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橙心優選新出App 視頻號主頁打通小程序丨零售電商周報
又到了跟邦小白一起回顧一周電商大事的時候了!過去一周,零售電商領域發生了這些事。
# 平台級動態 #
1、視頻號主頁打通小程序商城
日前有品牌發現,企業視頻號的主頁新增了更多模塊展示功能,包括微信客服、小程序等。這意味著,企業視頻號未來可以直接為用戶提供服務,承擔部分官網功能,而這也讓視頻號主頁變成了一個新的購買路徑,用戶可以通過視頻號主頁直接進入小程序,完成商品購買。
2、美團公布商家幫扶政策:含傭金減免及費率透明化等舉措
3月1日,美團發布公告稱,由於疫情時有發生,餐飲商戶尤其是中小商戶的經營面臨嚴峻挑戰,因此,在政府的號召和引導下,美團進一步推出六項幫扶舉措,希望與受疫情沖擊、經營陷入困境的中小商戶共渡難關。
據悉,美團將從降本和增收兩方面向商家提供幫助。降低成本方面,美團的幫扶舉措包括:a.對疫情中高風險地區及所屬區縣的困難中小商戶(日均用戶實付交易額下降超過30%),傭金減半且每單1元封頂;b.針對經營困難中小商戶(主要指),傭金5%封頂,優惠時間從2022年3月起持續至2022年12月底,預計超過100萬商戶受益;c.2022年實現費率透明化全國覆蓋。增收方面,美團的幫扶舉措包括:a.為困難中小商戶免費提供10萬個「外賣管家服務」名額;b.為疫情地區新商戶贈送雲列印機和出餐寶;c.在全國召開100場商戶懇談會,提升服務水平解決實效問題。
3、抖音電商:計劃在今年培養100個會員運營標桿商家
據第一 財經 商業數據中心的數據,抖音電商發布了2022年年度目標,該目標包括:打造100個會員運營標桿商家,幫助商家實現日均招募會員1000以上,會員GMV佔比20%以上;扶持1000個會員運營積極商家,幫助商家實現日均招募會員100以上,會員GMV佔比10%以上;培養10000個會員運營入門商家,幫助商家實現日均招募會員10以上,會員GMV佔比5%以上。
4、2021年快手電筒商品牌自播GMV增長1073%
快手公開數據顯示,2021年,超過1000家行業風向標品牌入駐快手電筒商,入駐數量同比增長186%。從品牌自播生態來看,2021年12月相較於1月,快手電筒商品牌自播GMV增長了1073%,每個垂直行業品牌自播GMV增長均超100%。
其中女裝服飾品類增長超過80倍,男裝運動品類增長超過50倍。2021年,超過50家品牌實現年GMV過億,超過120家品牌實現年GMV超過5000萬。此外,數據顯示,2021年11月相較於1月,快手電筒商品牌買家規模增長了316%,品牌用戶月人均訂單金額提升57%,一、二、三線城市的品牌購買用戶佔比近六成。
5、美團三個事業部設立統一職能中台
據《晚點LatePost》報道,日前,美團優選、買菜和快驢三個事業部設立了統一的職能中台,包括人力、財務和公共事務等。人力資源方面,由美團優選人力資源負責人劉東偉統籌管理;財務方面,三個事業部成立一個班委共同管理;公共事務方面,由美團副總裁任奎統一負責。據悉,2022年1月快驢關停了6個城市的服務,包括業務的起點城市石家莊;美團買菜在年初暫停了蘇州開城計劃,收縮了前置倉規模。美團優選依然是公司堅定投入的業務,內部強調2022年要 「高質量增長」。
6、微信降低小微商戶支付手續費:支持零錢提現減免
財付通發布通知稱,自2021年9月1日起,至2024年9月30日,對符合標準的小微商戶實行支付手續費優惠。針對符合工業和信息化部《中小企業劃型標准規定》的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在微信支付平台上所有支付方式和場景的支付手續費在官網公示標准基礎上打9折。自2021年9月1日起,至2024年9月30日,個人收款碼用戶可參加降費讓利活動,支持零錢提現手續費減免。
7、京東收購達達獲批准
