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基金投資 > 中小投資者俱樂部

中小投資者俱樂部

發布時間:2023-06-28 00:38:11

1. 那些股市妖精、害人精是怎麼坑投資

炒股就是賭-博!

「除了「逮鼠打狼」還要挑戰大鱷!

資本大鱷收割散戶,在中國資本市場已經成了一種奇怪的生態。而「資本大鱷」體量驚人,性情兇猛。這些大鱷不斷挑戰法律底線,通過操縱股價、內幕交易等手段謀取不義之財。極個別的還敢於向監管層叫板。

案例

*逮住徐翔這個獨狼:上海澤熙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總經理徐翔,他和王巍、竺勇三人操縱13家公司,動用400餘億元資金操縱上述股票股價,獲利約幾十億元正等候司法的制裁。

*此外,市場操縱違法案件中,曾被稱為「不亞於徐翔」的「大鱷」黃信銘操縱「首旅酒店」等股票,被證監會罰沒金額超過5億元,但直到目前為止尚未歸案。

*另一位神秘低調的「大鱷」任良成操縱「龍洲股份」等股票,被罰沒金額超過1億元。

*躲在風頭無限的超級牛散沈付興背後的瞿明淑,操縱「恆源煤電」等股票被罰沒金額超過1億元。

*另外一位「游資大佬」肖海東操縱「通光線纜」等股票罰沒金額在千萬元以上。

劉士余指出,打擊違法違規行為,敢於亮劍、善於亮劍,稽查執法只能增強不能減弱,市場的黃鼠狼多、資本大鱷也不少,查的案件越多、處罰的越重才能說明證監會是資本市場的守護神,是忠誠衛士,既要逮鼠打狼還要敢於挑戰大鱷,中國的資本市場不允許任何人呼風喚雨,興風作浪,隨心所欲。

再次為野蠻人的「強盜式收購」敲響警鍾

案例:萬科股權之爭

回顧過去一年多的時間里,萬科股權結構發生了巨大的改變,第一股東從華潤變成寶能,恆大變成了第三大股東,萬科成為多方控股的公司。究竟誰將入主萬科?12月18日,萬科一紙公告宣布與深鐵聯姻的失敗,加上恆大表態不會入主萬科、寶能系謀求退出的傳聞,萬科股權之爭的走向逐漸清晰。隨著2017年3月萬科董事會換屆選舉日期即將到來,此事或許該到徹底解決的時間。

今年2月22日,保監會項掌門再撂狠話:「保險市場就必須遵守保險監管的規矩,就必須承擔保險業對社會、對實體經濟、對人民群眾的社會責任,否則我們就要堅決把它驅逐出保險業。」「絕不能把保險辦成富豪俱樂部,更不容許保險被金融大鱷所借道和藏身」。

「資本市場「黑嘴」牟利

第一種黑嘴

最常見的就是各種分析師,網上的各種所謂評論,電視里侃侃而談的預測,同時,一些媒體、自媒體為了博眼球,也經常客串「黑嘴」的角色。

第二種黑嘴

利用自身影響力,以「先買入股票,再推薦股票,後賣出股票」的行為模式謀求獲利。

案例

*證監會披露的一起薦股「黑嘴」案件,2013年3月1日至2014年8月25日期間,國開證券經紀人朱煒明在「談股論金」欄目中通過明示股票名稱或描述股票特徵的方法,公開評價、推介「利源精製」、「萬馬股份」等10隻股票,並在公開薦股前先行買入,公開薦股後的三個交易日內賣出。朱煒明作為證券從業人員買賣股票、先行建倉買入後僅公開薦股的兩項行為均違反證券法規定,不被處以罰款,同時還被採取終身證券市場禁入。

*一位著名黑嘴,北京首放的法定代表人、執行董事、經理汪建中利用北京首放及其個人在投資咨詢業的影響,借向社會公眾推薦股票之際,通過「先行買入證券、後向公眾推薦、再賣出證券」的手法操縱市場,並非法獲利。2007年1月至2008年5月期間,他通過上述手法交易操作了55次,買賣38隻股票或權證,累計獲利超過1.25億元。此種手法,並不少見。

