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基金投資 > 普通公募基金

普通公募基金

發布時間:2023-03-29 00:00:18

⑴ 公募基金是什麼意思

一、公募 基金是什麼 意思 公募基金,公募基金是受政府主管部門監管的,向不特定投資者公開發行受益憑證的證券投資基金,這些基金在法律的嚴格監管下,有著信息披露,利潤分配,運行限制等行業規范。例如目前國內證券市場上的封閉式基金屬於公募基金。公募基金和 私募基金 各有千秋,它們的健康發展對金融市場的發展都有至關重要的意義。 二、我國公募基金的現狀 我國基金業發展14年,基金市場份額呈現階梯型增長態勢:第一階段是1998年到2000年,由於市場品種僅限於封閉式基金,基金規模很小,三年的基金份額分別為100億、500億、610億.第二階段是2001年,由於引入了開放式基金,基金規模有所擴大,達到809億。第三階段是2002年至2003年,基金規模高速增長,2003年擴張規模達到了頂峰。其1633億的市場規模比2002年增加了一倍多。2004年至至2005年10月20日,由於市場調整等因素的影響,基金發行規模波動發展。我國基金市場上共有封閉式基金54隻,開放式基金159隻,基金份額3200億。2005年-2007年,基金凈值狂飆至3.2萬億。2007年至今,由於股市一直低迷,基金凈值跌至2萬億附近。 2013年4月23日結束披露的一季報顯示,截至2013年3月末,至少有6隻公募基金期末持有股指期貨合約,其中,國泰保本混合基金一家就持有IF1304合約207張,市值超過1.55億元,對沖其期末股票市值達70%以上。 這意味著,國內基金在股指期貨領域上已開始告別小打小鬧的歷史格局,逐步接軌海外大型資產管理公司採用的"股票多頭持有+股指動態期貨對沖"策略。繼近年理財產品多元化、工具化的革新之後,主動型股票基金的求新求變、嫁接對沖策略,或許將探尋出一條絕對收益的投資新路。 三、公募基金的特點 享受市場整體的回報,基金的超額收益不可能長期脫離業績基準,規模越大,基金獲取市場平均利潤的可能越大;概括就是:四權分立、信息透明、風險分擔。 四、公募基金和私募基金的區別 募集的對象不同。公募基金的募集對象是廣大社會公眾,即社會不特定的投資者。而私募基金募集的對象是少數特定的投資者,包括機構和個人。 募集的方式不同。公募基金募集資金是通過公開發售的方式進行的,而私募基金則是通過非公開發售的方式募集,這是私募基金與公募基金最主要的區別。 信息披露要求不同。公募基金對信息披露有非常嚴格的要求,其投資目標、投資組合等信息都要披露。而私募基金則對信息披露的要求很低,具有較強的保密性。 投資限制不同。公募基金在在投資品種、投資比例、投資與基金類型的匹配上有嚴格的限制,而私募基金的投資限制完全由協議約定。 業績報酬不同。公募基金不提取業績報酬,只收取管理費。而私募基金則收取業績報酬,一般不收管理費。對公募基金來說,業績僅僅是排名時的榮譽,而對私募基金來說,業績則是報酬的基礎。 私募基金和公募基金除了一些基本的制度差別以外,在投資理念、機制、風險承擔上都有較大的差別。 首先,投資目標不一樣。公募基金投資目標是超越業績比較基準,以及追求同行業的排名。而私募基金的目標是追求絕對收益和超額收益。但同時,私募投資者所要承擔的風險也較高。 其次,兩者的業績激勵機制不一樣。公募基金公司的收益就是每日提取的基金管理費,與基金的盈利虧損無關。而私募的收益主要是收益分享,私募產品單位凈值是正的情況下才可以提取管理費,如果其管理的基金是虧損的,那麼他們就不會有任何的收益。一般私募基金按業績利潤提取的業績報酬是20%。 此外,公募基金在投資上有嚴格的流程和嚴格的政策上的限制措施,包括持股比例、投資比例的限制等。公募基金在投資時,因為牽扯到廣大投資者的利益,公募的操作受到了嚴格的監管。而私募基金的投資行為除了不能違反《 證券法 》操縱市場的 法規 以外,在投資方式、持股比例、倉位等方面都比較靈活。 私募和公募的最大區別是激勵機制、盈利模式、監管、規模等方面,具體的投資手法,尤其是選股標准在同一風格下都沒有什麼不同。 對於公募基金而言,其設立之初已明確了投資風格,比如有的專做小盤股,有的以大盤藍籌為主,有的遵循成長型投資策略,有的則挖掘價值型機會,品種很豐富,可以為不同風險承受能力的投資者提供相應的產品。 對於私募基金,大多數規模很小,國內很少有上10億元人民幣的私募基金,他們不是以追求規模掙管理費為商業模式,而是追求絕對的投資回報。 《證券法》第二條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股票、公司債券、存托憑證和國務院依法認定的其他證券的發行和交易,適用本法;本法未規定的,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 公司法 》和其他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政府債券、證券投資基金份額的上市交易,適用本法;其他法律、行政法規另有規定的,適用其規定。