日前,京東集團披露投資達達的進展情況:該交易將於2022年2月底前完成;達達將向京東集團發行一定數量的達達普通股,京東集團將以5.46億美元現金及若干戰略資源作為對價。
經計及現有股權,京東集團將持有達達約52%的已發行及流通在外的股份,並預計將達達的財務業績並入其合並財務報表中。此前2021年3月,京東集團發布公告稱,擬以8億美元認購達達集團新發行的普通股。
8、抖音電商面向電商達人新增「北極星計劃」
日前,抖音電商面向電商達人推出「北極星計劃」。此次北極星計劃的官方權益包括百億級流量資源、專屬定製好貨池、定製冷啟成長計劃、官方多對一全方位指導、全平台活動重點邀約和專業工具及數據診斷。活動報名條件為無抖音站內電商開播記錄的達人或有抖音站內電商開播記錄,但近12個月未進行電商開播或近6個月未進行有效電商開播的達人。
9、24小時不斷播 京東虛擬人小美正式「上班」
日前,京東上線美妝虛擬主播「小美」,目前在YSL、歐萊雅、OLAY、科顏氏等超20個美妝品牌直播間,開啟直播首秀。億邦動力了解到,虛擬主播「小美」可實現24小時不斷線直播,同時可憑借相對專業的美妝知識和講解技能在直播間為消費者答疑解惑。
據悉,京東美妝打造的虛擬主播「小美」,為第三代「智慧型」模擬數字人。虛擬主播的五官形象由具有上億參數的神經網路合成,嘴形也可以通過聲音精確驅動,動作靈活流暢。在直播過程中,「小美」的每幀畫面均由AI生成,以手持商品的展現形式,配以真人語調的產品講解,模擬試用,真實感更強,可給消費者帶來的直播相對更好的體驗。
# 新業態布局 #
1、橙心優選公布「橙掌櫃」App
據報道,一款名為「橙掌櫃」的App日前在安卓版APP市場中上線。打開其主頁面可以看到,這是橙心優選針對超市、便利店、雜貨店、餐飲店、網吧等多種業態推出的「一站式采銷運平台」,涉及酒飲沖調、麵包蛋糕、個護清潔、休閑零食、日用百貨、糧油調味、乳品烘焙等多個品類。目前已有河南、河北、雲南、福建、廣東等地區陸續上線。據悉,橙掌櫃也在從兩個方向重點推進業務。一方面是以城市為單位,招募區域合夥人。其中橙心優選提供平台、運營指導、資源對接等支持,區域合夥人則需要承擔商品經銷、渠道拓展、物流倉儲以及資金投入等職能。包括傳統經銷商等具有本地化資源的區域企業,均會成為橙掌櫃的拓展對象。
2、李佳琦38大促首日帶貨28.25億
2月27日8點,天貓38女王節預售活動開啟,李佳琦直播間超7000萬人次觀看,銷售額達28.25億元,遠超去年李佳琦和薇婭創造的7.9億元銷售額。
據了解,2月27日8點,2022年開年後第一場S級大促——天貓38女王節預售活動正式啟動。本次天貓38女王節預售期為2月27日晚8點至3月4日下午6點。
3、盒馬今年將進駐廣西南寧
日前,盒馬已與廣西南寧市相關單位完成項目簽約。早在兩年前,盒馬已在廣西提前做了農產品基地和供應鏈的准備。盒馬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年將會在南寧開設兩家門店,但未透露具體開店時間。據接近項目組的人士透露,雖然簽約已完成,但店面、商品等多方面籌備,預計還要幾個月的時間,「目前來看,預計是在八九月份開業。」
4、辛選集團簽約大連項目 培養數字經濟人才
日前,辛選集團與大連金普新區在北京正式簽約合作。通過本次簽約,辛選集團將在大連市金普新區投資建設一所以數字經濟人才培養培訓為主的職業學校,學校總投資7億元,計劃9月份正式開學,每年將為 社會 培養近萬名的數字經濟人才。
5、餓了么對疫情中高風險地區餐飲商家實行傭金減免
有媒體報道稱,日前,餓了么宣布首批投入2000萬現金,對今年1-2月所有被列為疫情中高風險區的全國87個區縣的所有商家減免傭金,並承諾相關舉措3月後還將延續。餓了么表示同一區域內商家減佣舉措一致,且不設置任何門檻,也無需平台額外審核。
6、北京市消協:2021年直播帶貨虛假宣傳佔比超3成
