國際化水平。④有利於把中國——東盟戰略夥伴關系提升到一個更高的水平,也將為東亞地區和全球經濟的復甦與發展作出積極貢獻。 (2)①國家利益決定國際關系,國家間的共同利益是國家合作的基礎。中國和東盟各國是近鄰,在經濟、政治、文化等方面有很多共同利益。②和平與發展是當今時代的主題。雙方貿易關系的發展不僅有利於雙方經濟發展,而且有利於東亞和世界經濟、政治的穩定和發展。③中國實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堅持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與東盟等國發展貿易關系,共同應對國際金融危機、承擔國際責任,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 ❸ 中國與東盟自貿區對來的發展形式對雙邊經貿產生什麼影響 產業合作方面:中國與東盟各方的工業化水平、產業結構及資源稟賦等存在差異,可以在平等互利的基礎上形成不同的產業協作層面。 按照人均GDP、科技發展狀況、工業化水平和貿易模式,中國-東盟的經濟發展水平大致可以分為四個層次:第一層次是屬於高收入國家和地區的新加坡、汶萊,具有高科技和知識密集型產業優勢;第二層次是馬來西亞,屬於中上等收入水平,具有中等技術及資金密集型產業比較優勢;第三層次是中國和東盟的泰國、菲律賓、印尼,屬於中下等收入層次,具有自然資源和勞動密集型產業優勢;第四層次是東盟北部的柬埔寨、寮國、越南、緬甸,屬於低收入國家和地區,具有廉價勞動力和自然資源優勢。如果能夠實現貿易自由化和經濟一體化,其市場規模將在世界上各個區域性經濟組織中具有很強的競爭力,正逐漸形成垂直分工與水平分工相交織的分工體系,從而形成與發達國家間的有力制衡。 投資合作方面:自2002年11月正式啟動建立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進程以來,中國與東盟相互投資不斷擴大。 截至2008年年底,東盟國家對華實際投資520億美元,佔中國吸引外資總額的6%。2008年中國對東盟直接投資增速大大加快,同比增長125%,已有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把東盟國家作為其海外拓展戰略的目的地;同時,中國積極實施「走出去」戰略,對東盟的投資也出現快速增長態勢。2008年中國對東盟直接投資達21.8億美元,比上一年增長125%。隨著《投資協議》的簽署和實施,一體化的實現和貿易、投資壁壘的降低,產業轉移障礙將大大減少,必然能吸引大量資本向區內轉移。 貨幣金融合作方面:具體而言,自貿區內的貨幣和金融戰略應該包括四個方面。首先,推動擴大與東盟十國進行雙邊貨幣互換的規模。中國應該積極推動與更多東盟國家簽署更大規模的貨幣互換協議,並努力在近幾年內將雙邊機制擴大為區域多邊機制,建立起一個完整的區內貨幣互換框架;其次,推動人民幣在自貿區內部結算規模的擴大。東盟是我國第四大貿易夥伴,也是跨境人民幣結算試點工作的境外區域之一。2008年,雙方貿易額達到2311.2億美元。這個金額如果以人民幣結算,超過1萬億的規模。同時也可以改善該地區對美元的過度依賴;再次,推動建立與東盟國家的匯率協商及聯動機制,降低美元匯率波動的負面影響,鼓勵一些國家實行與人民幣掛鉤的匯率機制;最後,在《清邁協議》基礎上積極促進區域金融合作,建立機構化的區域危機救助機制,培育包括亞洲貨幣市場基金外匯儲備基金在內的區域金融市場,為推動由「10+3」成員國13種貨幣組成貨幣聯盟和亞洲匯率聯動機製做好制度性准備。 推進東亞經濟一體化 然而,中國-東盟合作的戰略意圖絕不僅僅於此。東亞經濟一體化進程正在加速推進。後危機時代「中國-東盟自貿區-東亞經濟一體化-東亞共同體」的發展脈絡依稀可見。目前以「東南亞共同體」為核心,以東盟10+1合作機制(東盟加中國)為第一外圍,以東盟10+3(東盟加中日韓)合作機制為第二外圍,以東亞峰會為代表的「10+6(再加上澳大利亞、紐西蘭和印度)」合作機制為第三外圍的「同心圓」戰略正在構築。