⑵ 請問什麼是公募基金

⑶ 公募基金和私募基金區別在哪

私募基金與公募基金的主要區別,如下:
募集對象不同。公募基金的募集對象是廣大社會公眾,即社會不特定的投資者。而私募基金募集的對象是少數特定的投資者,包括機構和個人。
募集的方式不同。公募基金募集資金是通過公開發售的方式進行的,而私募基金則是通過非公開發售的方式募集,這是私募基金與公募基金最主要的區別。
信息披露要求不同。公募基金對信息披露有非常嚴格的要求,其投資目標、投資組合等信息都要披露。而私募基金則對信息披露的要求很低,具有較強的保密性。
投資限制不同。公募基金在在投資品種、投資比例、投資與基金類型的匹配上有嚴格的限制,而私募基金的投資限制完全由協議約定。
業績報酬不同。公募基金不提取業績報酬,只收取管理費。而私募基金則收取業績報酬,一般不收管理費。對公募基金來說,業績僅僅是排名時的榮譽,而對私募基金來說,業績則是報酬的基礎。
投資目標不同。公募基金投資目標是超越業績比較基準,以及追求同行業的排名。而私募基金的目標是追求絕對收益和超額收益。但同時,私募投資者所要承擔的風險也較高。
業績激勵機制不同。公募基金公司的收益就是每日提取的基金管理費,與基金的盈利虧損無關。而私募的收益主要是收益分享,私募產品單位凈值是正的情況下才可以提取管理費,如果其管理的基金是虧損的,那麼他們就不會有任何的收益。
私募和公募的最大區別是激勵機制、盈利模式、監管、規模等方面,具體的投資手法,尤其是選股標准在同一風格下基本沒有區別。

⑷ 公募和私募基金有什麼區別

私募基金與抄公募基金區別如下襲:

1、募集的對象不同。公募基金的募集對象是廣大社會公眾,即社會不特定的投資者。而私募基金募集的對象是少數特定的投資者,包括機構和個人。

2.募集的方式不同。公募基金募集資金是通過公開發售的方式進行的,而私募基金則是通過非公開發售的方式募集,這是私募基金與公募基金最主要的區別。

3.信息披露要求不同。公募基金對信息披露有非常嚴格的要求,其投資目標、投資組合等信息都要披露。而私募基金則對信息披露的要求很低,具有較強的保密性。

4.投資限制不同。公募基金在投資品種、投資比例、投資與基金類型的匹配上有嚴格的限制,而私募基金的投資限制完全由協議約定。

5.業績報酬不同。公募基金不提取業績報酬,只收取管理費。而私募基金則收取業績報酬,一般不收管理費。對公募基金來說,業績僅僅是排名時的榮譽,而對私募基金來說,業績則是報酬的基礎。

6.私募基金和公募基金除了一些基本的制度差別以外,在投資理念、機制、風險承擔上都有較大的差別。

⑸ 什麼是公募基金和私募基金

一、公募基金

公募基金是指以公開方式向社會公眾投資者募集資金並以證券為投資對象的證券投資基金。公募基金是以大眾傳播手段招募,發起人集合公眾資金設立投資基金,進行證券投資。這些基金在法律的嚴格監管下,有著信息披露,利潤分配,運行限制等行業規范。例如目前國內證券市場上的封閉式基金屬於公募基金。

二、私募基金

私募基金是指以非公開方式向投資者募集資金的投資基金。該投資的投資內容主要包括非上市公司股權或上市公司非公開交易股權兩種,形式主要有杠桿收購、風險投資、成長資本、天使投資和夾層融資等。私募基金追求的不是股權收益,而是通過上市、管理層收購和並購等股權轉讓路徑出售股權而獲利。

三、公募基金和私募基金的區別

1、募集方式不同

公募基金以公開的方式向社會公眾投資者募集基金,因此發行的過程中可以通過媒體等媒介公開宣傳銷售,投資者也可以在銀行、券商或者其他正規渠道購買。

私募基金只面對合格投資人非公開發行,並且法律規定不能通過公開宣傳來募集資金。所以投資者們平時接觸的基金,絕大多數都是公募基金。

2、募集的對象及門檻不同

公募基金募集的對象是社會大眾,也就是普通老百姓都可以買,沒有人數限制,門檻也比較低,一般是1000元起投,有的10元、1元也可以購瞎耐買。

私募基金的對象則是少數特定的合格投資者,包括機構和個人,需要投資者具備相應的風險識別能力和風險承受能力。具體來說要求個人金融資產超過300萬元,或有近三年收入在50萬元以上的證明;而且投資門檻高,一般是100萬元起投,規模越大門檻越高,有的甚至需要300萬元以上。