日前,北京市消費者協會副秘書長陳鳳翔在《直播帶貨消費維權輿情報告(2021)》(以下簡稱《報告》)線上發布會上表示,2021年全年,北京市消費者協會96315熱線共受理有關直播帶貨消費者投訴2026件,比2020年受理投訴數量1021件增加了98.43%。《報告》指出,匯總分析輿情數據發現,在直播帶貨投訴整體數量上,虛假宣傳問題最多,佔比36.88%。《報告》顯示,在涉及抖音、京東、快手、蘑菇街、小紅書、淘寶、蘇寧易購、微博、拼多多等9家平台的直播帶貨消費維權輿情數據中,涉及抖音的消費維權輿情最多,佔比高達37.56%;其次是淘寶,佔比28.38%;快手排第三,佔比10.07%。
7、美團布局醫美私域
日前,美團醫美私域的官方名稱公布:「美團變美福利社」,主要有 2 個入口:官方海報和美團App。當前,美團變美福利社已經布局北京、上海、杭州、廣州、成都、重慶、南京、天津、武漢9個城市。
美團變美福利社的主要玩法有5個,具體規則因城而異:抽獎、團購、核銷禮、答題禮、醫美科普。對於本地醫美機構來說,美團變美福利社是一個非常好的引流渠道。
# 新消費觀察 #
1、連鎖咖啡品牌「Seesaw Coffee」完成數億元A++輪融資
據36氪報道,連鎖咖啡品牌「Seesaw Coffee」已完成數億元A++輪融資,由黑蟻資本領投,基石資本跟投。這是繼2021年7月Seesaw獲得喜茶首投和老股東弘毅百福追加投資後的新一輪融資,此輪資金將用於全國門店拓展和數字化建設。
2、元氣森林第六家自建工廠將落地江蘇太倉 預計年產值24億
日前,元氣森林公司和江蘇省太倉市人民政府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正式宣布元氣森林第六家自建智能化無菌碳酸生產線工廠將在江蘇太倉落地。據介紹,元氣森林江蘇太倉工廠佔地面積120畝,預計規劃六條產線,投產後預計年產值可達24億元。
自2020年起,元氣森林先後在安徽滁州、廣東肇慶、天津西青、湖北咸寧、四川都江堰等五地自建工廠,分別對應華東、華南、華北、華中、西南地區五大城市集群,重點對應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粵港澳大灣區、川渝、兩湖中南地區市場,初步構建起「超級城市群+自建工廠」的全國戰略布局。
3、自然養膚品牌「山川」獲數百萬元天使輪融資
日前,自然養膚品牌「山川」宣布獲數百萬元天使輪融資,由尚承投資領投,U家會基金跟投,本輪資金將主要用於產品開發、生產、渠道建設等方面。據悉,山川成立於2021年,山川將東方山水生活意境與現代養膚理念相結合,採用來自中國地域的珍稀植物作為產品成分原料。目前山川的銷售渠道主要為天貓旗艦店、微信小程序商城等,同時也會在少量線下的快閃店進行銷售。
4、Manner全國10個城市200+新店齊開
3月1日,MannerCoffee在官方微信公眾號發布公告稱,Manner在上海、北京、武漢、成都、南寧、海口、深圳、蘇州、杭州和重慶10個城市的200+新店齊開。3月8日至3月11日,自帶杯會員可以到店免費喝咖啡。
5、張勇卸任海底撈CEO 楊利娟接任
3月1日,海底撈發布管理層人事任命公告稱,副首席執行官兼首席運營官楊利娟調任首席執行官,董事會主席兼前首席執行官張勇將繼續擔任董事會主席及執行董事;李瑜出任海底撈中國大陸地區首席運營官,王金平出任港澳台及海外地區首席運營官。楊利娟將負責監督集團的管理及戰略發展,並繼續負責「啄木鳥計劃」的落實與推進。
6、美妝零售品牌「話梅」開設檸檬茶旗艦店
據有關媒體報道,美妝零售品牌HARMAY話梅推出的手打檸檬茶品牌「introlemons」全國首家旗艦店在上海安福路開業。此前,「introlemons」已先行在北京、西安、重慶等地開店,未來還將在武漢、廣州、深圳等地拓店。
7、潮流配飾品牌「MYOMY」獲近千萬元天使輪融資
據悉,潮流配飾品牌「MYOMY」日前完成近千萬人民幣天使輪融資。MYOMY在去年2月正式進軍潮流配飾賽道,主打高性價比的太陽鏡及相關眼鏡配飾。渠道方面,得物為主陣地。在入駐得物的第一個月,在零投放的前提下實現了近20萬GMV,而2021年全年GMV超過3000萬。
