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基金投資 > 科創板主題基金科創板上市

科創板主題基金科創板上市

發布時間:2023-07-04 06:05:42

❶ 什麼是科創板基金

科創板(Sci-Tech innovation board),英譯簡稱為STAR Market,是設立於上海證券交易所下的板塊,專也是獨立於現有主板市場的屬新設板塊,優先支持符合國家戰略,擁有關鍵核心技術,科技創新能力突出,主要依靠核心技術開展生產經營,具有穩定的商業模式,市場認可度高,社會形象良好,具有較強成長性的企業。
【風險揭示】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❷ 科創板歷史機遇就在眼前:首批科創50ETF聯接基金重磅開賣

科創板終於要走向國際了。全球第二大指數編制公司富時羅素最近宣布,將把11家科創板公司納入富時GEIS指數。這次納入預計將為11家科創板企業帶來約1億美元的增量投資資金

就在外資准備落子科創板之際,本土機構也在加緊布局。

今日起,包括華夏科創50ETF聯接(A類011612;C類011613)在內的4隻科創50ETF基金隆重發行,發行規模上限50億元,採取「末日比例確認」來加以控制。

首批科創50ETF推出時火爆的認購場面彷彿還在昨天。當時4隻新基金短短一天便吸引到上千億資金認購,創下了股票ETF市場史無前例的熱銷場面,其中華夏科創50ETF認購規模最高,達450億元。

如今,這批科創50ETF的聯接基金再次同台比拼,我們不妨期待一下,看它們能夠帶來多大的驚喜。

科創板橫空出世

2019年,承載國人對科技強國的熱切期盼,肩負著引領經濟發展向創新驅動轉型的使命,科創板火速開板,定位於面向世界科技前沿、經濟主戰場以及國家重大需求的科技創新企業。

火線上陣的科創板開創了A股諸多先河:

比如,允許虧損企業上市;

允許特殊股權結構的企業上市;

首次為科創企業提供了包容性的、多通道的IPO標准;

首次採用新股上市頭5個交易日沒有漲跌幅的限制等交易制度。

科創板也不負眾望,設立以來,截至2021年2月10日,累計掛牌企業229家,募集資金超過3200億元;截至2021年2月19日,科創板總市值已接近3.7萬億元(數據來源:Wind)。

投資科創板的姿勢

由於施行注冊制,漲跌幅限制放寬等種種原因,科創板的風險系數較主板更高,因此對個人投資者設置了較高的門檻。

投資者需滿足20個交易日日均50萬證券投資,同時擁有兩年投資經驗等。如此苛刻的條件,基本把中小投資者攔在了科創板門外。

後來各家基金公司陸續推出了科創板主題基金,這一問題才迎刃而解。去年9月,華夏等4家基金公司推出了首批科創50ETF,更是把科創板帶入了指數化投資時代。

說起來,指數化投資與科創板投資也更加適配,理由在於:

1、指數化投資可免去選個股的煩惱

科創板匯聚了尖端科技各個領域,這些領域個股研究門檻較高,普遍具有技術新等特徵,注冊制下,未來可能個股分化表現會日趨明顯,面臨優勝劣汰,導致股價波動。

而指數投資能分散風險,只需把握科創板大方向,看好科創板中長期投資價值,選擇相應的指數基金進行配置即可

2、分散化投資,分散個股風險

注冊制下,個股表現會越來越分化,單個科創板個股投資風險較高,投資者如果不慎踩雷個股可能會對整個組合凈值的產生比較大影響。

而指數投資的是一攬子股票,分散化投資,對普通投資者來說,是一種既能把握科創板趨勢性機遇,又能降低個股投資風險的投資方式。

這次推出的科創50ETF聯接基金,更是打通了場內和場外兩個市場,讓投資者無需股票賬戶,直接就可以在銀行、券商等場外渠道便利申贖交易,非常適合中小投資者布局科創板。

聯接基金通俗來說,就是目標ETF的復製版,它通常會把不低於基金資產凈值的90%的投資於場內目標ETF上,且因為對投資目標基金部分不收取管理費和託管費,整體費用相對較低。

