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基金投資 > 投資者與資訊

投資者與資訊

發布時間:2023-03-29 01:26:34

Ⅰ 有關投資者對社會企業責任(CSR)的需求 投資者想透過CSR而獲得甚麼的資訊

企業的社會責任要求企業必須超越把利潤作為唯一目標的傳統理念,強調要在生產過程中對人的價值的關注,強調對消費者、對環境、對社會的貢獻。

企業的雙重責任
首先,企業應該承擔並履行好經濟責任,為極大豐富人民的物質生活,為國民經濟的快速穩定發展發揮自己應有的作用。最直接地說就是盈利,盡可能擴大銷售,降低成本,正確決策,保證利益相關者的合法權益。
其次,企業在遵紀守法方面作出表率,遵守所有的法律、法規,包括環境保護法、消費者權益法和勞動保護法。完成所有的合同義務,帶頭誠信經營,合法經營,承兌保修允諾。帶動企業的雇員、企業所在的社區等共同遵紀守法,共建法治社會。
第三,倫理責任是社會對企業的期望,企業應努力使社會不遭受自己的運營活動、產品及服務的消極影響。加速產業技術升級和產業結構的優化,大力發展綠色企業,增大企業吸納就業的能力,為環境保護和社會安定盡職盡責。
最後,是企業的慈善責任。現階段構建和諧社會的一個重要任務是要大力發展社會事業,教育、醫療衛生、社會保障等事業的發展直接關系人民的最直接利益,也直接決定著社會安定與否,和諧與否。很多地方在發展社會事業上投資不足或無力投資,這就需要調動一切可以調動的資本,企業應充分發揮資本優勢,為發展社會事業,為成為一個好的企業公民而對外捐助。支援社區教育、支持健康、人文關懷、文化與藝術、城市建設等項目的發展,幫助社區改善公共環境,自願為社區工作。

Ⅱ 上交所產品創新副總經理葉武:「如何更好服務ETF投資者」

上交所2004年推出國內首隻ETF上證50ETF拉開了ETF大幕。到2020年,中國境內ETF市場快速發展,產品規模突破萬億元,較上一年大幅增長近58%,產品數量與規模均創近10年來新高,我想這是中國資本市場成立30年來不斷努力的成就。那接下來讓我們有請上交所產品創新副總經理葉武先生,為大家帶來主題演講《新起點 · 新征程:如何更好服務ETF投資者》。

【精彩觀點】

1、作為一種指數型投資工具,ETF具有高效率、低成本、跟蹤指數誤差小的優勢,已成為投資者進行全球資產配置的基礎工具。截至2020年底,全球掛牌交易的ETF達到7527隻,資產總規模超過7.9萬億美元,較2017年底增長72%,近十年的年均復合增長率超過20%。ETF的出現徹底顛覆了全球資產管理行業的傳統思維模式,日漸成為全球各類投資者進行資產配置和風險管理的有力工具。

2、近年來,滬市ETF市場快速發展,不斷完善產品布局,牢牢占據國內ETF市場主導地位。截至3月,滬市ETF掛牌的產品數量達到286隻,市值規模超過1萬億元,滬市ETF市值、成交額境內佔比超過八成,最近三年保持40%--50%的增長率。最新統計數據顯示,滬市去年以來ETF的交易賬戶數超過860萬戶,日持有賬戶數超過500萬戶,投資者參與ETF投資的熱情高漲,僅年初兩三個月,就新增200萬投資者開始選擇交易ETF,誕生了很多的ETF愛好者。

3、參與滬市ETF交易的個人投資者年齡主要集中在30歲到50歲之間,以90後、80後、70後為主。該類投資者往往經濟實力較強且投資經驗較為豐富,風險意識強,有較大資產配置需求。從區域分布來看,參與滬市ETF市場的投資者主要分布在經濟較為發達的省份,其中廣東、四川、上海、湖南、山東等區域的投資者賬戶數較多且參與ETF市場交易的熱情較高。

4、國內ETF市場近年來實現了跨越式發展,但是與歐美成熟市場相比,不論產品數量還是市值規模都還有較大差距。在諸如固定收益型ETF、主動型ETF、外匯ETF、結構化產品等產品創新方面也仍存在一定差距。