# 其它 #
1、名創優品2022財年Q2財報:凈利潤增長超1.5倍
名創優品公布了截至2021年12月31日的2022財年第二財季未經審計財務報告。財報顯示,這一財季名創優品總營收達27.7億元人民幣,較2021年同期同比增長21%。其中,國內營收20.5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2%;海外營收7.2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55%。該季度非國際財務報告准則(Non-IFRS)凈利潤為2.1億元,同比增長155%。同時,名創優品該財季凈利潤率7.7%,創疫情爆發以來近7個季度新高。
在門店方面,名創優品本季末全球門店數量達5045家。其中,國內門店數3168家,國內店鋪凈增133家;海外店鋪數量1877家,本季度凈增41家。在電商方面,本季度名創優品電商+O2O業務營收合計佔比近11%,其中,電商業務營收1.7億元,O2O營收1.3億元,O2O營收同比增長130%。截至12月31日,名創優品私域留存用戶數超1400萬,官方小程序月活躍用戶數超過780萬。
此外,作為名創優品集團「X」戰略下孵化的子品牌,本季度TOP TOY營收達1.3億元,環比增長20%。截至12月末,TOP TOY門店數量達89家,包括13家夢工廠店和76家潮玩集合店。
2、2022年1月線上消費報告:抖音電商GMV占天貓京東23%
據有關媒體報道,百觀 科技 日前發布了《2022年1月線上消費數據洞察》報告,基於長期追蹤的線上消費數據,針對2022年1月期間,個護化妝、食品酒水、家用電器及新概念賽道等重點消費品類的行業趨勢和品牌格局表現展開分析。報告顯示,從整體表現上看,2022年1月天貓京東GMV同比增長10%,相比2021年同期增速放緩,受春節消費驅動,食品酒水、手機數碼、珠寶禮品等賽道增長高於大盤;抖音電商GMV占天貓京東的23%,同比增長166%,其中服裝GMV已超越天貓京東。
3、麗人麗妝2021全年營收41.55億元 凈利潤同比增長20.99%
根據麗人麗妝發布的2021年財報,全年營業收入41.55億元,歸母凈利潤4.11億元,同比增長20.99%,扣非歸母凈利3.63億元,同比增長17.32%。歸母凈利潤連續8年雙位數增長,毛利率提升至36.46%。
此外,麗人麗妝2021年來自天貓國內和天貓國際的收入分別為37.09億元、1.64億元,同比分別變動-14.78%、1.43%,來自於天貓平台的收入合計38.73億元,占公司當期營業總收入的比例為93.2%。2021年,麗人麗妝除天貓之外的其他平台收入為2.82億元,同比增長228.51%。
4、極兔持有百世快遞1200萬股權被凍結
日前,杭州百世網路技術有限公司新增一則股權凍結信息,被執行人為極兔速遞有限公司,股權數額為1200萬人民幣,執行法院為上海市青浦區人民法院,凍結期限自2022年2月23日至2025年2月22日。對此,極兔速遞暫未作出回應。
5、百盛旗下東方既白將永久關閉
3月1日,百勝中國發布2021年度報告,宣布終止運營旗下中式快餐品牌東方既白。
根據年報,東方既白關停主要是受到新冠疫情的影響。大眾點評顯示,最後5家東方既白門店分別為蘇州、深圳、金華和上海,主要分布於交通樞紐。上海有兩家門店,現已全部關閉。所有門店計劃將於2022年永久關閉。
⑵ 蒸發3000億!腰斬背後,誰在狙擊順豐
我國電商規模不斷擴大,快遞市場也一直水漲船高。
縱觀國內,順豐在快遞領域無疑是一枝獨秀,以其快速的配送效率逐漸擴大市場佔比,在物流快遞行業中,長期處於領先地位。
但自從4月以來,順豐發布史上首份虧損季度財報、股價狂跌開始,一切似乎都變得不同尋常起來。
截止8月20日收盤,順豐股價已跌至58.06元,相比於市值巔峰時期,已累計蒸發超3000億元。
順豐「不順」?市值為何大起大落?
