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商品期貨紅棗的手續費是多少
這個商品期貨一般是根據時間段。你每次發貨和到期的時間不同,手續費是不同的。一般也是在15到20塊錢之間吧。
『貳』 紅棗交割品級大小
基準交割品: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准 干制紅棗》(GB/T 5835-2009)(以下簡稱《紅棗國標》)一等等級規格且均勻度允差≤60%、180個/千克<每千克果粒數≤230個/千克的灰棗,干基總糖含量≥75%,15%≤含水率≤25%,一般雜質≤0.1%,表面清潔,容許度、總糖含量及漿頭果、不熟果、病蟲果、破頭果、油頭果單項佔比不作要求。
替代品及升貼水:1. 每千克果粒數≤180個/千克或230個/千克<每千克果粒數≤280個/千克的可替代交割,升貼水以交易所公告為准。2.入庫時,15%≤含水率≤25%的,足量入庫;25%<含水率≤26%的,以25%為基準,含水率每超0.1%,扣量0.2%。出庫時,15%≤含水率≤25%的,足量出庫;25%<含水率≤26%的,以25%為基準,含水率每超0.1%,補量0.2%,由倉庫承擔。
拓展資料:
1.包裝要求
紅棗交割包裝執行《GB/T 5835-2009 干制紅棗》,每一包裝容器只能裝同一品種、同一等級的紅棗,不得混淆不清。包裝要求:外包裝使用*色覆膜紙箱,紙箱應具有較強的抗壓強度,防雨防潮,滿足運輸及存儲要求。內包裝使用塑料襯膜(袋)。每箱凈含量10kg±0.15kg。
標志要求:外包裝上應標明品名、品種、產地、凈含量(kg)、生產日期,印刷符合《包裝儲運圖示標志》(GB/T 191-2008)規定的防雨、防壓等相關儲運圖示,標志字跡應清晰無誤。
2.交割基準價
紅棗期貨合約的交割基準價為該期貨合約的基準交割品在基準交割倉庫出庫時汽車板交貨的含稅價格(含包裝)。
3.交割地點
紅棗交割地以新疆主產區為主、內地主要加工集散地和物流節點為輔。其中,新疆交割倉庫為基準交割倉庫,無升貼水,非基準交割倉庫為滄州、鄭州兩地交割倉庫,升水600元/噸。
4.交割流程
進入交割月後,賣方提出交割申請買方未響應的,按照「建倉時間早的法人持倉優先」原則,確定參與配對的買方持倉後予以配對(配對日)。後交易日沿用現行的「三日交割法」,交割流程與其他非通用標准倉單的品種保持一致。
操作環境:MI 11
『叄』 紅棗期貨是什麼有指定棗的種類嗎
1.紅棗期貨就是以紅棗為標的物的期貨品種,利用期貨合約的標准化特性,制定的一種農產品期貨合約。紅棗期貨是沒有指定棗的品種或者種類的。
2.紅棗期貨交易單位為5噸/手;最小變動價位為5元/噸;每日價格波動限制與最低交易保證金為±5%與7%的組合;最後交易日為合約交割月份的第10個交易日,最後交割日為合約交割月份的第12個交易日。
3.小棗在棗的大家庭中是最常見的,熟透的棗子像人的拇指肚差不多大,圓滿滾脹,生吃的時候又脆又甜。同時小棗也是最出果肉的,曬干以後的干棗幾乎比鮮的時候小不了多少,所以說小棗是最受歡迎和用途最廣泛的棗了,像是著名的「樂陵小棗」的品種就是小棗。因為它的含糖量最高,而且水分少,所以有很多的食品都是用小棗來做成的,像是包綜子、榨棗汁都是用的小棗。
拓展資料:
1.在紅棗期貨合約和規則制度的設計過程中,鄭商所多次開展紅棗期貨質量摸底檢驗等工作,並廣泛徵求市場多方意見建議,旨在使紅棗期貨合約設計貼近現貨市場實際,更好滿足市場各參與主體需求,助力期貨市場為實體經濟服務功能發揮。
2.在合約設計方面,紅棗期貨交易單位為5噸/手;最小變動價位為5元/噸;每日價格波動限制與最低交易保證金為±5%與7%的組合;最後交易日為合約交割月份的第10個交易日,最後交割日為合約交割月份的第12個交易日。
3.在交割方面,紅棗期貨合約交割月份為1.3.5.7.9.12月,基準交割品為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准干制紅棗》(GB/T5835—2009)一等等級規格且均勻度允差60%、180個/千克。
4.在風險控制方面,紅棗期貨合約自合約掛牌至交割月前一個月第15個日歷日期間的交易日限倉為100手,交割月前一個月第16個日歷日至交割月前一個月最後一個日歷日期間的交易日限倉為20手,交割月份限倉為6手。
『肆』 紅棗期貨主力
期貨主力合約是指成交量最大的合約,紅棗期貨現在的主力合約是2301合約。
『伍』 紅棗期貨一個點多少錢
現在紅棗期貨的市場真的很火,那麼現在火熱的紅棗期貨到底有多少呢?芝麻。com現在將談論現在如此「熱門」的紅棗期貨的價格。
首先說一下做一手紅棗期貨要多少錢?