劉士餘2月10日在全國證券期貨工作監管會議上指出,證監會重視政策預期管理,注重與社會各界、媒體的溝通,針對問題及時有回應,去年召開了新聞發布會47場,處理了一批證券公司、分析師語不驚人死不休的行為,今年這塊還要加強。

劉士余指出,好的政策都被「黑哨」給吹歪了,一些券商的經濟學家明目張膽的胡說八道,要加強對「黑哨」的處罰力度。

不正常舉牌、險資舉牌,被視為「野蠻人入侵」

"舉牌"收購:為保護中小投資者利益,防止機構大戶操縱股價,《證券法》規定,投資者持有一個上市公司已發行股份的5%時,應在該事實發生之日起3日內,向國務院證券監督管理機構、證券交易所作出書面報告,通知該上市公司並予以公告,並且履行有關法律規定的義務。業內稱之為"舉牌"。

險資舉牌:保險公司投資某些上市公司,所謂險資,指的是保險行業的公司籌集的資金。險資舉牌比如安邦保險舉牌萬科、民生銀行,應當披露安邦保險公司購買這些公司股票的資金來源。

據了解2016年,A股市場上舉牌次數達一百多次,其中,險資舉牌近20次。

在眾多險資中,最受矚目的要數恆大人壽:舉牌萬科A、廊坊發展和梅雁吉祥,還持有多家上市公司股權,接近舉牌線。其他因舉牌而備受關注的險資,還有國華人壽(舉牌長江證券、天辰股份);百年人壽(舉牌萬豐奧威、勝利精密);安邦資產(舉牌中國建築);前海人壽(11月底增持格力電器股票至4.13%,臨近舉牌線)等。這些資紛紛強勢入局,被視為「野蠻人」入侵。

嚴打不正常舉牌、借殼上市(套利)

2017年2月24日、25日,保監會連續甩出兩張王,對前海人壽和恆大人壽違法案件作出行政處罰。其中,前海人壽前董事長姚振華撤銷任職資格以及10年禁入保險業,6位相關部門負責人被處警告和10萬元罰款。恆大人壽被限制股票投資1年,部分責任人被禁止進入保險業。

借殼上市案例

2016年3月21日,上證所發布公告,因重大信息披露違法,由於情形極為嚴重,且不具備恢復上市條件,決定*ST博元終止上市,成為我國A股歷史上強制退市的第一股。

今年7月,因欺詐發行上市的創業板上市公司欣泰電氣被強制退市,交易所同時宣布欣泰電氣退市後將不得重新上市。

當前中國資本市場的監管

監管部門對目前中國資本市場亂象的監管,對因重大信息披露違法和欺詐發行主體及相關中介機構依法從嚴處罰有效震懾了資本市場違法行為。

監管思路:「牢牢堅持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改革方向,堅持依法監管、全面監管、從嚴監管,同時充分尊重市場規律,順應市場需求,努力構建多層次資本市場以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

證監會主席劉士餘2月26日答記者問時也表示:證監會的首要任務是監管,如果說還有第二任務,也是監管,第三任務還是監管。這一點不能含糊、不能動搖。通過監管,也就是我們說的依法監管、全面監管、從嚴監管,才能維護住公開、公平、公正的市場秩序,沒有「三公」原則就談不上對投資者權益的保護,沒有「三公」的市場秩序,中小投資者的合法權益就得不到有效保護。

2. 什麼叫做投資並購(方式有什麼有什麼好處等等)

