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基金投資 > 比較新的股權投資案例分析

比較新的股權投資案例分析

發布時間:2023-02-14 06:29:05

Ⅰ 新准則中長期股權投資的核算是怎樣的

財政部發布《關於印發修訂〈企業會計准則第2號——長期股權投資〉的通知》(財會〔2014〕14
號)。自2014年7月1日起在所有執行企業會計准則的企業范圍內施行,鼓勵在境外上市的企業提前執行。
CAS2〔2014〕所稱長期股權投資,是指投資方對被投資單位實施控制、重大影響的權益性投資,以及對其合營企業的權益性投資。
准則修訂後的主要變化
縮小范圍與風險特徵相匹配。CAS2(2014)規范的長期股權投資,投資方承擔的是被投資方的經營風險,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和重大影響的其他投資,投資方承擔的是投資資產的價格變動風險、被投資方的信用風險。出於風險管理的要求,對於不同的投資具有不同的風險控制機制,因而也應當在不同的會計准則中進行規范。
與國際會計准則接軌。在國際財務報告准則體系中,企業持有的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重大影響,且其公允價值不能可靠計量的股權投資
,作為按成本計量的可供出售金融資產進行核算,不作為長期股權投資核算。
會計科目有變動。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和重大影響的其他投資,大部分是作為以成本計量的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極少可能作為其他類別。所以其核算將會計科目「長期股權投資」改用「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科目即可。
成本法核算價損合一。原《企業會計准則第2號——長期股權投資》〔2006〕規定,對子公司的投資和對投資單位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響,且在活躍市場中沒有報價、公允價值不能可靠計量的權益性投資採用成本法核算,但其減值卻按照CAS22〔2006〕處理。
修訂後的准則體系,對於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響的投資,不再區分公允價值是否可靠計量,而是全部將其納入CAS22〔2006〕,其減值的處理也參照CAS22〔2006〕。
案例分析
例1.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重大影響,且其公允價值不能可靠計量的股權投資的案例
甲公司2014年7月,取得對乙公司5%的股權,成本為800萬元。2015年2月,甲公司又以1200萬元取得對乙公司6%的股權。假定甲公司對乙公司的生產經營決策不具有重大影響或共同控制,且該投資不存在活躍的交易市場,公允價值無法取得。2015年3月,乙公司宣告分派現金股利,甲公司按其持股比例可取得10萬元。
甲公司會計處理:
借:可供出售金融資產 8000000
貸:銀行存款 8000000
借:可供出售金融資產 12000000
貸:銀行存款 12000000
借:應收股利 100000
貸:投資收益 100000
該項投資發生減值時,應當將不具有重大影響或共同控制,且該投資不存在活躍的交易市場的該項投資賬面價值,與按照類似金融資產當時市場收益率對未來現金流量折現確定的現值之間的差額,確認為減值損失,計入當期損益。
假設以上投資發生減值5000元,則會計處理為:
借:資產減值損失 5000
貸:可供出售金融資產 5000
例2.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重大影響,且其公允價值能可靠計量的股權投資的案例。
2014年7月1日,丙公司從股票二級市場以每股30元(含已宣告發放但尚未領取的現金股利0.4元)的價格購入丁公司發行的股票100萬股,占丁公司有表決權股份的5%,對丁公司無重大影響,丙公司將該股票劃分為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其他資料如下:
(1) 2014年7月10日,丙公司收到丁公司發放的上年現金股利400萬元。
(2) 2014年12月31日,該股票的市場價格為每股26元。丙公司預計該股票的價格下跌是暫時的。
(3)
2015年,丁公司因違反相關證券法規,受到證券監管部門查處。受此影響,丁公司股票的價格發生下跌。至2015年12月31日,該股票的市場價格下跌到每股12元。
(4) 2016年,丁公司整改完成,加之市場宏觀面好轉,股票價格有所回升,至12月31日,該股票的市場價格上升到每股20元。
假定2015年和2016年均未分派現金股利,不考慮其他因素的影響,則丙公司有關的賬務處理如下:
(1) 2014年7月1日購入股票
借: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成本 29600000[(30-0.4)×1000000]
應收股利 400000
貸:銀行存款 30000000
(2) 2014年7月確認現金股利
借:銀行存款 400000
貸:應收股利 400000
(3) 2014年12月31日確認股票公允價值變動
借: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3600000[(29.6-26)×1000000]
貸: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3600000
(4) 2015年12月31日,確認股票投資的減值損失:
借:資產減值損失17600000[(29.6-12)×1000000]
貸: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3600000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14000000
(5) 2016年年12月31日確認股票價格上漲
借: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8000000[(20-12)×1000000]
貸: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8000000。

Ⅱ 2004年公司立足有效投資回報出售了哪家公司的股權

首頁 > 宏觀分析
股權投資的案例及解析(著名投資成功的案例)
作者:• 更新時間:2022-10-04 •


內容導航:
長期股權投資真實案例
增資擴股融資模式及成功案例分析
股權投資成功案例有哪些?
求企業融資或投資的經典案例分析
典型私募股權投資案例分析
股權投資成功案例有哪些?
增資擴股融資模式及成功案例分析
1、長期股權投資真實案例
可以去看TCL的案例,蠻精彩的

