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指期貨持倉量如何計算?
股指期貨總持倉量是4個合約的持倉量之和。成交量雙邊計算是買單和賣單都算成交量,也就是說成交1手算2手的成交量,成交量單邊計算是只計算一個方面的成交量,成交1手算1手。
假設我賣空2手滬深300期貨合約,那麼只要不平倉,我的持倉量就為2手;假設我同時買多2手並賣空2手,這樣我的持倉量就是4手。
如何預測期指價格?
成交量,是在一定的交易時間內某種商品期貨在交易所成交的合約數量。在國內期貨市場,計算成交量時採用買入與賣出量兩者之和。
持倉量,也稱空盤量或未平倉合約量,是指買入或賣出後尚未對沖及進行實物交割的某種商品期貨合約的數量。未平倉合約的買方和賣方是相等的,國內的持倉量計算的是買方和賣方合計的數量。
成交量和持倉量的變化會對期貨價格產生影響,期貨價格變化也會引起成交量和持倉量的變化。因此,分析三者的變化,有利於正確預測期貨價格走勢。一般情況下,有以下規律:
(1)若價格上升:
成交量、持倉量增加,價格還有繼續上漲的動能;
成交量、持倉量減少,表明價格上升的動能趨弱;
成交量增加,但持倉量減少,說明價格上升的動能在減弱;
(2)若價格下跌:
成交量、持倉量增加,價格還有繼續下跌的動能,但如拋售過度,期價反會呈現觸底強勁反彈;
成交量、持倉量減少,表明價格下跌的動能衰竭;
成交量增加但持倉量減少,表明價格進一步下跌的可能性在降低。
從上分析可到,在一般情況下,如果成交量、未平倉量的增加與價格變動同向,其價格趨勢可繼續維持一段時間;如與價格變動反向時,價格走勢可能轉向。當然,這還需結合不同的價格形態作進一步的具體分析。
⑵ 如何准確預判期貨商品的目標價格
以商品期貨為例,基本面分析,主要是根據大宗商品的供需情況以及影響供需的主要矛盾為切入點進行分析與預判的方法。譬如說利潤決定供需,而供需決定價格,價格反過來又影響利潤。
從基本面分析本身來說,需要關注眾多因素,對投資者的要求較高。除了前面談及的供需、利潤之外,金融貨幣、地緣政治、政策導向、投機與心理等等都需要關注考量。
從供給層面展開來看。
主要構成指標包括產能產量、庫存、進口等等。其中,對於農產品來說,更要關注播種面積、氣候狀況、單產、生產成本以及農業政策等因素。
從需求層面展開來看。
主要構成指標包括表觀消費量、出口、期末結存的變動等等。需要重點考量需求的變動對比價格之間的彈性觀測。
從經濟周期展開來看。
主要包括國內及全球的經濟周期波動和景氣狀況分析。其中可以藉助主要經濟指標數值高低與趨勢來判斷。如經濟增長率、GDP、社銷總額、失業率、匯率等。
從金融貨幣展開來看。
主要包括利率、匯率等主要指標。
從地緣政治開展來看。
期市對政治氣候變化較為敏感。但這類事件往往難以預料,因此在分析政治因素對價格波動影響中,特別注意市場投機心理。
其它還有政策導向、投機與心理的研判,每位投資者都有自己的認知與理解。
綜合來看,期貨的基本面分析需要廣度與深度的拓展,認知與能力圈越大,對事物的理解就越透徹,從而抓住主要矛盾,把握住主趨勢行情。
⑶ 為什麼說期貨價格就是對未來現貨價格的預測
期貨價格影響市場供求。期貨價格是指交易成立後,買賣雙方約定在一定日期實行交割的價格,期貨價格是對現貨價格的預測,期貨價格一旦形成,立即向外傳播,影響市場供求並形成新的價格,如此循環往復,使得價格不斷趨干合理,期貨價格與現貨價格的走勢基本一致並逐漸趨後,期貨價格就是未來的現貨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