科創50長期投資價值顯著

科創50指數是科創板首條指數,涵蓋中芯國際、金山辦公、瀾起科技、中微公司等眾多科創龍頭,作為優中選優的高成長指數,未來有望誕生一大批科創巨頭企業。

表:科創50指數十大權重樣本股

數據來源:Wind,2019.12.31-2021.2.19

華夏一騎絕塵

與首批科創50ETF一樣,4隻聯接基金會在今日同時發售,到底選哪只對大家來說也是一個傷腦筋的問題。

我們不妨從4隻科創50ETF當前運作情況來找點解題思路。

首批科創板ETF去年9月底完成募集,當時單只基金規模都在50億元左右。去年11月中旬,它們同時上市,經過兩個多月的運轉,已經出現分化。

但就規模而論,華夏科創50ETF已是一騎絕塵。據Wind數據,截至2021年2月19日,其資產凈值已增至144.27億,其餘三隻基金規模分別為55.45億元、40.58億元、37.94億元。

在持有人戶數和日均成交額方面,華夏科創50ETF也持續領先,迄今為止已經「圈粉」119萬(數據來源,上交所,截至2021/2/10)。對於聯接基金來說,標的ETF規模大、流動性強,更有利於更緊密跟蹤指數走勢。

華夏基金的領先優勢其實不難理解,人家本來就是ETF領域妥妥的老大。華夏是目前境內ETF管理規模最大的基金公司,也是業內首家權益類ETF管理規模超千億元的基金公司。截至2020年底,公司ETF總規模已經超過2200億元。

有華夏基金的金字招牌加持,加上前期科創50ETF積累的超高人氣,華夏科創50ETF聯接(A類011612;C類011613)不火都難,感興趣的朋友不妨早點下手。

❸ 科創板基金有哪些

科技創新板個人投資者的門檻,比如50萬元人民幣和兩年的證券交易經驗,讓不少投資者望而卻步。利用公共基金參與科技創新板是普通投資者的一個很好選擇。上海證券交易所還明確指出,不符合適宜性條件的投資者可以通過購買公募基金的方式參與科技創新板。據銀河證券基金研究中心測算,預計可參與科技創新板的公募基金規模為3000億元,其中新發行的科技創新板基金規模為1000億元,戰略配售基金規模為1000億元,以及1000億元的股票市值調整。

這類基金分為混合型基金和股票型基金。混合型基金,如“華夏科技創新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富國科技創新靈活配置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等。這類基金不僅可以投資於科技創新板股票,還可以投資於A股其他板塊的科技股票,投資於科技創新板股票的比例相對低於前者。其中,混合型基金的靈活配置可以使很大比例的基金在股票等主要資產類型之間靈活切換,具體的股票配置比例需要根據基金合同中公布的策略進行區分。值得注意的是,還有一種混合型基金名稱中有“科技創新板”字樣,如“廣發科技創新板精選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與上述混合型基金相比,科技創新板的股票投資比例可能更高。

❹ 科創板基金有哪些

1、科創板正式開板引起市場廣泛關注。緊接著,第三批科創板基金正在來襲,科創板的市場熱度持續高漲。
2、第三批科創板基金已經獲批,博時、銀華、中金、大成、中歐、財通等多家公募旗下科創基金紛紛獲批,這些公司產品部門人士今天下午悉數拿到產品發行的批文。
3、第三批科創基金分別是:博時科創主題3年封閉運作靈活配置混合、銀華科創主題3年封閉運作靈活配置混合、中歐科創主題3年封閉運作靈活配置混合、中金科創主題3年封閉運作靈活配置混合、大成科創主題3年封閉運作靈活配置混合、財通科創主題3年封閉運作靈活配置混合。
更多關於科創板基金有哪些,進入:https://m.abcgonglue.com/ask/dba6001616103421.html?zd查看更多內容

❺ 科創板上市規則

科創板上市規則:

1、科創板企業由上交所負責審核,證監會負責注冊,注重信息披露審核3個月內完成,注冊20天內完成。允許未盈利企業上市,允許同股不同權紅籌企業上市,標准為CDR意見稿。