2、增資擴股融資模式及成功案例分析
內容來自用戶:蔣滿成

增資擴股融資模式及其成功案例分析
一、增資擴股融資模式
(一)基本概念
增資擴股融資,是指中小企業根據發展的需要,擴大股本,融入所需資金。按擴充股權的價格和股權原有賬面價格的關系,可以劃分為溢價擴股、平價擴股;安資金來源劃分,可以分為內源增資擴股(集資)與外源增資擴股(私募)。
(二)主要特點
增資擴股、利用直接投資所籌集的資金屬於自有資本,與借入資金比較,更能提高企業的資信和借款能力,對擴大經營規模、壯大實力具有重要作用。資本金沒有固定支付的壓力,財務風險較小。增資擴股、吸收直接投資不僅可以籌集現金,而且能夠直接獲得其所需要的先進設備和技術,與僅收集現金的方式比較,能更快地形成生產經營能力。
雖然資本金的報酬支付較靈活,但投資者要分享收益,資本成本較高。特別是企業經營狀況好,盈利較多時更是如此。採用增資擴股方式籌集資金,投資者一般都會要求獲得與投資數量相適應的經營管理權,還是接受外來投資的代價之一。
(三)實務運作
1、上市公司的增資擴股融資
上市公司的增資擴股融資,是指上市公司向社會公開發行新股,包括向原股東配售新股和向全社會公眾發售股票(增發)。
《公司法》和《證券法》對上市公司發行新股必須具備的條件做了規定,如3年內連續盈利、財務文件無虛假記載、募集資金必須按照顧說明書所列資金用途使用等。此外,中國證監會發布的《上市公司新股發行管理頒發》還從發行要求、企業
3、股權投資成功案例有哪些?
案例1——無錫尚德
尚德有限公司主要從事晶體硅太陽電池、組件以及光伏發電系統的研究,製造和銷售。尚德公司於2004年被PHOTON International評為全球前十位太陽電池製造商,並在2005年進入前6位。2005年5月,尚德在全球資本市場進行了最後一輪私募,英聯、高盛、龍科、法國Natexis、西班牙普凱等投資基金加盟,這些公司用8000萬美元現金換得尚德公司7716萬股權。2005年12月,在紐約交易所掛牌,開盤20.35美元。籌資4億美元,市值達21.75億美元,成為第一家登陸紐交所的中國民企。施正榮持6800萬股,以13.838億美元身價排名百富榜前五名。無錫尚德成功上市中,私募基金發揮了重要作用。
案例2——盛大網路
2003年3月盛大網路獲得軟銀亞洲4000萬美元注資,成為當時中國互聯網業最大規模的私募融資,2004年5月13日,盛大網路成功登陸納斯達克,2005年7月軟銀亞洲撤出盛大,兌現5.6億美元,從4000萬到5.6個億,不到3年,投資收益高達1400%。
案例3——攜程網
1999年10月,攜程網吸引IDG第一筆投資,2000年3月吸引軟銀集團第二輪融資,2000年11月引來美國卡萊爾集團的第三筆投資,前後三次募資共計吸納海外風險投資近1800萬美元。2003年12月10日,成立僅僅4年多的創業型公司攜程網在美國納斯達克成功上市,攜程網也隨即成為中國互聯網第二輪海外上市的一個成功典範。
案例4—— 阿里巴巴
當年1元原始股,現在變成161422元!
2007年11月6日,阿里巴巴集團的B2B子公司正式在港交所掛牌。總市值超過200億美元。最引人注目的是其獨特的內部財富分配格局,阿里巴巴4900名員工持有B2B子公司4.435億股。 2014年9月21日,阿里巴巴上市不僅造就了馬雲這個華人首富,還造就了幾十位億萬富翁、上千位千萬富翁、上萬名百萬富翁,這是一場真正的天下財富盛宴。阿里巴巴上市前注冊資本為1000萬元人民幣,阿里巴巴集團於美國時間9月19日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確定發行價為每股68美元,首日大幅上漲38.07%收於93.89美元,現股價102.94美元,股本僅為25.13億美元,市值達到2586.90億美元,收益率達百倍以上。相當於當年上市前1元原始股,現在變成161422元。
案例5——騰訊當年
1元原始股,現在變成14400元!
2004年6月16日,騰訊上市,造就了5位億萬富翁、7位千萬富翁和幾百位百萬富翁。騰訊上市前公司注冊資本6500萬元人民幣,2004年6月騰訊在香港掛牌上市,股票上市票面價值3.7港元發行;第二年,騰訊控股開始發力飆升,當年底,其股價便收於8.30港元附近,年漲幅達78.49%;到2009年時,騰訊控股以237%的年漲幅成功攀上了100港元大關,為香港股市所矚目。
2012年2月,該股已站在了200港元之上,此後新高不斷。2014年3月該股股價一舉突破600港元大關,2014年5月將一股拆為五股,現單股股價為136港元,總市值達到1500多億美元。相當於當年上市前投資1元原始股,現在變成14400元。
案例6——網路
當年1元原始股,現在變成1780元!
2005年8月5日,網路上市,當天創造了8位億萬富翁、50位千萬富翁、240位百萬富翁。網路上市前注冊資本為4520萬美元,2005年8月5日,網路成功登陸納斯達克,股價從發行價27美元起步,一路飆升,開盤價66美元,收於122.54美元,上漲95.54美元。
首日股價漲幅更是達到353.85%,現股價為227.53美元,增長上百倍,網路現市值近800億美元。相當於當年上市前投資1元原始股,現在變成1780元。
案例7—— 格力電器
當年1元原始股,現在變成1651元!
珠海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於1996年11月18日在深圳證券交易所掛牌交易,當時總股本為7500萬元,每股凈資產為6.18元,如今股價達到41.19元,總市值達到1238.94億。相當於當年上市總投資1元原始股,現在變成1651.92元。
案例8——貴州茅台
當年1元原始股,現在變成1095元!
貴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於2001年8月27日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每股發行價31.390元,上市首日開盤價34.51元,上市時注冊資本為人民幣18500萬元,現今股價177.47元,總市值達到2026.7億,相當於當年上市前1元原始股,現在變成1095.5元。
案例9——東阿阿膠
當年1元原始股,現在變成416元!
1996年07月29日「東阿阿膠」A股股票在深圳掛牌上市,當時注冊資本為6238萬元,股票發行價格為每股5.28元,如今股票價格達到39.48,市值更是達到258.08億元。相當於上市前1元原始股,現在變成416元。
案例10——海爾電器
當年1元原始股,現在變成367元!
青島海爾於1993年11月19日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交易,每股實際發行價為7.38元,而今股票價格為20.13元,青島海爾上市前注冊資本1.5億,現今市值為550.93億元。相當於當年上市2 前投資1元原始股,現在變成367元。

Ⅲ 長期股權投資案例分析

判斷甲購買丙60%股權導致的企業合並的類型、判斷合並分析、判斷甲長期股權投資初始投資成本確定是否正確陝西藍天民航技術學院:如何定位你的人生 陝西藍天
是否可以解決您的問題?