投資並購:指兩家或者更多的獨立企業,公司合並組成一家企業,通常由一家占優勢的公司吸收一家或者多家公司。
投資並購的方法及好處:
一、以橫向並購為特徵的第一次並購浪潮
19世紀下半葉,科學技術取得巨大進步,大大促進了社會生產力的發展,為以鐵路,冶金,石化,機械等為代表的行業大規模並購創造了條件,各個行業中的許多企業通過資本集中組成了規模巨大的壟斷公司。在1899年美國並購高峰時期,公司並購達到1208起,是1896年的46倍,並購的資產額達到22.6億美元。1895年到1904年的並購高潮中,美國有75%的公司因並購而消失。
在工業革命發源地英國,並購活動也大幅增長,在1880-1981年間, 有665家中小型企業通過兼並組成了74家大型企業,壟斷著主要的工業部門。
後起的資本主義國家德國的工業革命完成比較晚,但企業並購重組的發展也很快,1875年,德國出現第一個卡特爾,通過大規模的並購活動,1911年就增加到550-600個,控制了德國國民經濟的主要部門。在這股並購浪潮中,大企業在各行各業的市場份額迅速提高,形成了比較大規模的壟斷。
二、以縱向並購為特徵的第二次並購浪潮
20世紀20年代(1925-1930)發生的第二次並購浪潮那些在第一次並購浪潮中形成的大型企業繼續進行並購,進一步增強經濟實力,擴展對市場的壟斷地位,這一時期的並購的典型特徵是縱向並購為主,即把一個部門的各個生產環節統一在一個企業聯合體內,形成縱向托拉斯組織,行業結構從咯昂斷轉向寡頭壟斷。第二次並購浪潮中有85%的企業並購屬於縱向並購。通過這些並購,主要工業國家普遍形成了主要經濟部門的市場被一家或幾家企業壟斷的局面。
三、以混合並購為特徵的第三次並購浪潮
20世紀50年代中期,各主要工業國出現了第三次並購浪潮。戰後,各國經濟經過40年代後起和50年代的逐步恢復,在60年代迎來了經濟發展的黃金時期,主要發達國家都進行了大規模的固定資產投資。隨著第三次科技革命的興起,一系列新的科技成就得到廣泛應用,社會生產力實現迅猛發展。在這一時期,以混合並購為特徵的第三次並購浪潮來臨,其規模,速度均超過了前兩次並購浪潮。
四、金融杠桿並購為特徵的第四次並購浪潮
20世紀80年代興起的第四次並購浪潮的顯著特點是以融資並購為主,規模巨大,數量繁多。1980-1988年間企業並購總數達到20000起,1985年達到頂峰。
多元化的相關產品間的「戰略驅動」並購取代了「混合並購」,不再像第三次並購浪潮那樣進行單純的無相關產品的並購。此次並購的特徵是:企業並購以融資並購為主,交易規模空前;並購企業范圍擴展到國外企業;出現了小企業並購大企業的現象;金融界為並購提供了方便。
五、第五次全球跨國並購浪潮
進入20世紀90年代以來,經濟全球化,一體化發展日益深入。在此背景下,跨國並購作為對外直接投資(FDI)的方式之一逐漸替代跨國創建而成為跨國直接投資的主導方式。從統計數據看,1987年全球跨國並購僅有745億美元,1990年就達到1510億美元,1995年,美國企業並購價值達到4500億美元,1996年上半年這一數字就達到2798億美元。
2000年全球跨國並購額達到11438億美元。但是從2001年開始,由於受歐美等國經濟增長速度的停滯和下降以及「9.11」事件的影響,全球跨國並購浪潮出現了減緩的跡象,但從中長期的發展趨勢來看,跨國並購還將得到繼續發展。

3. 我們拆解了三份財報,發現電競俱樂部光鮮背後的實質

體育 產業生態圈www.ecosports.cn

​在龐大的注意力和流量加成下,電競成為了世界上增長最快的產業之一。

那麼,作為這個巨大產業下的關鍵一環,電競俱樂部「活」的怎麼樣呢?

文 / 北力

編輯 / 韓榮迪

運營一家電競俱樂部,究竟是不是一門好生意?

近期,得益於Astralis Group、Enthusiast Gaming和Simplicity Esport and Gaming這三家電競公司的上市,三支電競戰隊的財報得以展現在大眾面前。往常,因為大多數電競俱樂部是私企性質,他們沒有也不需要公布俱樂部財報,造成了這一方面信息的「缺失」。

這三份財報,在一定程度上補足了這一空檔,使得我們能把電競俱樂部放在顯微鏡之下觀察。

這三家公司,盡管在業務范圍,俱樂部所涉及的項目、賽事有區別,而且在商業模式、經營理念上大為不同, 但他們的財報都給出了一個同樣的信息點:虧損。


自電競開始被大資本青睞,也不過五年。2015年,意識到電競將是下一個風口的各路投資人,開始大量湧入。5年之後,電競產業已經變成了年入十億美元的大市場。

如今,這三份財報的出現,似乎說明電競產業雖然金光閃閃,但運營一家電競俱樂部可能沒有你想的那麼賺錢。

作為全球唯一一支純電競俱樂部組成的上市公司,Astralis Group在2019財年的營收達到了700萬美元,凈虧損達到了500萬美元。財報中顯示,公司主要的商業收入來自賽事獎金、贊助和商品門票這三個部分構成。