5、伴隨著產品數量和市值規模的爆發式增長,境內ETF市場發展仍然存在一些瓶頸:第一,ETF產品開發同質化嚴重。第二,ETF銷售渠道不暢。第三,投資者對ETF認知不足,ETF資訊不夠豐富。第四枯孝,還需要進一步完善ETF產品創新的保護機制。

近年來,圍繞「一所連百業、一市跨全球」的發展戰略,上交所在產品(指數研究和產品布局)、交易機制(流動性和定價效率)和平台(銷售渠道與推廣)三個方面持續推動滬市ETF快速發展,以期更好服務ETF投資者和市場參與者。

【演講內容】

一、境內ETF市場處於高速增長期

作為一種指數型投資工具,ETF具有高效率、低成本、跟蹤指數誤差小的優勢,已成為投資者進行全球資產配置的基礎工具。尤其是2020年以來,在全球經濟遭受巨大沖擊及資本市場劇烈震盪的背景下,全球流入ETF市場的資金依然延續增長態勢,產品數量和資產規模保持高速增長。截至2020年底,全球掛牌交易的ETF達到7527隻,資產總規模超過7.9萬億美元,較2017年底增長72%,近十年的年均復合增長率超過20%。ETF的出現徹底顛覆了全球資產管理行業的傳統思維模式,日漸成為全球各類投資者進行資產配置和風險管理的有力工具。

回顧國內市場,在中國證監會統一領導下,國內ETF市場近年來開啟爆發式增長模式,產品數量和市值規模疊創新高。截至2020年底,國內掛牌交易的ETF數量從2017年底的孫敗咐166隻增長到371隻,三年增加了205隻產品;ETF市值規模則純從2017年底的3529億元增長到1.1萬億元,三年增長了2.1倍,並於去年底突破萬億大關,創 歷史 新高。從產品來看,近年來境內市場陸續推出了跨市場ETF、跨境ETF、債券ETF、商品ETF等多類創新型產品。投資范圍的拓寬以及投資策略的豐富吸引了大批新的投資者,國內ETF市場發展駛入快車道。

近年來,滬市ETF市場快速發展,不斷完善產品布局,牢牢占據國內ETF市場主導地位。截至3月,滬市ETF掛牌的產品數量達到286隻,市值規模超過1萬億元,滬市ETF市值、成交額境內佔比超過八成,最近三年保持40%--50%的增長率。最新統計數據顯示,滬市去年以來ETF的交易賬戶數超過860萬戶,日持有賬戶數超過500萬戶,投資者參與ETF投資的熱情高漲,僅年初兩三個月,就新增200萬投資者開始選擇交易ETF,誕生了很多的ETF愛好者。目前來看,參與滬市ETF交易的個人投資者年齡主要集中在30歲到50歲之間,也就是90後、80後、70後為主。該類投資者往往經濟實力較強且投資經驗較為豐富,風險意識強,有較大資產配置需求。從區域分布來看,參與滬市ETF市場的投資者主要分布在經濟較為發達的省份,其中廣東、四川、上海、湖南、山東等區域的投資者賬戶數較多且參與ETF市場交易的熱情較高。

誠然,國內ETF市場近年來實現了跨越式發展,但是與歐美成熟市場相比,不論產品數量還是市值規模都還有較大差距。以美國市場為例,截至2020年底,美國ETF數量達到2281隻,資產規模超過5.49萬億美元,約佔全球ETF總規模的69%。境內ETF市值規模僅1700多億美元,約佔全球ETF總規模的2%。目前,美國ETF市值規模占非貨幣共同基金規模的比重約為20.9%,而我國ETF規模占非貨幣公募基金規模的比重僅為6.6%;美國股票ETF規模占股票市值的比重約為9%,而我國股票ETF規模佔A股市值比重不足1%。此外,從ETF產品種類來看,盡管國內ETF標的資產已經涵蓋股票、債券、商品、貨幣等大類資產,但是與美國市場相比,境內市場在諸如固定收益型ETF、主動型ETF、外匯ETF、結構化產品等產品創新方面也仍存在一定差距。