如今,國內的快遞市場競爭日益激烈,昔日的競爭對手開始進軍上游快遞業,這為順豐帶來了巨大壓力。
而關於極兔所引發快遞行業慘烈的價格戰、EMS重新入局、京東物流融資加劇競爭等等,是近段時間輿論熱議的話題……
01
快遞紅利正在萎縮?
近日,順豐公布了2021年上半年的財報數據。
根據數據顯示,在今年的上半年,順豐營收總額為883億元,同比增長24.2%。但其上半年的凈利潤總額卻只有7.6億元,同比下降近80%。
對於凈利潤的暴跌,順豐公司曾給出兩個原因:第一,由於第一季度的投入加大導致了成本的增加;第二,定價較低的經濟快遞產品佔比提升過快,導致順豐的毛利承壓較大。
簡而言之,快遞紅利正在萎縮……
在中國,民營快遞其實是最近20多年才出現的。之前,大眾所接受的快遞服務都是由中國郵政EMS提供的。
90年代初,以順豐、三通一達為代表的整個民營快遞物流企業紛紛涌現。如今,在每年2萬億的行業蛋糕中,他們已佔據85%以上的份額。
過去二十年,快遞行業的成長大體可分為兩個階段:增效和降本。
1978年,中國常住人口城鎮化率為18%,2019年首次超過60%。越來越多的人住進城市,而橫向增加城市用地的同時,面積有限,人也住得更密。
據有關數據顯示,2016年時,中國就有超30萬個小區,且其中有62%的小區佔地超過3萬平方米,11個這樣的小區相當於一個梵蒂岡的面積。
這種高速的城鎮化建設進程,不僅給物流業降本增效的天然條件,還提供了極為重要的勞動力支撐。
2019年,中國快遞從業人員達300多萬,一線快遞員佔70%以上,其中農民工佔比超過80%。
顯而易見,快遞行業的發展完全基於時代的發展。而當「快遞」遇見「電商」後,也預示著一場相愛相殺的故事正式開始……
在城市化進程的後期,快遞物流業進入由電商驅動增長的階段。
2019年,電商件占快遞總量的77%。而電商件的客戶對價格尤為敏感,做電商快遞的企業賺錢得靠走量,因此常「以價換量」,由此引發了慘烈的價格戰。
對於快遞行業而言,價格戰本質上就是效率戰。
在價格戰中,企業將規模優勢下的成本降幅讓渡給客戶,而效率低下的二三線企業將在價格戰中被逐漸出清,騰出來的市場份額再被頭部企業吃掉。
快遞物流是規模經濟極其顯著的行業,說白了就是典型的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
通過價格戰勝出的高效率企業將繼續增加投入、擴大產能,規模進一步擴大……
比如,目前由極兔所引發的快遞行業價格戰,讓極兔僅用一年時間,便實現從0到2000萬件包裹的業務增速,甚至使出一天補貼一億的虧錢手段,最後因「低價傾銷」被罰,也在所不惜。
因此,民營快遞行業的賺錢模式,由早期的城市化紅利,變成必須加大投入、主動塑造行業格局。
根據相關數據顯示,國內快遞平均單價已從2010年的24.6元/件,下跌至2020年的10.55元/件。十年時間里,我國平均快遞單價下跌了14.05元/件。
這個過程中,快遞「老大哥」順豐必然要受到一波強烈的沖擊。
02
順豐是不是一家好公司?