一般來說,這也是電競俱樂部普遍的收入構成。一位國內頂級俱樂部的運營者表示, 「俱樂部的收入構成大概分成商品和周邊、賽事獎金和贊助。占總營收的比例分別為5-10%、10-30%和50-80%。」

作為一個出於電競行業第一梯隊的俱樂部,A隊「寒酸」的700萬美元收入讓人擔心。但更讓人害怕的是他們高達710萬美元的支出。

據財報顯示,選手的工資佔了這些支出的大頭。在2019年《CS:GO》選手收入榜中,A隊選手霸佔五席。

這種運營成本和營收之間的不平衡,是電競俱樂部的普遍現象。 曾是國內某頂級電競俱樂部運營負責人的亞索對電競派表示, 「目前,俱樂部的營收和運營成本嚴重失衡,其中選手的支出成本大概占總支出80%。」 這種說法,與A隊在財報中所體現的相符。

不同於新寵A隊,第二個發布財報的Luminosity Gaming更符合落魄貴族的形象。去年5月份,LG被Enthusiast Gaming收購,被並入了電競戰隊業務。 自5月份收購到年底這近7個月的時間里,LG的營收達到了120萬,凈虧損為73萬。

除了今年的數據之外,財報中還展現了LG過去三年的財務數據。在2016-2018這三年裡, LG的營收分別為 330萬、260萬、和380;凈利潤則為18萬、負2萬和84萬。

LG的營收和利潤三年會產生如此大的起伏,跟電競產業的大環境和趨勢和俱樂部的成績有很大關系。

在俱樂部實現盈利的2018年,LG有60%的收入來自 游戲 直播,這個比例在2017年僅為10%。 而他們「 游戲 直播收益」在一年之內爆增50%,主要有兩個原因。首先,是《堡壘之夜》這款 游戲 在2018年的異軍突起。其次,當時LG的陣容中,有著一個名為Ninja的少年。《堡壘之夜》+Ninja,剩下的故事,你懂的。

但是,這種「天時+人和」不是年年都有。 對於電競俱樂部來說,維持商業收入的核心要素還是在於成績。

在另一個實現盈利的年份,2016年,LG的「巴西幫」,在《CS:GO》打出了無人匹敵的表現,幾乎包攬了全年各項大賽冠軍。如此成績,不僅給他們帶來了巨額的獎金收入,也引起了品牌的注意。 當年,他們的贊助收入達到了85萬,是上述三年之最。之後,這個陣容被另一家公司買斷,100萬美元的巨額買斷費就此進入LG帳下。

我們通過分析能發現,在LG實現盈利的兩年,俱樂部中要麼有全球最火主播,要麼戰隊在某項賽事中打出了頂級表現。在兩者都缺失的2017年,LG處於虧損狀態。 而即便是在擁有了各種有利條件的2018和2016年,LG的利潤也僅有18萬和84萬。

不管是任何行業,有貴族就會有「庶民」。Simplicity Esport就符合這一形象。他們在2020年前三月、2019和2018年的營收分別為38萬、37萬和0;凈虧損達到了21萬、350萬、和9千。

他們在財報中表示 「目前公司的現金流無法支撐我們的日常運行,管理層正嘗試去通過融資來解決這個問題。」

這種情況對於中小俱樂部來說,是一個普遍的難題,而解決問題的答案似乎也難以找到。 這也在一定程度上說明了電競俱樂部的不穩定性。雖然任何競技類的賽事,成績都是最核心的部分之一,但對電競來說,成績在其商業化中占的比重更大。作為一個起步不久的電競俱樂部,Simplicity沒有A隊和LG那般出色戰績和全球知名度,導致他們在三年中連續虧損。