二、國境內ETF市場發展存在瓶頸

伴隨著產品數量和市值規模的爆發式增長,境內ETF市場發展仍然存在一些瓶頸:

第一,ETF產品開發同質化嚴重。2018年以來,國內ETF產品數量迅速增長。隨著權益ETF跟蹤的賽道更加精細,ETF開發競爭日益激烈,產品同質化問題凸顯。一方面,主流寬基指數ETF數量持續擴張,眾多基金公司先後推出跟蹤中證500、上證50、滬深300等主流指數的ETF,以至於跟蹤同一指數的產品就多達數十隻。另一方面,基金公司扎堆布局熱門賽道,紛紛推出跟蹤大量熱門細分行業主題指數ETF。比如,2020年,跟蹤5G通信、人工智慧、半導體、新能源 汽車 、電子等 科技 行業主題的ETF密集發行。目前,市場上已經有5隻跟蹤半導體晶元的ETF產品。

第二,ETF銷售渠道不暢。長期以來,ETF發展單一依賴於券商渠道。並且,場外和場內投資者群體割裂,大多數場外未開通A股賬戶,無法直接參與ETF交易。目前A股投資者1.5億個,基金市場投資者超過4億,大量投資者未能直接參與ETF投資,市場參與度亟待提高。同時,境內市場一直實行「賣方投顧」的模式,費率低廉的ETF無法成為投資顧問首先推薦的資產配置產品。

第三,投資者對ETF認知不足,ETF資訊不夠豐富。總體來看,境內投資者對ETF的認知度、接受度和參與度仍然偏低。截至目前,境內持有ETF投資的賬戶數不過幾百萬,與共計1.5億A股投資賬戶相比數量差距很大。並且,針對ETF的宣傳培訓不足,無法覆蓋數量龐大的投資者群體。投資者獲取ETF投資資訊的渠道較少,相關內容也不夠豐富。

第四,還需要進一步完善ETF產品創新的保護機制。隨著ETF市場的快速發展,基金公司在ETF領域的研發創新、流動性、費率比拼將更為激烈。其中,ETF市場競爭必然會聚焦於產品創新,其競爭的核心在於指數設計是否符合投資者的需求。然而,國內市場目前對於指數設計研發和指數產品開發的創新保護力度不夠,沒有對指數設計形成完善的知識產權保護機制。這些都會抑制基金公司開發ETF產品的積極性,阻礙國內ETF市場 健康 發展。

三、如何更好服務ETF投資者

近年來,圍繞「一所連百業、一市跨全球」的發展戰略,上交所在產品(指數研究和產品布局)、交易機制(流動性和定價效率)和平台(銷售渠道與推廣)三個方面持續推動滬市ETF快速發展,以期更好服務ETF投資者和市場參與者:

第一,加強產品創新,持續完善ETF產品鏈。一直以來,上交所積極推動ETF產品創新,不斷豐富ETF產品供給。一方面,著力發展權益類ETF,持續豐富行業主題類ETF,推出跨滬港深ETF,為投資者提供多樣化選擇;推動ESG主題ETF、指數增強ETF等產品開發;另一方面,擴大ETF標的范圍。推動跨銀行間市場債券ETF、商品期貨ETF等產品開發,為投資者提供多樣化資產配置型或交易型工具;此外, 探索 與更多境外市場進行互聯互通,積極推動與境外市場互聯互通,提升交易所對外開放水平。

第二,不斷提高ETF流動性和定價效率,積極推動ETF交易機制和技術服務優化。為了使投資者能夠以更加合理的價格買賣ETF和降低交易成本,一方面,上交所不斷優化ETF做市商制度,通過優化完善做市商評級制度、豐富做市商類型等措施來提升ETF市場流動性,提高ETF的定價效率。另一方面,上交所持續優化ETF交易機制,5月份將提供實時逐筆交收(RTGS)服務,提升ETF申贖效率,促進ETF套利機制有效發揮。

第三,升級優化相關平台,以期讓更多投資者更加便利參與ETF投資。打通場內、場外銷售渠道,優化升級基金通平台,讓我們的產品更直接觸達客戶、便利客戶、服務客戶,進一步提高投資者參與公募Reits等場內基金產品的投資體驗,引導更多投資者通過ETF實現長期投資、價值投資、低成本投資的科學投資理念。