也有人說,順豐的動盪,某種程度上是一種轉型期陣痛的表現。
順豐或許不希望外界視它為高端商務件、強調時效的快遞公司,更希望大家充分認識到順豐是一家綜合性物流服務商,乃至一家優質的技術型公司。
在如此激烈的行業轉型大戰中,必然造成一種認知分歧,更何況從公司決策層面而言,面對巨變和競爭,任何企業都不能保證每一次都能做出正確的選擇。
如果說,商界是一個江湖。那麼,順豐試圖從幫派混戰的江湖中揚名立萬,甚至當武林盟主,也許要首先要去證明自己是一家好公司。
與許多知名企業家一樣,順豐控股的創始人王衛,絕對是個「狠人」。據說,他喜歡一種以高速從山頂向下俯沖的自行車極限運動,這項運動極具野性和暴力美學。
如今,順豐的股價亦如這項極限運動。相比春節前的 歷史 最高點,順豐的市值目前已經快速縮水,蒸發超3000億,幾乎「腰斬」。
而這一次,不知「沖下山」的王衛究竟是怎樣的一種心情?
當順豐市值一舉沖上5000億人民幣時,外界一致崇拜這種冒險的企業家精神;但當順豐股價「腰斬」時,大家又會感覺厭惡,只願接納一種可靠、穩定的狀態。
2021年第一季度,順豐罕見地出現10億元虧損。
季報發布後第二天,順豐股價一度跌停,當時市值蒸發超700億元。王衛為此公開向投資者致歉,稱自己「在管理上有疏忽」,類似情況不會再出現。
但奇怪的是,從詳盡的年報數據來看,順豐又是中國業績及品牌形象最好、且最有可能實現多元化發展的物流公司之一。
這種看似矛盾、完全不同的兩種形象,或許才是越來越多投資者緊張情緒的真實來源。而事實上,大家出現的這種擔心不無道理。
顯然,在這場江湖持久戰中,試圖維系一個「好公司」的形象或許真的很難。
而當前有極兔的瘋狂跳躍,後有京東的圍追堵截時,這場江湖大戰似乎才剛剛開始。
如今,股價「腰斬」的順豐,不可逃避的一個重大問題是:與京東物流相比,誰的投資價值更大?
順豐和京東同屬高端物流,起步於自營模式,捨得在倉儲、卡車這些重資產上投錢,有很高的自動化水平,並且都很接近終端消費者。
順豐的定位是一家可以服務於任何公司的第三方,而京東物流,至少目前看上去還是服務於京東電商的物流公司。
值得一提的是,在京東集團的物流版塊中,還有一部分是投資控股的同城配送業務達達。順豐雖然在這個領域是新手,但掌握著一些優質的大客戶資源,比如麥當勞。
2020年,順豐的同城配送收入超過180億元,而達達不到60億元。
目前來看,不管是京東物流還是達達,都處於虧損狀態。所謂的重資產投入與網路效應,都還沒能在利潤層面充分兌現。相比之下,順豐每年5%左右的凈利潤率,相比京東物流更令人安心。
2020年開始,是順豐發力電商快遞的關鍵期。
過去,順豐是靠著冷鏈、急送或是保價等特殊需求來爭取電商客戶,但低價仍是快速獲客的最好辦法。
順豐在2020年力推單價3至4元的特惠業務,令公司經濟快遞業務的收入同比增長超過60%。
03
「中國郵政全面提速」
「只要在中國境內,中國郵政一定使命必達。」
快遞業從無到有,與時俱進的中國經濟發展使快遞業在中國大地風起雲涌,快遞業的年增長率遠高於同年GDP的增長率。
而開創中國大陸快遞業先河的,正是中國郵政。
而直到2021年時,市場份額已主要集中於頭部民營快遞企業。艾媒咨詢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1月,順豐控股、韻達股份、圓通速遞、申通快遞的市場份額分別為10.64%、16.33%、14.94%、9.93%。
曾經市場份額高達90%的中國郵政,如今僅剩不到30%,市場份額一步步被蠶食。
面對快遞行業的競爭激烈,中國郵政一度被瘋狂調侃,甚至很多人認為中國郵政已經破產了。
2021年6月28日,中國郵政官方宣布全面提速!