但是,有成績就夠了嗎?顯然不是。 A隊在去年同樣在賽場上打出了統治級的表現,但整隻戰隊還是無法實現盈利。

進一步說,這種現象恰恰說明了電競俱樂部在商業化上做的還不夠出色。沒有穩定的賺錢途徑、收益波動大。 亞索也表示:「如果你想靠投資電競俱樂部來賺錢,目前是不現實的。」

雖然各類財務數據都在證明「電競俱樂部不是一個好生意」,但這沒能阻擋投資人對電競俱樂部的「熱情」。

近日, FaZe Clan獲得了4000萬美元的A輪融資。在福布斯去年發布的《電競俱樂部價值榜》中,FaZe Clan以2.4億美元的價值位列第四名。那麼,電競俱樂部這個不能盈利且沒有清晰、成熟商業模式的生意,為何能獲得投資人的如此青睞?


答案很簡單,巨量電競用戶,給電競產業披上了金光閃閃的外衣。

據Newzoo的市場報告顯示,2020年,在全球77.95億人中,有19.56億的電競人口,其中核心電競愛好者佔到了2.23億。 像《英雄聯盟》S賽這種大型賽事的觀賽量,已經超過了NBA季候賽等傳統 體育 賽事。

在龐大的注意力和流量加成下,電競成為了世界上增長最快的產業之一。

但是,一個在短期內急速爆發的產業,也往往伴隨著市場泡沫。 Complexity Gaming創始人的就曾表示, 「當看到一些電競俱樂部僅憑2500萬美元的收入就獲得高達3億美元的估值,你會吃驚投資者是不是腦子進水了。眼下電競俱樂部的利潤還遠遠撐不起它的估值,傳統的商業常識告訴我這里存在泡沫。」

隨著市場體量不斷擴張,電競這頭「經濟巨獸」顯然已經無法忽視,它對 社會 產生的影響也越發明顯。但是,相比於它的經濟價值,電競的文化價值顯得愈發重要。

正如每一個時代都擁有其特殊的時代印記以及獨特語言,對於現代的年輕人來說,電競世界是屬於他們的精神樂園。從「精神鴉片」到「為國爭光」,電競在大眾眼中的價值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作為受眾基礎龐大的文化產品,電競正在潛移默化地影響和塑造受眾的價值觀、文化認同。

在許多人看來,「電競甚至是國內Z世代心中的中國女排。」

電競這種向文化產品發展的趨勢,正是投資人願意留守的原因之一。 吳畏對此表示,文化沉澱需要時間,規范管理需要時間,模式 探索 需要時間,一個優質的電競俱樂部是朝著基業長青去做的。

「現在入局的純財務機構投資人已經不多了,大家多少都會有產業協同相關的訴求。」

電競的這種文化價值,未來將會愈發明顯和重要。而其所能帶來的經濟效益,將是巨大的。 電競俱樂部作為鏈接電競產業上下游的關鍵一環和粉絲的精神載體,將是這種效益的直接受益者。

著名搖滾樂隊Led Zeppelin在名曲《Stairway to heaven》中唱過,「There's a lady who's sure all that glitters is gold」,但, 只要是發光的東西,就一定是貨真價實的黃金嗎? 作為 體育 、文娛行業「弄潮兒」的電競,要走的路還有很長。

閱讀全文

與中小投資者俱樂部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000858上市當時收盤價格 瀏覽:83
諾亞財富派理財可靠嗎 瀏覽:27
中國銀行個人留學貸款 瀏覽:528
什麼是非融資性 瀏覽:5
如何確定股票發行數量和價格 瀏覽:365
貸款違約金擔保人出么 瀏覽:203
1比索摺合人民幣多少 瀏覽:946
163406基金凈值今日凈值 瀏覽:327
九號理財 瀏覽:952
金條銀行價格 瀏覽:297
五線開花9期貨揭秘與實戰PDF 瀏覽:505
包裝貸款怎麼樣 瀏覽:896
理財直融查詢 瀏覽:525
國海證券金貝殼理財版 瀏覽:969
滴滴現在期權價格 瀏覽:712
首汽約車股票 瀏覽:490
A輪融資9億 瀏覽:765
優化營商環境企業融資 瀏覽:344
錢多多是中糧期貨 瀏覽:281
債券融資組 瀏覽:8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