第四,為提高投資者對ETF認知,多渠道為投資者提供ETF投資資訊。與成熟市場相比,我國ETF市場發展時間短,投資者參與程度不高。2017年以來,上交所通過建立ETF微信公眾號、建立ETF行業分析師隊伍、定期發布ETF各類研究報告以及改版上線新的基金網站等措施,使更多的投資者了解ETF,為投資者進行ETF投資提供參考,鼓勵投資者參與ETF交易。

第五,加強ETF市場宣傳和推廣,為投資者參與ETF投資提供便利性和更優質的服務。近年來,上交所通過開展ETF大講堂、拓寬線上培訓渠道等方式,不斷加大ETF宣傳和推廣力度。2020年以來,上交所舉辦11場ETF在線直播,觀看人數超過40萬;指數股(ETF)大講堂82場,涉及58個城市。從投資者數量上看,滬市目前持有ETF的賬戶數超過500萬戶,較2019年實現翻番;參與滬市ETF交易的賬戶達860萬戶,是2019年賬戶數的2.1倍。2020年以來,為了提升ETF各參與主體便利性,上交所全面梳理ETF業務流程,通過實施基金擴位簡稱、優化ETF發行上市流程、推動基金業務辦理電子化等措施全方位為ETF市場發展提供更優質的服務。

伴隨投資者財富管理理念的轉變,境內ETF市場處於難得的發展機遇期。站在未來市場發展的新起點,上交所將繼續加強ETF產品布局和創新,不斷優化ETF交易機制,更好服務ETF投資者,引導市場回歸價值投資本源,以期開啟境內ETF市場發展新征程!

Ⅲ 現貨投資客戶八大資訊是什麼

現貨投資客戶的八大資訊是:

  1. 姓名;

  2. 性別;

  3. 年齡;

  4. 職業職位;

  5. 作息時間;專

  6. 投資類別(能力)屬;

  7. 投資狀況,興趣愛好;

  8. 家庭成員。

Ⅳ 投資者如何獲得港股通股票的信息

滬港通業務不改變現有滬港兩地市場監管架構和市場運行模式。其中,關於港股通股票信息披露,適用聯交所有關規定。
內地投資者既可以通過登錄聯交所「披露易」網站,也可以通過公告板、資訊供應商處和上市公司自設的網站等途徑獲取上市公司披露的信息。
(1) 「披露易」網址為:http://sc.hkexnews.hk/TuniS/www.hkexnews.hk/index_c.htm
對投資者比較關心的年報及半年報(香港市場稱為「中期報告」)等,不僅可在「披露易」網站上查閱,還可以向上市公司索要中文或英文的電子和印刷版本的年報。
(2)公告板的網址為:http://hkexnews1.bulletinboard.hk/index.htm
(3)至於上市公司自設的網站電子地址,投資者可以通過查閱聯交所網站的「網上聯系」欄目獲取。
此外,投資者還可以通過新聞媒體的報道、財經網站、證券公司等渠道獲得。

Ⅳ 投資者購買基金產品前需要重點關注哪些信息

在做出購買基金產品的決策前,投資者需要充分了解基金產品的相關信息,其中比較重要的包括產品類型、基金規模、業績基準、投資目標、投資范圍、投資策略、資產配置、行業和股票配置、投資風格、基金經理、歷史業績和排名、第三方評級,申購和贖回費率等。了解產品信息的方式有很多,基金公司的官網是相對便捷的途徑,產品基本信息更新也較為及時。此外,也有很多專業的第三方平台,專門進行基金產品的研究,可以提供更加豐富的信息,如綜合評級、排名、基金經理評價、產品研究報告,投資風格分析等,對於投資決策可以提供更充分的支持,投資者可以選擇相對專業、市場認可度高、資訊豐富的三方公司進行產品研究。

Ⅵ 中國十大投資咨詢及信息咨詢公司機構有哪些

我知道在上海有帶投資牌照的合法工法有以下這些:

上海轄區證券投資咨詢機構名錄

序號 機構全稱 辦公地址 郵編 公司網站網址 電話

1 上海東方財富證券研究所有限公司 上海市徐匯區平福路188號1幢第三層 200231 www.dongfangcaifu.com.cn 021-24099099

2 上海海能證券投資顧問有限公司 上海市陸家嘴東路161號1509室 200120 無 021-68905987

3 上海凱石證券投資咨詢有限公司 上海市黃浦區南京東路328號7樓701室 200002 無 021-60203288

4 上海邁步投資管理有限公司 上海市黃浦區淡水路277號復興廣場B座503 200030 無 021-33634353

5 上海榮正投資咨詢有限公司 上海市長寧區新華路639號 200052 www.realize.com.cn 021-52588686

6 上海森洋投資咨詢有限公司 上海市普陀區中山北路2911號701室 200063 www.senyangtz.com 021-61491266

7 上海申銀萬國證券研究所有限公司 上海市南京東路99號 200002 www.swsresearch.com 021-23297818

8 上海世基投資顧問有限公司 上海市浦東新區東方路971號錢江大廈5樓A、G、H、I區 200122 www.sjstock.com.cn 021-51348888

9 上海新蘭德證券投資咨詢顧問有限公司 上海市楊浦區國定路323號11樓1101室 200061 www.bdxgw.com.cn 021-55900526

10 上海亞商投資顧問有限公司 上海市延安西路2558號1號樓 201103 www.abc-financial.cn 021-62959001

11 上海益盟軟體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市宜山路926號17層 200233 www.emoney.cn 021-61958888

12 上海朝陽永續理財顧問有限公司 上海市浦東新區豐和路1號港務大廈3幢北402室 200120 無 021-58772893

13 上海證券通投資資訊科技有限公司 上海市浦東新區民生路1518號金鷹大廈B棟1301B室 200135 www.cnsec.com 021-34611107

14 上海證券之星綜合研究有限公司 上海市碧波路690號8號樓301-B室 201203 www.szzy888.com 021-50803180

15 上海益學投資咨詢有限公司 上海市虹口區黃浦路99號302H5室 200000 www.yxcps.cn 021-60841032

Ⅶ 會計資訊質量要求——相關性的內涵是什麼

會計資訊質量要求——相關性的內涵是什麼?

相關性要求企業提供的會計資訊應當與投資者等財務報告使用者的 經濟決策需要相關 ,有助於投資者等財務報告使用者對企業過去、現在或者未來的情況作出評價或者預測。

1、如何判斷會計資訊的相關性:會計資訊是否有用,是否具有價值,關鍵是看其與使用者的決策需要是否相關,是否有助於決策或者提高決策水平。

2、相關的會計資訊應當具有兩方面作用:

(1)應當能夠有助於使用者評價企業過去的決策,證實或者修正過去的有關預測,因而具有反饋價值。

(2)應當具有預測價值,有助於使用者根據財務報告所提供的會計資訊預測企業未來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

3、會計資訊質量的相關性要求,以可靠性為基礎的,兩者之間是統一的,並不矛盾,不應將兩者對立起來。也就是說,會計資訊在可靠性前提下,盡可能地做到相關性,以滿足投資者等財務報告使用者的決策需要。

會計資訊質量要求——可靠性的內涵是什麼?

會計資訊質量要求——可靠性的內涵如下:
可靠性要求企業應當以實際發生的交易或者事項為依據進行確認、計量和報告,如實反映符合確認和計量要求的各項會計要素及其他相關資訊。保證會計資訊真實可靠肆清、內容完整。
會計資訊要有用,必須以可靠為基礎。如果財務報告所提供的會計資訊是不可靠的。就會給投資者等使用者的決策產生誤導甚至損失。為了貫徹可靠性要求,企業應當做到:
(1)以實際發生的交易或者事項為依據進行確認、計量,將符合會計要素定義及其確認條件的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收入、費用和利潤等如實反映在財務報表中,不得根據虛構的、沒有發生的或者尚未發生的交易或者事項進行確認、計量和報告。
(2)在符合重要性和成本效益原則的前提下,保證會計資訊的完整性,其中包括應當編報的報表及其附註內容等應當保持完整,不能隨意遺漏或者減少應予披露的資訊,與使用者決策相關的有用資訊都應當充分披露。
(3)包括在財務報告中的會計資訊應當是中立的、無偏的。如果企業在財務報告中為了達到事先設定的結果或效果,通過選擇或列示有關會計資訊以影響決策和判斷的。這樣的財務報告資訊就不是中立的。
會計資訊質量要求是對企業財務報告中所提供會計資訊質量的基本要求,是使財務報告中所提供會計資訊對投資者等使用者決策有用應具備的基本特徵,它主要包括可靠性、相關性、可理解性、可比性、實質重於形式、重要性、謹慎性和及時性等。