Ⅳ 股權投資成功案例有哪些

案例1——無錫尚德
尚德有限公司主要從事晶體硅太陽電池、組件以及光伏發電系統的研究,製造和銷售。尚德公司於2004年被PHOTON International評為全球前十位太陽電池製造商,並在2005年進入前6位。2005年5月,尚德在全球資本市場進行了最後一輪私募,英聯、高盛、龍科、法國Natexis、西班牙普凱等投資基金加盟,這些公司用8000萬美元現金換得尚德公司7716萬股權。2005年12月,在紐約交易所掛牌,開盤20.35美元。籌資4億美元,市值達21.75億美元,成為第一家登陸紐交所的中國民企。施正榮持6800萬股,以13.838億美元身價排名百富榜前五名。無錫尚德成功上市中,私募基金發揮了重要作用。
案例2——盛大網路
2003年3月盛大網路獲得軟銀亞洲4000萬美元注資,成為當時中國互聯網業最大規模的私募融資,2004年5月13日,盛大網路成功登陸納斯達克,2005年7月軟銀亞洲撤出盛大,兌現5.6億美元,從4000萬到5.6個億,不到3年,投資收益高達1400%。
案例3——攜程網
1999年10月,攜程網吸引IDG第一筆投資,2000年3月吸引軟銀集團第二輪融資,2000年11月引來美國卡萊爾集團的第三筆投資,前後三次募資共計吸納海外風險投資近1800萬美元。2003年12月10日,成立僅僅4年多的創業型公司攜程網在美國納斯達克成功上市,攜程網也隨即成為中國互聯網第二輪海外上市的一個成功典範。
案例4—— 阿里巴巴
當年1元原始股,現在變成161422元!
2007年11月6日,阿里巴巴集團的B2B子公司正式在港交所掛牌。總市值超過200億美元。最引人注目的是其獨特的內部財富分配格局,阿里巴巴4900名員工持有B2B子公司4.435億股。 2014年9月21日,阿里巴巴上市不僅造就了馬雲這個華人首富,還造就了幾十位億萬富翁、上千位千萬富翁、上萬名百萬富翁,這是一場真正的天下財富盛宴。阿里巴巴上市前注冊資本為1000萬元人民幣,阿里巴巴集團於美國時間9月19日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確定發行價為每股68美元,首日大幅上漲38.07%收於93.89美元,現股價102.94美元,股本僅為25.13億美元,市值達到2586.90億美元,收益率達百倍以上。相當於當年上市前1元原始股,現在變成161422元。
案例5——騰訊當年
1元原始股,現在變成14400元!
2004年6月16日,騰訊上市,造就了5位億萬富翁、7位千萬富翁和幾百位百萬富翁。騰訊上市前公司注冊資本6500萬元人民幣,2004年6月騰訊在香港掛牌上市,股票上市票面價值3.7港元發行;第二年,騰訊控股開始發力飆升,當年底,其股價便收於8.30港元附近,年漲幅達78.49%;到2009年時,騰訊控股以237%的年漲幅成功攀上了100港元大關,為香港股市所矚目。
2012年2月,該股已站在了200港元之上,此後新高不斷。2014年3月該股股價一舉突破600港元大關,2014年5月將一股拆為五股,現單股股價為136港元,總市值達到1500多億美元。相當於當年上市前投資1元原始股,現在變成14400元。
案例6——網路
當年1元原始股,現在變成1780元!
2005年8月5日,網路上市,當天創造了8位億萬富翁、50位千萬富翁、240位百萬富翁。網路上市前注冊資本為4520萬美元,2005年8月5日,網路成功登陸納斯達克,股價從發行價27美元起步,一路飆升,開盤價66美元,收於122.54美元,上漲95.54美元。
首日股價漲幅更是達到353.85%,現股價為227.53美元,增長上百倍,網路現市值近800億美元。相當於當年上市前投資1元原始股,現在變成1780元。
案例7—— 格力電器
當年1元原始股,現在變成1651元!
珠海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於1996年11月18日在深圳證券交易所掛牌交易,當時總股本為7500萬元,每股凈資產為6.18元,如今股價達到41.19元,總市值達到1238.94億。相當於當年上市總投資1元原始股,現在變成1651.92元。
案例8——貴州茅台
當年1元原始股,現在變成1095元!
貴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於2001年8月27日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每股發行價31.390元,上市首日開盤價34.51元,上市時注冊資本為人民幣18500萬元,現今股價177.47元,總市值達到2026.7億,相當於當年上市前1元原始股,現在變成1095.5元。
案例9——東阿阿膠
當年1元原始股,現在變成416元!
1996年07月29日「東阿阿膠」A股股票在深圳掛牌上市,當時注冊資本為6238萬元,股票發行價格為每股5.28元,如今股票價格達到39.48,市值更是達到258.08億元。相當於上市前1元原始股,現在變成416元。
案例10——海爾電器
當年1元原始股,現在變成367元!
青島海爾於1993年11月19日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交易,每股實際發行價為7.38元,而今股票價格為20.13元,青島海爾上市前注冊資本1.5億,現今市值為550.93億元。相當於當年上市2 前投資1元原始股,現在變成367元。

Ⅳ 《股權投資實戰解析》pdf下載在線閱讀全文,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股權投資實戰解析》網路網盤pdf最新全集下載:
鏈接: https://pan..com/s/1s6eKxEUYgOsQUyy9ljejMw

?pwd=xt82 提取碼: xt82
簡介:《股權投資實戰解析》語言通俗易懂,圖文並茂,結合近年來的投資案例,按照「募、投、管、退」四個操作流程對股權投資做了詳細的闡述,並側重講述了股權投資的評估方法和策略,是一本實戰性很強的書籍,特別適合廣大股權投資從業者、企業家和其他投資者閱讀。

Ⅵ 求企業融資或投資的經典案例分析

1,2004年,盛大網路登陸納斯達克,投資盛大的私募股權基金投資人獲得了高達1400%投資專收益。
2,2005年,無錫尚德在紐屬交所上市,部分私募股權投資人退出後獲得最高約50倍的投資回報(龍科,高盛,英聯)。
3,2006年同洲電子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背後的私家股權投資機構所獲回報統計是:5年30倍(深圳創新投)。

Ⅶ 有哪些風險投資成功的案例

盡管中國目前的風險投資行業總體上很火爆,中國本土的風險投資機構的前景卻不容樂觀。以下是我為大家整理的關於風險投資成功案例分析,歡迎閱讀!

