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投資、出口、消費是推動經濟發展的「三駕馬車」,投資與消費被稱為「內需」。十七屆五中全會指出:堅持擴
(1)①生產決定消費,消費對生產具有反作用。②擴大內需,適度消費,能為生產創造出新的勞動力,並提高勞動力的質量,提高勞動者的生產積極性,提高勞動生產率。因而,擴大內需能拉動經濟增長。 (2)①國際貿易保護主義層出不窮,不利於增加出口。②歐元區和美國債務危機導致國際貿易環境惡化,不利於我國發展對外貿易。③原材料價格上漲,用工成本增加,比較優勢削弱,降低了我國產品在國際上的競爭力。④美國逼迫人民幣升值不利於增加出口。 (3)①堅持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把「引進來」,「走出去」更好地結合起來,擴大對外開放,發展對外貿易。②利用世貿組織賦予發展中國家的權利開展對外貿易,遵守世貿組織原則,利用世貿組織規則規避貿易風險。③在對外貿易中堅持獨立自主自力更生原則。④處理好獨立自主、自力更生與發展對外經濟關系的關系。⑤處理好發展對外貿易與保護民族工業的關系,在發展對外貿易的同時保護民族工業的發展。⑥轉變外貿發展方式,促進國民經濟平穩較快發展。⑦繼續保持現有出口競爭優勢,提高出口競爭力,並加快培育以技術、品牌、質量、服務為核心競爭力的新優勢。⑧提高國際貿易規則制定的參與能力,提升我國外貿國際競爭力,在更高層次上參與國際分工和合作。⑨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擁有自主知識產權。⑩充分利用國際市場和資源,發揮自己的比較優勢。 |
Ⅱ 為什麼說中國經濟是出口依賴型和投資拉動型的經濟模式
1.按照西方經濟理論,促使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分別是消費,投資和出口。因此,按照一國經濟發展動力來源可以將國家經濟發展分為:消費拉動型,投資拉動型,出口拉動型。
2.美國就是典型的消費拉動型經濟,所以金融信貸產業非常發達。但是在中國,由於亞洲國家民眾的高儲蓄習慣,而且我國沒有健全的社會保障和醫療服務體系,國民儲蓄較高,消費需求不旺,所以我國經濟依靠消費拉動並不明顯。
3.我國自從改革開放以來,實行出口創匯,引進外資的戰略,當前我國對外貿易依存度為60%以上,經濟增長依靠外貿的比重很大,所以是出口依賴型。
4.隨著金融危機的爆發,各國貿易保護主義抬頭,出口任務艱巨。同時,我國基於戰略的考慮,進行產業結構升級換代,大力進行政府導向型投資,創造市場需求,拉動國家經濟增長,使國家經濟形成了出口依賴型與投資拉動型並存的模式。
Ⅲ 如何理解「投資是拉動經濟增長的決定性因素」
拉動經濟增加主要看這個國家的第一、第二第三產業的增長。作為農牧業、製造業和服務業,這些項目的啟動、開發還有消費都是靠資金來完成。農牧業靠投資發展生產力、製造業靠資金擴大規模采購物資、服務業靠投資帶動消費,只有資金的投入才能讓產業運行,就像汽車的燃料一樣。
Ⅳ 我們應該如何理解「消費已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關鍵動力」
拉動不了!國家福利太低了,老百姓沒有安全保障,比如說一個退休工人,手上有點余回錢,看到中意的東答西非常想卻不能買,為什麼?因為這錢是預防應急用的,現在用了萬一病了,拿什麼來看病,只能等死了,所以用消費拉動經濟是沒用的,首先國家的提高社會福利,工資待遇,讓老百姓能夠感覺到放心,而不是擔心,這樣才能從根本上來實現,而不是光打雷不下雨,消費拉動經濟那還得老百姓口袋裡有才行通的,現在有多少老百姓口袋有餘錢的,就目前我們國家的低福利,低工資,高消費這種怪圈是行不通的!
Ⅳ 為什麼投資,出口,消費,是經濟發展的三駕馬車啊
在整個國民經濟中,這三者的所佔到的出口比例非常之大。所以這三個方面的經濟數據的變動對GDP的影響是很大的。
就出口而言,提高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也是反映人民生活水平提升的重要標志、改善消費環境等舉措,加快實施出口市場多元化戰略、兩種資源。
就消費而言,進一步優化投資結構,千方百計保持出口持續增長,消費水平不僅是反映內需的重要指標,對外開放是優勢,提高投資質量和效益、支撐和潛力所在,通過著力提高居民購買力,主要集中於加快建設和啟動一批完善基礎設施,把握好投資重點和方向,作為外向型經濟比較發達的省份、培育消費熱點,繼續加大財政對外貿發展的扶持力度。面對挑戰,實現保增長的目標、推動節能環保等方面的重大項目、促進結構優化。為此,推進科技興貿創新基地和重點產業出口基地建設就投資而言,消費是最終需求
經濟發展主要是指再生產的擴大,投資和消費是影響一個國家經濟發展最主要的方面。但中國消費不行,出口卻是很厲害。現在中國的經濟發展主要就是靠這三方面的推動。
這是個公式問題,經濟發展就是GDP構成,等於三部門總和,形象點說就叫三駕馬車。
Ⅵ 拉動經濟的三駕馬車是什麼
消費需求、投資需求和外部需求被並稱為「三大需求」,也就是我們所說的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