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是投資拉動經濟好,還是消費拉動經濟好
投資、消費、出口貿易,被認為是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整體看,消費對經濟是內生性的拉動,當供應充足時,對國家來說消費拉動經濟更好,所以各國都把促進內需作為追求經濟增長的理想模式。
但投資與消費之間,二者是有聯系的。要知道投資中也有一種是消費型投資,現實中基礎設施投資、保障性住房投資以及服務業投資如建學校、建醫院、建電影院等消費型投資,不但必要,而且還能拉動消費,推進消費升級。 尤其在消費旺盛,而投資不足時,會使物價上漲,甚至長期處於較高的通脹水平,對經濟發展也是不利的。
『貳』 為什麼說「投資,消費,出口」是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
因為從支出角度看,GDP是最終需求─投資、消費、凈出口這三種需求之和,因此經濟學上常把投資、消費、出口比喻為拉動GDP增長的「三駕馬車」,這是對經濟增長原理最生動形象的表述。
需求其實就是告訴我們市場在哪裡。老的需求即傳統意義上的三駕馬車,分別是投資、消費和凈出口。中央對「三駕馬車」關系的全新表述,科學、合理、具有前瞻性。要改革現存的體制機制性問題,使三大需求各歸其位、各司其職,更好地發揮作用。
內需成穩增長「主將」 從已公布的數據看,2013年,在拉動中國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中,投資、消費總體表現穩定,內需成為拉動增長的主要力量,外貿進出口有所好轉,三大需求結構調整成效初顯。
(2)投資貿易消費擴展閱讀
盡管拉動中國經濟增長的需求結構出現可喜變化,但仍存在對投資的依賴過強,消費基礎作用發揮不足,外需支撐有待提高等問題,「三駕馬車」的有效需求有待進一步釋放。
專家分析指出,盡管中央政府鼓勵民間投資的努力堅定不移,盡管許多壟斷領域的投資大門已經向民間資本敞開,但要真正落到實處,促進民間投資的大發展、大繁榮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未來發揮消費的基礎作用還要下更多工夫。要通過經濟結構調整、改革紅利的釋放,把消費潛力釋放出來,補齊這個「短板」。擴大消費是個系統工程,需要多方面改革和政策配套,涉及收入、社會保障、房地產調控等,還包括消費環境改善和新的消費熱點的培育。
『叄』 拉動經濟的三架馬車都是什麼
發展經濟的「三套馬車」,又叫「三大引擎」,它們是:投資、貿易和消費。在本輪經濟危機中,我國依靠強有力的投資,刺激了經濟復甦。幾千個億砸下去了,無疑是一劑強心針。首先是房地產行業,在逆勢中上揚,不降反漲,出現了天價地王。房地產行業投資,帶動了上游和下游的產業鏈,就拉動了經濟發展。除了房地產,國家投資汽車、家電,也都成為了新的經濟增長點。但是,目前貿易方面還是不溫不火,外貿一直低迷。急死人了。那個美國還老是給我們「小鞋穿」,今天反傾銷,明天搞關稅調查。搞得我們外貿型企業都舉步維艱了。消費方面,目前也存在很大問題。老百姓口袋沒錢,別說買不起房子,買不起車子,就連一些普通商品都買不起。捨不得花錢,也沒錢可花。因此,必須擴大內需,就要增加居民收入。 這三套馬車,一定要共同發展,不能失衡。現在僅僅靠投資,雖然打了強心針,但是治標不治本。必須轉變經濟增長方式,調整產業結構,三套車並駕齊驅,才能使經濟健康有序的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