首批上市交易的紅棗期貨合約為CJ1912、CJ2001、CJ2003和CJ2005。各合約基準價為8600元/噸,交易單位為5噸/手。第一階段(上市至交割月前兩個月最後一個交易日)保證金標准為7%。那麼,如果你今天以掛牌基準價買入一手紅棗期貨,則需要3010元的最新保證金(不包括期貨公司收取的)。這樣,一萬元的小資金賬戶完全可以。
現在這么「火」的紅棗期貨到底值多少錢?
期貨交易的交易手續費為3元/手,當日內現倉免收交易手續費。該合約的最小價格變動為5元/噸。也就是說,在買賣一個紅棗期貨時,盤面跳動一點(上下5元),做多或做空的賬戶都會有浮盈。如果此時平倉,做多或做空的賬戶獲利22元/手(期貨公司忽略收費)。當然,如果方向反了,那麼跳一個點,浮虧28元/手(忽略期貨公司收費)。在此特別提醒投資者,在嘗試早期期貨「紅棗」時,不要忘記做好風險控制。
紅棗期貨上市當日的漲跌停板幅度為合約上市基準價的10%。也就是說,今日紅棗期貨各合約盤中最高價可達9460元/噸,最低價為7740元/噸。如果不小心收在漲停板,多一個紅侍埋棗期貨的浮盈可以達到4300元(手續費不計)。同理,如果不小心平倉昌漏在跌停板,空頭就浮盈4300元(手續費不計)。
根據國內農產品期貨的運行特點,市場人士判斷紅棗期貨主力合約可能為CJ2001、CJ1912、CJ2005或上市初期的次主力合約。上市合約都是新季合約,紅棗收購價是現貨價值的核心,但目前很難做出判斷。預計未來,紅棗現貨市場的走勢和天氣變化可能是影響紅棗期貨價格的主要因素。
「目前若羌一級灰棗4.5元/斤,阿克蘇4.1元/斤,滄州4元/斤,鄭州4元/斤,去年同期滄州價格在6-6.5元/斤。從這個角度來看,相對於目前的現老迅螞貨市場,上市基準價相對較低,現貨市場的一級灰棗大多卡在標準的下緣。如果加上配送成本,9000-9500元/噸比較合理。」首德期貨生鮮產品事業部總經理易樂表示,紅棗期貨一手手續費3元,現倉日內免手續費。一手合約價值變化一個點,有利於吸引短線或日內資金介入。預計上市首日市場會比較熱烈。
據了解,在紅棗期貨上市之前,已有紅棗「保險期貨」項目落地並下單。紅棗上市後,這些相關題材也會適時入市。
不同地區產的紅棗價格不同。
現在比較多的就是新疆棗
新疆棗駿棗和灰棗比較多。這兩種紅棗的不同的等級價格也會不同。
駿棗價格要高一點,平均批發價格在13元左右。
『陸』 紅棗成本
30.6萬粉絲
關注
種植效益低下,紅棗供應端縮減將繼續?