風險投資成功案例分析1:

轉換科技公司***Transition Technology Inc.以下簡稱TTI***在1987年初開始尋求風險資本,直到212天後終於獲得了3i風險投資公司***以下簡稱3i***等提供的300萬美元風險資本。這是一個比較常規的風險投資過程,但其中的曲折歷程也頗耐人尋味。

212天的風險投資過程

第1天:3i公司的副董事長Tom Stark***以下簡稱Tom***曾於70年代初與Albert Libbey***以下簡稱Albert***一同共事過。Tom從Albert處得知有一家叫TTI的新創公司正准備尋求第一次的風險資本融資。於是,Tom主動打電話聯絡TTI的董事長Walter.Walter向Tom簡單介紹了TTI尋求風險資本的意圖,並告訴他預計需要的資金額。Tom對Walter的想法頗感興趣,並表示了願意合作的意向。Walter告訴Tom,他需要2到6個星期來准備投資建議書。

第50天:TTI的投資建議書送達3i.以下是投資建議書的內容摘要:通過適宜的技術改進將使以下這些目標成為可能:改善工業輸入/輸出***I/O***產品效能;降低工業輸入/輸出系統造價達20%-40%;設計出一套能與多種工業自動化計算機配套的工業輸入/輸出系統。

企業發展目標:5年內營業收入超過3000萬美元;稅前收益達17%-20%,稅後利潤達8%-11%;在工業自動化計算機輸入/輸出市場處於主導地位。

上述目標需要大約275萬美元的股東權益投資。

第57天:在波士頓,3i在其每周例行工作會議上討論TTI專案。Tom認為這是一個非常好的機會,3i應當認真考慮TTI的投資建議;與會者同意Tom的意見。接下來,Tom需要確定投資建議中哪些內容是關鍵之處,並需要進行大量的研究。他也開始考慮尋找其他會對TTI感興趣的風險投資基金。

如果3i向TTI提供所需的全部資金,並採取最簡單的直接的融資結構,那麼3i將處於控股地位;但3i向來不願意控制所投資的公司。而且,3i與TTI都希望組成一個小型的辛迪加,這樣既可以為TTI的後續階段融資帶來更多的後備資源,也可以帶來更多的經驗與商業聯絡以協助公司發展壯大。Walter繼續尋找其他基金,Tom也在考慮他所認識的、並能夠加入此專案的其他風險投資基金。

第72天:Tom第一次參觀TTI,並與其3個建立者深入地討論該投資建議。TTI的建立者們曾一同在另外一家公司共事2年多,他們的技能也是互補的。這個3人小組可以出色地完成設計、製造與銷售產品的整個流程。盡管由於公司仍處於初建階段,還沒有完整的實物產品可供演示,但是他們成功地演示了產品的其中一個重要部件:電波-頻率鏈路模組。

第74天:Tom寫了一份長達4頁的信,描述TTI的建立者、計劃產品以及營銷計劃,然後附上預測的資金平衡表、收入與現金流報告以及可能投資回報的計算結果,並寄給了在倫敦、英格蘭、Newport、Beach、加州等其他3i分支機構中熟悉工業自動化或相關領域,能夠對市場、競爭與技術作出評價的其他同事。他們將憑借自己的經驗與網路,協助Tom完成對TTI的調查評估。

第77天:Tom與Walter會面並討論了融資的一些具體細節,包括:Walter需要的資金額,而不是Tom能夠提供的資金額是多少;Walter在投資建議書中所列數字的可信度如何?

Walter如何估價其公司?

Walter正在接觸的其他投資者都有哪些人,他們的反應如何?

根據Walter的回答以及其他討論結果,Tom初步決定分階段投資。這樣有利於減少風險投資企業的初始投入,但必須保證公司有足夠的資金以展示其具有製造產品的能力。

第86天:Tom與Walter再次會面,圍繞著融資規模與開展公司業務所需最小資金額繼續討論。投資建議書中列明的融資總額為275萬美元,但只要150萬美元就足夠讓公司運轉直到產品開發進入Beta測試階段。另一方面,對公司的估價問題成為雙方討論的焦點。Walter作為所有者之一,對公司的估價較高;而Tom對TTI也有一個估價,他不願意付出更高的代價。通過幾次會晤,Tom與Walter不斷地磋商交易的細節。

第94天:從倫敦與Newport、Beach來的報告認為,TTI的產品存在一個潛在的良好市場。但是,從Reading與英格蘭來的報告卻發現了該產品存在競爭者。Tom把這些情況告訴了Walter.