會計資訊質量要求的相關昌雹毀性中,會計資訊應當具有哪些價值?

同學你好,很高興為您解答!

企業應當提供與投資者等決策相關的資訊。

會計資訊應當具有反饋價值和預測價值。

更多注會科目知識點,盡在注冊會計師考試《會計》最新版

作為全球領先的財經證書網路教育領導品牌,高頓財經集財經教育核心資源於一身,旗下擁有高頓網校、公開課、線上直播、網站聯盟、財經題庫、高頓部落、APP客戶端等平台資源,為全球財經界人士提供優質的服務及全面的解決方案。

高頓網校將始終秉承"成就年輕夢想,開創新商業文明"的企業使命,加快國際化程序,打造全球一流的財經網路學習平台!

高頓祝您生活愉快!如仍有疑問,歡迎向高頓企業知道平台提問!

會計資訊質量要求相關性中「適度引入公允價值」是什麼意思?

會計資訊質量要求相關性中強調適度、謹慎地引入公允價值,主要是考慮我國作為新興市場經濟國家,許多資產還沒有活躍市場,會計資訊的相關性固然重要,但應當以可靠性為前提,如果不加限制地引入公允價值,有可能會出現人為操縱利潤現象。因此,中國投資性房地產、生物資產、非貨幣性資產交換、債務重組等准則規定,只有存在活躍市場、公允價值能夠獲得並可靠計量的情況下,才允許採用公允價值計量。

關於會計資訊質量要求可比性的問題

可比性(包括一貫性)。可比性是指能耐備使資訊使用者從兩組經濟情況中區分其異同的質量特徵,要求不同企業之間的會計政策具有相同的基礎,會計資訊所反映的內容也應基本一致。當經濟情況相同時,會計資訊應能顯示相同的情況;當經濟情況不同時,會計資訊亦能反映其差異。作為資訊質量,可比性與相關性和可靠性不同,它是表明兩個或幾個資訊之間關系的質量,在某些特定的情況下,會計資訊可以是相關的或可靠的,但卻不是可比的,為了加強可比性,可能會加強或削弱相關性或可靠性。可比性並不要求各企業均採用相同的會計政策,而應該按各企業實際情況選用適當的會計政策,以如實反映為依據。可比性是以可靠性為基礎的,只有可靠的資訊才能使其真正具有可比性,不可靠的資訊的可比性也是不可信的。在會計理論結構中,可比性是資訊質量的次要品質,但對於會計准則制定機構來說,可比性則是所需考慮的主要問題。

會計資訊質量要求包括哪些內容?

會計資訊質量要求是對企業財務報告中所提供會計資訊質量的基本要求,是使財務報告中所提供會計資訊對投資者等使用者決策有用應具備的基本特徵,根據基本准則規定,它包括可靠性,相關性,可理解性,可比性,實質重於形式,重要性,謹慎性和及時性等.其中,可靠性,相關性,可理解性和可比性是會計資訊的首要質量要求,是企業財務報告中所提供會計資訊應具備的基本質量特徵;實質重於形式,重要性,謹慎性和及時性是會計資訊的次級質量要求,是對可靠性,相關性,可理解性和可比性等首要質要求的補充和完善,尤其是在對某些特殊交易或者事項進行處理進,需要根據這些質量要求來把握其會計處理原則,另外,及時性還是會計資訊相關性和可靠性的制約因素,企業需要在相關性和可靠性之間尋求一種平衡,以確定資訊及時披露的時間.