2、對於交易環節,投資人投資科創板最少資金要求為50萬元人民幣,新股上市前5個交易日不設漲跌幅限制,5個交易日過後漲跌幅限制為±20%,科創板允許滬深港通資金交易。普通投資者可通過公募基金參與科創板投資,此前發布的CDR基金是戰略配售基金,科創板發行的新股,相關基金也可以參與。

3、文件的徵求意見期為30天,徵求意見結束後監管部門將馬上修改完善,具體日期待定。交易所對企業的發行審核原則上不超過3個月,不排除特殊情況,需要結合承銷商、公司答復時間,從實踐來看6-9個月。

4、達到一定規模的 上市公司 ,可以依據法律法規、中國證監會和交易所有關規定,分拆業務獨立、符合條件的子公司在科創板上市。科創公司募集資金應當用於主營業務,重點投向科技創新領域。

❻ 私募欲借殼公募打新科創板 公募「殼資源」再成緊俏貨

科創板開板在即,近兩個月以來,市場上看好科創板打新的資金正蜂擁公募基金,老公募基金的殼成緊俏貨,雙方正就預期規模,底倉策略等方面進行談判。有私募人士表示,「私募里想通過公募渠道打新的不少,最近比較熱,從身邊接觸的朋友來看,尤其是能理解科創板打新的人,參與的熱情都比較高。」

百億資金覬覦科創板打新

多位私募基金人士表示,他們近兩個月開始頻繁與一些中小公募基金接觸,計劃通過老公募基金的殼,參與科創板打新。

5月28日,一位私募人士表示:「我們從四月份開始准備,最終訂下了幾個老公募基金的殼,規模限制在7000萬至1億,跟公募基金談得有點艱難。」

5月30日,一位廣州的私募人士說:「我們最近兩個月開始和公募談借殼的事,現在談得七七八八了,應該6月中就要全部敲定下來。」

同日,另一位私募人士也表示,公司跟公募談得差不多了,1個多億的資金會通過申購公募的方式打新。

此外,有公募基金人士在朋友圈表示,公司有幾只老公募基金的殼可以用於科創板打新,歡迎聯系。

那麼,為什麼大批資金突然間湧向公募基金,公募科創板打新究竟有何優勢?

5月28日,阿巴馬資產總經理詹海滔介紹,打新分網上網下兩種方式,按照規則,網上打新配售規模約佔10%-20%,網下70%-80%。其中網下這部分約10%-20%分配給戰略投資者,此外50%-60%的額度,主要是分配給A類投資者、B類投資者和C類投資者。A類投資者主要就是指公募基金的公募產品,以及社保基金;B類投資者主要就是指保險機構;C類,包括公募基金的專戶、券商資管計劃、期貨子公司,以有符合資質的私募基金。

詹海滔告訴記者,按照目前的配售比例,A類要大於B類,而據估算,A類獲配比例有望是C類的3-5倍左右。A類的公募基金成了科創板打新很好的渠道,這也是目前私募紛紛欲與公募合作的主要原因。

值得注意的是,A類的公募基金,配售比例是按照賬戶數配售,不是按照持倉市值。所以私募找公募基金產品合作,希望公募基金產品的規模較小。

「新股發行節奏,前幾個月預計是批量發行,使全年的時間分布不均勻,收益率主要集中在前幾個月。產品規模影響因素很大,因為公募基金存在頂格申購,根據我們的歷史統計,2018年以來1億以下頂格申購的家數佔比超過75%,所以1億以下的小公募更劃算,2億規模的基金打新收益率會被稀釋一半,以此類推。」力鼎資本CEO高鳳勇表示。

詹海滔介紹:「上周五(5月24日),有一些保薦機構提出科創板的底倉市值是1000萬,但據說被否,目前比較能夠接受的,是6000萬的底倉市值,要日均20個交易日。也有提出持倉市值要8000萬,這個不太容易實現。」