第109天:完成了主要交易問題的談判之後,Tom整理出一份詳細材料。首輪投資是150萬美元。Tom向3i的法律顧問Ropes和Gray送去了一份投資條款清單草案和一份預想的資本結構說明書。投資條款清單是3i的初步投資承諾,其中包含了交易的關鍵條件。

第111天:投資條款清單送達TTI,雙方很快就達成了協議。

第112天:直到目前為止,3i仍然是唯一一家對TTI繼續保持興趣的投資者。其他幾家風險投資企業雖然也曾考察過TTI,但都沒有產生投資的意願。Walter有一個名叫Rube Wasserman***以下簡稱Rube***的顧問,不斷幫助他接觸更多的風險投資企業。Rube曾經是Gould***一家有數十億美元的業務多元化的公司***的一位戰略投資負責人。Tom與他們共進午餐,討論還有誰會願意參與投資,並且該如何去做。

第113天:北大西洋創投基金***North Atlantic Venture Fund,以下簡稱NAVF***表示願意投資於TTI.Tom與NAVF的一位合夥人Gregory Peters***以下簡稱Gregory***見面,討論Gregory還需要哪些資訊以開展他的調查評估工作以及他們如何確保TTI能達到預定目標。一些關鍵問題包括:因為有產品競爭者的存在,是否存在足夠大的市場支撐TTI按照預定的利潤賣出預定數量的產品;TTI能否最終生產出產品,並在行業中保持主導地位;TTI的建立者們能否對潛在的機會或問題作出有效的反應。

Tom與Gregory都有自己的一套資訊源,而且重合之處不多。兩人對需要集中處理的問題與資訊共享達成了共識。

第115天:Tom完成了一份內部投資計劃書,一共有9頁文字與4個數字表格。以下是這份投資計劃書的摘要內容:

融資要求與建議

運作費用與流動資金$450,000

產品開發$850,000

資本支出$200,000

合計:$1,500,000

資金來源$750,000

其他風險投資企業$750,000

融資方式以每股20美元的價格購買A系列可轉換優先股37,500股,3i的總投資額為75萬美元,占公司份額的19.5%.每股A系列優先股可以轉換為一股普通股。A系列優先股擁有正常的投票權、反稀釋保障***antidilution protection***以及共同證券登記權利***piggyback registration rights***。建議中的首輪150萬美元風險資本應當足夠支撐TTI完成其幾件輸入/輸出模組以及其與IBM個人電腦和DEC MacroVax的計算機介面的開發與推廣。預計在首輪融資後的14個月左右,該公司需要第二輪融資,以應付流動資金增加的需要。首輪融資應當證明產品有足夠市場接受程度與可行性。董事會通過後生效。

第121天:Tom的投資計劃書在3i董事會上得到通過,3i承諾投資,前提是有其他風險投資企業同時投入至少75萬美元。

第122天:Tom送給NAVF的Gregory一份投資條款清單。

第135天:投資條款清單與調查評估記錄被送往另一家風險投資企業──Hambro International Venture Fund***以下簡稱Hambro***。

第138天:黑色星期一──華爾街股市危機爆發。在接下來的幾天里,Tom都忙於應付打來的電話。Tom所投資的許多公司都懷疑,上市公司股價的暴跌,是否意味著他們公司的估價都顯得過高。Walter也打來了電話,但他關心的是隨著金融環境的劇烈變化,Tom是否還有能力提供約定的風險資本:「3i的承諾依然有效嗎?」Tom保證仍然有效。

第148天:Walter與Rube會面。雖然到目前為止,只有3i承諾提供75萬美元和NAVF承諾提供40萬美元,但人們似乎正逐漸對TTI產生興趣。有10家其他的投資者也在考察TTI.在金融市場一片糟糕的時候,大蕭條極有可能隨之而來。這樣,風險資本將會變得稀缺,因此他們決定盡其所能籌集到更多的資金。

第155天:Tom與TTI的建立者們共進午餐,討論融資程序。他們重新評估了潛在的投資者及其投資的可能性。

第161天:Tom與Rube見面,討論為什麼還是沒有其他風險投資企業承諾投資這一問題的原因。是否二人的努力不足?但他們想不到做錯了什麼,所以決定繼續接觸潛在的投資者。3i既然承諾了投資,就再沒有退出的餘地。但在私下裡,Tom不得不開始懷疑他與Gregory所共同作出的判斷。

第186天:Tom向Aegis Fund Limited Partnership***以下簡稱Aegis***送去了一份投資條款清單。

第188天:突然間,投資者對TTI的興趣又濃烈起來。在幾天之內,Tom收到了2份各100萬美元的初步投資承諾。目前,初步承諾的風險資本總額已經超過了300萬美元。

第190天:又來了一份75萬美元的初步投資承諾。

第194天:Tom與Walter討論總共需要的風險資本額。按照原來制定的股票價格,這次融資最多隻能接受300萬美元。

第195天:投資者們開始協商如何把總風險資本供給額降至300萬美元。

第211天:所有投資者來到Ropes和Gray處,討論融資的細節。

第212天:TTI在這一天收集到了所有的300萬美元風險資本:Aegis投資90萬美元,Hambro投資100萬美元,NAVF投資40萬美元,3i投資70萬美元。Walter和他的夥伴們終於有足夠的資金可以開展計劃的業務了。

案例分析

根據以上背景情況,我們可以總結出風險投資過程的幾個關鍵環節:

1、搜尋投資機會。

投資機會可以來源於風險投資企業自行尋找、企業家自薦或第三人推薦。

2、初步篩選。

風險投資企業根據企業家交來的投資建議書,對專案進行初次審查,並挑選出少數感興趣者作進一步考察。

3、調查評估。

風險資本家會花大約六周到八周的時間對投資建議進行十分廣泛、深入和細致的調查,以檢驗企業家所提交材料的准確性,並發掘可能遺漏的重要資訊;在從各個方面了解投資專案的同時,根據所掌握的各種情報對投資專案的管理、產品與技術、市場、財務等方面進行分析,以作出投資決定。

4、尋求共同出資者。

風險資本家一般都會尋求其他投資者共同投資。這樣,既可以增大投資總額,又能夠分散風險。此外,通過辛迪加還能分享其他風險資本家在相關領域的經驗,互惠互利。

5、協商談判投資條件。

一旦投、融資雙方對專案的關鍵投資條件達成共識,作為牽頭投資者的風險資本家就會起草一份「投資條款清單」,向企業家作出初步投資承諾。

6、最終交易。

只要事實清楚,一致同意交易條件與細節,雙方就可以簽署最終交易檔案,投資生效。

風險投資成功案例分析2:

風險投資的過程其實就是一個科技公司創辦的過程。在美國,一個新興的科技公司***Startups***的創業過程通常是這樣的:來自思科公司的工程師山姆和IBM公司的工程師強尼發明了一種無線通訊的技術,當然這種技術和他們所在公司的核心業務無關,兩人覺得這種技術很有商業前景,他們就寫了個專利草案,又花五千美元找了個專利律師,向美國專利局遞交了專利申請***關鍵之一,智慧財產權很重要***。兩個人下班後以及周末的所有時間全泡在山姆家的車庫里用模擬軟體 Matlab 進行模擬,證明這種技術可以將無線通訊速度提高五十倍***關鍵之二,是否有數量級的提高是衡量一項新技術是革命性的還是革新性的關鍵。***兩個人想了好幾種應用,比如代替現有的計算機 Wifi,或者用到手機上,於是在原有的專利上又添加了兩個補充性專利。強尼和山姆於是拿著自己做的 Powerpoint 投影膠片、實驗結果和專利申請材料到處找投資者,在碰了七八次壁以後,找到了山姆原來的老闆,思科早期雇員亞平。亞平從思科發了財後不再當技術主管了,自己和幾個志同道合的有錢人一起在做天使投資人。亞平和不下百十來個創業者談過投資,對新技術眼光頗為敏銳,發現山姆和強尼的技術很有獨到之處,但是因為山姆和強尼講不清楚這種技術的具體商業前景在哪裡,建議他們找一個精通商業的人制定一個商業計劃 Business Plan***關鍵之三,商業計劃很重要***。

強尼找到做市場和銷售的朋友迪克,並向迪克大致介紹了自己的發明,希望迪克加盟共同開發市場。迪克覺得和這兩個人談得來,願意共同創業。這時出現了第一次股權分配問題。

到目前為止,所有的工作都是山姆和強尼做的,兩個人各占未來公司的 50% 股權和投票權。迪克加盟後,三個人商定,如果迪克制定出一個商業計劃書,他將獲得 20% 的股權,山姆和強尼將減持到 40%。迪克經過調查發現,山姆和強尼的發明在高清晰度家庭娛樂中心的前景十分可觀,於是制定了可行的商業計劃書,並得到了 20% 的股權。

三個人再次找到亞平,亞平請他的朋友,斯坦福大學電機工程系的查理曼教授作了評估,證實了山姆等人的技術是先進的並有相當的復雜度,而且有專利保護,別人不易抄襲模仿。亞平覺得可以投資了,他和他的天使投資團覺得山姆、強尼和迪克的工作到目前為止值***未融資前***一百五十萬美元,而三個創業者覺得他們的工作值二百五十萬,最後商定定價二百萬***註:對公司的估價方法有按融資前估價,即 Pre-Money ,和融資後估價,即 Post-Money 兩種。從本質上講,這兩種方法是一樣的,我們這里的估計都以 Pre-Money 來計算***。亞平和他的投資團投入五十萬,佔到股份的 20%。同時,亞平提出下列要求:

1.亞平要成為董事會成員;

2.山姆、強尼和迪克三人必須從原有公司辭職,全職為新公司工作。並且在沒有新的投資進來以前,三個人的工資不得高於每月四千美元;

3.山姆等三人的股票必須按月在今後的四年裡逐步獲得***Vested***,而不是在公司成立時立即獲得。這樣如果其中有人離開了,他只能得到一部分股票;

4.如果有新的任何融資行為必須通知亞平的天使投資團。

現在山姆等人就必須正式成立公司了。為了將來融資和開展業務方便起見,他們在特拉華州注冊了賽通科技有限公司。山姆任董事會主席、迪克和亞平任董事。山姆任總裁,強尼任主管技術的副總裁兼首席技術官,迪克任主管市場和營銷的副總裁。三個人均為共同創始人。公司注冊股票一千五百萬股,內部核算價格每股二十美分。

在亞平投資後***的那一瞬間***,該公司的內部估計已經從兩百萬增加到二百五十萬,以每股二十美分計算,所有股東的股票只佔到 1250 萬股***250萬/0.2=1250萬***。那麼為什麼會多出來 250 萬股,它們並沒有相應的資金或者技術做抵押,這些股票的存在實際上稀釋了***Dilute***所有股東的股權。為什麼公司自己要印這些空頭鈔票呢?因為它們必須留出來給下面的用途:

1.由於山姆等人的工資很低,他們將根據自己的貢獻,拿到一部分股票作為補償;

2.公司正式成立後需要僱人,需要給員工發股票期權;

3.公司還有一些重要的成員沒有進來,包括 CEO,他們將獲得相當數量的股票。

接下來,山姆等人辭去以前的職務,全職創業。公司很成功,半年後做出了產品的原型***Prototype***。但是,50 萬投資已經花完了,公司也發展到 20 多人。250 萬股票也用去了 150 萬股。這時,他們必須再融資。由於該公司前景可觀,終於得到了紅杉風投的青睞。紅杉風投為該公司作價 1500 萬美元,這時,該公司的股票每股值 1 美元了,比亞平投資時漲了四倍。紅杉同意投資 500 萬美元,占 25%,這樣總股數增加到 2000 萬股。同時,紅杉風投將委派一人到該公司董事會任職。山姆等人還答應,由紅杉風投幫助尋找一位職業經理人做公司的正式 CEO。雙方還商定,融資後再稀釋 5%,即 100 萬股,為以後的員工發期權。

讀者也許已經注意到,紅杉風投現在已經成為了最大的股東。

兩年後,該公司的樣品研製成功,並獲得東芝公司的訂單,同時請到了前博通公司的 COO 比爾出任 CEO。比爾進入了董事會,並以每股三美元的價錢獲得 100 萬股的期權。當然新來的員工也用去一些未分配的股票。這時該公司的股價其實比紅杉風投投資時,已經漲了兩倍。比爾到任後,公司進一步發展,但是仍然沒有盈利。於是,董事會決定再一次融資,由紅杉風投領頭協同另兩家風投投資一千五百萬。公司在投資時作價一億五百萬,即每股五美元。

這時,投資者的股份已佔到 44%,和創始人相對,即擁有了一半左右的控制權。又過了兩年,該公司開始盈利,並在高盛的幫助下增發六百萬股,在納斯達克上市,上市時原始股定價每股 25 美元。這樣,一個科技公司在 VC 的幫助下便創辦成功了。上市後,該公司總市值大約七億五千萬美元。