根據基本准則規定,它包括可靠性、相關性、可理解性、可比性、實質重於形式、重要性、謹慎性和及時性。
(一)可比性
同一企業不同時期發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項,應當採用一致的會計政策,不得隨意變更。確需變更的,應當在附註中說明。
不同企業發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項,應當採用規定的會計政策,確保會計資訊口徑一致、相互可比。
(二)實質重於形式
這里的「實質」強調經濟業務的經濟實質,「形式」強調經濟業務的法律形式,即經濟實質要重於法律形式。
實質重於形式要求企業應當按照交易或者事項的經濟實質進行會計確認、計量和報告,不應僅以交易或者事項的法律形式為依據。
(三)重要性
重要性要求企業提供的會計資訊應當反映與企業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有關的所有重要交易或者事項。
財務報告中提供的會計資訊的省略或者錯報會影響投資者等使用者據此做出決策的,該資訊就具有重要性。重要性的應用需要依賴職業判斷,企業應當根據其所處環境和實際情況,從專案的性質和金額大小兩方面加以判斷。例如,企業發生的某些支出,金額較小的,從支出受益期來看,可能需要若干會計期間進行分攤,但根據重要性要求,可以一次計入當期損益。
(四)謹慎性
謹慎性要求企業對交易或者事項進行會計確認、計量和報告時應當保持應有的謹慎,不應高估資產或者收益、低估負債或者費用。謹慎性的應用並不允許企業設定秘密准備。

會計資訊質量要求包括可能性嗎?

二、相關性相關性要求企業提供的會計資訊應當與投資者等財務報告使用者的經濟決策需要相關,有助於投資者等財務報告使用者對企業過去、現在或者未來的情況作出評價或者預測。 三、可理解性 可理解性要求企業提供的會計資訊應當清晰明了,便於投資者等財務報告使用者理解和使用。 四、可比性 可比性要求企業提供的會計資訊應當相互可比。這主要包括兩層含義: (一)同一企業不同時期可比 為了便於投資者等財務報告使用者了解企業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的變化趨勢,比較企業在不同時期的財務報告資訊,全面、客觀地評價過去、預測未來,從而做出決策。會計資訊質量的可比性要求同一企業不同時期發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項,應當採用一致的會計政策,不得隨意變更。 (二)不同企業相同會計期間可比 為了便於投資者等財務報告使用者評價不同企業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及其變動情況,會計資訊質量的可比性要求不同企業同一會計期間發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項,應當採用規定的會計政策,確保會計資訊口徑一致、相互可比,以使不同企業按照一致的確認、計量和報告要求提供有關會計資訊。 五、實質重於形式 實質重於形式要求企業應當按照交易或者事項的經濟實質進行會計確認、計量和報告,不僅僅以交易或者事項的法律形式為依據。 六、重要性 重要性要求企業提供的會計資訊應當反映與企業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有關的所有重要交易或者事項。 七、謹慎性 謹慎性要求企業對交易或者事項進行會計確認、計量和報告應當保持應有的謹慎,不應高估資產或者收益、低估負債或者費用。

Ⅷ 投資者情緒指數在哪裡查詢

投資者情緒指盯頌肆數可以櫻前通過多種網站和資訊平台查詢,例如新浪財經、雪球、財聯社凱轎、同花順等,也可以到投資者投資與研究中心等相關機構查詢。

Ⅸ 投資需要注意的問題有哪些

一、針對政策性陷阱

1、加強與政府溝通,保證政策信息來得更快更准確,因為政策的確包含著巨大的商機;

2、忌貪小便宜吃大虧,不能僅僅因為政策優厚而不顧投資的其它條件;

3、提高對政策的應用水平,不要把寶全押在政策商機上,要根據自己的實力進行投資;

4、政策應用適當,不要過頭,留心政策的變化

二、避免技術和人才陷阱

1、進入新領域優先考慮熟悉產業的相關行業,盡量不要進入自己不熟悉的行業;

2、對還處於實驗階段的新技術,必須進行由小試到中試再到小規模的投產試驗;

3、對專家、顧問不能盲從,信任他們,但要驗證;

4、技術和人才的投資以適應企業規模和投資能力、適應目標市場需求為主要標准,過高或過低的技術、人才要求並不適當;