對於私募來說,合適打新的公募基金並不多,私募青睞的是規模小的公募基金。

按規定公募基金的規模應該在5000萬以上,否則將面臨清盤的命運。「打新公募的規模越小越好,剛好5千萬最好。」一位私募人士表示。

而對迷你公募基金來說,越多的資金申購就能收取越多的管理費,也是一件好事。雙方的談判焦點就在於規模。

「公募希望資金要多放一點,但多放資金對於我們來說就不劃算,因為放多了閑置資金,只能做固收,所以我們希望就是能談到相對比較能夠接受的規模。」一位私募人士說。據記者了解,目前有的已達成協議基金規模在1億元左右。不過,據悉目前有的公募基金要求進入的資金達到2億,甚至2.5億,少了不做。

從成本來說,借道公募基金打新,成本就是認購費、管理費和贖回費。有私募人士給記者簡單算了一筆賬,「單筆申購是幾千萬元的,持有時間一年,大概費用在1個點左右。」

一位私募人士表示:「打新年化收益,悲觀一點在6%-10%,樂觀一點在10%-20%。」

不過,科創板打新並非沒風險,「如果只是純打新,打新不佔用資金,關鍵如果是要買5千萬的股票市值,這個風險是暴露的。如果底倉不對沖的話,底倉可能下跌,科創板打新的風險主要是在底倉這一塊。」5月30日,凱納資本董事長陳曦表示。

因而底倉策略成為控制風險的關鍵。陳曦介紹,具體的操作方式是:「用私募基金先打包一層,就是客戶的資金打到私募基金,由私募基金再去買公募基金,然後私募基金這邊用股指期貨對沖。」

在產品設計思路上,高鳳勇建議:集合資金類型,我們推薦認購私募,私募再認購小公募的策略,公募規模盡量不要超過1億,並關閉大額申贖;公募指數型建倉6000萬;私募同步賣空指數對沖底倉風險。當然大家覺得倉位風險小做增強型品種也可以。

有私募人士表示,合適科創板打新的公募不容易找。

「找合適打新的公募基金,前段時間不難,隨著想參與科創板打新的機構增加,現在可能比較難了。」一位私募基金人士表示。

此外,私募比較喜歡被動指數類公募產品,不過,基金管理許可權在基金經理手上,所以私募基金要找到符合其產品運作思路的、同時規模較小的公募基金的殼並不太容易。

有業內消息靈通人士指,7月1日科創板將正式上線,而坊間傳言科創板上線日期是在7月初至7月底。

如果「20個交易日日均市值6000萬」要求落地,那麼,要趕上首批科創板打新,留給公募基金的建倉時間已不多,6月初必須開始建倉。(21世紀經濟報道)

私募網下打新熱情高漲

第二批科創板基金定於6月5日發售。此次,鵬華、華安、廣發、富國、萬家這五家公司獲批的是科創主題3年封閉型基金,將參與科創板股票戰略配售和網下打新。

如果說戰略配售是「大額批發」,那麼網下打新就是「零售」。由於大部分基金公司尚未發行戰略配售基金,通過公募基金打新也是一個選擇。「普通基金一樣可以做,所以大家都在積極准備。」深圳一位公募基金人士表示。

不僅公募,私募、信託等機構也在積極把握科創板網下打新的投資機會。「我們也在發科創板打新產品,和私募一起合作。私募屬於C類,能分到30%左右,我們設置的規模較小,一隻產品大約是1個億。」華南一位信託人士也表示。

根據3月1日上交所發布的《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股票發行與承銷實施辦法》,科創板的網下發行與現行制度有較大的不同。科創板網下發行將個人及普通機構「拒之門外」後,C類專業機構獲配比例將大幅度提高。由於網下發行比例大幅度提高,網下整體獲配比率將顯著提高。

「與現行打新制度相比,私募對科創板打新的興趣更大,我們也在積極准備。」該華南信託人士表示。

多位受訪人士稱,科創板上市大概率會出現一定程度的溢價,特別是前期炒作空間較大。

一位私募分析人士表示,科創板前期炒作會比較嚴重,單只股票收益率會很高,中後期收益率水平將逐漸下行。「預計年度發行數量超過200隻,且前3個月發行佔比達50%左右。建議提前參與,前期參與收益率更高,之後收益水平將逐步下降。」