可以預期的是未來全球力量格局很可能向快速增長的國家和經濟體轉移,下一輪增長的強大驅動力,將來自於中國等在內的東亞新興經濟體國家,一個更加均衡、更加富有活力的國際經濟新格局正在形成。 ❹ 直接投資的東盟已成中國對外直接投資第四大經濟體 中國商務部副部長高燕今日在中國-東盟建立戰略夥伴關系10周年發布會上表示,截至6月底,中國對東盟國家直接投資累計近300億美元,約佔中國對外直接投資的5.1%。東盟已經超過澳大利亞、美國、俄羅斯等國家,成為中國對外直接投資的第4大經濟體。 ❺ 求中國與東盟近十年的貿易數據 7月9日,記者從中國-東盟博覽會秘書處獲悉,今年以來,中國與東盟之間貿易增長加速。近日,海關總署公布的統計數據顯示,1—5月,中國與東盟雙邊貿易總值達1118美元,增長近58%,東盟超過日本成為中國第三大貿易夥伴。東盟問題專家認為,今年1月建成的中國-東盟自貿區促進雙邊貿易的效果已經顯現出來。廣西社科院東南亞研究所副所長劉建文分析認為,中國與東盟雙邊貿易增長明顯,除了得益於全球金融危機後國際貿易恢復性增長,還得益於今年1月建成的中國-東盟自貿區實施的「零關稅」政策,使雙方進出口企業積極性空前提高。劉建文認為,涵蓋19億人口、接近6萬億美元國民生產總值和4.5億美元貿易額的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全面建成後,中國-東盟雙方7000多種產品實行零關稅,貿易更加自由化和便利化。第七屆中國-東盟博覽會是自貿區建成後舉辦的新一屆盛會,將於2010年10月20日—24日舉辦。本屆博覽會以「自貿區與新機遇」為主題,緊扣《貨物貿易協議》、《服務貿易協議》、《投資協議》等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協議,設置商品貿易、投資合作、服務貿易、先進技術和「魅力之城」5大專題,設國際標准展位4000個,展覽專題更豐富、內容更專業、服務更高效,將是高規格、高水平、富有商機的盛會,將進一步促進中國-東盟雙邊經貿增長。 ❻ 急求2000-2008年中國與東盟貿易額
2000年395.2億美元 ❼ 中國東盟貿易區的現狀和前景的分析
近年來,隨著中國一東盟自貿區建設步伐的加快,中國與東盟相互投資不斷擴大。截至2008年底,東盟國家對華投資項目3.2286萬項,合同外資金額1119億美元,實際投入520.1億美元,占我國吸引外資的6.08%。2003-2008年,東盟對華實際投資金額從29.3億美元增至56.4億美元,平均增速達31.1%。2008年在金融危機的影響下,東盟對華投資增速仍達到了24.4%,其中增長最快的是越南,增幅達83.6%。東盟對華投資主要來自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菲律賓和印度尼西亞五國,投資領域包括房地產業、製造業、交通運輸業、賓館、飯店、住宅、金融、零售、石油化工、旅遊、礦產資源開發等行業。 與2008中國對東盟投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股份融資
瀏覽:55
翹然天津資本投資咨詢有限公司
瀏覽:456
融資融券寶典
瀏覽:29
定期理財規劃
瀏覽:599
恆大集團股票行情
瀏覽:6
信託信披
瀏覽:944
大眾公用股票分紅
瀏覽:637
寧波銀行後期查貸款用途
瀏覽:545
好好開車融資
瀏覽:300
融資租賃可行性報告
瀏覽:2
860日幣是多少人民幣
瀏覽:373
房奴如何理財
瀏覽:803
南昌住房公積金貸款計算器
瀏覽:427
國盛華興投資有限公司
瀏覽:822
工行貴金屬掛單四種
瀏覽:918
主力資金進出散戶資金進出指標公式
瀏覽:880
報雷理財
瀏覽:898
廣信股份股票
瀏覽:472
小額貸款怎麼收賬
瀏覽:798
基金交銀藍籌凈值519697
瀏覽:2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