這時,創始人山姆等人成了充滿傳奇色彩的億萬富翁,其員工共持有價值近五千萬美元的股票,不少也成了百萬富翁。但是,山姆等全體公司員工只持有 44% 的股份,公司的所有權的大部分從創始人和員工手裡轉移到投資者手中。一般來講,一個創始人在公司上市時還能握有 10% 的股份已經很不錯了。

作為最早的投資者,亞平的天使投資團收益最高,高達一百二十四倍。紅杉風投的第一輪獲利二十四倍,第二輪和其它兩家風投均獲利四倍。顯然,越早投資一個有希望的公司獲利越大,當然,失敗的可能性也越大。一般大的風投基金都會按一定比例投入到不同發展階段的公司,這樣既保證基本的回報,也保證有得到幾十倍回報的機會。

我不厭其煩地計算每一個階段創始人和投資人的股權和價值,是想為那些想求助於風險投資創業的人提供一個參考。我遇到了許多創業者,他們在接觸投資人時幾乎毫無融資的經驗,有些漫天要價,有些把自己貶得一錢不值。我們從這個例子中可以看到,風險投資必須是漸進的,在每一個階段需要多少錢投入多少錢,這樣對投資者和創業者都有好處。對投資者來講,沒有任何一家投資商會在剛開始時就把今後五年的開銷全包了的,這樣風險太大。對創業者來講,早期的公司股價都不會高,過早大量融資會使得自己的股權佔得太低,自己不但在經濟上不劃算,而且還會失去對公司的控制,甚至在創業的一半就被投資人趕走。在上面的例子中,天使投資人和風投一共投入兩千零五十萬美元,在上市前佔到 43%,三個創始人和其他員工占 57%。如果在最初公司估價只有兩百萬時就融資兩千多萬,到上市前,投資方將占股份的 80% 以上,而創始人和員工占不到 20%。

上面的情況是一個簡化得不能再簡化的投資過程,任何一個成功的投資都會比它復雜得多。比如,通常天使投資人可能是幾家而不是一家,很多人都會要求坐到董事會里去,這樣在真正風險投資公司投資時,董事會已經變得很龐大。在這種情況下,風 *** 司通常會以當時合理的股價***Fair Market Value***從天使投資人手中買回股權,並把他們統統從董事會中請出去。否則每次開董事會坐著一屋子大大小小的股東,大家七嘴八舌,還怎麼討論問題。大部分天使投資人也願意兌現他們的投資收益,以降低自己的投資風險。

上面這個例子是一個非常理想的情況,該公司的發展一帆風順,每一輪估價都比前一輪高,實際情況可能並非如此。不少公司在某一輪風險投資資金用完的時候,業績上並沒有太大的起色,下一輪融資時估價還會下降。我的一個朋友曾經在這樣一家半導體公司工作,他們花掉了近億美元的投資仍然不能使公司盈利,這樣必須繼續融資,新的風 *** 司給的估價只有前一次估價的三十分之一,但是創始人和以前的投資人不得不接受這個估價,以避免公司關門,那樣他們的投資一分錢也拿不回來。

Ⅷ [高分求案例]高分求一個MBO的案例

MBO產生於傳統並購理論,在西方國家有近20年的發展歷史。今天,作為資本運作的一個重要手段,MBO正在中國悄然興起。
MBO的興起取決於外部經濟環境,我國國有股減持以及國有企業的抓大放小政策為MBO提供了一個良好的經濟背景和發展契機。針對中國的具體情況,如何解決公有企業"產權模糊、產權主體缺位"的難題,MBO在理論上提供了一條較為可行的思路。正當我國對國有股減持方式以及產權改革方案困惑彷徨的時候,MBO的出現不失為一個積極的嘗試。由於在實踐中還存在種種障礙和疑慮,所以斷言"MBO將成為未來中國產權改革的主流方式"還為時過早。但中國企業的產權困境是一個歷史遺留問題,並且在經濟體制改革的背景下隨著不同利益主體地位和相互關系的衍變而不斷變化,時至今日每個公有企業的產權結構都有自身的特點,只有符合本企業具體情況的改革方案才有可能獲得成功。

目前我國MBO不乏成功的例子,例如粵美的、宇通客車、深圳方大等,如果說這些大的上市公司MBO案例具有某種特殊性或條件性的話,那麼對於一般的非上市國有中小企業或國有企業某個部門的收購,則具有更加普遍的意義和可操作性。

實現一個蛻變

一夜之間從企業的管理人員成為企業的所有者,成為擁有一定資源基礎的創業者,這種"不可思議"的蛻變無疑是令人神往的。但MBO項目要想成功實施並不是那麼簡單,只有找准合適的機會、選擇適當的途徑、控制內在的風險才能保障項目的成功。

1.什麼樣的企業或部門適合管理層收購
MBO既是一種資本運作的工具,又是一種企業管理方式上的變革,收購只是手段,整合才是關鍵。由此可見整合對MBO實施成功的重要性。整合一般分為兩個方面:內部整合和外部整合,前者指公司組織結構、財務結構及經營管理本身的調整與整合;後者則是指公司針對資本市場的運作和調整。經過整合,公司要實現改善經營管理、獲得穩定現金收入並通過資本市場的運作最終使投資者獲得可觀的投資回報。

一個能成功地實施MBO的企業或部門,必須具備一些基本的特點:第一,該企業或部門應該具備管理效益的空間。只有當企業管理者的報酬與他們所創造的價值之間有較大的差異時,實施MBO後,才能使管理者的潛能最大限度的發揮出來,有利於企業的發展。管理者成為所有者之後,能夠把這部分潛力轉化為企業的效益。第二,企業管理層的素質必須很高,有事業心。管理層必須是一個團結的團隊,領導者之間目標一致,有很好的合作心態。第三,企業所處行業傾向於成熟產業,且企業債務負擔不是很重。第四,企業經營管理層在企業管理崗位上的工作年限較長,經驗豐富,各方對其管理能力均表認可,有利於MBO活動的開展。第五,第一大股東的股權比例應該較低,這樣可使收購的費用不是特別高,有利於管理層控股,也利於MBO的實現。