和訊網
2022-05-30 08:12北京和訊在線信息咨詢服務官方帳號,優質財經領域創作者
關注
據新疆農牧產品成本收益資料統計,2000—2011年,紅棗價格從18.00元/公斤漲至41.02元/公斤,紅棗種植面積得到了長足發展。不過,隨後紅棗價格從高位回落,截至今年5月,紅棗統貨價格只有7.30—9.00元/公斤。
期貨方面,紅棗期貨主力連續合約在近一年時間里波動較大,價格從不足10000元/噸上沖至17400元/噸後,快速回落至12000元/噸附近波動。原因在於,2021年7月的高溫天氣導致新疆產區紅棗大量落果,減產幅度在30%—40%,期價受此影響出現大幅抬升。隨後,在結轉庫存有效補充和消費持續不振的影響下,減產對現貨的推動作用有限,紅棗期貨快速回落。當前,由於疫情影響紅棗需求持續不振,疊加種植效益低下,棗農棄種、改種現象頻生。那麼,未來紅棗市場將如何演變?
種植成本較高
種植效益的高低,是影響棗農是否繼續以紅棗為經濟樹種進行種植的關鍵因素。而種植成本是衡量種植收益高低的重要參考,目前紅棗種植成本主要包括物化、土地及人工等。據統計,近幾年紅棗種植所需成本基本維持在3000元/畝左右。反觀棉花,國家棉花監測系統公布的2020年棉花種植成本數據顯示,新疆機采棉種植成本為1218元/畝,2021年有所增加,但是整體成本維持在1500元/畝左右,僅為紅棗成本的1/2。種植成本連年高企,疊加資源競爭品種高收益吸引,疆內棗農種植熱情有所減弱,多地出現棄種或改種其他作物的現象。在經濟效益的驅使下,未來紅棗供應端面臨的競爭壓力將進一步加大。
『柒』 紅棗期貨跟哪個品種
農產品期貨。紅棗期貨是以紅棗作為交易物的農產品期貨品種,在我國鄭州商品交易所上市,交易代碼為CJ,紅棗期貨交割標的是灰棗。
『捌』 紅棗期貨東方財富討論社區
紅棗期貨價格不斷走高。昨日,紅棗期貨再一次全線飄紅,其中主力合約CJ2201上漲2.25%,收報於14090元/噸,創下上市以來新高。近月合約CJ2109強勢漲停,收報10060元/噸。
拓展資料
1.期貨,英文名是Futures,與現貨完全不同,現貨是實實在在可以交易的貨(商品),期貨主要不是貨,而是以某種大眾產品如棉花、大豆、石油等及金融資產如股票、債券等為標的標准化可交易合約。因此,這個標的物可以是某種商品(例如黃金、原油、農產品),也可以是金融工具。交收期貨的日子可以是一星期之後,一個月之後,三個月之後,甚至一年之後。買賣期貨的合同或協議叫做期貨合約。買賣期貨的場所叫做期貨市場。投資者可以對期貨進行投資或投機。
2.期貨市場最早萌芽於歐洲。早在古希臘和古羅馬時期,就出現過中央交易場所、大宗易貨交易,以及帶有期貨貿易性質的交易活動。最初的期貨交易是從現貨遠期交易發展而來。第一家現代意義的期貨交易所1848年成立於美國芝加哥,該所在1865年確立了標准合約的模式。20世紀90年代,我國的現代期貨交易所應運而生。我國有上海期貨交易所、大連商品交易所、鄭州商品交易所和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四家期貨交易所,其上市期貨品種的價格變化對國內外相關行業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3.最初的現貨遠期交易是雙方口頭承諾在某一時間交收一定數量的商品,後來隨著交易范圍的擴大,口頭承諾逐漸被買賣契約代替。這種契約行為日益復雜化,需要有中間人擔保,以便監督買賣雙方按期交貨和付款,於是便出現了1571年倫敦開設的世界第一家商品遠期合同交易所——皇家交易所。為了適應商品經濟的不斷發展,改進運輸與儲存條件,為會員提供信息,1848年,82位商人發起組織了芝加哥期貨交易所(CBOT);1851年芝加哥期貨交易所引進遠期合同;1865年芝加哥穀物交易所推出了一種被稱為「期貨合約」的標准化協議,取代原先沿用的遠期合同。這種標准化合約,允許合約轉手買賣,並逐步完善了保證金制度,於是一種專門買賣標准化合約的期貨市場形成了,期貨成為投資者的一種投資理財工具。1882年交易所允許以對沖方式免除履約責任,增加了期貨交易的流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