上述信託人士也表示,假設單一產品規模9000萬,其中1000萬~1500萬用於獲配新股繳款,7500萬~8000萬用於底倉配置,計算預計年化收益率將達到30%。

「如果漲幅是1倍,1億規模的產品打新可貢獻的收益率約為7%。所以科創板打新收益率很可能出現前幾個月較高之後下降的情況,此情況也與創業板和中小板成立初期的情況類似。」上述私募分析人士也稱。

在上述私募基金人士看來,對科創板的詢價,證監會並無特殊要求,且每個機構可以申報不超過3檔的擬申購價格。由於對一致預期報價的偏離都要承擔被剔除的風險,所以詢價差異影響不大,尤其在科創板發行初期,機構仍會以不超過23倍市盈率「天花板」的方式報價。

「相對成熟的企業,比如滿足中小板主板創業板條件的企業,它的估值還是不應該有太大的脫離;我們講的特殊性估值只存在於特殊階段的企業,而不是盈利模式成熟、已經過了快速發展期的企業,除非是體量特別大的,像一些晶元企業等。對絕大多數企業而言,盈利有4000萬~5000萬以上,PE估值法是一個較好的估值方式。」他說。

第一財經也注意到,根據目前科創板申報資料,申報企業在估值定價時PE是一個重要的估值指標

例如杭州鴻泉物聯網的招股說明書披露,2015年9月,北大千方以8800萬元價格受讓55%股權,對應公司整體估值1.6億元,以2015年承諾業績1700萬元計算,PE倍數為9.41;2017年6月,北大千方以8118.88萬元價格轉讓公司12.49%股權,對應公司整體估值6.5億元,以2017年承諾業績2650萬元計算,PE倍數為24.53。

「定價是個很復雜的事情,光看PE肯定也不行,比如虧損的企業沒有PE、微利企業沒有PE。從現在角度來看,估值體系是多元化的,而不能簡單看待。」上述公募基金經理告訴第一財經。

多位分析人士均表示,對於不同類型和不同階段的科創企業,會使用不同的估值方法。

外資私募加速入場

在多位外資人士看來,近期北向資金的大幅波動並不影響外資對於A股市場的長期戰略布局,隨著A股在多個國際指數中的佔比不斷提升,更多追蹤相關指數的主動和被動管理型資金將會不斷湧入。

路博邁量化投資總監周平表示,從目前情況來看,養老金和大學捐贈基金等大部分海外機構資金還沒有完全進入A股市場,而A股在很多機構的資產配置中的佔比也相當小,所以短期市場漲跌對這類資金的影響可以說是微乎其微。

「現在不少進入A股市場的海外資金來自於對沖基金,這部分交易型資金的換手率比較高,頻繁進出。不過,未來會有更多來自大型機構的長線配置型資金流入,它們通常較為穩定。」滬上一位外資私募負責人稱。

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表示,A股先後被納入MSCI新興市場指數、富時羅素國際指數以及標普道瓊斯指數等三大國際指數體系之後,外資對A股的配置需求會大量增加,因此,外資流入A股的長期趨勢不會改變。

瑞銀中國證券業務主管房東明認為,2018年境外投資者持有全部A股的佔比約6.7%,未來隨著A 股在MSCI指數中權重的增加,該比例有望進一步上升。從其他市場的經驗來看,A股被「完全納入」相關指數體系可能還需數年之久,但預計隨著時間推移,A股將從「散戶市」變為「機構市」。(上海證券報)

(雲水長和)

❼ 科創板基全都有哪些基金

科創板基金是指投資於科技創新領域的上市公司的基金,一般包括創新型企業、高科技企業、高成長企業等。
以下是目前市場上已有的科創板基金:
1.
招商天弘科技創新板ETF(159995):基金通過跟蹤中證科技創新 50 指數進行投資,該指數覆蓋了科創板市場中盈利、成長性好的 50 只優質公司。
2.
易方達中證科創主題ETF(515050):該基金通過跟蹤中證科技創新主題指數進行投資,該指數由中證宏觀研究院根據科創板市場構建而成,成分股限定在科創板上市公司中。