2.尋找合適的融資渠道
MBO是杠桿收購方式的一種,而杠桿收購的特點決定了融資在整個收購過程中將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在我國,落後的金融體制和不發達的資本市場限制了許多融資渠道,因此目前較為常見的方法就是抵押貸款和引入風險投資,如前面所提到的MBO案例中,只有一部分的款項是自有資金,其餘都是通過抵押貸款和風險資本解決。當然,不同的融資渠道也導致了不同的實施過程和風險程度,因此,MBO實施主體應該根據自身所具有的客觀條件和信用地位來選擇融資方式。

3.規避政策和法律上的風險
在MBO剛剛起步的中國,很多法律和制度上還缺乏清晰的規定,因此,目前MBO活動有很多細節還介於合法與不合法的灰色地帶。如法律規定禁止銀行貸款給個人從事股權投資的活動,同時也禁止公司用資產或股票作為抵押貸款從事股權投資。

在MBO的實施中,管理層和職工通常需要共同設立一個殼公司並以法人的名義展開收購活動,而我國《公司法》規定有限責任公司有2~50人的限制,當然職工可以以職工持股會的名義介入,但職工持股會屬社會團體的性質,是非盈利性的組織,不能夠進行投資活動。同時,殼公司對原公司的收購行為是一種股權投資,對於股權投資,我國《公司法》明確規定,公司向其他有限責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投資的,除國務院規定的投資公司和控股公司外、累計投資額不得超過本公司凈資產的50%,顯然這一點在MBO實施過程中也很難滿足。

針對這樣一種客觀環境,MBO的實施主體一方面要適當地規避法律或制度上可能的障礙,另一方面也需要和當地政府及主管機關保持良好的溝通與合作,以確保MBO能順利進行。

案例

顧是在2001年收購科龍的,MBO時他是科龍的絕對領導人.

2000年,科龍電器所在地,容奇鎮,發生了一件決定科龍命運的事——容奇鎮與緊鄰的桂洲鎮合並成立容桂鎮。行政區劃的調整帶來了政府領導的連鎖變更。新來的鎮委書記是原順德市北滘鎮的鄧偉根,原容奇鎮副鎮長徐鐵峰則被選定擔任鎮長。

在此之前,容奇鎮鎮政府通過下設的容奇鎮經濟發展總公司(後更名「容聲集團」)一直對科龍電器保持著絕對控股地位。期間雖然歷經潘寧與王國端的人事更迭、不同領導者在經營上的策略搖擺、以及裙帶企業擠占科龍電器利潤等種種問題,科龍依舊在1999年完成了56億元的營業總額。當年,科龍冰箱產量國內第一,全球第五,空調產量亦排名國內第五。然而,隨後在2000年發生的這場政府改制,讓科龍走進了一場漩渦。

改制後出任容桂鎮鎮長職務的徐鐵鋒,原系科龍的法人代表。據《財經》事後報道,徐鐵鋒與新來的鎮書記鄧偉根不合,又加之他曾一直冀望容桂鎮書記一職卻敗於鄧偉根,因此,徐鐵鋒履新不久,即生去意,於2000年6月辭去鎮長一職,「下海」出任科龍總裁。

但讓徐鐵鋒沒有想到的是,他的下海有些生不逢時。2000年正是國內家電業競爭激化的一年,曠日持久的價格大戰讓科龍損失嚴重。再加上徐鐵峰本人疏於品控,上任當年便發生產品質量事故,回收冰箱逾萬台。結果,科龍當年巨虧億元。

此時,顧雛軍出場了。

顧雛軍是在科龍股價跌破發行價的背景下出現在容桂鎮鎮政府面前的。據當時的媒體報道,科龍的巨虧已經讓榮桂鎮鎮政府將其視為燙手的山芋。書記鄧偉根亦向媒體表示,科龍歷史問題嚴重且現狀堪憂,再由政府把持已無前途,只要接手之人能夠把企業留在容桂,為政府貢獻稅收,解決就業,政府便可以退出。就這樣,2001年10月,顧雛軍與容聲集團簽約,以每股2.73元的價格收購20.64%科龍電器股份,成為科龍第一大股東。

顧雛軍入主科龍之後的事,我們已經多次在媒體上見到。他掌控科龍的四年間,第一年巨虧,繼而在第二年、第三年轉盈,其本人也榮登《財富》百富榜,並成為「2003年CCTV年度經濟人物」,隨即,第四年再虧。正是最後2004年的虧損引發了輿論爭議,也引來了中國證監會的立案調查,顧雛軍旋即案發。

郎咸平在質疑格林柯爾收購時曾經質疑,顧雛軍通過進入收購公司管理層,大幅提高企業運營費用,提高公司虧損幅度進而壓低收購價格。

郎咸平炮轟顧雛軍席捲財富 MBO想說愛你不容易

閱讀全文

與比較新的股權投資案例分析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000858上市當時收盤價格 瀏覽:83
諾亞財富派理財可靠嗎 瀏覽:27
中國銀行個人留學貸款 瀏覽:528
什麼是非融資性 瀏覽:5
如何確定股票發行數量和價格 瀏覽:365
貸款違約金擔保人出么 瀏覽:203
1比索摺合人民幣多少 瀏覽:946
163406基金凈值今日凈值 瀏覽:327
九號理財 瀏覽:952
金條銀行價格 瀏覽:297
五線開花9期貨揭秘與實戰PDF 瀏覽:505
包裝貸款怎麼樣 瀏覽:896
理財直融查詢 瀏覽:525
國海證券金貝殼理財版 瀏覽:969
滴滴現在期權價格 瀏覽:712
首汽約車股票 瀏覽:490
A輪融資9億 瀏覽:765
優化營商環境企業融資 瀏覽:344
錢多多是中糧期貨 瀏覽:281
債券融資組 瀏覽:875