3、信息披露方式不同

公募基金面向大多數投資者,因此證監會對其信息披露的要求非常嚴格:有規定的季報、半年報、年報,並需要對投資標的、投資組合、產品凈值、持倉比例、利益分紅、前十大重倉股等信息進行詳細地披露,從而讓信息達到有效性、明磨簡春確性和易獲取性。

私募基金的信息披露要求很低,一般不披露持倉。對於投資標的、投資組合、投資項目、產品凈值、何時申購贖回、具體操作等這些也沒有明確的要求,所以保密性更強。

4、管理費收取方式不同

公募基金通常不收取業績報酬,主要收取管理費,以及交易產生的申購費、贖回費等。並咐氏且由於公募基金的管理規模通常比較大,所以收取的這些管理費用也比較低。

私募基金也可以收取管理費、申購費、贖回費等,但這些不是主要的收入來源。私募基金主要靠收取業績報酬,也就是從盈利部分中提取一定比例作為提成。這種情況下,私募公司就必須始終站在投資人的立場上持續為其獲取收益,對基金經理的管理能力也是種考驗。

⑹ 基礎設施公募REITs與普通的公募基金相比有什麼不同

一是投資標的不同。基礎設施公募REITs產品以擁有持續、穩定經營現金流的不動產作為底層基礎資產。普通的公募基金通常以上市公司股票、債券等作為主要投資標的。
二是收益來源不同。基礎設施公募REITs收益來源主要由經營收益以及因資產增值帶來的資本利得收益,對於高速公路等基礎設施,收益來源更多由不動產經營收益構成。普通的公募基金除獲取股息、利息收益外,靈活調整投資組合配置,資本利得收益顯得更重要。
三是產品定位不同。基礎設施公募REITs產品作為「自下而上」搭建的「資產上市平台」,藉助發行人、管理人在不動產投資經營領域的專業優勢及資源積累,促進基金價值不斷提升。普通的公募基金主要依靠基金管理人的主動投資能力,通過靈活配置資產,實現投資收益。

⑺ 公募基金是什麼包括哪些

公募基金(Public Offering of Fund),公募基金是受政府主管部門監管的,向不特定投資者公開發行受益憑證的證券投資基金,這些基金在法律的嚴格監管下,有著信息披露,利潤分配,運行限制等行業規范。
例如國內證券市場上的封閉式基金屬於公募基金。公募基金和私募基金各有知局千秋,它們的健康發展對金融市場的發展都有至關重要的意義。然而得到法律認可的只有公募基金,市場的需要遠遠得不到滿足。
公扮敏募基金就是那些已經通過證監會審核,可以在銀行網點、證券公司網點、以及各種基金營銷機構進行銷售,可以大做廣告的,並且在各種交易行情中可以看到信息的那些基金。在代銷機構,比如銀行,證券發行的基金,都是公募基金,可以分為股票型、混合型、貨幣型、債券型四類。
公募發行的有利之處:
(1)以眾多投資者為發行對象;
(2)籌集潛力大;
(3)投資者范圍大(不特定對象的投資者);
(4)可申請在交易所上市(如封閉式);
(5)信息披露公開透明。
公募基金的特點
是享受市場整體的回報,基金的超額預期年化預期收益不可能長期脫離業績搭缺讓基準,規模越大,基金獲取市場平均利潤的可能越大;四權分立、信息透明、風險分擔。

閱讀全文

與普通公募基金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000858上市當時收盤價格 瀏覽:83
諾亞財富派理財可靠嗎 瀏覽:27
中國銀行個人留學貸款 瀏覽:528
什麼是非融資性 瀏覽:5
如何確定股票發行數量和價格 瀏覽:365
貸款違約金擔保人出么 瀏覽:203
1比索摺合人民幣多少 瀏覽:946
163406基金凈值今日凈值 瀏覽:327
九號理財 瀏覽:952
金條銀行價格 瀏覽:297
五線開花9期貨揭秘與實戰PDF 瀏覽:505
包裝貸款怎麼樣 瀏覽:896
理財直融查詢 瀏覽:525
國海證券金貝殼理財版 瀏覽:969
滴滴現在期權價格 瀏覽:712
首汽約車股票 瀏覽:490
A輪融資9億 瀏覽:765
優化營商環境企業融資 瀏覽:344
錢多多是中糧期貨 瀏覽:281
債券融資組 瀏覽:8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