3.嘉實科創主題股票型證券投資基金(164905):該基金投資於中國A股市場中符合科技創新主題的優質公司,包括科創板上市公司和非科創板上市公司。

4.華安科技創新動力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519671):該基金投資於科技創新領吵早或域的優質企業,包括在科創板上市的新興成長升伍型企業。
5.
廣發醫療健康科技股票型證券投資基金(519222):該基金投資於醫療健康科技領域的優質企業,包括科創板上市的醫療公司。
需要注意的是,科創板基金市場還處於快速發展階段,未來還有很多新的科創板基金陸續上市。投資者在投資科創板基金睜攔時應做好風險評估和充分了解投資標的,以避免出現投資風險。

❽ 588000和588060區別哪裡兩個科創板基金買哪個好

在科創板基金中,588000和缺洞賣588060都是主要投資科技創新企業的指數基金,其差異在於參照標準的不同。具體來說,588000基金參照的是「富時羅素中國A股50指數」,主要投資具備較好盈利能力和成長性的科技股票;588060基金參照的則是「富時羅素概念股票指數」,主要投資未來具有成長性的創新型企業。

基於兩者的投資風格不同,兩個基伏逗金的收益表現和風險程度可能會有所不同,具體投資選擇要考慮個人風險承受能力、投資期限和投資目標等因素。總的來說,科創板基金的投資風險較大,投資者應該根據自己的情況和風險控制能力進行選擇,不宜盲目跟風或者過度追求短期收益。建議在選擇基金前,仔細考慮自己的實際情況,咨詢專業人士的意見,了解基金的具體情況和風險狀況,從顫族而謹慎投資。

❾ 科創板指數積極,科創板市場可以期待嗎

科創板指數便是科技創新50指數。近幾十年來,全球主要銷售市場都展現出,盈利向頭頂部集中化的趨勢。核心的頭頂部個股貢獻了市場的絕大多數正收益,不論是Nasdaq指數,標准普爾500指數,或是國內的創業板指數,都展現出這種特性。科創板指數僅有50隻成分股,將有希望展示出更強勁的頭部效應。指數的核心活力取決於其成分股。能吸引到怎樣的公司,來這一版塊發售,有怎樣的公司做為指數的成分股,是這一指數能不能長期性取勝的關鍵。

科技創新主題基金與科創50ETF均能參加科創板投資。從投資類型看,科技創新50ETF為被動性指數型基金,採用徹底拷貝對策,密切追蹤標的指數,旨在為眾多投資人指數化投資科創板上市提供良好的專用工具;從投資范疇看,科技創新50ETF更為單純,在完成股票建倉掛牌交易後,徹底投資於科創板上市。從流通性里看,科技創新主題基金大多為封閉性及其按時開放式,而科技創新50ETF歸屬於掛牌交易型敞開式商品,相對來說流通性更強。

閱讀全文

與科創板主題基金科創板上市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000858上市當時收盤價格 瀏覽:83
諾亞財富派理財可靠嗎 瀏覽:27
中國銀行個人留學貸款 瀏覽:528
什麼是非融資性 瀏覽:5
如何確定股票發行數量和價格 瀏覽:365
貸款違約金擔保人出么 瀏覽:203
1比索摺合人民幣多少 瀏覽:946
163406基金凈值今日凈值 瀏覽:327
九號理財 瀏覽:952
金條銀行價格 瀏覽:297
五線開花9期貨揭秘與實戰PDF 瀏覽:505
包裝貸款怎麼樣 瀏覽:896
理財直融查詢 瀏覽:525
國海證券金貝殼理財版 瀏覽:969
滴滴現在期權價格 瀏覽:712
首汽約車股票 瀏覽:490
A輪融資9億 瀏覽:765
優化營商環境企業融資 瀏覽:344
錢多多是中糧期貨 瀏覽:281
債券融資組 瀏覽:8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