1000+城市間寄遞提速提升用郵體驗,快為根本。中國郵政此次提速後,全國主要城市可享郵件次日達,6成以上特快專遞實現次晨達。
中國郵政此次提速,被視為正式「硬剛」民營物流。
出人意料的是,與多年前全國網友一致吐槽EMS不同的是,這一次得知中國郵政提速的消息之後,網友們表現出一種強烈期待的態度。
6月28日當天,「今天起中國郵政全面提速」沖上微博熱搜榜首。一周內,該話題在微博上閱讀量超4.2億,討論超1.7萬次。
難道這背後,是群眾苦於民營物流一統天下久矣的現狀?特別疫情期間,中國郵政令更多人對這個國企有了新的認識。
2020年,中國郵政集團實現收入6645億元,同比增長7.7%;實現利潤606.4億元,同比增長12.5%。
根據《財富》發布的2021年世界500強排行榜,中國郵政集團在世界500強中位列第74位,相比2020年名次上升了16位。
物流民營企業與中國郵政相比,根本不在一個層級?
當三四十架飛機隨時待命,全國數千座機場聯合分配協調時,實際上已經全面碾壓了所有物流民企。
當面對這樣一個把下沉服務到極致、把物流資源充分調配、又掌握大量資金優勢的平台開始「蘇醒」時,對於廣大群眾來說,自然有更多期待。
除了對民企的資源碾壓外,還有意識形態的全面碾壓。中國郵政喊出了「是任務,不是生意」。
或許,這是它與順豐等民企的真正不同之處,亦是它真正的價值所在。
04
「快遞」是一條荊棘之路
從極兔快遞在義烏發貨價一度低至0.8元,遠低於其他快遞公司價格後,被責令處罰;
從「三通一達」在收入端仍嚴重依賴電商;
從中國郵政二十多年來的一路虧損;
到如今順豐的股價腰斬……
不難看出,快遞行業顯然不是太好的商業模式。
利潤薄,資產不僅重,而且設備和技術進步很快,需要持續的資本開支。
但中國這樣人口密集居住、商業發展日新月異的超級大國,或許註定會誕生規模遠超UPS和Fedex的本土物流公司。
可這無疑是一條無比艱辛、需要不停主動出擊、又要不斷經歷洗牌的荊棘之路。
在快遞江湖中,最終鹿死誰手,也許永遠都是一個謎題?
⑶ 達達配送的老闆是誰
達達配送老闆是上海趣盛網路科技有限公司老闆法人代表名字叫:蒯佳祺灶穗
我能局櫻肯定,望採納我的回答。隱臘卜
⑷ 達達配送
簡介: 採用眾包模式,專注提供最後三公里一小時配送的物流平台。
創始人: CEO蒯佳祺、CTO楊駿
願景: 達達希望天下的O2O沒有難做的生意
主要產品: 商戶APP、配送員APP、BD工具
技術情況: 主要有雲地址、動態定價策略、BD管理工具、派單與搶單
可參考: 新達達技術
主要競爭對手: 閃送、京東眾包(京東到家)、蜂鳥、點我達、人人快遞
主要發展節點:
1、2014 年 6 月上線
2、嘗試承接餓了么外賣訂單
3、與一米鮮達成合作,對接一米鮮訂單系統,日訂單量的突破4萬
4、推廣商戶APP、配送員APP、積累大量商戶以及眾包配送員
5、2015年10月份推出「派樂趣」外賣平台
6、2016年2月派樂趣逐步淡出用戶視野
7、2016年4月,京東到家與達達合並,合並後京東集團將擁有新公司 47% 的股份,更名為新達達
融資情況:
A輪融資,金額數百萬美元,投資方紅杉資本中國基金
2014年底完成了來自多家PE私募基金和中美超級天使投資人的數千萬美元B輪融資
2015年6月獲得DST領投、紅杉資本和景林跟投的一億美元C輪融資,當時估值已經超過10億美元
2015年9月,完成了D輪融資,融資額度在3億美元左右,主要投資人為DST和紅杉資本
個人解讀:
2015年9月份開始接觸達達在南京的運營團隊,期間共關注了一個月左右的時間,以下為個人解讀:
縱觀O2O之類的互聯網公司,達達顯然有些特立獨行,以至於完成C輪一億美元的融資時,很多人還不知道達達是什麼樣的公司。
定位於O2O的基礎服務商,達達在早期一直服務於商家。伴隨著O2O寒冬的來臨,達達急需完成新一輪融資或者實現自身造血,單純的配送無法支撐起後續的發展。最直接的方法就是推出外賣平台,實現了上游信息服務和下游配送服務的完整閉環,通過訂單收益維持其眾包隊伍,因此達達於2015年10月份推出了「派樂趣」。
派樂趣在2015年年末全面發力,用三個月時間將派樂趣做到日訂單百萬級,這固然進一步惡化了和美團外賣、餓了么、網路外賣之間的關系,遭遇了傳統外賣平台的瘋狂絞殺。但也在O2O寒冬來臨前充分展現了自己的價值,同時表明用戶對傳統的外賣平台並沒有那麼強的忠誠度。
下面從兩個層面來分析
顯性層面所能看到的是龐大的配送隊伍,數量維持在百萬級(活躍數量暫無公開數據),這是其價值所在。從淘寶、天貓、京東再到餓了么、美團、滴滴等互聯網企業,這一類互聯網公司的主要角色是信息平台,將商品信息直接傳達到消費者手中,後續的物流服務基本靠獨立的第三方物流公司解決(京東快遞除外)。這一類公司依靠信息傳播的無差別性可以快速覆蓋全國市場。
但對於O2O企業來說,因為區域性、時效性、離散性等因素,傳統的物流體系無法支撐O2O企業的發展,因此O2O企業形成了眾多分散的、孤立的、重疊的區域性市場。大市場的概念很大程度上停留在淘寶、餓了么、美團、滴滴這種提供線上信息服務的企業中。對於這一類的O2O企業來說,達達是其擴張的重要推手,一如和達達合作的一米鮮之類的公司。
達達平台的眾包配送員,具體數據不得而知,但最多不過百萬級。但他們不僅僅是兼職配送員。本質上來說,他們是一大群有時間、想掙錢、遵守線上平台規則的自由從業者。他們目前的工作是在達達提供的內容上完成配送工作,隨著達達垂直領域的增多,他們會跟隨達達的步伐進入其他垂直領域。或許會去談商家、會去推廣用戶、會去更多需要臨時用人、大量用人的長尾市場、O2O市場、自由職業市場。
隱性層面來看,達達的模式顛覆了現有的公司模式以及組織形態。我們很難去定義其員工的邊界。他是虛擬的、無邊界的一家企業,他將傳統的組織功能進行了弱化,通過平台規則對員工進行管理。他是一個足夠扁平化的無邊界組織,他通過互聯網平台去完成公司的自組織、自管理以及員工的更迭。
然而目前的達達的眾包隊伍所做的停留在一些簡單的工作上,另外員工個人的未來職業發展也是需要達達去考慮的,因為這個足夠扁平化的組織,還沒有一個合理的職業上升通道。
更新:
2016年,伴隨著O2O的降溫,達達也投入京東到家的懷抱。這個曾經非常看好的創新公司,慢慢變得不那麼耀眼,很多美好的想法也沒有實現,似乎有那麼一絲落寞之感。派樂趣的逐漸沒落,似乎阻斷了達達自己造血之路;一米鮮之類的第三方企業,本身不強的盈利能力,也無法支撐達達的後續發展。投入京東到家,也算一個不錯的選擇,希望達達在接下來的新零售模式中,能有更好的發展。
回歸到線下實體店鋪,媒體整天呼喊的實體店日子難過、中國的商業基礎設施不完善、線下店鋪倒閉等問題並沒有那麼嚴重。新街口、萬達的消費人群依然很多,優衣庫依舊賣斷貨,超市搞個促銷也會被一掃而空。至於所說的線下實體店鋪倒閉,這只是正常的優勝劣汰,即使沒有互聯網,每天都會有大量的實體店因為經營不善而倒閉,也會有很多實體店因為體驗好而人氣爆棚。當年到處描述的傳統公司看互聯網企業,看不起、看不懂、看不見的問題,也只是從過分自信到過分恐懼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