5、對進入新行業的投資者而言,判斷人才是否合適的標準是:一看其是否有相當的從業經驗,二看其在該企業及行業內的口碑,三看其歷史業績,最後,還要看其個人稟性是否與本企業文化相融合。對技術是否合適的判斷標准與此類似。

三、避免求新求異的投資陷阱

1、投資的目的在於贏利,確定投資項目首先得有詳細的贏利計劃,不要被各種時尚潮流所迷惑;

2、任何一種新奇的項目,既要弄明白其中的法律禁區,還得考慮人們的消費習慣和對新鮮事物的接受程度。

3、新的項目一般很難被消費者一下子接受,因此一方面有失敗的承受能力,還得做好持久戰的准備;

4、站在潮頭的背後,關注新奇項目的發展,發現贏利區後果斷進入.

四、避免並購的陷阱

1、在產權受到嚴格保護的市場經濟中,並購最好的方式是嚴格按照法律程序辦事,但在產權保護體系還不完善的制度環境,在獲得相關主管部門的支持後,需要注意先接管後轉讓或先租賃經營後轉讓甚至合資經營等非常方式;

2、聘請中立權威的會計師事務所進行財務審計,同時在產權交易合約中明確規定收購方承擔的債務范圍;

3、在並購企業中進行文化融合而不是企業文化的替代;

4、藉助合適的中介機構幫助進行並購。合適的中介機構標準是:業績好,歷史長,專業化程度高,人員構成合理,規模大。

(9)投資者與資訊擴展閱讀

中國投資品種

1、房產。很多人都投資房產,一家買n套房等著升值。

2、債券。債券有國債、金融債券、公司債券。這個比起股票風險低,但是收益也低。可以選擇復利計息。國債是很多人都不能買到的,信譽好、利率優、風險小被稱為「金邊債券」。金融債券風險相對高些,公司的債券風險最大,收益最高。

3、股票。這個基本是都知道一些的。中國的股市從2008年的6000多降到2011年的2000多,並且經濟增長而股票不漲,中石油那麼牛的企業它的股票也是不好,巴菲特是從中石油賺了35億美元後華麗的退出了。

4、貴金屬。這個近幾年比較熱。「亂世買金」,在金融危機、歐債危機,世界不穩定因素太多,還有中國的通貨膨脹比較厲害的情況下,很多人都轉向黃金這個世界通用、價值穩定的物質。銀行很多黃金產品,如黃金條塊、紙黃金、黃金T+D。

5、保險。保險公司推出了很多理財型保險,預計收益率在6%左右。

6、基金。基金是指為了某種目的而設立的具有一定數量的資金。主要包括信託投資基金、公積金、保險基金、退休基金,各種基金會的基金。人們平常所說的基金主要是指證券投資基金。

7、銀行短期理財產品。這個可以是幾天十幾天幾個月,年化預計收益都是5%左右吧。不過這是「年化」。比較適合有短期大額閑余資金的公司或個人。

8、信託。這個是最少100萬,也是適合比較有錢的人。

9、錢幣古董的收藏。這也是有一定的收益的,不過可能時間長,收益也不能保證。

10、民間借貸。目前有一些機構做民間借貸的,收益可能在5%左右。

閱讀全文

與投資者與資訊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000858上市當時收盤價格 瀏覽:83
諾亞財富派理財可靠嗎 瀏覽:27
中國銀行個人留學貸款 瀏覽:528
什麼是非融資性 瀏覽:5
如何確定股票發行數量和價格 瀏覽:365
貸款違約金擔保人出么 瀏覽:203
1比索摺合人民幣多少 瀏覽:946
163406基金凈值今日凈值 瀏覽:327
九號理財 瀏覽:952
金條銀行價格 瀏覽:297
五線開花9期貨揭秘與實戰PDF 瀏覽:505
包裝貸款怎麼樣 瀏覽:896
理財直融查詢 瀏覽:525
國海證券金貝殼理財版 瀏覽:969
滴滴現在期權價格 瀏覽:712
首汽約車股票 瀏覽:490
A輪融資9億 瀏覽:765
優化營商環境企業融資 瀏覽:344
錢多多是中糧期貨 瀏覽:281
債券融資組 瀏覽:8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